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者序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1835年11月30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门罗县的佛罗里达村。四岁时,随全家迁居至密西西比河畔的小镇汉尼拔。父亲约翰·克莱门斯,二十岁刚过即获得律师证书,当过村里的治安法官,还开过杂货店,但命运不济,一生穷困潦倒。马克·吐温是他的第五个孩子。

十二岁时,父亲去世,马克·吐温便开始独立谋生,先在印刷所当学徒,后来当了排字工人。1857年,他来到航行于密西西比河的“保罗·琼斯”号汽轮上学习领港技术,1859年,正式成为“宾夕法尼亚”号快艇上的领港员。但好景不长,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密西西比河上的航运业停止,马克·吐温改去西部淘金,与人合伙开采银矿。失败后,他只得在一家石英厂当筛砂工,因体力不支,又被解雇。1862年底,他应聘成为弗吉尼亚市《企业报》唯一的一名记者,并以“马克·吐温”为笔名开始撰写通讯报道和幽默小品,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865年,他根据民间传说写成的短篇小说《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在纽约的《星期六邮报》上发表,使他一夜之间在美国声名鹊起。1866—1868年,马克·吐温作为特约通讯员去欧洲、中东采访。1869年,他将所写通讯选编成集,题名《傻子国外旅行记》,出版后很受欢迎。1872年后,他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他创作的长篇小说除代表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5)、《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王子与贫儿》(1881)外,还有《镀金时代》(1873,和查·沃纳合写)、《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美国佬》(1889)、《傻瓜威尔逊》(1894)、《贞德传》(1895);此外,还有随笔《在密西西比河上》(1883)、《赤道旅行记》(1897),以及近两百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的文论、演讲等。除了从事文学创作外,马克·吐温有时也举行公开演讲,其间还曾经营过出版公司及投资排字机公司。后因公司破产,他曾赴欧洲居住过五年,1900年返回美国。1910年4月21日,马克·吐温因心脏病逝世于康涅狄格州的雷定。

马克·吐温是一位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作家,擅长幽默和讽刺。他虽以写轻松、夸张的趣闻轶事走上文坛,但进入创作的中后期后,加强了讽刺和批判,主题也趋向严肃,对社会上的种种黑幕和不公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他的思想和创作经历了从轻松调笑到辛辣讽刺,直到最后走向悲观厌世的历程。正如鲁迅在为他的小说《夏娃日记》中译本所作序中指出的,他“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缘故”。值得指出的是,他曾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1900年11月,在入侵的八国联军逼近北京前夕,他曾公开发表演说,说“我的同情在中国人民一边”,主张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并祝愿“中国人民取得成功”。

马克·吐温的作品富有鲜明的美国特色,内容生动,引人入胜。他不仅继承了美国幽默文学的传统,用错位的手法来揭示世事的荒唐,而且还把现实主义的精心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描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主题严肃、笔法幽默的独特艺术风格,开辟了口语体的新境界。他的这种口语化的叙述语言使文字清新生动,也使故事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仿佛置身其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他的这种创作风格,使美国文学彻底摆脱英国文学的“斯文传统”,真正走向独立和成熟,因而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马克·吐温之所以成为美国和世界文坛上的一位著名作家,当然离不开他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但更能代表他独特风格,体现他对世态人情的把握的则是他的中短篇小说。在这些小说中,作者发挥了极度夸张的艺术想象,采用幽默、戏谑乃至离奇的手法,塑造了众多老实、天真的小人物,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和恶行作了辛酸的嘲讽和抨击。马克·吐温堪称“黑色幽默”的先驱。

收入本集子的作品,如《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竞选州长》《百万英镑》《我最近辞职的事实经过》《三万元的遗产》《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都是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一文。它是最早介绍到我国的马克·吐温小说,1906年发表在《绣像小说》第七十期上,题为《山家奇遇》,系从日文转译。当时马克·吐温还在世。译者吴祷选译这篇小说,若非偶然,定是慧眼独具。

宋兆霖 1K9IJ7cYQZ4Dt2tjKqtSNFkAG3b0j41407v/o9ECQp0RXI037SAgtrxba/xBW9J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