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

第一章

明明德,奠定人生之基

《康诰 1 》曰:“克 2 明德。”《大甲 3 》曰:“顾 4 諟天之明命。”《帝典 5 》曰:“克明峻德 6 。”皆 7 自明也。

注释

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康诰》是周公封康叔时作的文告。

2.克:能够。

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4.顾:顾及,惦念。諟:此。明命:光明的禀性。

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

7.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高尚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伟大的德行。”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解读

这是“传”的第一章,对“经”中起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句进行引证发挥,说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的,并有典籍为证,并不是我们今天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产物。

周处悔过自新

三国末期,在东吴义兴阳羡,也就是如今的江苏宜兴,有一个叫周处的少年。他的父亲曾是鄱阳太守,但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周处还不到20岁,就已经臂力过人,他凶暴强横,好与人争斗,整天骑着马在街上驰骋,在山林打猎,纵情任性,随心所欲,成为当地百姓的祸患。

当时义兴的山里有一只猛虎,水里有一条恶龙,经常伤人,当地百姓将它们与周处并称为“三害”,而三害中,周处还是最严重的那个。

有一天,他问一个面带忧色的老人家:“如今时局安稳,风调雨顺,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老人叹口气说:“三害未除,又怎么快乐得起来啊!”就告诉了周处什么是三害。周处说:“若是担心这个,我可以为你们除掉。”

周处就进山去射死了猛虎。又跳到水里与蛟龙搏斗,水流湍急,蛟龙凶恶,周处与它一边搏斗一边漂流,有时候露出水面,有时候沉到水底,漂出去几十里路,三天三夜都没有回来。当地人以为他一定是死了,于是欢腾庆贺。

周处最终却杀死了蛟龙,回来以后发现人们如此庆贺,才知道自己竟然这么被人痛恨。

周处于是浪子回头,励志好学,很快便取得成就,不仅遵循忠信克己的圣人之道,而且显露出文学的才能。一年之后,就出来做了东吴的官员。

后来,吴国被灭,晋朝建立。

晋军大将王浑在建业宫中开庆祝酒会,半醉时问底下的吴臣:“你们的国家亡了,不难过吗?”周处站出来说:“汉朝末年天下分崩,三国鼎立,魏国灭亡在前,吴国灭亡在后,该难过的又哪里只是一个人?”曾是魏臣的王浑惭愧极了。

周处出仕西晋后,刚正不阿,得罪了很多权贵,最终在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时,孤军奋战,遇害于沙场。

周处死前在战场上留下一首诗:“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

意思是:

“走吧,走吧,世上的事已经完结了,就骑上马去,看看西戎外族吧。我甘心把低劣的野菜当作美食(我这个出身低微的人听命于尊贵的皇亲),只希望自己能坚持到最后啊。”

周处死后被追赠了“平西将军”头衔。

并且留下著作《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也曾撰集吴国历史。《风土记》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习俗,所依据的便是这一部《风土记》。

吴地也留下了“周处除三害”的传说。

周处的生平经历充分展示了“明明德”的过程。

他天性具备明德,只是由于生长环境问题(比如父母早逝)明德被蒙蔽,才成为一大祸患。他斩杀猛虎蛟龙之后受到的刺激,以及陆云醍醐灌顶的点拨,就是他“明”自身之“明德”的开始。

经过不断的学习修为,周处成为一代名臣。他的为人和能力既影响了当时人,也随着史籍和传说影响着后世人。这便是“明”他人之“明德”了。

第二章

日日新,塑造人生之要

1 之《盘铭 2 》曰:“苟 3 日新,日日新 4 ,又日新。”《康诰》曰:“作 5 新民。”《诗》6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7

注释

1.汤:就是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2.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文辞。盘,是指商汤的沐浴器皿。《盘铭》就是商汤刻在沐浴器皿上用来自我警戒的箴言。

3.苟:如果。

4.新:文中本义是指洗澡去除身体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进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5.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意思是使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6.《诗》:这里的句子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是说周朝所禀受的天命。维:语气助词,无意义。

7.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没有一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

译文

商朝君主汤的《盘铭》箴言说:“如果一天能够自新,就应保持天天自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民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诸侯国,但却能够禀受天命除旧更新。”因此,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处处追求完善的境界,采用最好的办法使民众不断自新。

解读

如果说“明明德”属于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已经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的问题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原本是在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能够把全身的污垢洗干净,以后就要每天都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地下去,每个人都要坚持。引申出来就是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进步,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这就像基督教的每日忏悔,《论语》中一直被后人引用强调的“三省吾身”。《庄子·知北游》中说“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中有“澡身而浴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示的是一种不断革新的姿态,促使人们弃旧图新。商汤王把它刻在洗澡盆上成为盘铭,我们则可以使它成为自己的座右铭。

王安石《伤仲永》

北宋年间,在离王安石家乡不远的江西省金溪县,有一户姓方的人家,祖祖辈辈都是靠种田为生。方家的小儿子叫方仲永,仲永自然也是从小过着村居生活,每日只在田间地头玩耍,不仅没有学习读书写字,甚至也没有见过别人读书写字。

方仲永很快就长到五岁了,这一天,他忽然哭喊着跟家里的大人索要笔墨纸砚这些书写用的东西,不拿给他就一直哭闹不止。父亲觉得非常奇怪,就到邻居家里借了来给他。他居然立刻就写了四句诗,还题上了自己的名字。

从这一天开始,无论是谁指定了一个题目或事物,方仲永都能立刻写出一首诗来,而且诗的文采和旨趣都很有值得欣赏称道的地方,同县的人都为此惊奇,认为这是上天授予的才能,渐渐就开始有人请他们父子到家中做客,还有人准备了礼物钱财专门来请仲永作诗。

仲永的父亲自然为此高兴得意,尤其看到有利可图之后,就天天带着仲永在全县境内四处去拜访达官贵人,也不让仲永读书学习。

明道年间,王安石跟随父亲一起回到了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这位著名的神童。此时方仲永已经有十二三岁了,大家叫他写诗,写出来的诗句明显退步,已经不能与前几年的传闻相称了。但是仲永的父亲仍然不让仲永读书学习。

又过了七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家乡,去舅舅家里探望的时候,再次打听起仲永的情况。王安石的舅舅回答道:“如今他的才能已经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分别了。”

王安石对此非常遗憾伤感,他说:仲永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是上天赋予的,他的天资远远超出那些具有普通才能的人。他最终变成一个平庸的人,就是因为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没有继续学习。像仲永这样聪明才智超群的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尚且要沦落为普通人,那么,世上大多数天资平凡的人如果不学习的话,是不是连达到一个普通人的水平都很困难呢。

方仲永拥有让人艳羡的天赋,但是因为不肯学习无法进步,导致他的天才如昙花一现,虽美丽却短暂,最终也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如果不是王安石的记载,恐怕连名字都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第三章

止于至善,成就人生之本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1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2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3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 4 5 ,绿竹猗猗 6 。有斐 7 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8 。瑟兮僩兮 9 ,赫兮喧兮 10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 11 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 12 ,前王不忘!”君子 13 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 14 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注释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jī),国境。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疆域,即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本意是居住的意思,指的是人和物都有其应该到达的处所和境界。

2.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鸟叫的声音。隅,角落。止,栖息。

3.“穆穆”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王》。穆穆,仪表美好庄重的样子。於(wū),句首的赞叹词。缉熙,光明的样子。止,语助词,无意义。

4.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

5.澳:水边弯曲的地方。

6.猗猗:茂密葱郁的样子。

7.斐:文采,文雅。

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好像是做骨器,要切断,磋光;好像是做玉器,要琢开,磨光。这句话是表明对治学修身应有精益求精的态度。

9.瑟兮僩兮:庄重严谨而又胸襟开阔的样子。

10.赫兮諠兮:显耀盛大的样子。諠,《诗经》原文作“谖”,遗忘。

11.恂栗:恐惧,戒惧,这里有谦虚谨慎的意思。

12.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文》。於戏(wū hū):叹词。前王:前代贤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13.君子:指的是后继贤王。

14.小人:后代的百姓。

译文

《诗经》说:“国都及其周围千里,都是老百姓向往居住的地方。”《诗经》又说:“细声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丘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应该栖息的地方,难道人反而还不如鸟儿吗?”《诗经》说:“仪表庄重美好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德行高尚,使人无不敬慕。”身为国君的,要做到仁爱;身为臣属的,要做到恭敬;身为子女的,要做到孝顺;身为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青青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君子文质彬彬,他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态度庄重而胸襟开阔,仪表堂堂又很显赫。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以忘记!”这里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说做学问的态度;“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说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态度庄重”,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以忘记!”是说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善的最完美境界,所以人们自然难以忘怀。

《诗经》说:“啊,前代的贤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后世的君主们能够尊重前代君王所尊重的,亲近前代贤王所亲近的,后代平民百姓也都爱好前代贤王所爱好的,享受前代贤王所赐予的。这就是前代贤王虽然去世,但不会被人们忘记的道理。

解读

这一段文字是在由浅入深地阐释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

首先说身体上的“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留在什么地方,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适合自己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而停止追寻停下脚步,则应该是到达了对自己来说最为完美和理想的地方。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自古以来就是百姓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

接下来说精神上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这才是真正的经义所在。要达到这种“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有各自不同的努力方向,但是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相同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之境界。

至善难得,最终的理想境界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但是惟其如此,向善的人们才会始终如一地修炼自己,孜孜以求至善之境,至善不得,则学习不止。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终其一生都不停止对善的追求,对理想的靠近。

当止之处,即是我们学习的目标所在,在于至善。

知其所止,即是明确人生努力的方向,在止于至善。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是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他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从此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社会,人心涣散,朝政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在他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他学习用心刻苦,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轻视仕途,但还是在灵帝时遵从父命,通过举孝廉,进入官场,并于建安年间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

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应接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在告老还乡退休的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

回到家后,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

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祛寒娇耳汤当初其实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面皮包好后,样子像耳朵,又因为功效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

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2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当初张仲景在长沙任职的时候,很受群众的爱戴。退休以后,长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乡去看望。

有一年,张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灯油就要烧干了。

长沙来看望他的人说,长沙有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想让张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阳的人不干了,双方就争吵起来。

张仲景说:“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张仲景驾鹤西去,寿终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大大的,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百姓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第四章

知所先后,接近做人做事之道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1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2 ,大畏民志 3 。此谓知本。

注释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即审理诉讼。犹人,和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狡辩。

3.民志:民心,人心。

译文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件的能力,我和别人一样。但是我力求做到的是尽力使诉讼不致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为自己辩解,使百姓心中敬畏。这便是认识了根本的道理。

解读

这一章文字是用孔子谈论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

审理案件只是手段,即便这手段再高超,也只是治世之“末”,无论是地方官还是一国之君,能达到的最理想境界是百姓安居乐业,民众心里畏服,诉讼不致发生,这才是治世之“本”。正如高尚的医者会说“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

作为圣人君子,教化民众是核心,是本,治理国家是效果,是末。由此出发,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理解了本末的关系,也就明白了事物发展的顺序,进而也就清楚修身治学的真正方向以及需要遵循的路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却无比深刻,这里充分显现了“经”的本色。

冯谖为孟尝君市义

战国时期,齐国公子孟尝君礼贤下士,广招门客,与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名,时人共称为“战国四公子”。

齐国有一个人叫冯谖。冯谖穷到不能养活自己,就托人去找孟尝君,想在他的门下寄居做一个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特长,他回答说没有什么特长。又问他有什么本事?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本事。孟尝君听了后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

孟尝君的惯例是按照才能大小把食客分成三个等级的,上等出入乘车,中等餐餐有鱼,下等则只吃素菜,基本就是混饭吃的了。手下人觉得孟尝君是看不起冯谖的,就按下等对待,给他吃的饭菜很粗劣。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就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懒洋洋唱道:“长剑啊长剑,咱们回去吧,这里吃饭没有鱼。”左右的人把这事当笑话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却说:“就给他吃鱼吧,按照中等门客的生活待遇。”

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起来了:“长剑啊长剑,咱们回去吧,出来进去没有车。”左右的人和其他门客当场就取笑起他,并把这件事告诉给孟尝君。孟尝君则说:“那就给他车子吧,按照上等门客的生活待遇。”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们了,十分得意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

此后不久,冯谖竟然又弹着他的剑,唱起来了:“长剑啊长剑,咱们回去吧,在这里又不能养家。”这个时候,左右的手下都开始厌恶冯谖了,认为这个人实在是贪得无厌。而孟尝君听说此事后问他:“冯先生家里有亲人吗?”冯谖回答说:“家中有一个老母亲。”孟尝君就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用。从那以后,冯谖总算是不再唱歌了。

又过了一年的时间,孟尝君做了齐国的相国,在薛地被封了万户食邑。由于他一直在门下广招食客,此时已经达到三千多,封邑的收入已经不够奉养食客,孟尝君就派人到薛地去放债以便收取利息增加收入。但是债放出去一年多,还没有收回息钱,门下食客的奉养眼看就没有着落了。孟尝君就想在食客中挑选一位能为他收取息钱的人。此时有人向他推荐冯谖:“您门下这位冯先生看起来能言善辩,他年纪又大,又没有什么别的本领,我看就让他去收债挺合适的。”孟尝君于是请来冯谖,说想请他帮忙去收取息钱,冯谖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准备好车辆,整理好行装,带好契约准备出发到薛邑去收债了。冯谖在辞别孟尝君时问道:“收完了债,买点什么回来呢?”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辞别了孟尝君,乘车来到薛地,他派当地官吏召集起那些应该还债的人,偿付息钱。结果收回了息钱十万,但仍然有多数债户交不上钱。冯谖就用收来的息钱买了很多酒和牛羊之类,然后把能够偿还息钱和不能偿还息钱的人都召集来验对债券。债户到齐后,冯谖一面劝大家饮酒,在一旁观察揣度债户的贫富情况,一面让大家拿出债券像前一次一样验对,凡是有能力偿还息钱的,当场订立还期,对那些无力偿还息钱的,冯谖则立即收回债券。并假传孟尝君的命令,为无力还款的老百姓免去了债务,把那些债券当场烧掉了。冯谖说:“孟尝君之所以放贷钱,是为一无所有的百姓提供本钱;之所以收取利息,是因为要奉养门客。因此,今天富裕有能力的人都约定了还钱的日期,贫穷的人则焚毁了债券不再收取。接下来各位就请尽情饮食吧,我们有一个这样仁德的恩主,怎么能辜负了他呢。”于是,那些坐着的人全都站起来恭敬行礼,百姓们心里十分感激孟尝君以致口称万岁。

冯谖办完事就马上赶了回去。孟尝君已经听到了冯谖烧毁契据的事,十分恼怒,就责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冯谖回答说:“您有了个小小的薛邑,还不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加以抚慰,却用商人的手段向他们敛取利息,我认为非常不妥当,就假托是您的旨义,把收不回来的债钱赏赐给那些无力偿还的百姓。我为您买回来的东西,就是这一个‘义’字啊。”孟尝君听到这儿虽然心里仍然不痛快,但也无可奈何。

又过了一年,孟尝君遭人诋毁而被齐愍王罢掉了相位,孟尝君就带着一些门客返回自己的封地去,距离薛邑还有一百多里的时候,就看见当地的百姓们早已扶老携幼,在路旁等待迎接他了。孟尝君这时才知道冯谖焚毁债券买义收德的用意,感慨地说:“先生为我买的这个‘义’字,我今天见到了!”

后来,也正是在冯谖的种种谋划策略之下,为孟尝君凿就三窟,使他不仅最终恢复了相位,而且地位更加稳固,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无“纤介之祸”,可谓高枕无忧。

冯谖是真正懂得本末先后,孰轻孰重的人,这个初看一无所能却索取无度的人,才是真正具有超群智慧的人。

第五章

格物致知,获取知识之途,丰富追求之源

所谓致知 1 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即 2 物,而穷 3 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 4 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1.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程子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一段文字是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的。

2.即:靠近,接触。

3.穷:探究,彻底研究。

4.益:更加。

译文

经文上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意思是要想获得足够的知识,就必须亲自接触事物本身从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因为人人内心都具有认识能力,而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在生长运行。只是因为这些原则和规律有很多尚未被了解掌握,所以我们的知识就有很多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引导学习者去接触天下的万事万物。没有人不是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做更加深入广泛的探究,以求了解和掌握万事万物的原则和规律。等到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后,就会有一天忽然把所有的认识贯通联系起来。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就没有认识不到了解不清楚的地方,而自己内心的认识能力也就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之处了。这便是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是掌握到知识的最高境界了。

解读

这一章解释“格物”。

《大学》经文中明确说出“致知在格物”,格物是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掌握大人之学,学习治国平天下,尚且需要通过格物来完成,学习修身齐家,学习各种新科学新技术,乃至一个小小的公式定理,又何尝不是如此?经过思考,经过探索,经过努力,那种忽而贯通豁然开朗的欣喜谁又不曾领会过呢?

只不过,宇宙空间无穷无尽,孔子之后2000年,对世界具体事物的认识和掌握取得了令人眩目的进步,然而,我们不仅未达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的境界,反而觉得眼前需要探索的未知世界更加宽广无垠了。

“知之至也”可能永远不会真正实现,无论是个体生命还是整个人类,我们只能不断地向这个终极靠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永不停止的探索中保持长久的青春与力量。

神农氏亲尝百草

在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黎民百姓都是住在山洞里,靠打猎过日子,打到猎物就有饭吃,打不到就只能挨饿,生活完全没有保障,人们的寿命就很短,而且很容易生病,生了病也没有人懂得医治,能否康复也就只能看运气。

打不到猎物或者不够吃的话,人们也经常采些草木果实来吃,可那个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果实好吃又可以充饥,哪些果实难吃无法下咽,哪些草药可以治病,哪些草药有毒吃了会生病,谁也分不清。

百姓一天比一天增加了,可是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也越打越稀,人们生活越来越困苦了。

神农氏看在眼里,心中焦急,他想让百姓都能吃饱饭,治病痛。神农为此苦思冥想,三天三夜之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神农氏带领一批臣民,从他的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的茫茫大山走去,山上有数不清的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以前从来没有人到过那里。道路艰难,他们走啊,走啊,腿走肿了,脚也起茧了,还是在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

四十九天之后,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连绵起伏不绝,山峰一座接着一座,峡谷一条连着一条,远远望去没有尽头。山上长满奇花异草,人们离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神农他们就继续往前走去,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在中间。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打去。打走一批,又围上来一批,一直连续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全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的伤痕一条条一块块,后来就变成了皮毛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惊魂未定,又已经筋疲力尽,纷纷劝阻神农,说这里太险恶,应该回去。神农则坚定地摇摇头说:“不能回去!黎民百姓饿了没有东西吃,病了没有药物医,我们怎么能就这样回去呢!”说着他就领头走进了眼前的一条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座大山上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都是刀切一样的悬崖,崖上挂着长长的瀑布,长着密密的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没办法上去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依然摇摇头说:“不能回去!黎民百姓饿了没有东西吃,病了没有药物医,我们怎么能就这样回去呢!”他爬到一个小石山上,对着眼前的高山,上下左右观察,想找一个上山的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过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了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了过来。神农灵机一动就想到了办法,他立刻把臣民们喊来,让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没有一天停止。就这样整整搭了一年之后,搭起了三百六十层,才到了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这个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着这三百六十层木架,终于上到了山顶。这里真是花草的世界啊,红的、绿的、白的、黄的,缤纷绚烂,密密丛丛,无穷无尽。神农亲自去采摘各种花草,逐一放到嘴里来尝,真是尝尽了各种滋味。到了晚上,他便就着篝火的光把白天尝试的结果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草是热的,哪些草是凉的,哪些是可以充饥的,哪些是能够医病的,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刚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就觉得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地上了。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说不出话了,只勉强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采下来放到嘴里嚼嚼,再喂给他。神农吃了灵芝草之后,毒气很快就解了,头不昏了,也能说话了。从此,人们就都知道灵芝草是能起死回生的仙草了。臣民们看他这样尝草,觉得太危险了,又都纷纷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仍然坚定地摇摇头说:“不能回去!黎民百姓饿了没有东西吃,病了没有药物医,我们怎么能就这样回去呢!”

他尝完了一山的花草,又马上到另一座山去尝,依然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就这样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他们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

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把种子收集起来叫臣民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

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一部《神农本草经》,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百姓们开始定居耕种谷物之后,就有了固定的粮食收成,不再完全依靠打鱼狩猎,生活渐渐稳定富足起来。

百姓们懂得了不同的草药治疗不同的疾病,痛苦减少了,寿命也都增加了。

神农氏就是亲身实践去了解和积累知识的,掌握了大量草木的药性,随着岁月的推移,积累的药物知识越来越丰富,并不断得到后人的验证。《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国最早的中草药学的经典之作,对中医药的发展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并逐步发展丰富,形成了如今世界闻名的中医药宝库。

第六章

诚其意,慎其独,开启立身之根

所谓诚其意 1 者:毋 2 自欺也,如恶恶臭 3 ,如好好色 4 。此之谓自谦 5 。故君子必慎其独 6 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7 。掩 8 其不善,而著 9 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 10 ,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 11 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12 。故君子必诚其意。

注释

1.诚其意:使意念真诚。

2.毋:不要。

3.恶(wù)恶(è)臭(xiù):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比现在的含义宽泛。

4.好(hào)好(hǎ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hǎo),女子的容貌美丽。

5.谦:同“慊”,满足。

6.慎其独:在独处之时也保持谨慎。

7.厌然:躲躲闪闪的样子。

8.掩:遮掩,掩盖。

9.著:显示。

10.中: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

11.润:装饰,使美好。

12.心广体胖(pán):指有修养的人心胸宽阔,坦然无憾,则身体面貌舒泰安适。

译文

经文之中所说的意念真诚,就是自己不要欺骗自己。就好像厌恶败坏腐臭的气味,就好像喜爱容貌美丽的女子,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一定要谨慎。

品德低下的小人在私下里总是做坏事,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但是见到君子后便会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装出一副善良本分的样子。可实际上,别人看到你,就像能看到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弄虚作假地掩盖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说内心诚实,一定会体现到行动和外表上。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曾子说:“一个人的周围总是有十只眼睛看着,有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财富可以使房屋华丽,品德则可以使人行为高尚,使人心胸宽广坦然而且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解读

这段文字解释经文中的“诚意”,诚意是我们修身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态度。

诚意发自内心,是为真诚,真诚与否最有力的判断是在一人独处之时的表现。君子在一人独处时与在人前一样真诚坦荡,因为他们的德行发自本心。而小人在人前人后却判若两人,没有他人的目光和指点约束着,便放纵奸邪之心,一到人前又装出一副善良之态。

可是这种假装和掩饰有什么作用呢?一个人心性如何,总是会体现在外表和行为上,别人不是一眼看去就一清二楚吗?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只有真诚做人,提高修养,才能心胸宽广,身体安适。

因此,真诚做人为立身之本。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皇室衰微。刘备虽以复兴汉室为口号,但是率领张飞关羽颠沛流离几近二十年,始终势孤力弱。直到占据新野之后才有了落脚之地,此时有人推荐南阳诸葛亮是济世之奇才,人称卧龙先生,得此人辅佐便可得天下,于是立刻着手安排礼物,准备亲自前往隆中拜访。

刘备与关羽、张飞带着从人来到隆中。远远望去,看到山脚下有几个人正在耕田,刘备问农夫:“卧龙先生住在哪里?”农夫说:“从这座山往南,有一带高冈,叫卧龙冈。卧龙冈前有一片林子,林内一座茅庐,就是诸葛先生高卧之地了。”

刘备谢过农夫,策马前行。不出几里地,就望见了卧龙冈,果然修竹疏林,风景清幽。刘备来到庄前,下马亲自叩打柴门,出来一个童子。刘备施礼道:“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童子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去了。”刘备又问:“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童子说:“可能三五天,也可能十几天。”

刘备惆怅不已,嘱咐童子:“如果先生回来,请你告诉他刘备来拜访过。”

三人回到新野,过了些日子,刘备派人打听到孔明已经回到了卧龙冈,就连忙让人备马。张飞说:“不就是一个村夫嘛,何必要哥哥你亲自去,让人把他叫来不就行了。”刘备斥责他:“你难道没听到过孟子的话:想要见贤能之人却不采取合适的礼仪,就好像想让人进你的家却把大门关上一样。孔明是当今世上少有的德才兼备之人,怎么能用征召这种办法呢!”于是上马第二次寻访孔明。

这时正值隆冬季节,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还没走出几里地,忽然北风凛冽,下起雪来,很快就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到处白茫茫了。

刘备三人到庄前下马,叩门向童子询问:“先生今天在庄上吗?”童子说:“正在堂上读书呢。”刘备大喜,连忙跟童子进去。到了中门,只见门上一副对联写道:“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正观看欣赏,忽然听到吟咏之声,刘备就站在门边悄悄往里看,只见草堂之上,一个少年抱膝坐在暖炉旁边,正在唱歌。

刘备等他唱完,走进草堂施礼说:“刘备仰慕先生已久,始终无缘拜会。上次因为徐元直举荐,怀着景仰来到仙庄,却没能见到。今天特意冒风雪前来,终于得以相见,实在万幸。”那少年慌忙答礼:“将军莫非就是要见我家兄的刘豫州吗?”刘备心中惊讶:“难道先生又不是卧龙吗?”少年说:“我是卧龙的弟弟诸葛均。我们共有兄弟三人:大哥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仲谋那里做幕宾;孔明是我的二哥。”刘备问:“那么卧龙今天在家吗?”诸葛均说:“昨天被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了。”

刘备失望极了,他说:“我这个人真是福分浅薄啊,两次来拜访都不能见到先生!”

诸葛均说:“我哥哥不在,我也就不久留了,等改天前去回礼。”刘备赶紧说:“怎么敢劳动先生。过些日子,我会再来拜访。希望借纸笔写封信给令兄,以表刘备殷勤之意。”诸葛均就拿来文房四宝。刘备呵开已经冻住的毛笔,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交给诸葛均收了,拜辞出门。

诸葛均送到门外,刘备再三殷勤致意方才告别。

回到新野之后,光阴荏苒,转眼就到了早春。刘备就让人占卜,选择一个吉利的日期,斋戒三天,薰香沐浴,换上整洁的衣服,要再往卧龙冈拜访孔明。关羽和张飞听说后非常不高兴,就一起来劝他。关羽说:“兄长两次亲自去拜谒,这个礼节已经过分了。我看那诸葛亮只是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所以才躲着不敢见我们。哥哥怎么被人蒙骗到这种地步呢!”刘备说:“不是这样啊,当年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往返了五次才得见一面。何况我要见的是真正大贤之人呢?”张飞说:“哥哥你错了。我看他也就是个普通村夫而已,哪里称得上什么大贤;这次不用哥哥亲自去;他要是不肯来,我就用一条麻绳把他捆了来!”刘备叱骂他:“你难道没听说过周文王拜见姜子牙的事吗?文王都如此敬贤,你怎能这样无礼!今天你也别去了,我跟云长两个人去。”张飞说:“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要一起去的话,就不能失礼。”张飞连连答应。

于是三人又一次骑着马往隆中去了。离草庐还有半里多路的时候,刘备就下马步行,正遇到诸葛均。刘备连忙施礼,问道:“令兄在庄上吗?”诸葛均回答:“昨天傍晚才回来的。将军今天能够与他相见了。”刘备高兴地说:“这回总算可以见到先生了啊!”

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来。刘备说:“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说:“今天先生虽然在家,但现在正在草堂上午睡还没醒呢。”刘备说:“既然如此,暂时先不要通报。”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等着。

刘备一个人轻轻地走进去,见先生仰卧着睡在草堂床席之上。刘备就恭敬地站在地下等着。半晌过去了,先生还没有醒。关张两人在外面站了半天,不见动静,进去一看刘备居然仍在席旁侍立。张飞大怒,对云长说:“这个先生如此傲慢!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我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

又站着等候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童子说:“刘皇叔在这里,已经站着等候多时了。”孔明这才起身说:“怎么不早点通报呢!容我先去更衣。”就走出去进了后堂。又过了半晌,才整理好衣冠出来迎接刘备。

二人当下谈起天下形势,孔明早已预见到天下必将三分,成鼎足之势。刘备虽然目前势力孤弱,只要经营得当,他日必可与孙曹抗衡。刘备心下大喜,坚持要请孔明出山。而孔明也因感念刘备三顾之情,从此离开南阳,辅佐刘备创立了蜀汉基业,也为后世留下了激动人心的传说。

诸葛亮正是感念三顾之真诚,终其一生为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p6o8NitfD2F4OtKUqC/PcebrRN5unEFNa1x/R8MTQjCJXmtbMJMyIO7e6czk/UK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