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读书的核心——思考能力2

归纳与演绎

归纳方法。归纳是根据大量的已知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归纳法在阅读各类科学书籍中都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它与比较方法相结合,可以分析确定各类知识概念、定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就能顺利地认识这些知识、现象、事物固有的特点,使零散的、杂乱的知识和事物系统化、条理化,达到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如果用列表和编写提纲的形式,把知识按学科内容归纳起来,可以把知识、事物的内部联系和相互关系清晰地表示出来。这种列表、列纲的过程,就是知识系统化、逻辑化的归纳过程。

演绎方法。演绎方法与归纳方法相反,是从已知的一般原理出发来考察某一特殊现象,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的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例如,从已知的公理、定律、法则、理论或学说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一批新的结论;然后又根据这些结论及原来的公理或新的公理,再运用逻辑推理,又可以得出一批结论。如此层层推理、穷追下去,往往可以导致新的发现与创造。当然,演绎得出的结论是受原始前提的制约的,如果原始前提是正确的,得出的结论也应该是正确的,反之,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对于阅读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校勘古典文献中,有时就要应用简单枚举归纳法,清代学者钱大昕曾经根据古书中100多条例子,证明近代读轻唇音的字在古代都读作重唇音。

对于把归纳和演绎方法作为学习方法,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与中国留学生谈学习方法时,有过一段深刻的讲话,他说:“美国学物理的方法与中国学物理的方法不一样。中国学物理的方法是演绎法,先有许多定理,然后进行推演。美国对物理的了解是从现象出发,倒过来的,物理定理是从现象归纳出来的,是归纳法。演绎法是学考试的人用的办法;归纳法是做学问的办法,做学问的人从自己的具体工作分析中抽象出定律来,这样所注意的就是那些与现象接近的东西。”

杨振宁又比较了这两种学习方法的效果,他说:“传统教育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是不是这种做法对做研究工作有妨碍呢?中国留学生所以考试后做研究工作时不安、着急,主要是因为他需要走的路与他过去的学习方法完全不一样。过去的学习方法是被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新的学习方法要自己去找路。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忽然一下子要自己去找路,就有点觉得茫茫然。有个心理作用,这个心理作用克服以后,从总的来看,还是占便宜的。对某一个人来讲,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不要怕新的东西。1945年我来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我很快就发现这里学物理的空气与西南联大不一样。西南联大的课教得都比较认真,包含的方向很广,常常比较深入而详细。美国教授主要做研究工作,上课不大认真。但很快我发现他们有很多好处,最大的好处是和实际的问题比较接近,使我知道哪些问题可以有发展,并且学习到一些思想方法。”杨振宁的讲话对我们怎样在学习和阅读中应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是有教育与启迪作用的。

3.提问引发深入的思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到读书与才能的关系时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阅读思考能力的培养,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这是前人经验之谈。

翻开中外的历史,有作为、有成就的名家,几乎无一不是从多想——质疑开始的:墨翟虽然就教于儒家,但对孔子的某些学说却持怀疑态度,因而进行独立研究,另立学说,终于自成一家;清代阎若璩,20岁读《尚书》,怀疑其中的25篇古文是后人伪作,经过22年的“沉潜”钻研,用大量确凿的史料证实25篇是东晋人梅赜的赝品,写出了轰动一时的名作《西文尚书疏证》。

在世界科技史上,正是那些不囿于陈辞旧说,敢于大胆怀疑,深入思辨的人,以“掀翻天地重扶起”的胆识才推动了科学的不断发展。欧几里德几何学雄踞科学界两千年,没有人能动摇它的权威。而后来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高斯等人通过对《几何原本》的反复研读,发现了其中的破绽,大胆提出怀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终于建立了崭新的非欧几何学,推动了数学乃至整个科学的发展。太阳系学说的创立者哥白尼,有疑于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并向他宣战,经过刻苦钻研,找到了科学论据,建立了较为正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宇宙结构观念;物理学革命的先驱爱因斯坦勇于向传统理论挑战,否定了牛顿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概念,建立了一个既适用于宏观、低速,又适用于微观、高速的运动理论,并由此发现了质量和能量的相对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科学史上这种实例还很多,可以说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大胆怀疑和否定旧说、不断建立新说的历史。我们在阅读中要多动脑筋,大胆质疑,又不断破疑。质疑就是发现,破疑就是创造。我们的阅读活动也就在这不断质疑,破疑中引向深入。

发现问题

阅读必须从疑问开始。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一段富于哲理的话:“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那么,在阅读中怎样发现问题呢?

(1)问题有哪些

教育家陶行知,写过一首饶有兴味的诗:“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必须经常向“八贤”请教,运用好这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疑问(多思)。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关于读书提出疑问的方法和技巧:

找原因。阅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养成对事物寻根究底的习惯。

寻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对于书中所阐述的规律,最好先思考,自己寻找规律,然后再看看书的答案,看书上是怎么阐述的。

逐步深入地提问。首先看书中的论点是什么?它是否经过实践证明?它的理论根据、事实和数据是什么?然后看它和其他观点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自己对这个论点有何看法?是同意?还是反对?还是持疑?能否举出证据来?

意大利的伟大诗人但丁在《神曲》里写道:

我们的知识不能有饱足的时候,

像萌芽一般,

在一个真理之足下又生一个疑问,

真理与疑问互为滋养,

自然一步一步地把我们推到绝顶。

宋朝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明朝著名学者陈献章也认为:“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在探求科学的道路上,往往是在解决了旧问题的同时,又发现了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注意抓住这个新疑点,新问题,进行再思考、再阅读,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连锁性深究,因为“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整部科技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这种不断质疑、不断读书学习、不断探究、不断发展的历史,相信今后也是如此。我们如能运用疑问思辨法,并不断地连锁探究,就会不断有新发现,新收获。这也更激励人们不断学习探究,将阅读引向深入。

必须用准确的疑问句把问题表述出来。读书时提问的疑问句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判断型。要求回答对象的范围,主要问:“是什么?”“什么是?”“是不是?”等问题。二是说明型。要求说明事物的性态、运动、事理,主要问:“是怎样?”的问题。三是论证型。要求说明理由和原因。主要问:“为什么?”的问题。无论是求知性的问题还是怀疑性的问题,它的内容一定要包含“已知”和“求知”两个部分。其中已知命题必须是正确的,否则问题的提法不对,会导致错上加错。对求知部分,即疑问点要先弄清楚。对于自己尚朦胧的问题,要经过“问题的孕育”过程,想清楚了,再提问。

(2)对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问题

尽管世上的读物林林总总,但从内容质量看大略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好书,一类是瑕瑜互见的书,一类是坏书。

对于第一类书,我们在学习、吸收其好的营养的同时,也不妨从不同角度提几个为什么,找出若干疑点,这会更好地引导我们去思索。因为书的好处、精华部分也要问个“为什么”,才能消化吸收。一个疑点弄清了,也就是明白了书中的一个道理;弄清的疑点越多,书也就读得越深了。况且,好书、优秀的书也并非完美无缺,也有缺点、不足、错论,乃至谬误。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经他一生的学习、研究、考察,在订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的基础上写成的。即使这样也有错误。有一种药叫番木鳖(即马钱子),有剧毒,该书即说它“苦寒无毒”,这当然是明显的错误。《康熙字典》是由30余名著名学者经五年多时间编撰而成,被世人称为“体例精密,考证赅洽”之作。然而王引之经认真质疑和考证,竞发现该书有2588条错误,其后又有人指出了一些错误。这充分说明“人无完人,书无完书”,阅读时多方质疑思辨,是很应该的。

对于第二类那种瑕瑜互见,良莠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读物,当然就更应该多提几个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仔细分辨出好坏与良莠了。

对于那些所谓坏书,也不应简单抛开,多问几个为什么也是必要的。它坏在何处?为什么坏?是局部坏还是全部坏?还有无可取之处,其中有何经验教训须记取等,经过如此一番质疑、问难工夫,将会进一步明辨是非。

从上可知,疑问思辨法不管阅读何种读物都是大有必要的。

(3)问题从哪里来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读书

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疑问之事、疑惑之理是很多的,我们就要善于发现它、寻找它,并因此去有针对性地找书读。即使一时无疑,也要如宋代思想家张载所说:“于无疑处有疑。”多问几个为什么,疑问也就有了,阅读便从这疑处开始。

然后,根据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提出的一些疑问,有针对性地去阅读与之有关的读物。这样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往往会较快地取得实效。哈雷彗星的发现便是如此。牛顿曾提出一个假说:“如果说有两颗彗星,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出现,描画出相同的曲线,那么就可以下结论说,这先后两次出现的实质上是同一颗彗星。”究竟如何呢?科学家哈雷带着这个疑问收集了从1337年到1698年间各种书刊上有关彗星的记录,结果发现大约每隔76年彗星就出现一次,每次出现的轨道与时间也大体相似,于是他便断定这是同一颗彗星。后经科学计算得到证实,于是便将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这也应该说是带疑读书的成效之一。

明代有一个医生给病人开了一剂药,并加药引——“锡”。另一位名叫戴元礼的医生见了处方,十分怀疑:为什么要加锡做药引呢?就问开处方的医生有何依据,那个医生理直气壮地打开一部医药书让戴元礼看,书里果然是这么写的。但这并没有消除戴元礼的疑惑,为了弄清真相,他翻阅了大量的医药书籍,发现在另一版本上写的药引是“锡”。“锡”是糖的古代字,原来是翻版重印时搞错了。于是一场医疗事故得以避免。

这则故事告诫我们,读书要有大胆质疑的精神,如果一切都按图索骥、照本宣读,就会犯像那个庸医一样的错误。

独立思考,在书中发现问题和疑点

在阅读中发现文中的异常之处、矛盾现象以及发人深省的问题,都应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然而,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见解,就不可能有质疑。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是传统地质学派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权威之一,他曾写下一部共有五万册,被视为研究中国岸线正统理论著作的《中国》。但是,年轻的地质学家陈国达对此表示怀疑,他大胆向李希霍芬挑战,对《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当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打击都很大,陈国达却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把各种讥讽、嘲笑抛之脑后,勇敢地走自己的路,终于在质疑过程中建立起一个系统完整的地壳构造演化新理论——“地洼学说”。可见,独立思考,提出自己观点在质疑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别人的观点中发现问题

由于每一个读者的认识水平都有一定的限度,在读书质疑过程中,有时看不出问题,有时抓不准关键,有时甚至搞错了,即使你看出并抓住了疑点,那也不过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紧随而来的还有如何正确解疑的问题。因此,读完一本书,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后,看看别人是怎样质疑和评价的,再与自己的观点加以比较是大有益处的。古人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本书,不同读者的评价经常不一致。就拿《红楼梦》这部举世闻名的著作来说吧,“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对这些不同的观点,我们在看《红楼梦》的过程中,不应该持质疑的态度进行分析吗?读书质疑,应该懂得各种不同意见,并把它们作为自己见解的借鉴和参考。但要注意这种借鉴和参考决不是代替,独立思考毕竟是第一位的。

解决问题

有疑,是读书有得的表现,也是探寻新知、追求真理的手段,但并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有疑只是获取知识的开始,经过多思、钻研,解决了疑难,把认识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才是读书学习的目的。如果只是热衷于怀疑、提出问题,却疑而不思、疑而不解,也不可能增长知识。在这里,朱熹的一些话,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读书须是仔细,逐句逐字,要见着落。若用工粗鲁,不务精细,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耳。”“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阅读者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在阅读时要能积极地思考,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寻找答案,探索或设计新方案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只有多思考,问题才会越多;想得越深,问题才会解决得越彻底。例如,数学家陈景润在青年时期精读华罗庚教授的专著《堆垒素数论》及其他数学著作。在读书中,他发现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个200多年前遗留下来的尚未解决的数学难题,并把它选为自己攻关的研究课题。他坚持不懈,刻苦研究20余年,终于发现了受到国内外数学家赞扬的“陈氏定理”。陈景润就是从读书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以此作为科研攻关的选题,进行创造性思维而为人类作出贡献的。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解决问题常用的两种思维方式。

(1)发散思维

又称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在阅读过程中,思维扩散得越多,有价值的答案出现的概率也就越大。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三者渐次递进,层层深入。当思维流畅时,即能随机应变,突破常规,独特性就会增强。反之,则减弱。发散思维具有高度的创造性。例如,历史学界研究探讨俄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问题,不少人是从传统的方法人手,就事论事。而一位学者则从另外的角度思考,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运用控制论、系统论、数学模型等现代科学方法,把中国封建社会看做一个“大系统”,并分解为官僚政治结构、地主经济结构和意识形态上的儒家正统结构等三个子系统,他认为我国封建社会结构之所以保持长期的稳定,根源在于这三个子系统之间的互相调节。可见他在学术上的创新与他采用多角度、多结构的发散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由此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开拓了新的思路。也说明了发散思维具有广阔的回旋空间,它往往可以使人的思维摆脱僵化,在新的境界里找到创造的起点。

阅读者还善于从逆向、横向、纵向的多方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答问题,不依常规的约束,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和已有权威的理论持分析、怀疑和判断态度,能够另辟蹊径,发现科学的真谛。这种思维的求异性贯穿于创造性阅读的始终。正如著名画家程十发所说:“我很早就立志追求‘不一样’,在踏着前人遗迹前进的时候,标新立异,另辟蹊径,自成一家。但是在学画的时候,对临摹我也从不马虎。因为这是基本功,不过硬不行。基本功主要来自继承、临摹,不在这方面下苦功,就谈不上推陈出新。” oKikPRwCteELBWD38n/yjVrxet44JcvJaFPD9/8eU6W27Y79O3TKvUy6NNsNdyf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