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往来无白丁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刘禹锡在《陋室铭》里的话,也是隐居隆中的诸葛亮真实生活场景之一。除得到名师的指点,诸葛亮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世人把诸葛亮比为卧龙,把庞统比为凤雏,他们二人都是庞德公的亲属,也都是司马徽的学生,自然相识相熟。只是关于他们二人早年的交往,史书没有进一步记载,只能推测。从后来二人的关系以及所走的道路来看,他们在这一阶段应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还有前面提到的向朗和尹默,作为同学,诸葛亮和他们可能也有不少接触。向朗有个侄子,就是诸葛亮后来在《出师表》里提到的那个向宠,是蜀汉时期的高级将领,诸葛亮对他很信任,告诉后主自己出征在外,军营里的事无论大小事情,都可以问他(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除了这几位,史书上明确记载的诸葛亮这一时期交往的几个挚友,分别是崔州平、石韬、孟建、徐庶。

崔州平不是荆州本地人,他是博陵郡人,博陵郡属冀州,在今河北省一带。崔州平名不详,州平应该是他的字,唐代有一本史书,上面说他叫崔均,但也有人认为崔均当过西河太守,而崔州平没有仕宦的记载,崔均是的他哥哥。

崔州平的父亲非常有名,叫崔烈,当过汉朝的太尉,时凉州军阀挟持天子于长安,崔烈滞留于此。大约在认识诸葛亮的前不久,崔烈死于乱兵,崔州平到荆州定居,可能也是避难。

石韬字广元,颍川郡人;孟建字公威,汝南郡人。他们二人从北方来荆州,也是为了避难。

在这几个人中,前面司马徽提到过的那个徐庶的知名度最高。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人,本名徐福,爱击剑,尚侠义,替人鸣不平,杀人后改名徐庶外逃。此后弃刀剑,寻名师,刻苦学习,成为一代名士。从《襄阳记》的记载看,徐庶与司马徽、庞德公的关系十分密切。

诸葛亮和徐庶等人都是客居荆州的外地人,他们很有才华,也有一定的志向,诸葛亮和这些朋友在一起交往、切磋,是他学业精进必不可少的部分。

诸葛亮求学的对象主要是庞德公、司马徽,但可以想象,对于这些好学的青年,除了这几位名师,他们必定会抓住一切机会向其他名师请教。《魏略》的记载印证了这一点:“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

所谓“游学”,就是走出去求学,在读万卷书之余还要行万里路,没有固定目标,没有教条束缚,广泛汲取学问营养。

而荆州丰厚的文化氛围和名师云集的环境,也为他们的游学提供了可能。

襄阳的南面是岘山,根据史料记载,庞德公即居住于此山中。岘山是个风景优美之地,尤其是沿汉水两岸,风光更是逶迤而秀丽。

出襄阳城,沿汉水向南,一直到宜城这100多里的一段,是汉末名士聚集之所。据《荆州记》记载,岘山到宜城,依山傍水,到处是名士和权贵们修建的别墅,一个个修得很漂亮,绵延不绝(雕墙峻宇,阁阖添列)。最多时,其中住的担任过九卿、刺史一级品秩二千石的高官就有数十家。人们路过这里,看到朱轩辉、华盖连延,掩饰于山峦之下,无不由衷赞叹,称之为“冠盖里”。

西晋史学家习凿齿曾在此为官,他著《襄阳耆旧记》对此也进行了记录,据他详细考证,汉末冠盖里最多时曾同时住着四位郡太守、七位都尉、两位卿、两位侍中、一位黄门、三位尚书、六位刺史,这些大都是“省部级”高官,人数多达25人。

中原战火连天,生灵涂炭,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无论你曾经是高官显贵还是富可敌国,在战乱中,朝夕之间生命都将会陨落。为了保全性命,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平安,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随着大批避难的人们来到荆州,他们有着足够的经济实力,就在汉水两岸修建了豪华住宅,过起了悠闲且富足的生活。

这似乎与大家印象中避难的场景有所不同,但这是在史料中有据可查的事实。《荆州记》还记载,能在这一带修建起别墅的富贵之家,生活很奢华。南阳郡有一种菊水,水源附近满地芳菊,此菊很特别,花枝短,花朵大,食之甘美,边上的水也都很甘馨。生活在这里的30多家,没有井,平时即饮此水,高寿者能活到120岁以上,中寿的也有100多岁,若只能活到70岁就算短寿了。王粲的爷爷王畅、袁绍的叔父袁隗等担任过南阳令,天下太平之时,县里不忘每月送30石水到京师,做饭、洗澡都用这种水(饮食澡浴悉用之)。京师那边现在没法送了,离该地更近的襄阳郡冠盖里,成为这种水最大的消费者。

《襄阳耆旧传》也有记载,这一段的汉水里出产一种鳊鱼,头项短粗,弓背,身体扁平而宽,鳞细而银白,味道极其鲜美,但产量有限,官府便禁人采捕,以槎断水,捕上来的鱼供少数权贵们享用,人们称之为“槎头鳊”。

喝着菊花水,吃着槎头鳊,没有战火,不担心杀戮,住在豪华别墅里,悠然自在地生活着,令很多人趋之若鹜。

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既是高官也是学者。综合各种史料记载,在此时期由中原一带前来避难的北方知名学者,包括王粲、和洽、杜袭、赵俨、裴潜、韩暨、司马芝、繁钦、梁鹄、傅巽、邯郸淳等人,他们的研究专长,不仅涉及传统经学和儒术,还有诗赋、艺术,当时天下最知名、最顶尖的书法家、音乐家都在其中。

当然,这些人是否集中居住于冠盖里已无法考证,但这冠盖云集之处也是藏龙卧虎之地,他们除了观山看景,也读书弹琴、聚谈雅集,使汉水两岸成为百里文化走廊。

诸葛亮没有把家安在岘山以南的这个走廊地带,不是没有这个物质能力,而是他更喜欢安静,不愿凑这个热闹。但是,如果他想游学访名师,此处无疑是必去之所,何况他的老师庞德公也住在这里。

入蜀后诸葛亮手下有一个人叫习祯,曾在蜀汉任太守,虽然事迹较少,但《襄阳记》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的才能虽然不如庞统,但却在马良之上(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

习祯的先祖习郁,称臣于光武帝刘秀,被刘秀封为襄阳侯。据《襄阳记》记载,习家就住在襄阳城南至宜城之间的冠盖里一带,家里有一处很大的鱼池,是习郁效仿范蠡养鱼所筑,池边有高堤,种有竹子及长楸、芙蓉等,是名士们饮宴的佳处。

习祯的妹妹嫁给了庞统的弟弟庞林,庞统是诸葛亮二姐夫庞山民的从兄弟,论起来习祯跟诸葛亮还带点转弯的亲戚关系。

荆州七大家族还有黄氏、蔡氏、马氏、杨氏。黄家的代表人物是黄承彦,诸葛亮娶的妻子就是他的女儿,这件事后面再讲。

诸葛亮与蔡氏虽然没有直接亲戚关系,但由于岳父黄承彦又是蔡家的女婿,所以诸葛亮与他们也有间接关系。

马氏也是一个大族,襄阳一带有句民谣:“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是说马家有五个俊才,他们的字里都有一个“常”字,其中眉宇间有一撮白毛的那个最优秀,此人叫马良。

马良字季常,比诸葛亮小六七岁,和习祯一样,也是宜城人,出身于大族,他与诸葛亮很早便相识,诸葛亮曾在信中称他为“尊兄”。“尊兄”常用来称呼同辈中比自己年长者,裴松之由此推断,马良可能与诸葛亮结拜为兄弟,或者有某种亲戚关系(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马良有个弟弟叫马谡,也是“马氏五常”之一,就是后来被诸葛亮挥泪斩掉的那个。

杨氏家族至少有两位与诸葛亮有关,一个叫杨颙,一个叫杨仪,入蜀后他们都担任过重要职务,诸葛亮当丞相时,杨颙当过他的办公室主任(主簿),杨仪更有才华,诸葛亮一度想把他当接班人进行培养。

深居于隆中的诸葛亮,眼界一点儿都不闭塞,他可以经常向庞德公、司马徽两位名师求教,平时与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等挚友聚会切磋,或者到岘山一带拜师求学,平时还可能与庞统、庞林、马良、习祯、杨颙、杨仪、向朗、尹默等一批本地才俊有广泛联系。

正是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开放的学习方式,加上诸葛亮过人的天赋,才最终成就了诸葛亮的丰厚学识和过人眼界。而良好广泛的人脉关系,也助力了诸葛亮日后事业的腾飞。 wQV33rFr40FEnts2r1/W0dQwTzCm/Llvm2JQnsS1LPgQWqh56fi5pcTJSW8xLel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