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的汉字简化运动
汉字经历过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到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字形演变,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渐简化。正如钱玄同所说的:“从甲骨、彝器、《说文解字》以来,时时发现笔画多的字,时时有人将它的笔画减省。殷周之古体减为秦篆,秦篆减为汉隶,汉隶减为汉草(章草),汉草减为普唐之草(今草);汉隶的体势变为楷书,楷书减为行书;宋元以来,又减省楷书,参取行书,变成一种简体(即所谓的‘破体’‘俗体’‘小写’)。这都是最显著的减省笔画。而篆与篆,隶与隶,草与草,简体与简体,其中尚有繁简之不同,总而言之,汉字的字体,在数千年中是时时被减省的。从殷周之古体变到宋元之简体,时时向着简易的方面进行,可说是没有间断。”
简体字的盛行是在唐宋以后,这时期,民间文学盛行,刻印技术进步,书籍出版大量增多,简体字也就在民间广为流行。出版于1930年的刘复、李家瑞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谱》一书反映出了八九百年间的简体字发展的情况,这期间的简体字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只有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经给简体字以合法地位。
把简体字作为正统文字来用的主张,至清末才有人提出来。晚清末年,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皆主张文字拼音化。1906年,教育家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五四运动之后,一批知识分子痛感于汉字的“三多五难”:字数多,笔画多,读音多,因而就难认、难读、难写、难记、难用,不利于启蒙大众,文字改革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胡适、鲁迅、钱玄同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锋都倡导简化字。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
1935年春,上海文化界发起大规模汉字简化运动,称为“手头字运动”,意即一般人怎么写,书就怎么印,使得文字比较容易写、容易认。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钱玄同主编的《简体字谱》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录简体字324个,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这套方案后来因遭到戴季陶等人的反对,于第1936年2月通令收回。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的简体字运动停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字改革工作,于1954年12月成立了直属国务院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为负责研究和推行文字改革的专门机构。
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之前,文字改革工作已经开展了,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曾于1950年编制了《常用简体字登记表》,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于1951年拟定出了《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常用简体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经多次讨论、修改,于1954年底拟定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以后,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这个草案,又于1955年2月2日,在中央一级的报刊上将草案全文发表。随后,将其中的261个字分三批在全国五十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至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1月31日在《人民日报》上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此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了《简化字总表》,这就是今天中国内地的用字标准。此后,汉字简化表经过几次修订。1977年12月《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布及推行没过多久,即被通知停止使用并最终废止,原因在于此简化方案引起了普遍的非议,并暴露出汉字简化的很多弊病。
1986年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作出两个重要决议:一是宣布废除《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二是提出“今后,汉字简化应持极其慎重的态度,使文字在一个时期内相对稳定,以利社会应用”。
轰轰烈烈的汉语拼音运动
我国原本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这是一种传统的注音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第一个字为反切上字,表示被切字的声母;第二个字为反切下字,表示韵母和读音。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等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13年2月,读音统一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定一切字的国音发音”和“采定字母”。在这次会议上,审定了6500个汉字的读音,用各省代表投票的方法确定了“标准国音”;并拟定了一套注音字母,共39个,这套字母采用汉字笔画式,字母选自古代汉字,音节采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三拼制,对双拼的反切法进行了改进,其用途仅在于标注汉字读音,不作为拼音文字。这套注音字母后来减为37个(声母12个、韵母13个、介母3个),比双拼切音字的方案中的字母几乎减少了一半。
注音字母通过之后,停滞了5年,于1918年才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1920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办“国语传习所”和“暑期国语讲习所”,推广注音字母,全国小学的文言文课一律改为白话文课,小学教科书都在汉字的生字上用注音字母注音。从1920至1958年,注音字母在我国使用了近四十年的时间,这对于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1930年,上级官员中有人觉得“注音字母”的称呼不好,改称“注音符号”,以强调这不是一种与汉字并行的文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上着手研制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间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协会内部设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讨论拼音方案采用什么字母的问题。1955年10月15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举行。叶籁士在发言中说:“从1952年到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主要进行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的研究工作,经过了三年的摸索,曾经拟定几种草案,都放在《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初稿》(汉字笔画式)里头。”这次会议上印发给代表们六种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种是汉字笔画式的,一种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种是斯拉夫字母式的,最终确定采用拉丁字母式的。
1955年10月,国务院成立“汉语拼音方案审定委员会”,经过两年的修订工作,于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作为新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通过,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规范化普通话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写方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
汉字紧跟时代的节拍
20世纪50年制订的《汉语拼音方案》,虽然周恩来曾明确表示该方案“并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但是后来近三十年的汉字改革工作中,汉字必须走拼音化道路的观念占了上风,认为汉字的前途是走向拼音化。
1986年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讨论并贯彻了中央提出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关于汉字的前途,方针和任务中没有再重申拼音化的道路,同时又重申了周恩来的话“现在还不能作出结论”。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人类快速进入信息化时代,汉字的前途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1979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西方专家公开对我国科学家钱伟长说:“汉字将影响你们的现代化。因为今后计算机是社会的信息机构,而你们的文字是无法进入计算机的。”并强调:“你们的文字应当改为拼音文字,只有拼音文字才能救你们。”这番话真实地反映了汉字在信息时代前夕的困境。
钱伟长教授回国后,四处奔波,成立了“中文信息学会”,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就取得了重大突破。当年预言“你们文字进入计算机要靠我们”的西方人,如今却购买了中国发明的汉字输入编码的专利。
在计算机信息输入上,汉字逐渐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像英文这样的拉丁化文字,是采用全息输入的方法(即按字符逐个输入),只能靠熟练程度来提高速度。汉字通过音码、形码、义码几个途径的结合,采用非全息编码输入的方法,计算机的智能化又使中文输入由单个汉字输入进入了词语输入的新阶段。同样内容的英汉对照短文,汉字161个,英文字符(字母)778个。汉字以每分钟203.3个的速度输入,输入一个汉字平均击键1.5~2.5次,161个汉字击键371次,用了48秒。英文以每分钟500键的速度输入,778个字符击键778次,用了1分30秒,汉字比英文快了近一倍。
有报道说:联合国的五种文字的官方文件中最薄的一本一定是汉语,与任何拼音制文字相比,汉字所占空间要小得多。汉字的这一优势,除了能大量节约纸张,提高印刷速度,降低发行成本,简化图书管理和使用外,最可贵的是可以节约亿万读者的大量精力和时间,据统计,同样的内容,英文本比汉文本至少多一倍以上。
香港语文协会名誉会长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1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汉字的信息化,使汉字从古老变得年轻,从彷徨走向辉煌,进而使汉字具有无比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