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政第二

本篇所说的主要内容是学问的运用。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工作中去。孔子强调个人的社会作用和社会责任感,要求每个有志于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特别是个人在社会伦理道德上的责任。这些道理即使在当今社会也没有过时。但是,我们做到了吗?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③其所④而众星共⑤之。”

①为政以德: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以,用的意思。

②北辰:北极星。

③居:位于。

④所:处所,位置。

⑤共:通“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治理国家的核心不是镇压与欺骗,而是以高尚的道德来教化民众。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⑥心所欲不逾矩⑦。”

①有:通“又”。

②立:自立。

③不惑:指对立身处世的原则心中有数,不再疑惑。

④天命:上天的旨意,引申为人世间事物的发展规律。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遵从。

⑦逾矩:越过规矩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够参透上天的意志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五十岁对立身处世的原则心中有数;六十岁能正确地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过规矩。”

道德修养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品行端正,父母只为他们的疾病担忧。唯,只;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发愁,而不为他们的品行不端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父母对子女的爱无微不至,唯恐子女有什么疾病,而子女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在日常生活中品行端正,谨慎小心。父母只需为子女的疾病这种无法人为控制的事忧虑,而不必担心因子女的品行不端从而招致祸患,这就是孝。而作为子女,只要为父母的身体健康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担忧。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②服其劳③;有酒食,先生④馔⑤,曾⑥是以为乎!”

①色难:色,指和颜悦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②弟子:年轻人,这里指子女。

③服其劳:服劳即服侍。服,从事。

④先生:指长者或父母。

⑤馔:吃喝。

⑥曾(zēng):竟然、难道。

译文

子夏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儿女侍奉父母能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有事情,儿女去操劳;有酒有菜,让父母去享受,难道仅仅做到这些,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尽孝不仅仅是奉养父母,恭敬才是“孝”之本。我们侍奉父母要恭顺、自愿。

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退而省③其私④,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①回:孔子的得意门生,姓颜名回,字子渊。

②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③省(xǐng):观察。

④私:指颜回离开孔子后的言行。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不同的看法,像个愚笨的人。等他退下,我观察他与别人的言谈,发现他对我的见解也能充分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笨。”

观察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最重要的还要观其行,并将其言与行加以对比。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对别人有全面的认识。

子曰:“温故①而知新②,可以为师矣。”

①故:已经过去的。这里指旧知识。

②新:新的知识。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知识是无穷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涯之生而求无涯之知,就必须获得一种从旧学中启发新知的能力。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①罔:通“惘”,迷惘。

②殆:迷惑、怀疑。

译文

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惘;只是冥思苦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疑而不决。”

我们要培养自己在学习中独立思考的能力,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自己先独立思考,实在解决不了再去向老师、同学请教,不要一遇到难题就依赖别人。

子曰:“由①,诲②女③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④。”

①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②诲:教诲。

③女:同“汝”,你。

④是知也:这种态度是聪明的。知,同“智”,明智,聪明。

译文

孔子说:“仲由,我告诉你的求知的正确态度你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在老师、同学、亲人面前,不要掩饰自己的无知。如果有人为我们指出,我们应该感谢他。因为无知并不可怕——知道了自己的无知就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它;最可怕的是无知于自己的无知,因为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①也。大车无輗②,小车无軏③,其何以行之哉?”

①不知其可:不知道什么是行得通的,即什么都办不成。可,合适。

②輗(ní):车辕前端横木上的活销,都是套牲口驾车必备的器件。

③軏(yu-):与“輗”类似。

译文

孔子说:“人不讲信用,就什么都办不成。就好比大车上没有,小车上没有,靠什么走起来呢?”

不仅治理国家要言而有信,一个人也必须讲信誉,否则将会寸步难行。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也。见义②不为,无勇也。”

①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而言,但也偶有泛指的。

②义:正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是献媚。眼见正义的事情,应该挺身而出时,你却袖手旁观,这是怯懦的表现。”

我们与人相处,应以诚相待,不应谄媚他人。遇事要勇敢,不应畏缩不前。 3zmpqe/3DZEfweySGL9vxiiNA5uGwXvs+eamM0GDn3HsCGa9isFZrpIO3+2BSZ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