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识人术
林可行

1、现代人更需识人

1.现代人需要沟通

一位美国作家写了他的一段自身经历。

星期一早晨,像往常一样,我坐上了151路巴士。芝加哥的冬季,乘客都缩在厚厚的冬衣里,没有人对车窗外的街景感兴趣,单调的汽车马达声使车厢里显得十分沉闷。没有人说话,这似乎已经成为一条规矩。虽然大家都是老乘客,平时能经常见着,可彼此间从未打过招呼;人们似乎更愿意将自己的脸隐藏在一张报纸背后——尽管这只是薄薄一张纸,却隔断了人与人之间的往来。

当车驶到密歇根大街时,车厢突然有人大叫了一声:“听着,大家都给我听着!”只听见报纸哗啦啦地响成一片。人们都吃惊地抬起了头。“我是司机,是我在对你们说话。”车厢里鸦雀无声,人人都看着司机的后脑勺。他是个年轻的黑人,但说话时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把你们手中的报纸都收起来,统统放下!”他命令道。

人们顺从地将报纸折叠起来,放在了自己的膝盖上。

“现在,把脸转向你边上的人,大伙儿一起转!”

没有人吭声,所有的乘客都傻乎乎地按他的话做了。我边上是位老太太,我差不多每天都能见到她。此刻,我看着她,她也看着我,在等候司机的下一个吩咐。

司机这时犹如军事教官似地又下了一个指令:“现在,大伙儿跟着我说——邻座,早上好!”大伙儿像教室里的小学生一般,都跟着他和身边的陌生人说出了这一句话,显得颇为胆怯和羞涩,不过,它却让我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人们都松了一口气,仿佛这普普通通的一句问候语,一下子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解脱了一种时间上的束缚。我听到车厢里有些人在重复这声问候,还看到有人在互相握手,更多的人则在欢笑——这是我在151路巴士上从未听到过的笑声。

我抬头看了看我们的司机,他没有再说话,他也无须说话了。此刻他正聚精会神地驾驶着车辆,将车稳稳当当地行驶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他似乎不知道,正是他,为我们带来了这星期一早晨的奇迹。

向你身边的人问一下好,从而敞开了你尘封的心扉,原来交流是这样美好。问候是一种礼貌问候也是一种安慰,更重要的是问候能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变得亲近。因此,问候是友善的表示。

想像一下,一个很有心计的人,在沙漠里安装了一部公用电话。

其初衷当然是为了那些偶尔经过的人,可以使用它来接通城市,以满足物质的心理的种种需求甚至援救。而绝不会是相反的情形,有人打过来,打过来找谁呢?有谁会傻傻地在沙漠里等待一个电话呢?

住得离这部公用电话最近的人叫查理,他家离电话亭约10公里。有一天他经过这儿,听电话铃声在响……那个人显然是拨错号了,但与接听电话的查理聊了一会儿,聊得挺愉快。后来查理经过时,只要听到电话铃声在响,就去接听,他和每个打进电话来的人都聊得很愉快。但心里不免奇怪,自己与那些人素不相识,他们都是来找谁的呢?

有一段时间查理试着不去接那个电话,渐渐地他发现,无论接与不接,那电话总是在响,就像都市里的心理热线那样。

久居沙漠的查理当然不知道,对于都市人,这电话还真有点类似心理热线的作用。身居闹市的他们凭借一根电话线接通了一片空旷,如果正好查理来接,他们可以聆听那寂静无边的美妙声响,如果没人接听,就正好证实了那里空无一人。他们本来就不是想找什么人,是想找一处空旷,一处可供心灵迷失片刻的地方。

查理更想不到的是,这个电话号码如今已被张贴在互联网上,很多人都在拨打它。结果是,那头电话铃声整天响个不停,这头拨号时常遭遇忙音。

现代的节奏,复杂的关系,给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带来了种种心理上的压力。他们渴望一种排除,一种空旷,这样才会感觉到精神的解脱和心灵的宁静。

(一)被容纳是人心理的渴望

容纳,实际上是消极的做法。我们容纳对方的缺点和短处。伸出友谊的双手接受他们,这是消极的做法。倘若是积极的做法,就是找出对方的长处,不光是停留在接受忍耐对方的缺点上。

人们都喜欢沐浴在承认的温馨之中。从这里也可以发挥它的特性。

下面所列举的,是一般正常人所共同需要的三大基本渴望。利用这三种方法,就能获得友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完完全全地被接受,希望能够轻轻松松地与人相处。

在一般情况下和人相处时,很少有人敢于完完全全地暴露自己的一切。所以,若是能让我们轻松自在,毫无拘束,我们是极愿和他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和能够接受我们的人在一起。

专门找人家错处而吹毛求疵的人,一定不是个好亲人,好朋友。

请不要设定标准叫别人的行动合乎自己的准则。请给对方一个自我权利,即使对方有某些普通态也无妨。

别要求对方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以及行动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

要让你身旁的人轻松自在。

能接受任性、残暴的人往往具有带动他人向上的最大力量。一个原本脾气暴躁、动作粗鲁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却变成了一个和善、可靠的市民,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的太太信赖我。她从不责备我,只是一味地相信我,使我不好意思不改变。”

某位心理学家说:“要改变一个任性或残暴的人,除了对他表示好感,让他自己改变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

很多优秀的人,往往能影响本质善良的人,接受他们,使他们更好。但是对于任性、残暴的人,他们往往束手无策。为什么呢?

因为优秀的那群人根本不能接受粗暴的人,甚至于避之如蛇蝎,在感情上并不相通,这怎么能想像对方变好呢?

一位有名的精神科医生的话题谈到人际关系中的容纳问题,他说:“如果朋友都有容纳的雅量,那我们就失业了!精神病治疗的真谛,在于医生找出病人的优点,接受他们,进而使病人们自己接受自己。每个人刚生下来,都很轻松自在,同时暴露出恐惧与羞耻心。医生们静静地听患者的心声,他们不会以惊讶、反感的道德式的说教来批判。所以患者敢把自己的一切讲出来,包括他们自己能够感到羞耻的事情或自己的缺点。当他觉得有人能容纳、接受他时,他就会接受自己,有勇气迈向美好的人生人道。”

鲁斯·哈比博士指出,如果每对夫妻都能永记结婚仪式上的誓言:“我不计较这个男人(或女人)的一切,我接受对方所有的行为。”就会换回很多家庭的不和睦。

很多大企业家对我说:

“我们要想提升某某人时,会先调查他的妻子。”并非调查他们的太太长得是否很漂亮,或者很会做菜。而是她是否能让他的先生充满自信。

某些企业的老板说:

“做妻子的要接受丈夫的一切。要让男人生活愉快,拥有满足感。当他同到家里时,要为他装上自信的弹药。这样做了他就会想:‘她这样喜欢我,可见我在她心中有一定的位置,并非一文不值。’做妻子的如能爱他,信任他,他就会拥有我一定能做好切的自信,所以当他第二天出门时,他不怕任何困难的考验,会充满自信地接受挑战。”

相反,作为男人回到家里以后,妻子如果只会唠叨、抱怨不停,那么,他的斗志就会完全消失。

一个能容纳自己的丈夫的人,她必会得到丈夫的更加怜爱。

人们愿意和喜欢自己的人和睦相处。倘如是因为妻子的缘故让丈夫对自己失去信心而讨厌自己,那么,丈夫会随着自己的自信心、自尊心的低落而对妻子失去耐烦,彼此会因为吹毛求疵而感情低落,这样的结局就大煞风景了。

(二)善疑人者,人亦疑之

《郁离子》中说:“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善疑人者,必不足于信;善防人者,必不足于智。知人之疑已而弗舍者,必其所存也;知人之防已而不避者,必有其所倚也。”

意思是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既要用人,就要充分信任他。而诚实的人才也必定能够经得起别人的怀疑,所以如果知道别人怀疑自己却不肯舍弃,这种人必定是他有存在的必要;知道别人提防自己却不躲避,这种人才必定是他有可依赖的地方。

从一般情形来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人们交往的重要原则。

有一则现代寓言。

大乌龟和小乌龟在一起喝可乐。大乌龟喝完自己的一份后,就对小乌龟说:

“你去外面帮我拿一下可乐。”

小乌龟刚走两步,就不走了,回头说:

“你肯定是支我出去后,要把我的可乐喝掉!”

“这怎么可能?你是在帮助我啊!”

经大乌龟一再保证,小乌龟同意了。

1个小时过去了,大乌龟耐心等着……2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还没有回来……

3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仍然未见回来。这时,大乌龟想:

“小乌龟肯定不会回来了,它一个人在外面喝可乐,怎么会回来呢?我干脆把它这一份喝了!”这时小乌龟就像从天而降,站在大乌龟面前,气冲冲地说:

“我早就知道,你要喝我的可乐!”

“你怎么会知道呢?”大乌龟尴尬而不解地问。

“哼!”小乌龟气愤地说,“我在门外已经站了3个小时了!”

这是一种消极论断,验证自我。根据自己的猜疑、臆测,主动寻找支持消极心态的理由和证据。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而我们往往不以为意。比如听说有人打自己的小报告啦,首先就会怀疑某人,然后观察、监视,越看越像,你会发现,那个“嫌疑”人说话走路都与以前不同了(实际是自我心态在作祟,是自己的精神、眼光、动作与以前不同了),还会进一步验证,“当然啦!他昨天与我面对而走过,连头都不敢抬。他在躲我,做贼心虚了!”而结果往往是自己错的时候多。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弦子生性多疑。有一天父子俩在贮藏室收拾东西,父亲让孩子爬上一个高高的架子,孩子说:“我上去了,您把梯子抽走,我就下不来了。”父亲说:“放心吧儿子,相信我。”孩子爬上去,洛克菲勒把梯子抽走了。儿子说:“您为什么骗我?”父亲说:“我要让你记住,一切要靠自己,不要指望任何承诺。自己跳下来吧。”不愧是洛克菲勒的儿子,孩子踌躇再三,闭着眼,流着泪往下一跃,带着一肚子的委屈、愤懑、仇恨和看破红尘。洛克菲勒张开双臂把孩子稳稳地接在怀里。孩子诧异地睁开眼睛。父亲抚摸着儿子柔软的头发,柔声说:“我要让你记住,这世上如果连父亲都不能相信,还能相信谁呢?”

独立和爱的关系,很微妙,也很真实。

在人群中,坏人固然是有,撒谎、欺诈也是屡见不鲜。但要相信,绝大多数人是诚实的、善良的,别人的话有时也可以相信。

(三)人的心理具有双重性

哲人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也就是说,“天使”在人心中,“魔鬼”也在人心中。

古希腊的哲学大师赫拉克利特说:“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就不认识正义的名字。”正义和非正义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正因为有“魔鬼”的存在,人们才愈加感受到“天使”的善良和可爱,从而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地去追求真、善、美;同样,没有那些正义的名字,人们就难以辨别非正义的事情。也正因为有“天使”的存在,人们才愈加感受到“魔鬼”兽性的可憎,从而激发人们毫不留情地去同假、丑、恶作斗争。

人类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天使”与“魔鬼”交织的历史,也是“天使”战胜“魔鬼”的历史。即是社会发展到今天,“魔鬼”还未从人身上退去,还在发生作用。因此我们要随时准备同心理的、生理的、行为的、物质的、精神的“魔鬼”作斗争,做一个勇于正视进而战胜“魔鬼”的强者,而决不屈服于“魔鬼”,甘当“魔鬼”的俘虏。

有一劫犯在抢劫洛杉矶银行时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人当人质。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部,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要听从他的命令。

警察四散包围,但不敢上前。劫犯挟持人质向外突围,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犯忙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成了痛苦的呐喊。

劫犯慌乱之中才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个孕妇,她痛苦的声音和表情证明她在极度惊吓之下马上要生产。鲜血已经染红了孕妇的衣服,情况十分危急。

一边是漫长无期的牢狱之灾,一边是一条即将出生的生命。劫犯犹豫了,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而每一个选择都是无比艰难的。四周的人群,包括警察在内都注视劫犯的一举动,因为劫犯目前的选择是一场良心、道德与金钱、罪恶的较量。

终于,劫犯缓缓举起了枪——他将枪扔在了地上,随即举起了双手。警察一拥而上,围观者中竟然响起了掌声。

孕妇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已戴上手铐的劫犯忽然说:“请等一等,好吗?我是医生!”警察迟疑了一下,劫犯继续说,“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请相信我!”警察终于打开了劫犯的手铐。

一声洪亮的啼哭声惊动了所有听到它的人,人们欢声高呼,相互拥抱。劫犯双手沾满鲜血——是一个崭新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他的脸上挂着职业的满足和微笑。人们向他致意,忘了他是一个劫犯。

警察将手铐戴在他手上,他说:“谢谢你们让我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这个小生命是我从医以来第一个从我枪口下出生的婴儿,他的勇敢征服了我。我现存希望自己不是劫犯,而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有时罪恶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不是因为他强大和伟大,而是仅仅在于他是一个需要生存权利的生命而已。生命的征服就是如此简单。

这是一个绝对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市。

俗话说:“盗亦有道。”人的心理具有的双重性,是天使与魔鬼的战场。人要永远保持正义感,否则,踏错一步,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以前住在旧居,每次上下班总要经过一个路口,路口边有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挺拔屹立,浓荫蔽天。

不论晴天或是风雨,不论早晨或是黄昏,我总看到一个年轻和尚默默地站在大树下托钵化缘。尽管路口霓虹闪烁,车马喧嚣,他总是紧闭双目,纹丝不动地伫立着,他的神态与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

树下常有两三位蓬头垢面、衣服褴褛的小孩在追逐嬉戏。

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小孩竟公然窃取和尚钵里的缘金,而和尚却视若无睹。

往后经我仔细观察,小孩的偷窃行为并非“偶然”,而是一种“习惯”。和尚的缘金竟成了他们一种固定的收入。

我气愤已极,真想将小孩绳之以法。但几经思量,最后还是成全了和尚的慈怀。

不久我迁了新居,就未曾再经过那个路口,以上的小事也就逐渐在脑海里淡忘。

前天,我无意中又经过那个路口,发现那个和尚仍默默地站在那儿化缘,但旁边多了两位小沙弥。当我迈前仔细一看,发觉竟是那两位偷窃缘金的小孩。

骤然间,我若有所悟。

儒家讲求“有教无类”,刑法追求“有期徒刑”,佛教主张“普渡众生”。这里所讲的都是教育和改造,所有犯错误的人通过教育都可以向好的一面转化。

“天使”能生出理想、诚实、爱心、正直、廉洁、无私、欢乐。

“魔鬼”能生出邪恶、残暴、冷酷、奸诈、贪婪、嫉妒、狂傲……“天使”与“魔鬼”虽然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天使”与“魔鬼”在鲜明对立的同时,也包含着彼此转化的可能。不仅有量的转化,而且也有质的转化。人们熟知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他出身贫寒,在他创业初期,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当黄金像贝斯比亚斯火山流出的岩浆似的流进他的金库时,他变得贪婪、冷酷。宾夕法尼亚州油田地带的公民就深受其害。有的受害者做了他的木偶像,亲手将“他”处以绞首之刑。无数充满憎恶和诅咒的威胁信涌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十分讨厌他,而特意将儿子的遗骨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园迁到其他的地方。他说:“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内,我的儿子也无法安眠。”在洛克菲勒53岁时,疾病缠身,人变得像个木乃伊,医师们终于向他宣告一个可怕的事实: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其一。这时,他才开始省悟到是贪婪的魔鬼控制的后果。

2.换副眼镜看世界

有一位心理学家找来两个七岁的孩子进行一项心理测验。

汤姆是来自一个贫穷人家的弦子,家里有六个兄弟;安迪则是一个家境富裕的医生的独子。心理学家叫两个孩子看一幅图画。画里是一个小兔子坐在餐桌旁边哭,兔子妈妈则板着面孔,站在一旁,于是心理学家叫他们把画中的意思说出来。

汤姆立刻说:“小兔子为什么在哭,是因为它没吃饱,还想要东西吃,但是家里的东西已经没有了,而兔妈妈也觉得很难过。”

“不是这样的。”安迪接着说:“它为什么在哭,还不是因为它已经不想再吃东西,但它妈妈强迫它非吃下去不可。”

不同的出身和不同的经历将会对同一个事物有着截然相反的描述。环境对人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有一则笑话说:一个英国商人、一个法国商人和一个中国商人在一起侃什么是幸福。

英国商人说:“幸福就是你在一次艰苦的商务谈判后,真皮包里夹了一份签订了的合同;在一个阴沉沉的夜晚回到家,家里已有一套柔软的睡衣、一双在熊熊的壁炉旁烘热了的拖鞋和一个满脸笑容的妻子在期待着你。”

法国商人说:“你这也太不罗曼蒂克了。幸福其实是在一次商务旅行中,你遇到一个有着强烈热带风情的女子,和她愉快地相处了1个月后,毫无遗憾地分了手。”

中国商人说:“你们说得都不对。幸福就是我在甜蜜的睡梦中,突然被一阵强烈的敲门声给惊醒了。开门一看,发现是检察院的检察官领着一群法警。为首的检察官拿出一张逮捕令说:‘老马,你因为在商业活动中违背国家法令而被捕。’法警跟着就把亮晶晶的不锈钢手铐亮了出来。这时你非常镇静的告诉他们:‘对不起,老马住在隔壁。’”

人人都有自己的成见。

无论是对于什么事情,人们总是靠推己及人的方式来感知他人内心世界的。

可是,问题在于人与人毕竟有所不同,甚至有的相差还相当悬殊,如果只凭推己及人的方式恐怕不恰当,这样往往就会把自己理解不了的举动斥为异端。

有人说,一个人戴着一副蓝色眼镜,他看的东西都是蓝色的;一个人戴着一副黄色眼镜,那么他目中之物就全变成黄色的了。而差不多世间人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的眼镜,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你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成见。

没有人了解莎士比亚的确切出身。

但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是:

莎士比亚出身于一个社会底层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位卖肉的屠夫兼牧场主,在孩提时代家里人希望他将来成为梳毛工,其他人则断言他是块学校看门人的料,往后至多成为替人代写文字的捉刀人的助手而已。

他似乎真的不像是只适合干一种事情的人,而是整个人类的缩影。

由于他对海洋事务的遣词造句是那么准确精当,以致一位职业海军军官竟然宣称莎翁过去肯定是个水手;而一位神职人员则从莎翁著作中所显示出的种种内在的迹象里推断出莎士比亚曾经很可能是个牧师的秘书;一位出色的善于鉴别马的伯乐则坚持认为莎翁曾经必定是个马贩子。

在任何一个事件中,他都是一个细心好学的学生和刻苦的工作者。直到今天,他的著作仍然对英国品格的形成继续发挥着强有力的影响。

莎士比亚真可谓是个演员了,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他“扮演了无数的角色”,他从自己经历和观察到的广泛视野里收集、贮藏了无数丰富多彩的各种知识。

(一)识别华而不实的人

人世间有许多假象,人身上也有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看似优点,实则致命之缺点。识人者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发现具有真才实学之人,而不会鱼目混珠。

(1)华而不实者

这种人口齿伶俐,能说会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乍一接触,很容易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并当作一个知识丰富、又善表达的人才看待。但是,须要分辨他是不是华而不实。华而不实的,善于说教,而且能将许多时髦理论挂在嘴上,迷惑许多识辨力差、知识不丰富的人。

三国鼎立之时,北方青州一个叫隐蕃的人,逃到东吴,对孙权讲了一大堆漂亮的话,对时局政事也做了分析,辞色严谨正然。孙权为他的才华有点动心,问陪坐的胡综:“如何’”胡综(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说:“他的话,有东方朔的滑稽,巧捷诡辩有点像祢衡,但才不如二人。”孙权义问:“当什么职务呢?”“不能治民,派小官试试。”考虑到隐蕃大讲刑狱之道,于是孙权派他到刑部任职。左将军朱据等人都说隐蕃有王佐之才,为他的大材小用叫屈,并亲为接纳宣扬。因此,隐蕃门前车马如云,宾客盈集。当时人都奇怪这种有人说隐蕃好,有人说隐蕃坏的情况。到后来,隐蕃作乱于东吴,事发逃走,被搜回而诛。对似是而非人的辨识的确不易。

(2)貌似博学者

这一类人多少有一些才华,也能旁及到其他各门各类的知识,泛泛而谈,也还有些道理,似乎是博学多才的人。但是,如果是博而不精、博杂不纯,未免有欺人耳目之嫌。貌似博学者大多是青少年时读了些书,兴趣爱好都还广泛,但是因为小聪明,或者是未得明师指点,或者是学习条件与环境的限制,终未能更上一层楼,去学习更精专、更广博的东西。待学习的黄金年龄一过,虽有精专的愿望,但是已力不从心,最终学识停留在少年时代的高峰水平上,不能再进一步。即使有这样那样的深造环境,由于意志力的软弱,也只得到一些新知识的皮毛。这种人之命运的悲剧,尚可谅解。如果是以貌似多学而招摇撞骗,则不足为论了。

(3)不懂装懂者

不懂装懂的人,生活中着实不少,尤其以成年之后为甚,完全是因为爱面子、怕人嘲笑的缘故。这一种不懂装懂者是可怕的,他会因不懂装懂,给企业带来许多损失,尤其是技术上的。还有一类不懂装懂者,是为了迎合讨好某人,这种情况,有的是违心而为,在那种特殊场合下不得不如此,有的则是拍马屁,一味奉承。

(4)滥竽充数者

这一类人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如何明哲保身,维护个人形象。总是在别人后而发言,讲前面的人讲过的观点和意见,如果整合得巧妙,也是一种艺术,使人不能觉察他滥竽充数的本质,反而当作精辟见解。这种人也有他的难处,如南郭先生一样,想混一口好饭吃。如果无其他奸心,倒也不碍大事。否则,趁早炒鱿鱼,或疏远之为妙。

(5)避实就虚者

这一类人多少有一点才干,但总嫌不足,用一些旁门左道的办法坐到了某个职位上去。当面对实质性的挑战时,比如现场提问,现场办公,因无力应付,就很圆滑地采用避实就虚的技巧处理,按理说,这也是一门本事。这种人当副手也还无大碍,但以小心为前提,否则他会悄悄地捅出一个无法弥补的大漏子来。

(6)鹦鹉学舌者

自己没有什么独到见解和思想,但善于吸收别人的精华,转过身来就对其他人宣扬,也不讲明是听来的。不知情者,自然会把他当高人来看待。这种性质,说严重一点,是剽窃,因不负法律责任(如果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比如论文、书刊,则性质比言论要重得多),因而会大行其道。这种人没什么实际才干,但模仿能力强,未尝不是其长项,也可加以利用。

(7)固执己见者

这种人不肯服输,不论有理无理都一个样。这类理不直但气很壮的人,生活中处处可见。对待他们一个较好的办法是敬面远之,不予争论。如果事关重大,必须说服他,才能使正确的政策方针得以实施。首先应分析他是哪一类人。本来贤明而一时糊涂的,以理说之,并据理力争,坚持到底;私心太重面沉迷不醒的,则用迂回曲折之道,半探半究地讲到他心坎上去;实在是个糊涂虫,不可理喻,顽固不化的,就动用权力强迫之。

(二)自我知觉的偏差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人格检查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吗?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点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可是,认识真正的自己,具有个性的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花盆周围不到六英时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不停地坚韧地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终因饥饿和精疲力尽而死去。这其中,只要任何一只毛毛虫稍稍与众不同,便立时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吃松叶)。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随大流,绕圈子,瞎忙空耗,终其一生。一幕幕“悲剧”的根源,皆因缺乏自己的人生目标。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受暗示性越强。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3.人与人的心理距离

有一位著名的学者曾经说过,看两个人相处距离的远近,就能大致感觉到两者的亲密关系程度。这句话确实是经验之谈。

法斯特教授曾讲过一件事。有一次,他和朋友在一幢办公大厦中间乘一部电梯。电梯开到第14层时,进来了一个漂亮的少女,法斯特的朋友上下打量着她,那个少女脸红一阵白一阵。当电梯降到底层时,那个少女一边跨出电梯一边回过头来对法斯特的朋友吼道:“你没有见过女人吗,你……这个老色鬼!”他望着气呼呼地走出电梯的少女,不解而又狼狈地转过身来问法斯特教授:“我做了什么啦?你告诉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法斯特教授告诉他说:“你错在贪看,当你和陌生人处于密切空间时,看一眼就应迅速将眼光移开。”

依据通常的情况,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是指两人的身体很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距离,一般间隔在15—45厘米之间,甚至可以紧挨在一起,亲密无间。这一距离适用于情人或夫妻间谈情说爱,也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是很要好的朋友之间谈话。这种距离只有最亲近的人才彼此允许进入,人们会像保护自己的财产一样保护着这个区域。

个人距离比亲密距离稍远一点,一般在45厘米至1米之间。其特点是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通常熟人朋友间的交谈多采用这种距离。在社交场合,某些人为了向对方表示一种亲近感也会采用这种距离。

社交距离的范围比较灵活,近可1米左右,远可3米以上。这种距离通常用于与个人关系不大的人际交往,例如小型招待会上,双方隔几步远打打招呼或寒暄几句便又分开。如果双方相互有吸引力,也可以缩短距离,可灵活掌握。

公共距离是指人们在公共场合的空间需求,除了公共汽车、电梯等特定场合外,一般都在3米以外,如公园散步、路上行走、在剧场前厅等候看演出,还有演讲者与听众、教师讲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等等。

不同类型的人际空间对社会交际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但从总体上看,人际空间的改变暗示了不同的言语交际,其主要作用在于暗示,人际空间的改变暗示了不同言外之意。在社会交际时,如果你侵犯了对方的空间,如你坐在对方坐惯了的椅子上,在饭桌上,你有意无意地占据了他人的地盘,你把一件无关紧要的物件放到了他人的办公桌上等等,这种对他人空间的侵犯是对他人不尊敬的一种暗示,这往往会驱使对方用类似的手段或严厉的手段(包括言语手段),来捍卫他的空间权。因此,在社会交际时,如何跟空间打交道就显得异常重要。

他是一个开大货车的汽车司机。每次他在高速公路上驾车行驶时,都会感到百般寂寞。幸好每次走到这个地方时,他都能看到一个小女孩儿拿着手绢向他招手。就在这一瞬间,他感到心情好多了。小女孩儿是那么崇拜他,他有时也会笑着伸出手去和她招手。

有一天,他终于有机会在这个村子旁停一下了,于是他买了一个小玩具来到了这个高速公路旁的小院外。这时,那个小女孩儿正好走出来,他将那个小玩具递给她,谁知那个小女孩儿竟睁大了眼惊恐地看着他。小女孩儿的母亲出来一把将女儿拉了回去,还回头看了他几眼,他呆呆地站在了那里。

瞧,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应该远远看着的东西你就不要走近,走近了便破坏了那份美好的感觉。

走近了便使事物发生了质的变化。什么事都要掌握一个度,就如这个司机和那个小女孩儿的距离一样。

(一)重复的谎言也不等于真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856年,在俄亥俄州,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亚历山大商场被盗,其中有8块金表,每块价值2万余美元。

就在案子尚未侦破时,纽约的一位商人到此地进货,随身携带了近4万美元巨款。早晨下火车住到酒店后,他先去办理了贵重物品保存手续,将钱存进了酒店的保险柜中,此后,稍事休整,他出门去吃早点。

早点的咖啡厅里,他听旁边的人在谈盗窃案,说被偷了几块金表,案子尚未侦破等等。他吃完饭出去办事不时听到身边有人在说起金表,但他也没当回事。

中午吃饭时,邻桌又有人在说金表的事,说是听说某人用1万美元买了两块,倒手就卖了3万美元,还说要是这事碰到自己身上,该有多好。商人听了不禁一乐:哪会有这么好的事。等到吃晚饭时,金表的话题又在耳边响起,众说纷纭,不一而是。等到吃完饭当他一人回到酒店后,就有人神秘地打来电话,说知道他是外地到此做大买卖的有钱人,愿不愿意买两块金表带走,本地不好脱手等等,并说表的技师可以到附近的珠宝店检测。

商人终于动了心,这比自己这趟正经生意赚得还要多啊!于是他答应面谈,最终以4万美元买下了据说是被盗8块金表中的3块。

第二天他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再拿出金表请人检验,价值也就二千余美元。

当骗子们落网后,商人才知道,从他一到酒店存钱,骗子们就注意上了他,然后这一整天他听到的所有关于金表的话题,都是专门说给他一人听的,两个骗子先后雇佣了十余人来对付他,直到他掏钱买表为止,如果第一天没有奏效,第二天还有安排好的节目。

当把谎话多次重复时,人们就易于把谎话当成了真理。在面对形形色色的骗子时,人们要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人若无贪婪之欲,也就不会被各种谎话所欺骗。

所谓轻信,就是特别地容易敞开心扉,几乎见人就讲掏心窝子的话。

很多人都是轻信的受害者。问题是他们都不承认。

(二)最可怕的是笑里藏刀的人

《孙子兵法》写道:“信面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全句意为:表面上要做得使敌人深信不疑,从而使其安下心来,丧失警惕;暗地里我方却另有图谋。要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采取行动,不要使得敌方发生意外的变故。这就是外表上柔和,骨子里却要刚强的谋略。

所以,凡是花言巧语、满脸堆笑地对人,皆是内藏杀机的外在表露。

在现代经商活动中,笑里藏刀一计也是经营者常用的计谋。该计是经营者在和对手进行谈判过程中,外表看来显得很温和谦恭,面带微笑,很是大度,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其中有气量狭小的,有喜欢猜忌的,有阴险狠毒的。总之,经营者利用此计,目的是想让对手服从自己,在自己设计好的圈套里行事,以此达到自己经营发财的真正企图和目的。

春秋时代,郑卫公打算吞并胡国(在今安徽省),但他军事装备差,条件有限,不敢直攻,就把自己漂亮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为妻。这样,郑胡二国联姻,结成了亲家。为了进一步使胡国丧失警惕,郑卫公召集大臣商议,他问:“我打算用兵兴国,你们看,攻打哪个国家最有利?”大臣们纷纷发表议论。关其思坦率地说:“依愚之见,攻打胡国最合适!”卫公一听,马上脸色一沉,愤怒地说:“啊!你居然建议向已经同我们结亲的兄弟国家胡国动武,这是什么意思?”马上把关其思给杀了。胡国国君知道此事后,认为郑国对自己非常亲善友好,就再也不对郑国有什么戒心了。可是,就在此后不久,郑国对胡国发动了突然袭击,胡国没有作什么抵抗,就被灭亡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郑国都是势力强盛的国家,直到公元前37年才被韩国灭掉。

“笑里藏刀”的特点是,以表面上的友好、善良和美丽的言词、举止作为假象,掩盖阴险毒辣的用心和企图。

魏王送给楚王一位美女,楚王非常庞爱。楚王的夫人郑袖知道楚王喜欢新来的美女,于是也装出十分喜爱这位美人的样子,待她犹如亲姐妹,无论是衣服玩物、居室卧具,都选最好的给她,甚至有时表现出爱她胜过爱楚王的态度。

看到这些,楚王对郑袖非常满意,他高兴地说:“妇女侍候丈夫,是靠美色,有时妒忌,是因为爱情。现在郑袖知道寡人喜欢美人,于是爱她还胜过爱我。犹如教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啊!”

郑袖一看时机已到,一天便以很体贴关怀的口吻对那位美人说:“大王对你的美赞叹不已,但美中不足的是,他觉得你的鼻子不太漂亮,如果你以后和大王在一起时,略微掩饰一下就好了。”

于是,这位美人听从了郑袖的建议,每次一见到楚王,便用袖子掩住自己的鼻子。

楚王觉得奇怪,便问郑袖说:“美人为什么见到我,总爱掩住鼻子呢?”

郑袖面有难色地说:“我知道其中的原因,但是,我不能说出来。”

楚王更加迷惑:“有什么事,居然连我都不想告诉?”

郑袖故意压低嗓子,凑近楚王说:“她是讨厌大王身上的臭味。”

楚王一听。气得七窍生烟:“太可恨了,把她的鼻子割掉,我不想再见到她了!”

可怜这位美人,至死都没有明白她遭此厄运的原因,是那位待自己亲如姐妹的郑袖的妒忌。最可怕的人,是那些笑里藏刀的人。平时和你“甜哥哥”、“亲姐姐”地叫着,待到你放松戒备的时候,在暗处狠狠地捅你一刀。

(三)名人效应——神秘的另一面

过去几百年才出一个名人,现在一年就出几百个名人。

从前世界上只有7个智者,如今要找7个自认不是智者的人也不容易了。

学者当了电视明星就可以成为“著名学者”,电视明星通过写书就可以成为“畅销作家”。

黛安娜曾令绝大多数英国人为之仰慕、倾倒。1985年黛安娜与查尔斯王子举行婚礼成为轰动英国和世界的新闻。

当时,伦敦有家珠宝店,因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走投无路的老板苦思冥想,找来了一位酷似黛安娜的模特儿,对她从服饰、发型到神态、气质做了煞费苦心的模拟训练。然后,请她演了一出广告剧。

这天晚上,这家珠宝店灯火辉煌,老板衣冠一新,神采奕奕地站在店门口,像在恭候要人光临。此举顿时吸引了不少过路人驻足观望。一会儿,一辆高级轿车缓缓停在门口,那位酷似黛安娜的模特儿,从容地从车上走下来,嫣然一笑,向聚拢来的行人点头致意。众人以为黛安娜王妃来了,蜂拥而上,欲睹王妃的风采。珠宝店老板笑容可掬,彬彬有礼地接待“王妃”参观。店员相继介绍项链、耳环、钻石等贵重首饰。“黛安娜”面露悦色,挑选了好几件首饰。

第二天,电视台播放这出以假乱真的新闻录像。因受老板关照,被蒙在鼓里的记者,把它拍成了“默片”,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解说词。屏幕上出现的只是热烈非常的场面和珠宝店的顾客。这一下震动了伦敦全城,人们纷纷传播这个重要新闻。青年人,黛安娜迷们爱屋及乌,络绎不绝地跑来抢购“黛安娜”所喜爱的各种首饰。原来门可罗雀的珠宝店一下子变得门庭若市,生意兴隆,金钱滚滚而来。几天的营业额远远超出开业多年的总和。

时下,越来越多名人的形象频频出现在电视、报纸和杂志上,企业及其产品因名人的使用或推荐而销路大开。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不过,种种的“惜名”不但容易造成失实宣传,而且也容易诱发公众不信任心态,损害“名人”自身及其所宣传的企业形象。

由于名人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有着一呼百应的作用。一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他忽然想出了非常妙的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被一抢而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上了一回当,想奚落他,就说:“这本书糟透了。”出版商闻之,脑子一转,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又有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购买,书又售尽。

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教训,便不作任何答复。出版商却大做广告,“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商人大发其财。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有崇拜名人,模仿名人的心理。追星族就是以名人的喜好为喜好,模仿名人的穿着而穿着。

古时的一幅画,长期不为人知。后来,它被放在一个镶满宝石的画框里,才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审视着这幅画,断定:用这样贵重的面框当然是名画。

这论断被认为是有道理的,于是又有行家名士前来考证。考证虽然没有一致的结论,但这行家考证本身,又成为一种根据:不是名画珍品怎么会有行家考证。

这幅画终被送去展览,以求有更多的人鉴定。不想这又是一个根据,不是名画能展出吗?于是盛况空前,正当有的观赏者惊叹这幅画是传世之宝时,却有人发现面框上的宝石是假的,这消息迅速传开,引起轰动,于是众多的人又一致认为:这幅画肯定是赝品伪作,要不然不会放在一个假宝石画框里!

人们散了。这幅画的真伪,一时竟成为不解之谜。

盲目的从众心理,蒙蔽了我们本该善于发现的双眼,就像一幅画的真伪,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扎实工作来验证它,而人云亦云地谈论和猜测,只会使真实成为我们的回忆。

电影明星洛依德将车开到检修站,一个女工接待他。她熟练灵巧的双手和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

整个巴黎全知道他,但这位姑娘却丝毫不表示惊异和兴奋。

“您喜欢看电影吗?”他禁不住问道。

“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

她手脚麻利,很快修好了车:“您可以开走了,先生。”

他却依依不舍:“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风吗?”

“不!我还有工作。”

“这同样也是您的工作,您修的车,最好亲自检查一下。”

“好吧,是您开还是我开?”

“当然我开,是我邀请您的嘛。”

车行驶得很好。姑娘问道:

“看来没有什么问题,请让我下车好吗?”

“怎么,您不想再陪一陪我了?我再问您一遍,您喜欢看电影吗?”

“我回答过了,喜欢,而且是个影迷。”

“您不认识我?”

“怎么不认识,您一来我就认出您是当代影帝阿列克斯·洛依德。”

“既然如此,您为何这样冷淡?”

“不!您错了,我没有冷淡。只是没有像别的女孩子那样狂热。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来修车是我的顾客,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也会一样地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吗?”

他沉默了,在这个普通女工面前他感到自己的浅薄与虚妄。

“小姐,谢谢!您使我想到应该认真反省一下自己的价值。好,现在让我送您回去。”

世上有许多人,或是因为自我的包装,或者因为媒体的吹捧,“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样能力与名望的差异,使他们心里惶恐不安,非常痛苦,但在外人看来,名人的光环,成功的风采,着实令人羡慕。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是坏的或是好的,关键要看你怎么去看待它们。一个人追求的东西可能是另一个人很讨厌的东西,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所有的事情是极其愚蠢的。完美并不意味着只让一个人满意,个人的趣味和人的脸一样形色各异。对你来说是不好的东西,但总会有人喜欢。不要因为一件东西不能取悦于某些人你就对之看法不佳,总会有其他人欣赏它的。当然他们的喝彩也会受人指责。真正让人满意的标准是那些知道如何判断事物等级的名人的认可。一个人活着不能光听从一种意见,一种习惯。

4.身势语言是人的是小表述单位

毫无疑问,人体的大部分动作像组成词的字母和音素一样,是意思表达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就是“身势语言的最小表述单位”。这些身势语言的最小表述单位进一步组成身势语词素,又与所谓的身势语语法结构组合起来,表达特定的含义。

在体态语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雷·L·伯德惠斯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艾德华·蒂·霍尔及美国田普大学教授朱利叶斯·法斯特是三个最为人熟悉的名字,因为他们对体态语言学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体态语有三大理论来源。

第一,身体行动学,或动作学理论。人类的感情和欲求,将会在无意识之中,以肉体方面的动作表现出来。

第二,距离学或人类领域学。距离学是研究调节以及表现人际关系距离的学说。它脱胎于动作行为学,主要在于说明人人都具有肉眼所没有觉察到的实际存在的各自的姿势范围。

第三,自我亲密性理论。这就是心理学和动物行为学中所称的“自我亲密性”问题。简而言之,任何人都有与他人接触的欲求,如果这一欲求受到压抑,自己将会以抚摸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三大理论来源的基础上,体态语言学便形成和发展起来。随着体态语言学的发展,在三大理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面具语言和物体语言,因此,体态语言学包括动作语言、空间语言、触摸语言、面具语言、物体语言。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体态语也因文化而异。美国人架起腿坐着的时候,习惯于呈平面的“4”字形,面中国人往往喜欢把一条大腿压在另一条大腿上。至于美国人好耸肩的动作,中国人则很少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盖世太保逮捕的许多美国情报员,大多数是因为他们用右手拿叉子吃东西,而没有严格训练成欧洲人用左手拿叉子吃东西的方式,因而露出马脚的。如果德国反间谍组织多懂得一点体态语的文化差异,特别注意寻找坐着时把腿架成“4”字形的人,那么落网的情报员起码会多出两倍。“摇头不算点头算”几乎是各种文化的人们都能接受的常规动作,但是在保加利亚和印度的某些地方摇头恰恰表示肯定。于是,人们就碰到了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体态语是否因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样的体态语在不同的文化中是否表示相同的意义?人类的动作能力是先天遗传的还是后天学来的?

达尔文在写《人与动物感情的表达》一书之前,为了探讨“是否相同的表情和姿态通用于人类的各个种族”,特将这个问题写信询问世界各地的人,他要求那些受过训练的观察者回答时要“经过真正的观察,而不是凭记忆”。他在信中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眼睛和嘴巴张大,眉毛上扬,是否是惊愕的表情?

2.害羞是否会引起脸红?尤其是这种脸红延伸到身体的什么部位?

3.一个人在愤慨或者向他人挑衅时,是否会皱眉头,昂首挺胸,并且紧握拳头?

4.一个人在深思问题或极力想解开疑惑时,会皱起眉头或者眯起眼睛吗?

达尔文从收到的36封来自世界各地的回信中,得出结论:人类的面部表情全世界都是一致的,不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劳文博士在其《特征结构的机能》一书中认为,人类所有神经性的问题,都可以由身体的结构和姿态显示出来,一个弯腰驼背的人,必定没有脊背挺得笔直的人那样有着强烈的自我观念,也就是说,脊背挺直的人在与人的交往中,往往不容易通融。

例如,翘大拇指的手势,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都含有三种含义:搭车手势;侮辱人的信号,这时的大拇指急剧上翘;表示“五”。这同一种手势,在希腊使用表示要对方“滚蛋”;在中国则表示称赞。

二次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推广了一种手心向外,手指作成“V”形状以象征胜利的手势。如果手心向内,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则成了侮辱人的信号,而在欧洲各地则表示“二”。

另外,由拇指和食指构成的“O”型手势,在讲英语的国家内表示OK。在法国“O”型手势的意思是“零”或“没有”。在日本它还可以指“钱”。在地中海国家内,常用来暗示一个男人是同性恋者,有时也用来暗指人的肛门。在中国,“O”型手势常用来表示“零”。

法斯特教授在《人体语言》一书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艾伦是一个住在美国小镇上的少男,常常去拜访住在城里的泰德。这天晚上,他在前往泰德家参加盛大的鸡尾酒会的半途中,碰见一个可爱的黑发女郎正穿过街道走过来,艾伦紧紧地跟在她的后面,被她毫不掩饰的走路姿态迷住了。如果说艾伦接到了她传达给他的体态信号,那就是发自她迷人的走路的姿势仍没有改变,艾伦满有把握地认为这是要他再接再励的信号。最后来到一处亮红灯的十字路口,艾伦鼓起勇气追上那女孩,以最讨人喜欢的笑容向她打了个招呼“嗨”。那女孩儿出人意料地转过那张愤怒的脸,朝他咬牙切齿地说:“你再不走开,我要叫警察了。”绿灯亮了,女郎扭着迷人的腰肢仍旧向前走去。

这是艾伦不了解体态语的文化差异而发生的误会。艾伦与女郎相遇地方的附近大多是西班牙人的后裔,她们走路的动作和姿态无论多么招摇,但她们确是严肃规矩的女孩子。作为美国人的艾伦被迷惑了,而在西班牙人的眼中,如果一个少女像一般美国妇女那样直着腰板走路,反而会被认为不够优雅和自然。

有些体态是遗传的还是后天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目前仍有争论。如穿大衣时大多数男人先伸右臂,而大多数女人先伸左臂。在一条拥挤的街道上,当男人穿行越过女人时,通常是将身体朝向女方而侧过,而女人却常常将身体背向男人,这种保护性是本能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呢?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思考。

(一)头部动作所表达的丰富语言

颈部以上的各部位是下颚、嘴、鼻、耳、眼、须、发。发生在这些部位的情感体验的反应是最大的。这些部位的动作,能将惊讶、愤怒、恐惧、悲哀、憎恶、好奇等感情一一表现出来。

据迪·摩里斯研究表明,人体被接触的部位中,接触频率最高的是头部,头部占人体面积的九分之一,自我触摸行为有50%以上集中在头部。摩里斯发现人类触摸头部的动作有650种,他归纳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隐蔽行为的接触

如听到噪音时以手掩耳,光线过强时用手遮眼,气味过烈时以手捂鼻。

第二类是整理身体动作的接触

将手举向头部做出“抓、擦、摸”的动作,这本是维护头部清洁的动作,情绪混乱时也会作出这种动作来。

第三类是特殊象征的接触

用手指或笔敲头,或用手掌托住头部不动表示思考,痛苦时两手抱头。

第四类是自我亲密性的接触

这是为了获得精神生活上的安定,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平衡动作。手撑住头部,是为了减轻头部的重量,减轻肉体和精神的疲劳。

女性的头部动作不超出这四种类型,但表达的含义是丰富多彩的。

有时女性在谈话时抚摸嘴唇,或是一面谈话,一面用手托着下巴,双目凝视,这是借助于触摸排遣寂寞和孤独。她的内心似乎在说:“现在我太寂寞了,真希望有人来安慰我!”据《身态语言学》的作者基·华斯多研究,有很多年轻女性分明爱着她们的男友,却时常采取猛烈的摇动颈部的动作。这是因为女方很在意对方是否真正爱她,以及自己拿不定主张是否可以去爱他,内心的动摇使她无意识中采取了拒绝的姿势。女性在与男方交谈时,一面用手去拉自己的耳垂,把颈部左右摇动,并歪斜着颈部,这是内心不安的表现。

男性跟女性交谈时,最感到不耐烦的是,女人不断地重复着与话题无关的小动作,如不停地抚弄头发,轻咬指头,或不停地看着对方并眨着眼睛。这种女性,自我抚弄的程度强,反映了她心底蕴藏着不安,以及充满了紧张。这种女性一般说来是神经质的,对自己敏感,对他人更敏感。她一直在愁,对方会以何种眼光来看她,又将如何评价她。像这种女性,尽管面对自己的心上人,也只有在谈论与她有关的或者她很感兴趣的话题时,才会兴高采烈,一旦话题超出了这些范围,就会不屑一顾,或许会掏出小镜子,旁若无人地修补化妆,欣赏自己的脸蛋。

抬起下巴翘着鼻子与人交谈的女性,一般来说,其自我志向都较强烈,似乎很善于跟人周旋,然而却很不容易打开心扉。同时,她们又喜欢高高在上,常常有姣好的容貌,显赫的家世,以及天资聪颖,具有自信心。她们吝于夸奖别人,一旦傲慢的心理被刺伤,会不择手段地展开反击。

撒谎的男性一般习惯于揉眼,如果撒的是弥天大谎,那么他还会低下头,或者会转移视线。当女人撒谎时,她通常用指尖儿轻轻地触摸眼角儿,这可能是为了防止抹掉脸上化妆粉的缘故,或者是她从小养成的习惯。为了逃避对方的盯视,她还会抬起头看着天花板或地面。美国的研究人员曾用角色表演的形式考验那些对病人的病情故意撒谎的护士。观察结果表明,手捂住头或嘴、手遮住眼睛之类的动作常出现在说谎的护士当中,这些动作是她们说谎时身体所显示出来的一种下意识信号。

女人很讲究拒绝的艺术,她们常以某种暧昧的态度和暗示性的动作来拒绝别人。如一面谈话,一面用手不断地擦着鼻子,或用手指头在鼻子底下轻轻地触摸几下,实际上是捂嘴手势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女性在触摸鼻子时往往是十分谨慎的,她们只用指尖儿轻轻地抚摸一下鼻子,以免涂掉她们脸上的化妆粉,并同时充分考虑到动作的优雅,以免与擦鼻涕相混淆。对此,有人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当一个人的消极思维进入大脑时,大脑下意识地支配手去捂嘴,捂嘴是控制拒绝的话出口,为了使这种手势不易被人发觉,人们就迅速地将捂在嘴上的手移开,因此一种迅速、文雅和隐蔽的摸鼻子手势就应运而生。研究表明,揉眼睛、捂眼睛实际上是大脑试图阻止“丑事”进入眼帘而作出的一种无意识努力。用手捂耳是为了避开逆耳之言。用手捂嘴、捂眼、捂耳是人体所显示的欺骗、疑虑、反感、拒绝的信号。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当一个人说话的声调提高时,他的头部也会随之抬高,而当要结束他的谈话时,随着声调的降低,头部也相应地降低下来。当他继续说话时,不但声调保持相同的高度,而且头部也挺得笔直。当你和女性谈话时,对方有意降低声调并低下头去,或是配上看手表的动作,这就是尽快结束谈话的暗示。

在交谈中,女性喜欢用右手的食指搔搔耳垂的下方,或用手搔脖梗儿,这是一种表示怀疑和犹豫的信号。有人作过统计,搔脖梗儿的动作,一般人只搔5次左右。

对于领口,男人们在烦恼时常用抻领口的动作。烦恼时会引起颈部汗水的出现,并使人感到刺痒,而抻一抻衣领,即用手指将领口向外拉一拉,使空气在脖子周围流动,就可以消除刺痒。而女性极少采用这种动作,当她们发现自己的胸口露得太多时,为了消除男性更多的目光,她们倒是习惯于将领口向上提一提。当然,以低领口来招摇过市者另作别论。

女性在思考时常常习惯于轻轻地咬住指尖。在考场上将钢笔、铅笔之类的东西放人口中的女性随处可见。表面看来,这好像是一种思考动作,其实这是内心需要保持安全感的外在表现。这是一种遗传型动作。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紧贴母亲的乳房或吸吮母亲的奶汁,会获得一种安全感;婴儿6岁时,当遇到外来威胁,不是扎进母亲的怀抱,而是躲到母亲身后,将手指代替母亲的乳头放在嘴中以获得安全感。成年后,尤其是女性,口含指尖的习惯仍然保留下来。人们在不安全时就习惯于以手掩嘴,正如达尔文所说:“掩嘴是一种‘吃惊的姿势’。有时一个人对他所说出的话感到抱歉或吃惊时,会这么做,这动作好像是希望能制止我们所说的话,虽然这话正脱口而出。”

嘴是说话的器官,手与嘴的配合动作往往与言语有关。长期从事保密工作的人,养成了以手掩嘴或以拳掩嘴的习惯;说谎者用双手捂嘴,或用手指轻轻触摸一下嘴角、鼻子;陷入沉思时,会无意识地抚弄下巴;表示坚决的意志时,会紧紧地把嘴抿成“一”字形。这些动作无论男女都有程度不等的表现。

(二)读懂面纱后面的女人

柯林斯——第一批登陆月球的太空人,有一次参加一个私人餐会。酒足饭饱之余,大伙儿起哄要求他进行即席演说。柯林斯推却不过,只得站起身来,高举双手让大家安静下来,随即便开口问道:“我想提出一个老问题,究竟谁比较话多?是女人,还是男人?”

由于美国人有携伴参加晚宴的礼节习惯,餐会中的宾客们,在柯林斯的问题提出来之后,所有人立刻分成两派,两边的人数居然不相上下。认为男人话多的,清一色全都是女人,而认为女人话多的,则全数都是男人。

柯林斯满意地看了看两边的男男女女,继续他的话题:“根据社会行为学专家的研究证实,女人平均一天说大约两万八千个字;而男人一天当中,则说三万三千个字。所以,按照科学的观点来看,应该是男人比较长舌。”

宴会中马上传出一片嘈杂的嗡嗡声,女人们得意地向她们的男伴示威,而男性则对柯林斯发出不平之鸣。

柯林斯又再次挥了挥手,等众人平静下来之后,他继续道:“这当中的问题是,每天当我在外面工作,将配额内的三万三千字说完。下班回到家里时。我太太的那两万八千个字,却才刚要开始。”

众人随着柯林斯的话沉寂了不到半秒钟,马上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及喝彩声。看来,似乎每个人都对这样的结果满意到了极点。

对男人的一些习惯,有时确实存在着偏见。对于是男人愿意照镜子,还是女人愿意照镜子的问题,一般人的答案一定是女人。但有位心理学家在一家商店的大镜子前做过一次统计,发现路过的男人照镜子的比例要大于女人。

女性的心理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心情易变,易感到不安,悲哀、怒气持续久,喜静,不喜欢抽象的事物,对事物持喜欢态度,易冲动,有独立倾向,虚荣心强。喜夸张,同情心强,心理脆弱,注重外表。

那么与女性的交往和应酬就一定要把握她们的心理特征。

把握女性心理情绪是应酬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应酬中要有弹性,使应酬富有人情味,只要在心理上与对方就某一个问题产生共鸣。应酬自然就会显得顺利。

应酬中不要打破对方的虚荣心。虚荣心强是女性心理的一大特点。合理恰当地运用多种方式满足她们的虚荣心,其结果是对方在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宽容,而使应酬变得十分容易。

应酬中多谈一些感性的东西,不要接触“理论”,抽象的东西只能招致反感。谈一些轻松的话题是接近彼此心理距离的关键。你可以谈论她的着装气质,而不要故作深沉地探讨哲学。只有感性的事物才是女性最容易接受的事物。

对任何年龄的女性,在应酬中都不要主动涉及她们的年龄问题,绝对不能说她们看起来有些老这类话题,也不要评论她们的穿着落后、不得体。

女性具有敏锐的第六感觉,这一点是男性所不能比得上的。男性无论是谈话或是洽商,只要用语言说出圆满的道理或理论即可解释一切事物。女性则不大相同,女性和对方应酬时,要看对方的整体表现,并高度发挥其灵敏的第六感。所以,才有所谓的“亲眼所见,百口莫辩”之说。

男性在无意间所露出的本意,女性一丝一毫也不会看走眼。能直率、爽朗、干脆露出本性的男性,较易获得女性的好感,进而能说服女性;表面上总以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来装饰自己的男性,反而会被女性所讨厌,因为她们能用敏锐的第六感,一眼看透男性背后的真面目。

有人说:“工作在同一办公室里的女性,相互间是很难成为好朋友的。”这话虽有些偏颇,但也不无道理。心理学家认为,在女性的交往中,横亘着很多有形的或无形的交际障碍,女性与女性的友好相处,首先必须克服这些来自于女性心理因素的障碍。

(1)敏感和猜疑是女性交往的大敌

女人的感情是纤细的,在女性的交往中,它所产生的负效应便是过分敏感和无端猜疑,以致无事生非、小题大做。本是别人无意中做的一件事或说的一句话,却认定此话是说给自己听的,是在与自己过不去。看到与自己资历和工作成绩相同的同伴被提升,心里就不平衡,无端地猜疑她一定是靠什么关系或给领导什么好处了。由此造成误会,影响了团结。

晋升职称时,梅和芬同是业务骨干,资历也相同,各方面都不相上下,但名额有限,结果是芬上而梅下。这时梅想起两天前曾看见芬在主任办公室里嘀嘀咕咕,见她进来便不说了,以此断定是芬从中做了手脚。想到此,梅怒火中烧,从此与芬形同路人。

女性之间相处,要多点友谊的情分,少一些功利性,尊重别人,正视自己。在女性的交往中,切忌去钻“牛角尖”,有时需要“难得糊涂”,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与人为善是克服敏感和猜疑的一剂良药,也是相互间友好相处的基点。在交往中,如果你常常善意地去理解她人并将此表达出来,那么,你会赢得同伴的信赖,久而久之,同伴们会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当你遇到难题的时候,他或她会热心地相助。

(2)嫉妒是女性交往的致命弱点

很多女性都希望自己是众星中最亮的一颗,于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便产生了很强的嫉妒心,长相、身材、家境、成绩等都可能成为嫉妒的对象。在女性的交往中,如果有了这种阴暗心理,实在是很难相处的。

有的女性,只希望自己超过对方,看到别人胜过自己就感到不舒服,导致脸色“晴转多云”。在一个办公室里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一位女士穿着一件很台身得体的连衣裙走进办公室里,同事们的眼光“刷”地一下子向她齐聚而来。这件衣服很显然地在她们心中产生了美感,可是没有一个女性说“好”与“不好”。她们并非视而不见,而是暗地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一位很坦诚的女同事说:“我确实晓得她穿这裙子很漂亮,可是我就是不愿开口说好,反而会在心里想:她为什么穿得这么漂亮?我明天要穿更漂亮的衣服,一定要胜过她。”

嫉妒是人的心理活动,你无法强行地改变别人的嫉妒,干脆给她时间和空间,让她去发泄嫉妒的情绪。对她的言行不必斤斤计较,对于嫉妒你的人,你不妨多帮助她,以感化她。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的一面,如果她嫉妒你的工作成绩突出,那么你就给她创造一次立功的机会;如果她嫉妒你的穿着比她漂亮,那么你就为她设计一次;在众多人面前,即使她使你难堪,你也应恰到好处地给她留面子。久而久之,她自然就会减少嫉妒的细胞,同伴们也会欣赏你为人的大度。

(3)记仇是女性交往的极大障碍

心胸狭窄、气量小,复仇心理过重是横在女性交往相处中的两大障碍。前者因不能宽容而无法接受别人遭“孤立”,后者因不能超脱而烦恼重重。

玲玲和莎莎在学校时就是好朋友,毕业后受聘在同一公司同一办公室,当玲玲听人说莎莎在背后曾议论她的隐私时,便怀恨在心,还多次想方设法进行报复,两人相见如仇人一般。

在交往中,并不是每件事都尽如人意,不愉快的事时有发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同伴不自觉地触犯自己时,应有一种宽宏的胸怀。想想看,对于一个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人,你会引她为友吗7宽容,既是人性价值的升华,也是人性关系的和谐剂,女性要学会在宽容的愉悦中,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04G3zMp2rB8t6qVC8Fe7mRV22PLWjwrysy0WmHsSKyQCx84971eCDH+bSajU6V6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