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教子导引

肯尼迪的母亲十分注重孩子们情商的培养,她从小就教孩子们如何做情绪的主人,如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她要求孩子们对事物持超然的态度,不要轻易在人前流露自己的感情,以免因感情过分外露而招致别人的嘲笑和攻击。在母亲的教诲下,孩子们都养成了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尤其是肯尼迪,因为一流的情商和情绪自控能力,在日后的政治道路上卓有成就,并且因为极具亲和力和善交朋友而被誉为“最优秀、最可亲的领袖”。

教子现场

爸爸带着小新去参加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但是轮到小新上场时,他却怎么也不肯上场比赛。老师鼓励了他好一会儿,他还是不愿上场。爸爸看到这种情景,半开玩笑地说:“老师,我们家小新跳绳太差,教了很多次都学不会,算了算了,他这是主动认输了!”小新听到爸爸这么说,生气地“哼”了一声,然后把跳绳狠狠地摔在地上,跑到一边生闷气去了。爸爸连忙对老师说:“没事没事,他就这个臭脾气,等下就没事了!”

专家点拨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情绪控制能力非常重要,一个善于控制自己情绪,能够把握情绪表达分寸的孩子,其做事的成功率要比同龄的孩子高出很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良好情绪控制能力的孩子却少之又少,甚至在公共场所经常发生儿童情绪失控、恣意妄为的事件,例如孩子跟父母去商场,想买某个玩具,父母不给买,孩子就哭闹不止、赖在地上不起等。

面对孩子的情绪化行为,很多父母往往只看见孩子的行为,然后急于去矫正它,却没有看到孩子行为和情绪背后的原因。专家指出,孩子出现种种不良的情绪化行为,不能仅仅以不懂道理、不懂礼貌、不守规矩来评价,他们之所以发脾气、跺脚、争吵、尖叫,从深层次来探究,是因为他们还缺乏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而身边的父母也缺乏帮孩子控制情绪的正确方法。

专家支招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呢?

1.为孩子提供“正能量”,树立好榜样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既是长辈,也是成长伙伴,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果父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树立正面的榜样;反之,如果父母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孩子面前随意放纵情绪,孩子也会跟着模仿。因此,父母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为孩子提供“正能量”,树立好榜样,给孩子以良性的影响和熏陶。

2.不要简单说教和训斥

情绪控制是一门学问,而非简单的说教和训斥。父母只有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一些有关情绪管理的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孩子情绪行为背后的诉求,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做情绪的主人,让他既不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又能把握好表达情绪的分寸和场合。

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真正的想法,然后告诉孩子正确的情绪应对方法。同时,父母应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出现暴躁、恼怒、焦虑等情绪,不要为此感到羞愧,只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应对即可。

此外,对于孩子因情绪失控而做出的不文明行为,父母绝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姑息迁就,而应该给孩子树立一种明确的责任感和是非观念,积极帮助孩子提高情绪自制能力,坚决杜绝孩子任性胡闹行为的发生。

3.带领孩子走出“家庭小天地”,让他们多与同龄人接触

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情绪自控能力,还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养成环境。现代父母的教子过程往往局限在小家庭范围内,孩子往往缺乏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接受待人接物、礼仪规范的教育机会也太少,这很容易使孩子养成骄纵、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因此,父母应该多带领孩子走出“家庭小天地”,让孩子与同龄的小伙伴们多接触、多交流,让他们在一个平等的大环境中学会与人沟通交往,在群体交往的过程中慢慢养成群体意识和对情绪的自控能力。

4.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有一些孩子之所以表现出坏情绪,或故意做出一些情绪化的举动,是因为他们旺盛的精力没有渠道发泄,或者希望以此引起父母的关注。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并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活动当中,这既可以帮孩子消耗过盛的精力,又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去,有利于亲子共同进行情绪认知与管理。 j0/9NZyA441zxpQljwTzDBK/cVAEhKmmLuglWJCG3OqbxKhaSsSBgaXdk3vU+An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