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春秋战国1

掘地见母

周平王时期,郑国的国君是郑武公。郑武公的夫人武姜生了两个儿子。武姜生长子时难产,受了很多苦,给他取名为寤生,并且不喜欢他。次子段长得眉清目秀,又有满身武艺,很得武姜的喜爱。

按照中国的传统,理应由嫡长子继承爵位。可是武姜总在郑武公面前说寤生的坏话,撺掇武公立段为太子。亏得武公不是耳根软的人,坚持要把国君之位传给贤明的寤生,只给了段一个小城。

没过多长时间,郑武公生了一场大病死了,寤生继承了国君之位,就是郑庄公。段的封地在共,所以被人们称为共叔段。

武姜见小儿子的兵权、财产少得可怜,大儿子却是一国之主,就提出把制邑分封给段。郑庄公知道制邑是有名的军事要地,所以坚决不给弟弟。他对武姜说道:“母亲,我怎么能把制邑交给段呢?父亲曾有遗命,制邑不能分封给任何亲族!”

武姜见郑庄公竟然拿死去的先君说事,心里更加厌恶他,就说:“既然制邑那么重要,你把京城封给段,总没问题吧?”京城是郑国的大城市,物产丰富,郑庄公本当不给,又怕母亲生气,只得同意了。

大臣祭仲对庄公说:“您太听从您母后的意见了。如果不赶快让段去他该去的地方,一定会引起后患。”郑庄公仍然要把京城封给共叔段,只对祭仲说:“你等着看好戏吧。”

共叔段坐镇京城后,每日操练兵马,被人们称为“京城太叔”。他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竟然吞并了郑国的两个邑。

郑庄公听说了共叔段的所作所为后,非常生气,却不采取措施。大臣公子吕向庄公劝谏道:“现在段在京城整天练兵,必然是想夺取国君之位。这样的心腹大患,不可听之任之!我请求带兵去攻打京城,保证郑国的安宁。”

庄公却不支持公子吕,对他说道:“段还没有犯大错,叫我怎么去对付他?他是母后的爱子,我宁愿失去一些土地,也不愿破坏兄弟之间的感情。”

一天,庄公故意说自己要去朝见周天子,其实他根本没有去。武姜以为有机可乘,就秘密通知共叔段,要他起兵攻打都城,颠覆庄公政权。共叔段早有反心,立刻带兵造反。

其实郑庄公早有准备,派公子吕监视共叔段的动向。共叔段一出京城,公子吕就带兵占领了京城,并公布共叔段的罪状。上自贵族,下至百姓,听说共叔段这样忘恩负义,都义愤填膺。

共叔段听到京城失守的消息,只好逃往共城,紧紧把守。郑庄公不肯放过共叔段,亲自带领人马攻打共城。共叔段知道守不住一座孤城,就拔剑自杀了。

郑庄公从共城抄出了一些书信,信是武姜写的,内容无非是煽动共叔段谋反。庄公觉得母亲做得太绝了,既害了段,也对不起自己,就将她囚禁在颍地。郑庄公盛怒之下,还对着母亲发下誓言:“咱们不到黄泉,永不相见!”

根据传说,黄泉是人死后才去的地方。郑庄公恨透了母亲,终生都不愿见她。

后来,大臣颍考叔劝庄公道:“如今段已经死了,作为儿子,您有义务奉养母亲。主公虽然立下誓言,但不妨挖掘地道,一直到挖出泉水,在水旁兴建一个地下室,然后在这里与太后相见,就不算违背誓言了。”郑庄公心里本来想着母亲,听了颍考叔的话,就与母亲言归于好。

平王死后,太子登基,是为周桓王。郑庄公与桓王有矛盾,竟然各带军队,打了起来。郑国一员猛将,用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部。从此,周天子威风扫地,郑庄公却带领一些诸侯,到处锄强扶弱,独霸一方。

郑厉公作茧自缚

公元前700年5月,郑庄公病逝,世子忽继位,他就是郑昭公。忽的弟弟突生性好强,不甘心做哥哥的臣子,于是去投奔了宋国,和他外祖父、外祖母一起生活。

郑昭公也知道突不会甘心,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他就派大臣祭仲去访问宋国,想知道突在宋国做了些什么。可谁想到,祭仲刚一到宋国,便被宋庄公给扣押了起来。原来,宋庄公是个有野心的人,他知道祭仲掌握郑国大权,想通过祭仲先打通关系,做他的内应。

当天晚上,宋国太宰华督来见祭仲,提出想立突为君的事。祭仲被宋庄公扣押,本来就十分不满,现在又听到华督想立突为君,便知道这是宋庄公的计策,目的是控制郑国。于是,祭仲严词拒绝了。

华督见了宋庄公,把经过和宋庄公说了一遍。宋庄公十分生气,便对华督说,软的不行来硬的,攻打郑国。

第二天,华督又来见祭仲,祭仲不理华督。可华督并不恼火,他对祭仲说:“宋庄公早已作好了准备,如果你再不同意,就对郑国出兵,护送突回国夺取王位。”祭仲一听大吃一惊,他了解宋庄公是什么事都能做出来的人,他的君位就是杀了殇公夺来的。祭仲想,如果宋庄公真的起兵攻打郑国,郑国几年的发展将毁于一旦,我死没有什么关系,整个郑国百姓又要受到战争的侵扰,无法安心生活。而且宋国完全有能力灭掉郑国。

想到这里,祭仲便对华督说:“你回去告诉宋庄公,我同意立突为君了。”华督一听十分高兴,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宋庄公,于是宋庄公就把出兵的想法暂时搁置了下来。

其实,祭仲是想先假意答应宋庄公,使郑国百姓免于刀兵之灾,接着再慢慢想办法对付宋庄公。

突听说宋庄公想送自己回去做国君,自然心里十分高兴,因为他早就在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但是宋庄公是不会白白帮突的,他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条件。他让突割3座城池给宋国,每年向宋国交纳谷物3万钟(1钟=640升),此外还要送白璧百双,黄金万镒(1镒=24两)。突知道条件十分苛刻,但一心想做国君的他什么条件都答应了,并和宋庄公签了约。宋庄公并不罢休,他为了进一步控制郑国,派雍纠辅佐突,说是辅佐,其实是监督。宋庄公还逼迫祭仲将女儿嫁给雍纠。祭仲本不想同意,但一想到黎民百姓,只好答应了。

后来,突顺利地从忽那里夺回了王位,当上了郑国国君,也就是郑厉公。忽没有办法,只好逃到卫国躲了起来,宋庄公还不甘心,想杀了忽。祭仲说:“如今突已成国君,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你不能背信弃义,否则你将失去威信。”宋庄公一听觉得所言有理,也就没有再到卫国追杀忽。

雍纠辅佐厉公,并成为厉公的宠臣,祭仲虽然为国事日夜操劳,但却被排挤。雍纠作为祭仲女婿,却处处监视祭仲的一举一动。祭仲早就心里有数,只是没有说。

由于突当上了国王,宋庄公于是要求突按照条件向他割让城池、缴纳财物。这时,突才觉得宋庄公的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便想和宋庄公交涉一下,减少一些条件。

宋庄公当然不会答应,派人登门索取。按照祭仲的意思,三座城池不给他,财物只给他三分之一。宋国恼羞成怒对郑国发兵。郑国知道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对付宋国,便联合鲁国一起作战打败了宋国。第二年,宋国不甘心战败,联合了陈、卫、蔡等国,力量明显增强,浩浩荡荡再次攻打郑国,厉公主张迎战,祭仲却命令将士坚守城门,不许迎战。虽然都城保住了,但厉公忌妒祭仲专权,担心以后危及到他的地位,便产生了杀掉他的想法。

雍纠一直想取代祭仲的位置。如今见厉公对祭仲越来越怨恨,自然暗中高兴。一次,他见厉公愁眉不展,便不失时机地道破了厉公的心事,同时也说出自己对祭仲的不满。二人一拍即合,共同订了一个杀害祭仲的计策。

但是祭仲也在处处提防他们,时常告诉女儿注意雍纠的一举一动。祭仲的女儿非常聪明,而且有心计。这一天,雍纠回家一见妻子祭氏,就有些不自然,祭氏见丈夫心神不定,知道他心中有事。于是为他摆酒,本来雍纠的心绪比较乱,见妻子摆上酒菜也就一杯接一杯地喝起来,很快就喝多了。在妻子的追问下,迷迷糊糊地就将准备杀害祭仲的事说了出来。祭氏惊出一身冷汗,她想立即去告诉父亲,又怕走露了消息让雍纠知道,那样她和父亲都活不了。她心乱如麻,躺在床上一夜没有合上眼。

天亮了,雍纠酒也醒了,他好像做了个梦,梦见把杀祭仲的事都说了出来,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后怕,怕万一走露消息,不但杀不了祭仲,自己的性命也得搭上。这时,祭氏端来一碗茶,在他身边坐下来,笑盈盈地说:“国君派父亲去东郊赈灾,假如他不去,你怎么能杀他呢?”

雍纠听到此话,大惊失色,茶碗“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他猛地站起来,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墙上的剑,厉声问:“这事你怎么知道?”而祭氏装出一副十分委屈的样子说道:“你昨晚告诉我的。瞧你,还是国君身边的重臣呢,遇事一点也沉不住气。我既然嫁给你,就会顺从你的意思。你不是也常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吗?算了,反正你也不信我,我干脆死了干净!”说着就抢上前将剑拔出鞘,雍纠慌忙将她拦住。

祭氏一看雍纠相信了自己,她便对雍纠说:“其实,我是很想帮你的。你想,父亲向来行踪不定,如果他不去东郊,你们岂不白辛苦了?”雍纠一听很有道理,他想:祭仲老谋深算,万一真像夫人说的,岂不麻烦,于是便求妻子回家探听一下祭仲的意思。

祭氏名正言顺地回了娘家,将厉公与雍纠的计划告诉了祭仲,祭仲决定按照厉公的意思前去救济灾民。雍纠在东郊的路上摆了丰盛的酒菜,为祭仲饯行。他斟了满满一杯酒,跪在祭仲面前,恭恭敬敬地递上去。祭仲一副很高兴的样子,一手接酒,一手扶起雍纠,不料一失手酒杯掉在地上,地上立刻冒起一股烟,同时泛起一堆泡泡。祭仲大怒,喝道:“大胆匹夫,竟敢暗算我!来人,把他推出去斩了!”早已准备好的勇士一拥而上,把雍纠绑了起来。

厉公见计划失败,知道自己不可能再留在郑国,便逃到蔡国去了。

祭仲从卫国迎回逃亡在外的郑昭公忽,继续尽心尽力地携助忽治理国家。

管仲拜相

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一些大国诸侯往往居于领导地位,号令中小诸侯,这些人被称为霸主。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春秋初期,齐国的君主是齐襄公。他爱上了鲁桓公的夫人文姜,就用酒灌醉了鲁桓公,将他杀死,然后与文姜私通。襄公的行为,遭到万人唾骂。

齐国公孙无知本来有希望当上国君,襄公即位后,免去了他的一切官职。公孙无知见襄公的日子越过越舒坦,不由得妒火中烧,就于公元前686年发动政变,把襄公杀了。685年,齐人杀掉公孙无知,国内却无人继承君位。

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由谋士管仲保护;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音ju)国,由谋士鲍叔牙保护。两位公子听到公孙无知丧命的消息,都觉得自己有资格当国君,急着回转齐国。

公子纠害怕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就命令管仲率领一队人马,准备将小白杀死,免得他阻碍自己登上国君宝座。

公子小白正高高兴兴地往齐国赶,不想前面的路口已被管仲的人堵得严严实实。鲍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知道他箭法出众,就拿出兵器,要与他拼命。管仲拉弓搭箭,向小白射去。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下。

管仲认为小白已死,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派人通知公子纠,然后带人马撤走。他们走后,公子小白才爬了起来。原来管仲的箭恰巧射在他衣带的钩子上,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尖,骗过了管仲。

公子纠知道公子小白已死,觉得再也没有人和自己竞争,于是放慢了前进的速度。从鲁国到齐国,他足足用了六天的时间。而公子小白则日夜兼程往齐国赶,抢先来到齐国,稳稳当当地登上了国君的宝座。他就是齐桓公。

公子纠怕齐桓公追究他的“射钩之仇”,就与管仲逃回了鲁国。齐桓公得知鲁国竟敢收留自己的仇人,勃然大怒,立即发兵进攻鲁国。鲁国君主鲁庄公派人求和,齐桓公答应了,但条件是将公子纠杀掉,再将管仲送回齐国。

鲁庄公知道本国的实力不如齐国,只得答应了。结果,在庄公的威逼下,公子纠上吊自杀,管仲也被装入囚车,押往齐国。

齐桓公想拜鲍叔牙为宰,可是鲍叔牙却提出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齐桓公忙问到底是谁。鲍叔牙却岔开话题:“我想问问您,您到底是想报仇,还是想在众诸侯中称霸一方?”

齐桓公说:“我当然是想在诸侯中称霸,干一番大事业。”鲍叔牙说道:“您的仇人管仲能帮您实现这一愿望,不知您能否原谅他!”

齐桓公很信任鲍叔牙,觉得他说的话没错,于是决定不再复仇,重用管仲。他立即把管仲从狱中放出,拜为卿。但管仲觉得自己不是桓公的亲族,无法对抗上层贵族的阻力。齐桓公就称呼管仲为“仲父”,以提高他的威望。

管仲得到齐桓公的全力支持后,大胆改革政治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积极训练军队,齐国从此进入了全盛阶段。

曹刿论战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又派遣军队进攻鲁国,想彻底打败鲁庄公,实现称霸天下的梦想。鲁庄公见齐桓公一再欺负鲁国,觉得自己不能再懦弱下去,如果奋起还击,说不定还能取胜。

有个鲁国平民,名叫曹刿(音gui),他对齐国一再对鲁用兵的事情非常气愤,于是决定去见鲁庄公,参加对齐的作战。

曹刿的同乡都认为他这是没事找事,可能连国君的面都见不着。有人对他说:“要处理国家大事,自有那些整天吃肉的官员。咱们老百姓过好自己的日子是最要紧的,你又何必插手呢?”

曹刿答道:“那些吃肉的官员整天琢磨的是如何去争取好处,没有长远的目光,怎能帮助国君打胜仗呢?所以我还得到国君那里走一趟。”人们只得任凭他去找国君。

鲁庄公听说有个老百姓想见他,觉得见见也无妨,就接见了他。曹刿见到庄公,劈头第一句就说:“主公,您依靠什么来对付齐国大军呢?”

鲁庄公坦然答道:“你可能不知道,我是一个厚道人。只要得到一些好吃的、好穿的,我从不一个人享用,而是和别人分享。像我这样的好人,老百姓能不支持我吗?”

曹刿说道:“您说的不过是一些小恩小惠,能有幸分享的只是您身边的人。不错,他们肯为您卖命,可大多数老百姓未必心甘情愿帮您打仗。”

鲁庄公说:“我在祭祀神灵的时候,非常虔诚,从来不敢削减供品。神灵会保佑我的。”

曹刿说:“您的这份虔诚虽然可贵,可是神灵不会为了这么一点小事来帮您对付齐国。”

鲁庄公想了一下,才说:“我在处理百姓纠纷时,尽管不能把所有案件都调查得一清二楚,可是却尽量做到公平。你说我能靠这种好处来打胜仗吗?”

曹刿点了点头,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民心肯定归附您。您完全可以凭着这一点和齐国军队打上一仗。”

不久,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摆开阵势,准备决一死战。鲁庄公亲自指挥军队,曹刿此时已得到庄公的信任,与他在同一辆战车上指挥。

齐军仗着兵多将广,先敲响了战鼓,准备进攻鲁军。庄公急忙下令军队反击,曹刿却对他说:“现在还不到作战的时候,您再耐心等一会儿吧!”鲁庄公见曹刿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就听从了他的意见。

这时候,齐国军队又敲响了第二通战鼓,曹刿说:“主公不要着急,现在依然没到作战的时候。”等到齐国军队敲响第三通战鼓后,曹刿说:“主公,现在可以进攻了。”

鲁庄公马上下达进攻的命令。顿时,鲁国军队像潮水一样,涌向齐国军队。没过多长时间,齐国军队就全线溃散,纷纷逃窜。

鲁庄公这回真的打了一个大胜仗,显得异常兴奋,就想让士兵紧紧追击。曹刿阻拦了他:“主公且慢传令!”

他走向战车,仔细观察敌人退却时的车轮辙印,然后对庄公说:“现在是追击的合适时机,我们不可失去这个机会。”

鲁庄公于是下令追击。鲁国的将士们本来就不想放过齐军,一得到命令,就奋勇争先,把齐军赶出了鲁国的领土。

胜利之后,鲁庄公问曹刿:“两回齐军击鼓,你为什么不让我反击?”

曹刿说:“兴兵打仗,靠的是士气。敌军敲第一通鼓的时候,士气正盛;敲第二通鼓的时候,士气就差得多;到第三通鼓,气已经泄了。而这时我军却鼓足士气,因此能够取胜。”

鲁庄公又问:“那你又为什么不让我立刻追击呢?”曹刿说:“齐国是个大国,我怕他们诈败佯输,但看他们的车辙很混乱,不像有计划撤退的样子,所以才放心让您追击。”

鲁庄公听了,非常佩服他。

齐桓公称霸

齐鲁长勺之战虽然以齐国失败告终,但并没有打乱齐桓公称霸天下的步伐。

公元前667年,齐桓公与鲁、宋、陈、郑之君在幽地会盟。在这之前,宋国得罪了齐国。这次,宋国君主为了谢罪,还向齐桓公献上了不少财物。当年冬天,周惠王封齐桓公为“侯伯”。于是,齐桓公正式成为霸主。

齐桓公之所以能称霸天下,全仗管仲治国有方,使齐国国势蒸蒸日上,才有了使各诸侯纷纷臣服的实力。

当时,犬戎、山戎等北方部族经常侵入周朝边界,掠夺财富,破坏生产。齐桓公则提出“扶助王室,抵抗外族”的主张。这种主张被称为“尊王攘夷”。

公元前663年,燕国受到山戎军队的侵犯,连吃败仗。山戎还将燕国京城团团围住。燕庄公没有办法,只好派人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与管仲立即整顿军队,火速赶往燕国去救援。山戎听说齐国大军就要到了,就抢掠了一些百姓和财宝,往孤竹国方向逃窜。燕庄公大开城门,迎接齐桓公和管仲入城。

齐桓公见还没打仗就吓跑了山戎,心中十分高兴,整天和燕庄公下围棋。管仲对桓公说道:“国君,山戎虽已退却,但并未损失一兵一卒,等到我军撤退,他们还会来的!咱们应当紧紧追赶,歼灭敌人!”

齐桓公觉得管仲说的有理,就与燕国军队合兵一处,向北追击。没想到山戎军队非常狡猾,将他们引入迷谷。齐燕联军不熟悉当地的地形,怎么走也走不出去。

齐桓公非常着急。管仲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说道:“主公,老马是认识路的。您可以从军马中挑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头走。兴许它们能引着咱们走出这片山谷。”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意见,果然依靠几匹老马走出了迷谷。

齐燕联军离开迷谷后,很快来到孤竹国的无隶。山戎、孤竹两支军队以为齐桓公已经葬身迷谷,所以整日饮酒作乐,根本没作防备。齐燕联军一鼓作气,很快攻破无隶,杀死了山戎的首领。孤竹国君被俘虏,齐桓公将他一刀砍死。

山戎、孤竹之地有几百里,非常广阔。齐桓公知道自己走后,又会有北方部族占据这块地方,侵扰周朝。于是,他将山戎、孤竹的地盘交给燕国,让庄公好好管理。从此,燕国也归附了齐桓公。

周朝南方有一个楚国,对中原诸侯很不友好。中原诸侯也把楚国当做“蛮子”看待,不把那里的人当回事。楚国国君本是子爵,后来见周室衰微,索性称王,独霸一方。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约集了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的力量,共同进攻楚国,要杀一杀楚国的威风。

齐桓公很快打败了楚国的属国蔡国,然后向南进军。这时,楚成王派使者屈完向桓公问话:“我国在南边,贵国在北边,我们两国风马牛不相及,真想不到你们会侵犯我们。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管仲说:“昔日周公、召公曾命令我国先君太公望,对不听话的诸侯可以征讨,以保卫王室。你们多年以来都不向王室进贡,我们特地前来征取!”楚成王知道齐、楚两国势均力敌,谁也打不垮谁,就与桓公讲和,并在召陵会盟,表示从此以后恢复进贡。

齐桓公举行的会盟共有九次。后人称赞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愚蠢的宋襄公

齐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都想当国君,互相争斗,于是齐国出现了内乱。从此,齐国国君再也当不成霸主了。齐国的公子昭想起父亲曾跟他说过,宋国国君为人仗义,会对他有所帮助。他觉得没有别的路可走,就逃往宋国,寻求帮助。

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当一个威震天下的霸主,就率领军队护送公子昭回国。到了齐国,宋襄公杀死了竖刁、易牙等奸臣,立公子昭为齐国国君,就是齐孝公。

宋襄公平定了齐国的内乱后,非常得意,就约曹、邾、鄫在曹南会盟。在会盟时,他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竟然让邾君把鄫君杀了,以他作为牺牲来祭奠社神。

后来,宋襄公觉得楚国的力量非常强大,就想约楚国会盟,借楚国的力量压服中原各国。他将自己的主意向群臣说了,没料到他的哥哥公子目夷坚决反对。目夷说:“我们宋国是个小国,有什么实力去争当盟主?如果您非要这么干,肯定捞不到任何好处!”可是,宋襄公铁了心要当霸主。

楚成王接到宋襄公请他会盟的邀请,居然同意了。齐孝公是宋襄公扶立为君的,也愿意与宋国会盟。齐、楚两个大国既然同意,很多中小诸侯也愿意参加。

公元前639年7月,宋襄公在宋国盂地(今河南睢县西北)与齐、楚等国会盟。大会期间,宋襄公提出应以爵位高低来评选盟主。原来,襄公是公爵,在与会的众诸侯中爵位最高。

楚成王却说道:“我是王爵,这个盟主应该由我来当。”宋襄公气坏了,说道:“你本是子爵,你那个王位是自封的,哪能算数?”

这时,楚国的随从官员们脱掉外衣,露出亮铮铮的铠甲。他们冲上前去,把宋襄公抓了起来。然后,楚国军队押着宋襄公,去攻打宋国都城。公子目夷对楚军说:“国君既然被捉,就不是我国之主了。现在我已经继位为君,你们押着前任国君一点用都没有。”

楚军攻了几次城,都没有成功。后来,经过齐国和鲁国的调解,楚成王才把宋襄公放了。目夷立即退位,仍让宋襄公做国主。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为了报被擒之仇,攻打归附楚国的郑国。此时,楚成王也派兵攻宋。于是,楚、宋在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两岸驻扎下来,准备决战,楚军在北岸,宋军在南岸。

这时,楚军开始渡河。公子目夷认为这是进攻敌人的好机会,就对宋襄公说:“楚国仗着兵多将广,大白天就敢渡河。趁他们刚到河中间,我们让军队迎头痛击,保证打得他们狼狈而逃。”

宋襄公却说:“你说得可不对,我们是讲仁义的国家啊,怎能在人家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就打人家呢?”

楚军渡河上岸后,急忙排列军队。公子目夷看楚军的队伍还很混乱,就说:“您可再不能失去战机了!趁他们没把阵势摆好,我们赶快进攻,还有希望获胜。”宋襄公怒气不息地将他责备了一番:“我们是讲仁义的国家啊,怎能在人家没摆好队伍时就进攻。那不是乘人之危嘛!”

目夷见襄公如此迂腐,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楚军摆列好阵势,敲响战鼓,扑了上来。宋军虽然努力作战,但终究不是强大楚军的对手,败下阵来。乱军之中,宋襄公中了敌人一箭,狼狈而逃。

宋军撤退到国都睢阳,目夷不住地埋怨襄公。宋襄公还冲他宣讲了一番作战时怎样讲究“仁义”的歪理。由于宋襄公的伤势非常严重,所以仅仅过了一年,他就含恨而死了。

重耳奔齐

周朝西北方有个晋国,国君晋献公晚年的时候,特别喜欢妃子骊姬,立她为夫人。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为君,就诬陷太子申生要毒死献公。晋献公派兵去惩办太子,申生上吊自杀了。

申生的哥哥重耳、夷吾知道弟弟死了,怕骊姬也要加害他们,于是逃往他乡。

晋献公死后,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即位,就是晋惠公。惠公觉得重耳才能出众,对他的国君之位是个威胁,就派人到翟国刺杀重耳。重耳只得带领谋士赵衰(音cui)等人逃离翟国,去齐国避难。

重耳临走的时候,对妻子季隗说:“现在出现了特殊情况,我不得不离开你到别的地方去。你耐心在这里等我二十五年,如果仍不见我回来,你就另嫁他人吧。”

季隗见丈夫这样悲伤,连忙安慰他:“过了二十五年,我都快进棺材了,还嫁什么人!我愿意一直等下去,直到你成功的那一天。”

从翟国到齐国,卫国是必经之路。卫文公瞧不起重耳,不让他进城。重耳没有办法,只好绕道而行。一天,他们饿着肚子赶了几十里路,看见一群农夫,就向他们要点吃的。

农夫们瞧着这些破落贵族,心里有气,谁也不肯施舍他们。有个农夫还从田里挖来一块泥土,对重耳说道:“你不是饿了吗,就吃这个吧!”

重耳觉得受了侮辱,气得七窍生烟,从车上抽出马鞭,就要责打农夫。谋士子犯见农夫们也不好惹,就故意装作喜悦的样子说:“你看,老百姓给我们送泥土了。这说明上天要把一片国土赐给你啊!”

重耳只得忍下一口恶气,跟众谋士走了。

他们没有粮食,只好挖野菜吃。谋士介子推见重耳吃起野菜来难以下咽,就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熬成汤,给重耳吃了。重耳得知自己吃的是介子推的肉后,心里非常感动。

重耳等人来到齐国,那时齐桓公还活着。桓公有大国君主的气度,不但没有嫌弃重耳,反而给了重耳车马和房子,还把本族一个妙龄少女嫁给他。重耳贪图齐国安逸的生活,再也不想回国建功立业了。

齐桓公死后,齐国大乱,这里再也不是重耳的乐园了!可是重耳还是不想走。赵衰等人见重耳毫无进取之心,就在桑林商量怎样离开齐国。这时,重耳的一个女奴正在桑林采桑,偷听到他们的话。这个女奴把此事报告了重耳的夫人姜氏。

一天,姜氏对重耳说:“现在国内大乱,你应该为自己作些打算呀。”重耳说:“我已经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去干什么?我甘愿留在这里。”齐姜见重耳目光短浅,心里非常难过,就劝他道:“男子汉志在四方。您有您的事业,怎么能只图个人的舒坦!现在您这副样子,真教跟随您的人心寒!”可是,不管姜氏怎样说,重耳就是不听。

姜氏无奈,就和赵衰等人设下一计,把重耳灌醉,然后把他放在车上,送他离去。重耳醒来时,发现已离开温暖的小家,非常生气,就拿起一把戈来,追逐谋士子犯。

虽然重耳这样无礼,这些谋士还是原谅了他。重耳只得继续流亡。

他们到了曹国。曹共公非常无礼,竟然偷看重耳洗澡。但是,曹国大夫僖负羁对重耳倒不错,听了妻子的话,在饭碗之下藏了一块玉璧,送给重耳。

重耳把玉璧退还给僖负羁,离开了这个给他带来羞辱的国家。他们来到宋国后,受到宋襄公的礼遇。可是当时襄公在对楚作战中受了重伤,不能帮助重耳了。

重耳离开宋国后,来到郑国。郑文公是个势利眼,不让重耳进城。重耳只得绕城而行。

郑国大夫叔瞻对文公说道:“公子重耳是个才华出众的人,又有一班文臣武将辅佐,将来或许真能成就大业。你现在已经得罪了他,不如现在派人把他们杀了,以绝后患。”郑文公没听他的话,重耳才得以安全地离开郑国。

重耳返晋

重耳等人离开郑国,来到了楚国。当时楚国的力量非常强大,楚成王知道重耳真的有才,而且想从重耳那里探听中原各国的虚实,就以诸侯之礼来接待他。

重耳不打算接受这么重大的礼节。赵衰却对他说:“您在国外流亡了十几年,小国都欺负您,现在却有一个大国对您如此重视。这说明您可能时来运转了,您就大胆地接受吧。”重耳觉得赵衰的话有道理,就坦然接受了楚国的礼节。

重耳在楚国一待就是几个月,与楚成王相处得非常融洽。一天,楚成王对他说:“我待公子可以说很好了。公子如果有朝一日回转晋国,该如何报答我的恩惠?”

重耳答道:“晋国虽有美女、玉帛,可这些财富楚国也有。至于羽毛、象牙、皮革等物品,本来就产在楚国。您说我该怎样报答?”楚成王说:“您不要光问我,我想听听公子的想法。”

重耳说道:“假如我真的能够回到晋国,一定使晋、楚两国和平相处,让两国百姓享太平之福。如果我们两国军队真的在战场相逢,我会命令晋军退避三舍,对您表示尊敬。”(三十里是一舍,退避三舍,就是后退九十里。)

楚成王没说什么,只是觉得重耳的外交辞令非常精彩,不愧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楚国大将子玉看出重耳胸怀大志,就劝成王杀掉重耳,免得他日后成为楚国的对手。楚成王没有听他的话。

重耳觉得楚成王无意助他回国,就想离开楚国,这时正好秦国国君派人来请他。

原来秦穆公当初助惠公即位,可是惠公当了国君却带兵去打秦国。后来,惠公被秦军活捉,又被穆公释放。惠公为了讨好秦国,将儿子圉送到秦国当人质。秦穆公为争取晋国的人心,对圉非常好,还把女儿怀嬴(音ying)嫁给他。

可是圉也是个忘恩负义之徒,他听说父亲身染重病,就急着回国继位,竟然抛弃怀嬴,逃离秦国。惠公死后,圉继位为君,就是晋怀公。秦穆公得知圉逃走后,非常气愤,就决心帮助重耳。

重耳来到秦国后,秦穆公很喜欢他,就把自己宗族中的五位女子嫁给他,其中就包括怀嬴。

重耳对众谋士说:“别的女子倒也罢了,只是这怀嬴是圉的妻子,我的侄媳,我不能娶她。”赵衰说:“怀嬴是秦君的掌上明珠,拒绝她怎么可以?您若想借助秦国之力,必须接受她!”臼季也说:“圉已经抛弃了怀嬴,所以怀嬴已不是您的侄媳,娶她无伤大雅。”

重耳为了争取秦穆公的支持,只得答应了这门亲事。

重耳与秦穆公成为亲戚后,他们的关系迅速升温。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军队送重耳回国。秦国强渡黄河,一连拿下三座城池。晋怀公派吕省、郤芮带兵抵抗,谁知他二人见秦军人多势众,竟然支持重耳。怀公弃城而逃,被人刺死。

晋国群臣辅佐重耳即位,他就是晋文公。这一年,重耳在外已流亡了十九年,回国以后,已经六十二岁了。但是,丰富的经历使他增长了见闻,提高了才干,成为一代明君。

退避三舍

晋文公即位后不久,周襄王之弟太叔带在翟国的帮助下,赶跑了哥哥,自己占据了洛邑。公元前635年,晋文公亲自统率大军,将洛邑攻破,斩杀太叔带,恢复了襄王的王位。

过了两年,宋国又派人向晋国求救。原来,宋襄公箭伤发作死后,其子继位,就是宋成公。楚成王觉得宋国好欺负,就与大将子玉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军队进攻宋国,想夺取一些土地。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为了报答宋国对他的恩惠,亲自率领大军救援宋国。

文公采纳了子犯的意见,攻打依附楚国的曹国,想让楚国撤兵去救曹国。晋国军队要到曹国,必须从卫国借路。可是卫文公说什么也不同意。晋文公非常生气,就把卫国灭了。

灭卫之后,晋国军队攻入曹国京城。晋文公见曹共公被活捉,就怒斥他当初偷看别人洗澡的无耻行为,然后派人保护曹国贤人僖负羁的府第。

晋文公为了迫使楚军撤兵救曹,就决心把卫、曹两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宋国。楚成王听到这个消息,觉得晋文公不好惹,就带兵回国。大将子玉却认为晋文公忘记了楚国的恩惠,不能饶恕他。于是,他不听楚王的命令,率领军队向曹国前进。

晋文公趁机向曹、卫两国国君提出恢复他们的国君之位,条件是他们与楚国绝交。两位国君真的这样做了。子玉大怒,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晋文公听到子玉前来决战的报告,就与群臣商议。先轸提出要与楚国打一仗,彻底打败他们。子犯却说:“国君当初在楚国曾经许诺,如果遇到楚国军队,就要‘退避三舍’。现在我们立即与楚军交战,就是背信弃义。如果我们后退三舍,楚军依然不肯罢休,那我们就带兵打他们。这样一来,我们理直气壮,必定士气高涨。”

于是晋国军队就向后撤退了三舍。楚国军队见到晋国一个劲地撤退,以为晋文公胆小怯懦,更加轻敌,在后面紧紧追赶。

晋文公退避三舍后,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摆开了阵势。这时,子玉也追到这里,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第二天,晋楚军队正式交战。这场战役被称为城濮之战。

晋、楚两军交战后,晋军元帅先轸派出一支人马避实击虚,攻打楚国阵营中的陈、蔡联军。结果陈、蔡部队被打得溃不成军。这时,晋军大将狐毛冒充主帅先轸,带兵猛攻楚军,然后故意打了败仗,向后撤退。

子玉误以为狐毛率领的“败兵”是晋军的主力,就命令楚军紧紧追赶。这时候,先轸率领部队,把楚军拦腰截为两个部分。狐毛又扭头来,猛攻楚军。楚军被晋国军队杀得大败,所有军粮尽为晋军所得。

晋文公见晋国军队大获全胜,心里非常高兴,就派人对元帅先轸说:“楚军既然已经失败,您就不要再追杀他们了。当初我在楚国时,楚王待我很好,我们不能忘了他对我的恩惠。”先轸接到命令,就下令不再追赶。

子玉落荒而逃,派人向楚成王请罪,原以为楚王会给予他较轻的处分,好让他有机会戴罪立功。没想到楚成王派人对他说:“你打了败仗,还有脸回来吗?”子玉无话可说,只得自杀。

晋文公打完仗后并没有表现出兴奋的样子,听到子玉自杀的消息,才高兴地说:“楚王为我除去了一个心腹大患。”

周襄王知道晋文公打了一个大胜仗,非常高兴,就要亲自去慰劳晋国军队。晋文公大喜,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修建行宫,召集各路诸侯前来会盟。

周襄王到了践土后,晋文公率领齐、宋等各路诸侯朝见他,并将城濮之战中捉获的俘虏和缴获的财物献给他。周襄王封晋文公为“侯伯”,众诸侯也都心悦诚服。这样,晋文公成为新一代的霸主。

崤山之战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与郑国国君郑文公都死了。这时,驻守在郑国的秦国大臣杞子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说:“郑国国君把都城北门的钥匙交给了我,如果我国军队袭击郑国,我可以充当内应。”

秦穆公早就想称霸中原,就想趁这个绝好机会,一举拿下郑国。大臣蹇叔却对他说:“主公,你派遣大军走那么远的路去袭击别国,是很难成功的。既然我们出动那么多军队,郑人一定会得到消息,如果他们早有防备,我军又怎么能轻易灭掉郑国呢?”

可是,秦穆公非常固执,听不进蹇叔的话,仍然命孟明视、西乞术率领大军进攻郑国。

军队出发那一天,在东门举行誓师大会。西乞术是蹇叔的儿子,蹇叔对着他放声痛哭,说道:“孩子啊,你们这一去,也许再也回不来了。”秦穆公非常生气,派人对他说:“你这个老不死的,你的寿命如果同一般老年人一样的话,你墓上的树木可能都有一抱粗了。”

部队出发后,蹇叔还一直赶到大路上,哭着对西乞术说:“郑国虽然不敢把你们怎么样,可晋国人一定会在崤山这个地方来打你们。那个地方是个深谷,在两座大山之间。北面是夏王皋的陵墓,南面也是一座陵墓,当年周文王曾在那里避雨。你可能会在那里丧命,我会去那儿收你的尸骨。”

公元前627年春,秦国大军来到滑国(今河南偃师东南)时,郑国商人弦高正在那里做生意,得知秦军要攻打郑国,就派人向郑君报告此事。然后,弦高带着4张熟牛皮、赶着12头牛来到秦国大营,说:“我国国君听说你们来我国作战,让我来犒劳你们。请你们不要客气啊!”孟明视大吃一惊,不敢再去郑国,就灭了滑国,然后带兵撤退。

晋国国君晋襄公采纳了先轸的意见,率领大军在崤山埋伏起来。等到秦国的大队人马一到,就把他们包围起来。孟明视吃了一惊,急忙指挥军队向外冲杀,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秦军被杀得大败,孟明视、西乞术被晋军俘获。

晋襄公的母亲就是秦穆公之女怀嬴,她见襄公打败秦军而回,就对他说:“秦国和晋国本来是亲戚之国,如果你杀了孟明视,两国就会结下深仇大恨。还是将孟明视他们释放,让秦国君主杀他们吧。”晋襄公觉得怀嬴的话非常有理,就把孟明视、西乞术等人放了。

秦穆公听说孟明视回转都城,就身穿一件白色的衣服,亲自到郊外去等候他们。孟明视、西乞术见到君主,急忙请罪。秦穆公却哭了起来,说道:“这次打仗失败,怎么能怪罪你们呢?这全怪我没有听从蹇叔的正确意见,才让你们受到那么大的耻辱!”

回都城之后,秦穆公依然让孟明视等人担任原来的职务,还像以前那样信任他们。

公元前625年,秦穆公命孟明视讨伐晋国。孟明视率领军队强渡黄河,把所有战船都烧毁了,表示断绝后路,一定要取得胜利。秦军长驱直入,深入晋国腹地二三百里,夺取了晋国的王官城。晋军知道孟明视志在报仇,没敢出城交战。

于是,秦穆公带兵与孟明视会合,奉崤山秦军遗骨而归。

秦穆公知道晋国强大,自己不能与之争雄,遂于公元前623年向西发展,吞并了西戎的十二个小国,成为西方霸主。周襄王得知后,赐他金鼓,表示祝贺。

一鸣惊人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之孙楚庄王继承国君之位。楚庄王继位时还不到20岁,朝政全由他的老师子越椒执掌。楚庄王在即位的前三年里,不是沉湎于酒色,就是外出打猎,让人觉得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他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来劝谏我,我就杀了他!”

一天,大臣伍举入宫来见庄王,对他说道:“有人跟臣说了个隐语,晦涩难懂。臣想请教大王。”楚庄王很高兴,就说:“那你姑且说来听听!”

伍举说:“有一只鸟落在一座高山的树枝上,过了三年之久,既不飞又不鸣,您说这鸟是一只什么鸟?”庄王知道他说的是自己,就说道:“这只鸟不是凡鸟。它虽然三年不飞,但一飞起来就会冲天而起;它虽然三年不鸣叫,但一鸣叫就会令人震惊。你回去等着看这只大鸟的作为吧!”

过了几天,楚庄王还是我行我素,荒于政事。大臣苏从又来劝谏他。庄王生气地责备他:“你的胆子可够大的!我曾经颁布命令,凡劝谏我的,就要处死。你今日就犯了死罪!”

苏从面不改色,说道:“我不怕死!我如果不能劝大王走上正路,活着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现在楚国危在旦夕。大国对我国虎视眈眈,想吞并我国的疆土;小国背叛我国,去为别的国家效力。我只想以我的死来打动君王,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楚庄王听了非常羞愧,不但不治苏从的罪,而且从此以后勤于政务,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后来,楚庄王平定了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的戎族。子越椒在国内趁机发动叛乱。楚庄王率得胜之师回国,彻底打垮了子越椒,将他父子杀死。满朝文武开始佩服这位改弦易辙的国君了。

楚庄王听说孙叔敖很有才华,就召他入宫。两个人见面之后,谈了很久。庄王很欣赏孙叔敖,拜他为令尹。孙叔敖掌权以后,加紧训练军队,兴修水利。楚国很快就强盛起来了。

公元前597年,庄王攻入郑国,将郑国都城新郑包围了三个多月,郑襄公派人向晋景公求救。可是等了很长时间,晋国的救兵还没有到。郑襄公无奈,只得脱光了上身的衣服,牵着羊,出城投降,请求保住郑国的疆土。

楚国的大臣对庄王说:“不要听他的花言巧语,趁这个机会灭了郑国。”庄王却说:“郑国国君非常谦逊,一定能得到郑国百姓的同情,我怎能灭掉他呢?”于是,楚、郑两国结盟,郑国归附了楚国。

这时,晋国的救援军队来到了。双方在邲(今河南荥阳北)打了一仗。由于晋军将帅不听指挥,所以晋军很快吃了败仗,军队死了一半。

晋国军队急忙往后撤退,来到黄河。他们乱哄哄地开始渡河,践踏而死、落水淹死的不计其数。有的士兵用手攀援船只,船上的士兵竟然砍断他们的手指,哭叫之声此起彼伏。这场战役被称为邲之战。

这样,楚庄王终于打败强大的晋国,成为一代霸主,实现了他“一鸣惊人”的诺言。后来,人们把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称为“春秋五霸”。

晏子出使楚国

公元前531年,楚灵王带兵进攻陈国和蔡国。陈、蔡是两个小国,打不过楚军,很快就亡国了。齐景公听说后,就派大臣晏子出使楚国,了解楚国的虚实。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却才华横溢,足智多谋。齐景公派他出使,可以看出他对楚国的侵伐行动非常重视。

楚灵王听说齐国使臣即将到来,就对众臣子说:“齐国是中原的大国。这回,孤王一定要让齐使出丑,挫挫齐国的威风。”

晏子来到楚国都城,只见城门紧闭,守城士兵指着城墙上新开的小洞说:“你的身材不高,从这小洞进城正合适。”晏子气坏了,说道:“这是狗门,人是不能从这里出入的。如果我到狗国出使,让我从狗门进去,倒还可以商量。可是我现在是到楚国出使。我真是搞不清楚,我来到的是楚国还是狗国?”

楚国士兵只得报告给楚灵王。灵王虽然生气,但无法反驳晏子的话,只好下令大开城门,迎接晏子进城。

晏子晋见楚灵王时,楚灵王故意嘲笑他说:“齐国难道没人了吗?为什么派一个矮子到我国出使?真是好笑!”晏子义正词严地答道:“大王岂可如此说话?我国地大人稠,怎说无人?齐国大街上的行人呵出气来,就形成一片云彩;扬起手来,能遮住太阳;挥一挥汗水,地上就如同下了一场大雨。”

楚灵王说道:“既然齐国人口众多,为什么单把阁下差遣到我国来呢?难道阁下真有经天纬地之才吗?”

晏子答道:“大王有所不知,我国有个规矩,上等人到贤明君主执政的国度,中等人到平庸君主掌权的国家,下等人只能去无能之主管理的国家。我这个人向来不会办事,我家国君十分生气,就把我派到您这里来了。”

楚灵王见晏子口如巧簧,舌如利刃,只得以接待贵宾之礼来对待他,还摆下酒宴进行款待。二人边吃边谈,在兴致正浓之际,堂下突然来了两名武士,押着一个囚犯。楚王装作很生气,斥责道:“我正陪齐国客人吃酒,你们为何前来打扰?”

两位武士答道:“我们所押之人来自齐国,他们来到我国后以偷窃为业,名声很坏,我们抓来请大王处置。”楚王看了看晏子,说道:“大人,想不到你们齐国人竟然喜欢偷东西,这真叫孤王大开眼界啊!”

晏子放下餐具,站立起来,说道:“我听别人讲橘产于淮南可以叫橘,如果产于淮北,味道就变了,只能称为枳(音zhi),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水土不和。齐国人在本国向来不偷东西,可是到了楚国却变坏了,这是楚国的环境造成的,不能因此而怪罪齐国。”

楚灵王没有办法侮辱晏子,只得说道:“晏子真是圣贤啊!孤王又怎么能使他屈服呢?”晏子回到齐国,向齐景公汇报了自己此次出使的所见所闻,说道:“楚灵王狂妄自大,朝中没有贤能之士,所以不足为虑。”齐景公对晏子此行的表现非常满意,便封他为丞相。

不久,楚灵王之弟公子弃疾趁灵王侵伐别国时夺取了政权,杀了灵王的两个儿子。朝中文武群臣枉食俸禄,竟然不能平息叛乱。楚灵王无法回国,只得拔剑自杀。公子弃疾当了楚王,就是楚平王。而齐国在晏子的治理之下,国势越来越强盛。

伍子胥复仇

楚平王统治楚国的时候,喜爱奸臣费无极。这时候,秦国国君将女儿孟嬴嫁给楚国的太子建。费无极知道孟嬴十分美丽,就用一个宫女代替她,将真的秦国公主送入平王宫中。后来,太子建与老师伍奢去城父(今河南襄城西)镇守。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怕太子建了解真情后造反,就把伍奢调入京城郢(音ying,今湖北荆州西北),让他承认太子谋反。伍奢不肯诬告太子,楚平王就将他关入大牢。费无极给楚平王出了个主意,强迫伍奢写信,召他的儿子伍尚、伍子胥入京。

楚平王又派司马奋扬去城父调太子建入京。太子建不肯上当,趁着黑夜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往宋国避难。

伍尚、伍子胥接到书信后,伍子胥识破了费无极的奸计,对哥哥说:“看起来大王听信了奸臣的谗言,要把咱们抓去杀死。咱们还是想办法逃走吧。”伍尚相信弟弟的判断,对他说:“还是我去郢都陪父亲,以尽孝道。为父报仇的事,就落在你的肩上了。”

结果,伍尚入京,与伍奢一起遇害。而伍子胥逃往宋国,与太子建会合。

后来,太子建来到郑国,想夺取郑国的国君之位,结果被郑国人杀了。伍子胥只得带着年幼的公子胜,逃出郑国,来到楚国昭关。

伍子胥想通过昭关,到吴国借兵报仇。可是昭关非常险要,驻扎于此的右司马盘查得很紧,伍子胥知道自己很难通过。这时,一个好心人东皋公收留了伍子胥。伍子胥在他家住了几个晚上,连胡子、头发都愁白了。

东皋公有个好朋友,长得跟伍子胥很相似。东皋公就叫他假冒伍子胥过关,故意让官兵逮住,让伍子胥趁乱混出关去。

伍子胥果然出了昭关,到了吴国。当时,吴国君主是王僚。公元前515年,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勇士专诸,让他刺杀王僚,然后公子光夺取了王位。公子光就是吴王阖闾(音he lu)。

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让他处理吴国的内政。后来,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一位贤才,就是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孙武将自己的著作《孙子兵法》给阖闾看。阖闾大喜,封孙武为将军,让他掌握兵权。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与他们率领一支军队攻打楚国。吴军与楚军在柏举交战,楚军失利,纷纷溃退,楚昭王逃到随地。吴军一鼓作气,攻入了楚国京城郢都。

伍子胥没有放过死去的楚平王,将他的坟刨开。楚平王虽已死去多年,但因为用水银处理过,所以尸体还很完整。伍子胥拿起一根皮鞭,把平王的尸首鞭打了三百下,然后将他的首级砍下。

后来,楚国大臣申包胥跑到秦国,请秦哀公派兵赶跑阖闾。秦哀公不答应。申包胥竟然跪在朝堂上不吃不喝,连哭了七天七夜,哭得眼睛都流血了。秦哀公见申包胥对楚国如此忠心耿耿,很受感动,就同意带兵救楚。

这时,吴国的将士们在胜利之后忘乎所以,非常轻敌。秦、吴两军相遇后,打了一仗,吴军失利。这时,吴国发生了内乱,阖闾马上回国。孙武与伍子胥商量了一下,就和秦国讲和,也带领人马撤退了。

卧薪尝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之后,孙武便回乡隐居去了。

公元前496年,阖闾听说越王允常逝世,就想趁越国国丧之机攻打该国。伍子胥认为这样做不够仁义,但阖闾还是坚持要打这一仗。结果,吴、越两军在槜(音zui)李打了一仗。

新即位的越王勾践命令一些死囚在战场上突然自刎。就在吴军惊愕之时,越军发起了冲锋。吴军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阖闾脚上受了伤,返回吴国之后终因伤势严重而丧命。他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勾践与咱们的仇恨。”

夫差当了吴王后,重用伍子胥、伯嚭等人。在他的治理下,吴国依然保持着强盛的国势。他派了十个人,每天站在他的堂前,只要这些人一见到夫差,就大声说道:“夫差,你难道忘记了与勾践之间的仇恨了吗?”

公元前494年,夫差率领一支军队,攻打越国,在夫椒(今浙江绍兴北)这个地方把越军杀得狼狈而逃。越王勾践逃到会稽山上,身边只有五千人马。吴军士气高涨,将会稽山团团围住,不给勾践逃生的机会。

越王勾践没有办法,只好派大夫文种去吴国大营求和。文种知道吴国太宰伯嚭是个贪财好色之人,就送给他许多财宝、美女,想通过他实现两国罢兵的目的。伯嚭大喜,就对吴王说:“现在越王愿意归顺我国,供大王驱使。这样一来,越国实际上已经成为吴国的属国,我们又有什么必要灭掉这个国家呢?”

夫差一向对伯嚭言听计从,这次居然也听了他的话,说道:“勾践要保全越国也可以,但要他与王后到吴国做苦役。”

伍子胥对夫差说:“不能和越国讲和,勾践一旦重掌越国大权,就会日夜想着报仇。等到越国打败了吴国,那时您后悔也迟了。”可是,夫差一心要撤兵回国,把伍子胥的话当成过耳秋风。

伍子胥从夫差那里离开,说道:“现在大王饶恕了勾践,他会用十年的时间积蓄力量,再用十年的时间教育人民、训练军队。二十年之后,他必定讨伐吴国。到那时,吴人只好成为越王的奴仆了。”

两国达成和议后,勾践让文种镇守越国,自己带着王后与大夫范蠡去吴国侍奉夫差。夫差在祖父阖闾墓旁盖了一个石屋,让勾践住在那里守坟,还要他做喂马的苦役。从此以后,吴王每次出游,都由勾践牵马。范蠡寸步不离地跟着勾践,在夫差上车时伏在地上当马凳。

这样过了三年,文种又向伯嚭行贿,请他在吴王面前美言几句,放越王归国。这时的夫差,认为勾践已经被驯化为忠于吴国的奴仆,就听从伯嚭之言,放勾践回去。

勾践回国后,天天想着报仇雪恨。他不敢享受安逸的生活,每天晚上睡在稻草堆上,还在屋内挂着一只苦胆,每天清晨醒来就尝一尝。他充分信任文种、范蠡等人,让文种管理内政事务,让范蠡训练军队。

勾践还精心挑选了一名美貌女子西施,将她献给吴王。西施到了吴国之后,很受夫差的宠爱,从此夫差就疏于理政了。

公元前484年,夫差派伍子胥到齐国出使。伍子胥觉得夫差越来越昏庸,怕有朝一日杀掉自己,就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齐国人鲍牧。夫差大怒,命伍子胥自尽,然后把他的尸体扔到湖里喂鱼。老百姓见伍子胥死得可怜,就将他的尸体打捞上来,葬于吴山。

公元前482年,夫差率领军队讨伐齐国。这时,越王勾践率几十万大兵攻入吴国。夫差大为吃惊,忙率领大军回国。结果,吴军被越军打得落花流水。夫差派人议和,勾践见夫差还有一些实力,就答应了。

公元前473年,勾践又率军进攻吴国。此时吴军已经丧失战斗力,在越军的强攻下节节败退。伯嚭投降后被杀,夫差自尽。

孔子周游列国

鲁国的孔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派。孔子不但喜欢研究学问,对从政也很感兴趣。公元前501年,鲁定公封孔子为中都宰,第二年又封他为司寇,并执掌宰相的职权。

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大有由弱变强之势。公元前498年,齐景公怕鲁国强大起来,对自己不利,就派使臣带八十名美女去献给鲁定公和掌握鲁国大权的季氏。使臣们到了鲁国都城,让美女们待在南门外,自己进城去见鲁定公。

季氏听说来了一群美女,身穿便服来到南门外。他见到这群女子,非常高兴,就急匆匆地去见鲁定公。定公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季氏说道:“如今齐国来了使者,咱们就陪他绕城一周,观赏一下鲁国的景色吧。这才是待客之道啊。”鲁定公觉得他言之有理,就和他一齐出城。

到了南门外,美女们在齐使的命令下,载歌载舞。定公和季氏呆呆地看了一整天,连上朝也耽误了。欣赏完歌舞之后,鲁定公就和季氏把这八十名美女平分了,从此荒废了朝政。

孔子见国君耽于女色,经过慎重的考虑,就带着众弟子到卫国去了。卫灵公与孔子见面后,不清楚孔子的意图,就派公孙余假作为孔子的陪同。这个公孙余假名义上是陪同,实际上起着监视的作用。孔子察觉卫国人监视他,很不高兴,就离开卫国到陈国去了。

孔子来到陈国的匡地时,遇到了一桩麻烦事。原来,阳虎曾经到匡地作战,损害过匡地老百姓的利益,而孔子长得与阳虎很相似。匡人把孔子当成坏人阳虎,把他围困起来。孔子师徒被围困了五天,但并没有什么过激表现。后来,孔子的学生子路还弹剑唱起歌来。

匡人见他们不像坏人,就不再包围他们了。

这时候,孔子的粮食已经吃完,只得返回卫国的都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卫灵公听说孔子走了,正后悔得不行,见孔子去而复转,非常高兴,热情地接见了孔子。

可是,没过多久,卫灵公出去游玩,自己和夫人南子坐在前面的车子里,让孔子坐在后面的车子里,招招摇摇地通过街市。人们见到这种情况,都指指点点。孔子非常羞愧,回去后就带着弟子们离开卫国走了。

公元前492年,孔子等人途经宋国,就在一棵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有个司马桓魋(音tui),知道了这种情况,勃然大怒,说道:“孔子前几年讲‘仁’时,曾说我不仁。今天他来到我管辖的地方,竟敢在这里教弟子们礼仪。这不是公然藐视我吗?”于是,他派人把大树砍倒,将孔子师生赶走。

孔子离开宋国,又去了陈国。陈国君主待孔子很好,却不肯听从孔子的治国主张。后来,孔子师徒听说楚昭王是个贤君,就去投奔他。陈、蔡两国的大夫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对他们不利,就在陈、蔡两国的交界处把他围了起来。

孔子在陈、蔡边界绝了七天粮,大家饿得倒在地上,但仍然非常乐观,弦歌之声不绝。子路说道:“夫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君子呀!为什么会陷入如此恶劣的处境呢?”孔子说:“君子虽然困窘,依然能保持节操。而小人陷入困窘之境就无所不为,干尽坏事。”后来,楚昭王派兵来救,孔子等人才有东西吃。

孔子到了楚国,楚昭王想给他一块封地。令尹子西说:“孔子的威望已经超过了周文王和周武王,又有一班弟子辅佐,如果让他得了势,恐怕对楚国不利!”楚昭王想了想,就不再与孔子谈论治国之事了。

公元前484年,孔子回到鲁国。他见自己“以仁治国”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推行,就在鲁国整理《诗经》、《尚书》、《春秋》等典籍,专心研究学问。由于孔子的不懈努力,儒家学派终于有了自己的经典著作。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开创的儒家文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墨子劝楚王

公元前480年,齐国的田氏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姜氏政权。

战国初期,楚惠王为了称霸天下,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打宋国。当时有个非常著名的工匠,名叫公输般。因为他是鲁国人,人们又称他为鲁班。公输般来到楚国,替楚王设计了一种用来攻城的设施。这种设施是一种梯子,非常高,似乎能直上云端,所以叫云梯。

楚王非常高兴,说道:“宋国的城墙虽然高,可是我有了云梯,灭宋之战就变得很容易了。”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听说了这件事,不忍心让宋国生灵涂炭,就急忙跑到楚国去,想阻止这场战争。他一路上走得很急,双脚都磨出了血泡,他撕下衣服裹住双脚,继续往前走。

墨子赶了十天十夜的路,才到了楚国都城郢。他先去拜见公输般,对他说:“我有件事想求您,现在有人侮辱了我,我想请你将他杀了,事成之后一定重金酬谢!”公输般吓了一跳,说道:“人们都说先生淳朴善良,怎么让我去杀人?”

墨子说:“我出一万两金子给你,你愿不愿意去?”公输般说:“我是不肯杀人的。你就是给我十万两金子,我也不干这种事。”

墨子对他说:“现在你帮助楚王攻打宋国,难道不是去杀人?现在诸侯纷争,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轻动刀兵只能让老百姓的生活更艰难!你不怕宋国人咒骂你吗?”公输般无可奈何地说:“先生的话说晚了,我已经答应楚王了。”

墨子说:“这场仗不能打!你让我去见楚王,我一定能把他说服!”公输般应允了。墨子见到楚惠王,说:“现在有个人,自己明明有华丽的车子,却要偷人家的破车子,自己明明有绸缎衣服,却要偷人家的破褂子。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楚惠王说:“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他一定是得了偷窃病了。”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有五千里,出产的物品应有尽有,宋国的土地只有五百里,而且非常贫瘠,没什么土特产。大王拥有那么好的楚国,却想得到宋国,这与那个整天想偷窃的人不是一样吗?”

楚惠王说:“先生的话虽然有理,可我已经准备了那么长时间,不能放弃攻宋的计划。”公输般也附和地说:“我们已经有了云梯,一定能攻占宋国。”

墨子却说:“公输般,楚军如果硬要进攻宋国,得不到什么好处。你虽然善于攻城,可我却是守城的行家能手。到时候,你帮助楚国,我就帮助宋国。”公输般听了以后很不服气。墨子就从腰间解下皮带,围在地下当城墙,叫公输般拿几块木板来演习一下,看他的攻城本领到底有多高。

结果,公输般施展一种攻城手段,墨子就用一种防守办法将他打退。公输般使用了九种攻城之术,都败在墨子手下。

公输般说道:“我知道有一种办法可以打败宋国,可是我不说。”墨子说道:“我知道有一种办法可以彻底打退楚军,可是我也不说。”楚惠王问道:“二位先生都是什么意思呀?能否说与寡人听听?”

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无非是想把我杀了,好让他灭掉宋国。可是,我已经派我的学生禽滑釐等三百多人,带着我设计的防御工具去宋国帮助防守。楚军一到宋国,绝对不能随心所欲。”

楚惠王见墨子这样有本事,就打消了伐宋的念头。墨子离开楚国,经过宋国都城。当时天上下了雨,守城士兵怕他是间谍,不敢开城门。墨子也不介意,就在城门洞里避了一阵雨,然后离开。 nsfo57O/1sqLRQUKe1emOFk90+DizlTcybyb6CAtf1TJpy9dfYfxQN7hWALJc7I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