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楔子
洪太尉误放妖魔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纷自立为王,开始了五代十国时代。经过五十多年的战乱,殿前都点检 出身的赵匡胤(yìn)统一了天下,定国号为大宋。天圣元年(1023),宋朝第四任皇帝赵祯即位,史称宋仁宗(1023—1063年在位)。据说,宋仁宗是天上的赤脚大仙转世,他在任期间,注意任用贤臣,使宋朝出现了五谷丰登、夜不闭户的繁荣景象。没想到乐极生悲,嘉祐三年(1058)春,天下瘟疫横行,百姓死伤无数。全国各州各府的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到了龙案上。

三月三日五更时分,仁宗坐镇紫宸殿,受文武百官朝拜。殿头官喊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话音刚落,宰相赵哲和参政文彦(yàn)博上奏:“如今瘟疫盛行,民不聊生,希望陛下能够减免赋税,以救万民于水火。”仁宗听了,立刻命令翰林院草拟诏书:“赦免罪犯,减免赋税,举行法事祛除灾祸。”可是,瘟疫不仅没有被祛除,反而更加严重。仁宗听说此事之后,深感不安,再次召集百官商量对策。

参知政事范仲淹上奏说:“臣以为要想祛除此次瘟疫,必须立刻宣张天师入宫,让他设坛祈福。”仁宗听了,急忙命令太尉 洪信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请天师张真人星夜赶来祛除瘟疫。

洪信不敢迟延,领了圣旨就直奔龙虎山,几天之后到了信州。信州官员全都出来迎接洪信,并派人向龙虎山上清宫通报消息。第二天,洪太尉在众官员的护送下来到龙虎山。道士们恭恭敬敬地把洪太尉迎进三清殿,将诏书供奉在大殿中央。

洪太尉问监宫真人:“天师现在在哪儿?”

真人回答:“天师生性清高,喜欢修身养性,不喜欢交际,所以住在山顶。”

太尉说:“如今有诏书在此,何不请他下山听宣?”

真人回答:“天师虽然住在山顶,可是喜欢游历,踪迹不定,无法请他下山。”

太尉焦急地说:“如今瘟疫泛滥成灾,百姓死伤无数,找不到天师可如何是好!”

真人回答:“如果是这样,太尉可以斋戒沐浴,然后背着诏书走上山顶,诚心叩请天师。”

第二天五更时分,洪信沐浴更衣,带着圣旨和银炉出发了。

监宫真人带领众道士送洪太尉来到后山,对他说:“太尉如果要拯救万民,就一定不要轻易放弃。”

山路很崎岖,要抓住葛藤或岩角才能行走。洪信大约走了两三里路,就累得气喘吁吁、脚酸腿软。他心想:“我是朝廷命官,一向锦衣玉食,如今却为了寻找天师遭这份罪!”

勉强又走了三五十步,一阵怪风吹来,随后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洪信惊叫一声:“啊!”然后一头栽倒在地。那只虎围着洪信转了几圈,咆哮着跳下山去了。洪信吓得浑身发抖,连声叫苦,大约过了一盏茶时间才平静下来,心想一定要见到天师,于是带上银炉继续前进。

大约又走了三五十步,洪信不禁又埋怨起来:“皇上命我来这里,着实害苦我了。”话还没说完,旁边的竹林里忽然刮起一阵旋风,从草丛里冲出一条吊桶粗的毒蛇。洪信见了,不由得扔掉银炉,惊叫:“这回我死定了!”随后跌倒在地,眯眼偷看那条毒蛇。毒蛇慢慢地爬到洪信面前,盘成一团,两眼闪着金光,口吐长舌,对着洪信喷毒气,把洪信吓得半死。过了一会儿,那条毒蛇一溜烟不见了。过了很长时间,洪信才从地上爬起来,说:“吓死我了,真是惭愧!这个臭道士,竟然如此戏弄本官。等我找到天师之后,一定找他算账。”说完就提起银炉,准备继续前进。

就在这时,松林里隐隐传来一阵悦耳的笛声。洪信循声望去,看见一个道童。这个道童倒骑一头老黄牛,吹着铁笛慢悠悠地转出山坳(ào)。

洪信见那个道童明眸(móu)皓(hào)齿、超凡脱俗,走上前问:“你从哪儿来?认识我吗?”道童没有理睬洪信。洪信一连叫了好几声,道童才“呵呵”笑了起来,用铁笛指着洪信说:“你是不是要找天师?”洪信惊讶地回答:“你怎么知道?”道童笑着说:“天师今早说过:‘皇帝将会派洪太尉来山上,让我去京城祛除瘟疫。我现在就驾云而去。’天师这时可能已经到京城了,所以你就不必上山了。再说了,山上有很多毒虫猛兽,万一伤了你,可如何是好!”洪信说:“此话当真?”道童笑而不答,吹着铁笛离开了。洪信心想:“这道童居然知道我此行的目的,想必他说的没错,不如就此下山,免得白白丢了性命。”于是提着银炉原路返回。

洪信回到山下,监宫真人问他:“见到天师了吗?”

洪信回答:“我可是朝廷命官,根本走不了山路,路上又遇到了猛虎和毒蛇,如果不是我福大命大,恐怕命都没了。你们这些道士真胆大,竟敢戏弄本官!”

真人回答:“太尉言重了,我们并非有意戏弄朝廷命官,此乃天师在试探太尉的诚心呢。山上虽然有猛虎和毒蛇,但它们并不伤人。”

洪太尉又说:“我还见到一个道童,他倒骑在牛背上,吹着一支铁笛。他居然认识我,还说天师早上已经驾鹤飞到东京 去了,我这才下了山。”

真人说:“唉呀,这个道童正是天师。他虽然年纪很小,却有很深的道行,善于祛除瘟疫,世人都叫他‘道通祖师’。”

洪太尉听了大吃一惊:“我真是无知啊,竟然与天师错过了。”

真人安慰他说:“太尉不必担心。既然天师已经说过要去京城,那么等太尉还朝时,说不定天师已经祛除瘟疫了。”洪太尉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吃过早饭,真人带领众道士陪太尉游览龙虎山。太尉游览了山前山后的景致,发现三清殿真是富贵不可尽言。三清殿右廊后有一座庙宇,四面墙和两扇大门都涂有红漆,门被一把胳膊粗的铁锁锁着,门上交叉着贴了好几道盖有朱印的封条,檐前的匾额上写着四个金字:“伏魔之殿”。

太尉指着这座庙宇的门问:“这是什么地方?”

真人回答:“这是历代祖师镇锁妖魔的地方。每传一代就添一道封条,以免后代妄自打开。如今已经历经了八九代,所以上面才有许多封条。据说,如果让妖魔逃脱,后果会很严重。”

洪太尉听了十分好奇,对真人说:“你把门打开,我看看妖魔长什么样儿。”

真人回答:“这可使不得!祖师爷曾经告诫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得擅开此门。”

洪太尉笑着说:“胡说!这世上哪有什么妖魔,分明是你们为了炫耀法术故意安排的。快点儿把门打开!”

真人再三解释说:“真的使不得,万一让妖魔逃走了,可能会天下大乱的。”

太尉怒气冲冲地说:“你们要是再啰嗦,我就上报朝廷,说你们妖言惑众,让你们都去充军。”

真人畏惧强权,命人揭了封条、打开大锁。

众人推开门,只见里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太尉命人点起火把,只见大殿中央矗立着一座高约五六尺的石碑。石碑正面写着许多字,可是大家都不认识;背面只写了四个大字:“遇洪而开”。

洪太尉高兴地对真人说:“我的姓几百年前就已经在这里了,这分明是让我来掘开它,你们却非要阻拦我。快,多叫几个人过来,帮我把石碑放倒。”

真人再三说明不可以掘动石碑,否则会出大事,可洪太尉哪里肯听。大约掘了三四尺深时,露出一块青石板,洪太尉命令众人把青石板也掘开。真人苦苦劝谏说:“千万不能掘啊!”可是依然无济于事。

众人掘开青石板,只见下面是一个深约万丈的地穴,随后只听一声巨响,一道黑气从地穴中飞滚而出,冲倒半个殿角,在空中化作一百零八道金光飞向四面八方。众人吓得大惊失色,扔下锄头或铁锹(qiāo),争先恐后地逃走了。洪太尉也吓得目瞪口呆,面如死灰地问真人:“飞走的是什么妖魔?”

真人叫苦连天,回答:“它们是三十六天罡(gāng)星、七十二地煞(shà)星,如今被你放走,将来肯定会祸害人间的!”

洪太尉自知有错,不敢多问,带着手下星夜赶回京城,叮嘱众人千万不要泄露此事。

洪太尉回到京城时,天师已经作法祛除瘟疫并离开了。仁宗不知道洪太尉误放了妖魔,重赏了他。

此后的几十年,天下都很太平。 7GZ3vSt4Arv1vW3ZXIqrnBA1YKVaO6/51+ns1Re2YChEcgieZBMFMHes54tyxrf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