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私淑孔门”之说

孟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也更加广博,继续待在故乡,不利于他的学业发展,所以他决定外出游学,访求名师,增长见识和学问。

在当时,游学风气很盛。孔子时代,全国各地的人都前来受教,往南到江、淮,往西到晋、陕。孔子去世后不到一百年,中国历史由春秋时代转变为战国时代,周室更加衰微,各国都竞相改革图强,纷纷寻求富国强兵之策,于是养士之风兴盛而起。

受该风气的影响,从好的方面说,言论开放、自由,百家齐鸣,很多专家学者等人才辈出;坏的一面,给许多投机谄谀之徒造就了机会,好多人凭着口才和诡诈求得一席之地,便兴起了一股寡廉鲜耻的歪风。

孟子就处在这个大变革时代,更需要外出游学,看看故乡以外的广阔天地。孟子一直接受并崇仰的是孔门学说,他怀着一股年轻人的热情,奔向了儒家发祥地——鲁国国都。那里有浓厚的文化传统遗迹,有他理想中的圣人形象——孔子。

有关孟子师承的问题,历史上有好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孟子直接受业于子思,就是孔子的孙子,名伋,字子思。但是根据历史考查,子思于公元前402年去世,早于孟子出生30多年。所以孟子是不可能师从于子思的。

还有很多相关分析,都证明孟子并未亲身受业于子思。《孟子》一书中,引述子思的地方不少,但称谓上,没有看出曾经亲身受业的迹象,孟子自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第二种说法是孟子师从子上,即子思的儿子,名白。《孟子外书》上说:有人问孟子学问从哪里学来的,他回答说,鲁国有圣人叫孔子,曾子师从孔子,子思师从曾子。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儿子是子上,他的所学,来自于圣人之传。

经考证,《孟子外书》中的这段话,根本没有实际考证。

第三种说法是说孟子是子思的门人,因为孟子一向崇尚孔子的学问。当时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在墓园守丧三年(其中子贡守了六年),然后便各奔东西,有的走仕途做了官,有的继续授徒讲学。

孟子说:“予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从这句话来看,孟子与其往来论道的人,以子思的门人居多,所以不一定师从某一个人。所以这种说法还是较为合理可信的。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在墓地上搭盖了茅舍,在那里守丧,同时,他们利用这段时间,把孔子生前的言行加以整理,并一一记录了下来。当时还有很多仰慕孔子的人,为了与这些学养高超的孔门弟子亲近,也纷纷搬到了附近居住。不久后,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村落,名为“孔里”。

孔子生前的住所,原样不动,还把孔子的遗物陈列了出来,后来又改为庙,供人瞻仰。曾子利用这个环境,招收了许多年轻人,从事传道讲学的工作,这里就成了儒学的圣地。孔子有位弟子名叫有若,他因长相酷似孔子,使得孔子一些怀念故去老师的弟子们想要把有若当做老师一般地侍奉。但是这种做法受到了曾子的大力反对,他说,没人能比得上孔子。

对孔子学说的传承来讲,众弟子中,曾子与子夏、子游这批人不同,他重视孔子学说中人类自觉精神的忠恕诚信之德,而子夏、子游则注重于形式的礼仪及实际政务。后来,主张“性恶说”的荀子,可能就是受子夏和子游学说的影响。

曾子的学问从子思那里学来的,孟子曾受教于曾子,也就是说,孟子受教于子思的门人。

孟子聪颖、年轻,满怀求知热忱,到了鲁国国都,便专心致志地跟随子思的几位门人悉心求学。孟子从小受母亲的家庭教育,来到鲁国也不敢怠慢,他日夜勤奋学习,研习儒术之道。没多久,他就深通五经,尤其擅长《书经》和《诗经》。

当时的读书人,大多都谨守古人遗教,除了研习古代的礼仪、音乐外,就是研读诗(《诗经》)书(《书经》)等古典作品。这让年轻、聪明好学的孟子渐感有些沉闷而厌倦了。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即使当时社会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一味地泥古、没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让孟子有种被束缚的窒息感。当时出现了很多学派,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多姿多彩,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异端邪说”。

最早的就是孔子的门人子夏和子游等在学说传承上有了与曾子一派相对立的倾向,战国末期竟分裂成了子思派、孟氏派、子张派、颜氏派、漆雕氏派等不同的派别。

随后还出现了以商鞅为首的“法家”;以庄周为首的“道家”;孙子、吴起等人为主,提倡攻取战胜之术的“兵家”;以许行为首,主张君民并耕而食的“农家”。 FoCjOhPaoWW6q8p/LBh9B8IhqwhEhSY4luif1UxoZaiy5L7kEBDVq6VKqPOATkF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