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打造完美个性2

20.生气是自己在惩罚自己

日本的白隐禅师,是位生活纯净的修行者,因此受到乡里居民的称颂,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可敬的圣者。

有一对夫妇,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不经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经一再苦逼之后,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白隐没说什么,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但他总是处之泰然。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原来孩子的生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白隐甘于“忍辱”的德行,赢得了更多、更久的称颂。

我们得到幸福和成功,得到友谊和爱情,不是因为我们的防卫的姿态,而是源于身心的开放。忘记误解,忘记自己,我们才会得到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还有一位修行者,脾气很暴躁,但他却很用心,想将这暴躁的坏脾气改掉。于是他花了许多钱,盖了一间庙宇。他特地找人在庙宇大门口的横匾上刻了“百忍寺”三个大字。

这位修行者,为了显示自己的诚心,特地一一向前来的进香者,说明自己改过向善的意念,大家也都十分敬佩他的用心。此时,有位过客向修行者问高悬横匾上的字。修行者说:“百忍寺。”过客再问一次。修行者口气略有不耐:“百忍寺。”过客故意又问了一次:“请再说一遍。”修行者已经按捺不住,暴躁地回道:“百忍寺,你听不懂啊!”过客笑道:“你才说了三遍就受不了了,还建什么百忍寺呢?”

“忍”字拆开是“心”字上面“一把刀”,可见我们能够做到“忍”是很难的。当我们忍不住时,就试试美国前总统杰克逊的方法:“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何苦要气?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它时,它便会消散了。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夕阳如金,皎月如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气呢?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边喘气。

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劳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地有多广大,只要与人争论而生气的时候,他就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爱地巴为什么每次生气都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呢?”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都感到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爱地巴都不愿意明说。

直到有一天,爱地巴很老了,他的房地也已经太广大了,他生了气,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和房子走,等他好不容易走完三圈,太阳已经下山了,爱地巴独自坐在田边喘气。

他的孙子在身边恳求他:“阿公!您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这附近地区也没有其他人的土地比您的更广,您不能再像从前,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了。还有,您可不可以告诉我您一生气就要绕着土地跑三圈的秘密?”

爱地巴终于说出隐藏在心里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的时候,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去和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就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努力工作。”

孙子问道:“阿公!您年老了,又变成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

在人生跑道上的长跑者,首先必须要有平和的心境,从而步伐才能均匀,持续有力,不然必会导致中途力竭,尽弃前功。高度的文化水准,是显示在国民的平和气质下。平和不是缓慢,而是均匀;不是松懈,而是稳健;不是无为,而是真正的有所作为的大前提。

21.错误和挫折使我们成熟起来

有一项心理学实验是这样的:

将两辆外型完全相同的车子停放在类似的环境中,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保持不动。

打开的车辆在三天之内就被人破坏无遗,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但是当实验人员将这另一辆车子的窗户打破了一个之后,一天之内,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了,内部的东西也偷得一空。这项实验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

“破窗户理论”认为,既然是坏的东西,让它再破一些也无妨。在许多人的心理中,完美的东西,大家都维护它,舍不得破坏;但对于残缺的东西,大家就会加速它的损坏程度。

《松窗梦语》的作者张瀚在初任御史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时,王廷相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讲了个乘轿的见闻。

他说,昨天乘轿进城遇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从天桥到长安街时,这个轿夫还择地而行,怕弄脏了新鞋。进城后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之中,便“不复顾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些话,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死人才不会犯错误。错误和挫折教育了我们,使我们变得成熟起来。人犯一次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犯了错,并不可怕,只要认识到错误,坚决改正,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坏事就会变成好事。但如果讳疾忌医,执迷不悟,那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才是真正可怕的。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每个人每一天至少有五分钟是一个很蠢的大笨蛋。所谓智慧就是一个人如何不超过这五分钟的限制。”而我们如果想少犯错,不去做蠢事,就不要放弃一种机会,这就是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别人愿意以他们的切身经验和教训来提醒你不要重蹈覆辙,这是送上门的好事,为什么要拒绝呢?

至于明知错了又不承认,拒不改正,则常常与维护自己的所谓面子有关,有时也与怕担责任有关。其实,那些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拒不认错的人是愚蠢的人,他们会因为固执错误而真正丢了面子。

有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人将“泰山”二字错念为“秦山”。另一人好心指出他念错了。此人偏不认错,并说:“我们找村里最有学问的老先生问个明白,如果是我错,我就请你吃饭;如果他说你错,你就请我吃饭。”于是二人找到老先生。

老先生听完事情的来由,便说:“是念‘秦山’。”那念错字的人得意了,说:“该你请饭了。”事后,纠错的人埋怨老先生:“你明知他错,为何不指出?害我自请一顿饭。”

老先生说:“你不过损失了一顿饭,他可要错一辈子呢?”

人若能达至无求自足的地步,人间将能增添无限欢愉,恼恨仇怨一扫而空。可惜世上毕竟是执著顽固的人占大多数,一切的愚行才会层出不穷,嫉妒与哀伤遍布世界每一角落。

扪心自问,你是不是一个豁达大方的人?你可能认真思索才肯定地回答一个“是”字,不过,无论你是好人、坏人、奸险小人、正人君子……你的心中必然有一个没有人知道的秘密,而且也有一个自己无法克服、也不希望别人去碰触的弱点。

你会与知己良朋畅所欲言,话尽辛酸——除了把那个秘密抖出来。你愿意忘掉自我,为朋友而赴汤蹈火,但是谁也休想改变你,尤其是你那个被埋于心中深处的弱点。你会说:“我什么事情都可以依你,就是那件事我要独自处理。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当然知道自己的弊病在哪里,只是现在仍不是改变它的时候。”你那根生命的刺是什么?

那可能是嫉妒、小气、贪婪、虚荣、奢侈、搬弄是非、不负责任、狂妄自大、自卑自怜、好大喜功等等。由于它的存在,你常常感受到人性的丑恶,无论你如何隐藏这根可怕的刺,希望带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印象,但是你的努力终会付诸东流,为什么?理由甚为明显,你有没有看过一个不良于行的人?他越是装出常人一般的走路姿势,穿起窄脚牛仔裤、高跟鞋,打扮新潮,你越会觉得他身上的残疾十分碍眼,替他感到难堪!想尽办法掩饰自己的毛病,怎料欲盖弥彰,得到相反的效果,诚是可怜可悲矣!

收拾心情,面对现实,虽是说易行难,但世上本来就没有不流一滴汗水,便能获至的东西。每个人都有弱点,分别在于有人一生被这个大魔头折磨,有人则能慢慢脱离它的魔爪,靠自己的理智与它和平共处,接受它是性格的一部分,让时间与经历把它的棱角磨掉,朝着一个完人的目标迈进。

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拿出足够的时间与勇气克服它,不断自我提醒。同时也接受自己软弱的事实,为人处事更加谨慎端正,一切的问题将再也无法困扰你。

喜欢听赞美是每个人的天性。忠言逆耳,当人家对着自己狠狠数落一番时,不管那些批评如何正确,大多数人内心都会感到不舒服,有些人更会拂袖而去,连表面的礼貌功夫也不愿做,令提意见的人尴尬万状。下一次就算你犯更大的错,相信也没有人敢劝告你,这岂不是你最大的损失?

22.远离无聊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的好坏和相互间的频繁接触并非成正比。一些青年人总是耐不住寂寞,不是晚上去参加舞会,就是上街闲逛,在人群中钻来挤去,或是几个人聚在咖啡厅和酒吧里,喝几杯咖啡和无聊的闲谈消磨一个又一个夜晚和青春。有时他们自己也为自己整日一无所获而感到懊悔不已,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应酬和周旋于各种人物之间。

生活并不是无聊的,如果你觉得生活无聊、厌倦,可采取以下方法予以摆脱,这是有关专家总结出来的摆脱那种追求浅薄无聊的廉价快活的最佳方案。

纸条谢绝法

一些人常常自己不努力学习,还喜欢找人天南海北四处闲聊。为了不让他人无端地打扰自己,可采取门上、墙上、书桌上贴纸条的谢绝方法。用语委婉、礼貌的谢绝一切应酬活动。作家李荐葆在构思《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时,常常因为许多来访的闲人打断他的思路。他就把大门反锁起来,在门上贴了张“李荐葆出差不在家”的纸条。革命烈士邓中夏为了谢绝许多人的来访闲谈,在书桌上贴上了“五分钟谈话”的纸条。这既是对闲谈者的一种谢绝的暗示,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培养爱好法

要克服性格中浅薄无聊的弱点,最好给自己树立一些目标和培养某种爱好。一个有确实目标可追求的人,是不会感到无聊寂寞的。可以在业余时间收集邮票,从集邮中得到美的享受。邮票题材广泛,被人称为“形象的百科全书”。通过集邮,既增长知识,又丰富业余生活。也可以学习书法和金石篆刻。篆刻和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它们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学习篆刻和书法等可以陶冶性格,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

解脱干扰法

克服性格中浅薄无聊的弱点还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必须从世俗繁杂的干扰中解脱出来,这样能够更有益于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在单人独处中,你会了解自我内心深处的波动,肯定自我的存在,与自己灵魂进一步沟通而找到新的方向。有一句人生格言是这样说的:“缺少了寂寞,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在艰辛而短暂的人生中,能时时体验到孤独感并寻找到一条解救方法和出路的人,自会感到一种悲壮的奇美。在孤独中冷静下来,重新校正人生之舟的航向,拉满帆,鼓足劲,朝着美好的人生目标前进,这远比浅薄的应酬和廉价的无聊交谈来得有意义。

23.战胜恐惧

世界上有一些人,总是对某种事物或某种行为产生一种异乎寻常的恐惧感,他们明明知道毫无理由去害怕自己感到害怕的东西,但却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有的站在高处害怕自己坠落;有的不敢在无人的旷野里行走;有的害怕独处在狭窄的巷道或小屋里;有的总觉得自己的衣物不洁;还有的怕猫、怕火、怕水等。心理学家把这种病态心理称作恐惧症。

怎样战胜这种恐惧心理呢?有人建议试一试以下六种方法。

寻求幽默

一旦发生恐惧就问自己:我这样恐惧是想回避什么呢?然后着手用幽默来解决它。某医院妇产科病房曾有条标语:“生命的最初五分钟是最危险的。”令所有未来的母亲们忧心忡忡。有人在后面加了一句:“最后五分钟也十分危险。”顿时众人如释重负。 chUAuz76hHf/0FZWfomyUxlkFk398bl2UHEdjWfcXqIo5zpg44b57SwoyGOeWCI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