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树立新观念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加快发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庄严使命。不辱使命,唯有更新观念。观念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更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动力。观念决定出路、观念决定眼界、观念支配行动。思想解放观念新,眼界才能开阔、思路才能创新,发展才有出路;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加快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加快发展,促使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只有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运用现代经济的理念来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找准突破点,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东部产业、资本向中西部转移,国家大量的投资向西部倾斜聚集的新形势和平罗县要跨人经济强县行列的新任务,必须牢固树立 4种观念,抢抓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一、强筋固本,依靠工业立县强县

没有发达的工业和强大的工业增长极,县域经济就缺少支撑力。无工不富,无工不强,这是一个不用争辩的事实。县域经济的发展如果仅靠资源等优势是不会长久的,不大力发展工业,振兴县域经济就无从谈起。从沿海经济发达的先进地区看,发展之所以迅速,主要就是得益于工业的拉动。一些经济强县、财政强县之所以强,主要就是依靠了工业的支撑。而一些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主要原因就是工业基础差,经济发展步伐慢。可以说,没有工业、不发展工业,经济就难以振兴, “县”也就立不起来,更不会强起来。作为区位优势并不突出,资源也不十分丰富的平罗县,靠什么立县、强县?单靠农业的发展是不够的,尽管这些年平罗的农业发展步伐快、成效大,透过现实来看主要是比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起到了稳定基础的作用。而目前平罗县一个较好乡镇的农业税还抵不上一个中型企业提供的税收。就是从长远来看,农业的发展仍然也离不开工业,最终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靠工业的发展来支撑。此外,我们的基础条件并不是太好,尤其缺乏相对丰富的商流、自然、人文等资源,要使第三产业有个好的较快发展也是很不容易的。怎么办?只有加快发展工业,努力振兴工业,才是现实的、明智的选择。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依靠工业强筋固本,立县强县”的观念,一刻也不能忽视工业、更不能放松工业,始终坚持 “全县上下抓经济、更要抓工业 ”的思路不动摇,充分发扬“五抢”精神,加大跑项目、引资金力度,吸引更多的工业项目来平罗县建设。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搞好太沙、崇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技术管理与服务,落实各项有效措施支持工业的发展,利用资源优势,整合工业企业,对优势骨干企业和重点支柱企业进行扶优、扶强、扶大,用 3年时间,努力培育 5个产值过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骨干企业,并培育 1一2个上市企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振兴繁荣。

二、筑巢引凤,借助外力发展自己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各地间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强,市场共有、资源共享、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提高,不管是哪个地方如果不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就难以融人国际大循环,也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从国内形势分析,资金短缺仍然是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一个地方要实现超常规、跨跃式发展,就必须加大投入,投人的资金哪里来?靠国家投资不可能,全部依靠银行贷款也不现实,而单靠自身的力量又难以办到,那么,到底怎么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借助外力来发展。因此,我们要面对现实,牢固树立“筑巢引凤,借助外力,借梯登高,发展自己”的观念,通过实行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健全完善首问责任制、收费公示制、追踪服务制、封闭管理制、服务时限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降低门槛、全程代理服务,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精心打造“直通车”。凡属于能做的工作认真做好做到位,凡属于能办到的事情要切实迅速办好,搭建吸引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来我县投资置业的平台。大力引进县外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管理和市场,整合工业资源,发挥优势,着力培育冶金、电石、化工、煤化工、造纸、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形成产业群和产业链,打造联合舰队,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注人活力、增添后劲。要坚定招商引资的信心和决心,始终将其作为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坚持县域以外就是外,凡是县域以外的资金都要积极地去引,县域以外的项目都要努力地去争,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佳,靠外力尽快膨胀经济总量。整合优化各个产业,采取抓大活小、育大优小、壮大强小等措施,做活、做优、做强各类企业,推动平罗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发展县域经济

民营经济是根植于市场经济的沃土上生长起来的,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对县域经济具有极大的带动力。要求得经济的大发展,必须在发展民营经济上下功夫,把民营经济培育成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目前,在平罗县的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几乎支撑着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从企业来看,作为县一级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企业,经过几年的机制转换,无论是原来的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大都民营化了。同时,随着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几年来,县、乡镇再没有兴办过国有企业,因为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集体企业也不再有大的发展。从农村来看,自 1 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主要以一家一户的个体分散经营为主,从性质上讲也属于个体经济、民营经济。从其他领域来看,由于国家政策的放开、放活,民营经济已逐步向通信、交通、房地产等诸多行业和领域渗透,发展空间不断扩大,覆盖面越来越广。这些事实已经有力地证明现在的民营经济正在向县域经济的主体迈进,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发展民营经济。平罗县的现实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围绕产业特色,在特色乡镇和专业村建设_L下功夫,培育建设一批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市场的特色产业群体,构建一批品位高、有规模的农副产品、畜牧产品、工业生活用品、农用生产资料生产加工、流通企业。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落实优惠政策,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农村基层干部分流结合起来,鼓励基层干部带头兴办私营企业或经营项目;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实施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鼓励下岗职工兴办实体搞经营。经营主体、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条件不限制,坚持做到不论哪种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归谁所有,有贡献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不论由谁经营,有作为就行,对资信好、效益佳、带动力强的民营企业采取政府挂牌保护制、零干扰和扎口式管理,以更开明的思想,更大的气魄和胆量,全力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环境。坚决做到全力支持、放手放心地发展民营经济,推进民营企业向产权多样化、企业规模化、发展外向化、产品名优化方向发展,逐步实现量的扩张,质的提高,增加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力争 3年内使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 7 0%以上。

四、减少农民就是富裕农民

增加农民收人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面对当前形势,怎样才能促进农民增收?在这个问题上,思路和办法相当重要。如果单纯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民论农民,要大幅度增加农民收人是很不现实的。特别是在当前农业收人增幅不大,农业经济形势又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要增加农民收人,单单靠在地里找财富,从农业中找活干,恐怕是很难奏效的。平罗县 26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 0%,只有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非农收人,才能促使农民有效增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好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的问题。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最有效的办法是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组织他们从事工业、商业等非农产业,在农业之外做文章、创收人。这样,不仅农民可以通过务工经商直接增加收人,而且可以通过发展工业、繁荣商业,增加财政收人,同时还可以反哺农业。同时,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可以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因此,在增加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实践农民收人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拓宽思路、广开渠道,切实做好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的文章。结合平罗县实际,除了认真抓好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支持、组织农民经营餐饮、商贸、小作坊、鼓励外出打工外,还要把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以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和现代化发展为目标,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相结合,认真搞好宏观规划,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深化投资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切实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业、以业富民”的小城镇建设之路,把小城镇作为最大国有资产来经营。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吸纳社会资金,有效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使城镇能够提供有利创业的条件,扩大城镇人口容量,引导农民逐步向城镇转移。鼓励工商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投资城镇建设,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有一定专长、会做买卖的农民在小城镇投资创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兴办加工和流通业,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构筑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农村劳动力新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非农产业收人。

(刊登于《当代宁夏》2003年第6期、(决策与创新独2003年第4期) 7uNzktDpjLTpDJ5k9GkskaTTmAuFnQugc1Vg/YWiaSQLWxJoLlvR3QoQKHzFpWm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