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种好处女地
——“小书虫读经典”总序

梅子涵

儿童并不知道什么叫经典。在很多儿童的阅读眼睛里,你口口声声说的经典也许还没有路边黑黑的店里买的那些下烂的漫画好看。现在多少儿童的书包里都是那下烂漫画,还有那些迅速瞎编出来的故事。那些迅速瞎编的人都在当富豪了,他们招摇过市、继续瞎编、继续下烂,扩大着自己的富豪王国。很多人都担心呢!我也担心。我们都担心什么呢?我们担心,这是不是会使得我们的很多孩子成为一个个阅读的小瘪三?什么叫瘪三,大概的解释就是:口袋里瘪瘪的,一分钱也没有,衣服破烂,脸上有污垢,在马路上荡来荡去。那么什么叫阅读瘪三呢?大概的解释就是:没有读到过什么好的文学,你让他讲个故事给你听听,他一开口就很认真地讲了一个下烂,他讲的时候还兴奋地笑个不停,脸上也有光彩。可是你仔细看看,那个光彩不是金黄的,不是碧绿的,不是鲜红的。那么那是什么的呢?你去看看那是什么的吧,仔细地看看,我不描述了,总之我也描述不好。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很多很多年来,人类一直在想办法,让儿童们阅读到他们应该阅读的书,阅读那些可以给他们的记忆留下美丽印象、久远温暖、善良智慧、生命道理的书。那些等他们长大以后,留恋地想到、说起,而且同时心里和神情都很体面的书。是的,体面,这个词很要紧。它不是指涂脂抹粉再出门,当然,需要的脂粉也应该;它不是指穿着昂价衣服上街、会客,当然,买得起昂价也不错,买不起,那就穿得合身、干干净净。我现在说的体面是指另一种体面。哪一种呢?我想也不用我来解释吧,也许你的解释会比我的更恰当。

生命的童年是无比美妙的,也是必须栽培的。如果不把“经典”往这美妙里栽培,这美妙的童年长着长着就弯弯曲曲、怪里怪气了。这个世界实在是不应当有许多怪里怪气、内心可恶的成年人的。这个世界所有的让生命活得危险、活得可怜、活得很多条道路都不通罗马的原因,几乎都可以从这些坏人的脚印、手印,乃至屁股印里找到证据。让他们全部死去、不再降生的根本方法究竟是什么,我们目前无法说得清楚,可是我们肯定应该相信,种好“处女地”,把真正的良种栽入童年这块干净土地,是幼小生命可以长好、并且可以优质成长的一个关键、大前提,一个每个大人都可以试一试的好处方,甚至是一个经典处方。否则人类这么多年来四面八方的国家都喊着“经典阅读”简直就是瞎喊了。你觉得这会是瞎喊吗?我觉得不会!当然不会!

我在丹麦的时候,曾经在安徒生的铜像前站过。他为儿童写过最好的故事,但是他没有成为富豪。铜像的头转向左前方,安徒生的目光童话般软和、缥缈,那时他当然不会是在想怎么成为一个富豪!陪同的人说,因为左前方是那时人类的第一个儿童乐园,安徒生的眼睛是看着那个乐园里的孩子们。他是看着那处女地。他是不是在想,他写的那些美好、善良的诗和故事究竟能栽种出些什么呢?他好像能肯定,又不能完全确定。但是他对自己说,我还是要继续栽种,因为我是一个种处女地的人!

安徒生铜像软和、缥缈的目光也是哥本哈根大街上的一个童话。

我是一个种处女地的人。所有的为孩子们出版他们最应该阅读的书的人也都是种处女地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好好种,孩子们也应当好好读。真正的富豪,不是那些瞎编、瞎出下烂书籍的人,而应当是好孩子,是我们。只不过这里所说的富豪不是指拥有很多钱,而是指生命里的优良、体面、高贵的情怀,是指孩子们长大后,怎么看都是一个像样的人,从里到外充满经典气味!这不是很容易达到。但是,阅读经典长大的人会渴望自己达到。这种渴望,已经很经典了!

“民族魂”

——关于鲁迅

鲁迅是真正的中国作家,正因为如此,他才给全世界文学贡献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

——法捷耶夫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浙江绍兴人。鲁迅出生于没落的士大夫之家,年少时就体会到世事艰辛,人情冷暖。成年后的鲁迅离开家乡,去往南京求学,其间接触到西方的科学文化,开拓了视野。1902年,鲁迅赴日留学,在仙台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在日期间,鲁迅日渐感受到作为弱国子民的悲哀,并对同胞的麻木不仁深感痛恨,这使他认识到“精神的麻木比身体的虚弱更为可怕”。因此鲁迅毅然决定弃医从文,希望通过文学来唤醒沉睡中的国民。

1909年,鲁迅迫于生计,回国任教,经历了一段苦闷彷徨的时期。从1918年开始,鲁迅开始大量创作文学作品,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在开创了新文学革命的同时,也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向旧中国的文化和礼教正式宣战。

《狂人日记》之后,鲁迅还创作了《孔乙己》《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同时还撰写了大量散文和杂文作品,成为当时批判旧道德、旧思想的新文化旗手。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意义非凡。他多从社会最底层的民众生活取材,犀利地描绘大众疾苦,冷酷地揭露旧社会的种种病态。对于权势者和伪君子,鲁迅深恶痛绝,毫不留情;对于可怜而愚昧的贫苦百姓,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的作品擅长描绘人物,刻画心理,并以其手术刀一般的笔触将民族的“劣根性”展露无遗,使人读来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鲁迅的散文或深沉冷峻,或辛辣风趣,不管是针砭时弊还是缅怀人事,寥寥数语,却总能真挚感人,又暗藏睿智。

鲁迅晚年积劳成疾,于1936年病逝于上海。鲁迅死后,上海上万民众自发上街为这位伟大的作家送行。毛泽东更是盛赞鲁迅为“民族魂”,并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直至今日,鲁迅仍是我国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被选入教科书,而他的文集也始终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深深阅读并喜爱着。 2NexqhH7qXLWe9Dn/X3A16l2zzOzDMEuGvCb+EbURi7sK+xbrXorqCh75gtYEQr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