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岁看八十——童年的终身作用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这一首罗大佑的经典之作,已经成为无数学子难以忘怀的歌曲。

从这首歌诞生到今天,它已经成为陪伴学生校园生活的保留曲目。不管长到多少岁,每个人都能够从《童年》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清澈的池塘、茂盛的梧桐树、聒噪的知了和期待中的漫长夏天。童年代表了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纯真时光,也成为决定一个人性情、品格的重要时期。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八十”。字面意思是,看一个人三岁时的样子便可以推断他八十岁的样子。按照古文的习惯,这里的“三岁”和“八十”都是虚指,这句话便可以理解为:“看一个人小时候的样子,便可以推断他未来人生的样子”。

也就说,一个人是如何度过童年的,往往会影响他的一生。小时候便受到艺术熏陶的人,成年后可能在艺术方面有所成就;童年期在科学方面有所涉猎的人,日后不一定成为科学家,但是从事理工科行业的概率比较大。

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人在成年后的兴趣爱好往往来自于童年。就像有的人爱吃某一样东西一样,可能已经吃了好多年,却没有发现,这样东西正是自己小时候爱吃的。品尝美食的过程,就是回忆童年、追忆美好时光的珍贵时刻。

你还会发现,从小在海边生长的人,无论以后生活在哪里,最常吃的东西都是海产品;童年时期生活在山水之间的人,往往对各地的山水景致有特别的喜好。好像童年的乐趣藏在了大脑的某一个隐秘的角落,当相似的场景出现时,大脑就会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形成了神经回路的条件反射。

当然,童年期对人的影响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便是补偿作用。成年后喜欢吃的东西、想要做的事情,也可能是童年时想要吃、想要做,但是当时没有完成的。就像《童年》中唱到的那样:“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当初的不满足、不了解成为后来拼命追寻的目标。

同理,小时候便生活快乐、和父母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的人,往往更有自信,表现得天不怕、地不怕,甚少表现出自卑感。反之,亲人疏离或者从小生活在破碎的家庭环境中,则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认知和人格问题。

“三岁看八十”这句话虽然流传许久,国内却从来没有专业的学者对这句话的真实性进行考证,相反,这句话引起了英国一些精神病学专家的兴趣。众所周知,英国人一向以严谨到近乎刻板的作风著称,这些精神病学专家也不例外。1980年,一位来自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院的卡斯比教授就和他的团队调查了1000名3岁的儿童,并且对这些被试者进行跟踪研究。

23年后,也就是进入21世纪的第三年,卡斯比和他的团队再次找到了当年的1000名被试者。当年的3岁儿童已经长大,他们或者进入了高等大学深造,或者提前进入职业生涯,或者已经组建家庭、结婚生子。卡斯比教授重新访问了这些人以及他们的亲戚朋友,最后,卡斯比教授公布了他的调查结果。

卡斯比教授根据新的调查结果,将所有的被试者分成了五种类型,其中包括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五种类型在1000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8%、40%、8%、14%、10%。而这些人之所以会发展成不同的人格类型,和他们3岁时的表现有某种一致性。

幼童时期非常活泼、主动和小朋友玩耍、敢于争抢玩具的人,成年后也非常开朗,性格坚强,做事果断,在求学、职场和生活中都表现得很有自信,成为充满自信型。

幼童时期性格随和的人,成年后相对沉着、冷静,不容易因为环境、人事的改变而心烦意乱,属于良好适应型。

幼童时期不喜欢说话、性格内向的人,成年后依旧会继续发展这种性格,表现得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人和事不太关心,并且喜欢隐藏内心真实的感受,生怕个人感情受到伤害,成为沉默寡言型。

幼童时期表现出较强自制能力的人,成年后则遵纪守法,拿到信用卡账单、违章停车罚单都会惴惴不安,在第一时间缴费。因此,这样的人会发展成为自我约束型。

坐立不安型的人情绪不稳定,容易烦恼和恼怒,冲动行事,幼童时期的他们则非常好动,注意力分散。

从卡斯比教授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在人格方面的发展,往往具有连续性。童年期形成的人格特点会跟随到成年期,甚至一生。由此可见,“三岁看八十”这句古话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是绝对的。毕竟,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还有父母的教养、教育的方式和社会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无论是民主的还是权威的,无论孩子喜欢或者反叛,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印记。成年后,这些因素会渗透到他们的人格中。当家庭中的第三代降生,小时候的教养方式往往会在新的家庭中延续下去。

和童年晚期或者青春期的教育相比,年龄较小时接触到的事物,往往对将来性格、兴趣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洛克曾经用“白板说”比喻小孩子的心灵。刚出生的婴儿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后天环境在上面画上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即使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的许多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从小的教育模式却会像大树生根一样,在泥土中越扎越深。CUsj7mnkXxkIzy1CjnGRMaJLivxIo/33kP/g9eN29HP6APUWgdOLsBdwzD4gEh5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