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部分 执著于礼仪 乱世造英雄

历史上,当春秋霸主——在中原活跃的晋王室被宰臣们夺取,并分割为魏、赵、韩三国时,就被列为战国时代。所谓的“三家分晋”是在公元前403年。到了公元前386年,位于山东的大国——齐,被宰臣田氏篡夺。在田氏篡齐后的14年,孟子诞生,当时正处于一个大变动时代。

春秋时代,周室衰微,诸侯竞相称雄,国与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国内的政情也很不稳定。孔子周游列国时,就曾在匡城遇险,但总体上还是好的,他能够率领弟子们到各国去传道讲学。可见变迁虽有,但不是很激烈。

到了“战国”时代,情况就不一样了,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引起了极大的变革。当时的情况是,周王室更加衰微,诸侯间以强并弱,以大吞小,全无道义可言。由于战乱频繁,各国都在全力谋求富国强兵之策,小国需要自卫,以免灭亡;大国则试图扩张,企图称霸,甚至统一全国。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各国纷纷竞争功利。一方面重赋税,压榨民财;一方面广求人才,各国国君都卑辞厚币招贤纳士,寻求富强之道。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如燕筑“黄金台”,齐置“稷下馆”。

当时的景象,《孟子》一书中就有记载,大致说了以下几个方面,也表达了孟子的观点和看法:

一、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为争土地发起战争,杀人夺城。魏国在东边被齐国打败,太子死了;西边被秦国占领了大片土地;南边为楚国打败。魏王对此耿耿于怀,希望能为死亡的人报仇。

二、诸侯对百姓横征暴敛,夺取民众,使他们无法耕耘生活,就是为了充盈国家的仓库。

三、诸侯们自己有肥肉吃,马也养得很肥,浪费到喂狗和猪吃人的食物。但是在郊外,如果有人射杀了麋鹿却要按杀人罪处置。

四、士风卑下。古代人仁义忠信,乐于行善,得到的是天赐的爵位。现在的人修养就是为了得到人授的爵位,得到了人授的爵位,就抛弃了天赐的爵位。而今,相比之下仁义之士很少,现在所谓的好臣子就是以前人们所说的民贼。

五、世道混乱。世风渐下,人们的暴行很多,有臣子谋杀君主的,也有儿子谋杀父亲的。

六、民生疾苦。老百姓的日子上不能养父母,下不够照顾妻儿。遇到太平年代,就终生受苦;遇到战乱年代,可能会死掉。老百姓脸上都有饥饿的颜色。

孟子当时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混乱、动荡。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春秋到战国可以说是中国社会从奴隶制转为了封建制,过去一些世袭的大地主从春秋末期就逐渐解体。接着商品经济发达,生产力大增,农民和手工业者不再完全隶属于地主的统治。人们想要突破世袭统治桎梏的热情逐渐汇成了一股强烈的力量。

田氏篡齐前,实行了“以大斗出货而以小斗收”的做法,就是为了赢取人心、培植势力。孟子所说的“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就是当时有万辆车的国家,能够杀了君主的,一定有千辆车,这种以下克上的现象。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农民是主要生产力,也是兵役的来源。但是,后来因为战乱频繁,赋税繁重,人们被逼得离乡背井,好多都成了游民,集中在都市,所以到了战国时期,上千万户以上居民的大都市已随处可见。

为此,各国君王都大伤脑筋,他们想尽办法去安定这些人的生活,来确保国富民强。因为之前单凭血缘关系就能安然统治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需要靠实力来生存,所以兴起了重金招贤的养士之风。这样一来,一些农民、市民出身的年轻人都纷纷起来钻研学问,希望能求得一技之长而被重用,从此能声名远扬、光宗耀祖,所谓的“诸子百家”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些人没有固定职业,就是将自己所学到处兜售,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空前盛况。

孟子很敬仰孔子,也很赞成他的主张,他不求高官厚禄,一心想使儒学振兴,而打击当时社会不良的现象,行王道。他很怕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道说会被人们遗忘,曾感慨地说过,从尧、舜到汤,过了五百多年,大禹和皋陶亲眼看见尧、舜的做法,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但商汤对尧舜就是通过传闻知道的。商汤到周文王,又过了五百多年,伊尹和莱朱亲眼看到商汤如何治国,当然明白其中道理,但是到了周文王就只能从传闻知道。周文王到孔子,又隔了五百多年,太公望和散宜生亲眼见了周文王,知道文王的治国道理,但是孔子就只能听闻了。孔子到现在,一百多年又过去了,我们离圣人的时代很远,但是离圣人的故居很近,现在已经没有亲自听过圣人讲道的人了,恐怕以后连听到传闻的人都没有了。

孟子想要实现孔子的理想,不想人们遗忘孔子的学说,他要一身承担起孔子未完成的道统使命,在漫长的游学旅程中,继续热切地、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要把孔子的学说有所传承和发扬。

孟子热切地盼望能够继承孔子的理想,能够扰乱反治,解救民生苦难,但是没有机会。这段时期,他的全副精力便用在了教育工作上,像公孙丑、公都子、万章、陈臻、屋庐子、充虞等都是他的杰出弟子。 YZ3+yZsPMMQT20Vn8KNeYVtMLsmc3qbpnwhn9ruEU5yeLsn15xHEQIrfK4Tv4ES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