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与“贰”的故事

古人云“积画为数”,同“一”字一样,古人通常用两个筹码或画的两道来表示“二”字。

如图所示,从甲骨文到金文和篆文,“二”字的字形没有变化。“二”为指事字,本义为数字“二”。“二”字还表示序数,有“第二”的意思,又可引申出“副”的意思,如《礼记·坊记》:“君子有君不谋仕,唯卜之日称二君。”“二”还有“再次、两次”的意思,如《宋史·吴璘传》:“此孙膑三驷之法,一败而二胜也。”

在实际使用中,“二”字还有一个大写的“贰”字,其实“贰”当初并不是表数目的。《说文解字》云:“贰,副益也。”段玉裁作注:“当云副也,益也。”可见,“贰”的本义为“副”,并不表数目,“贰”作为表数目“二”字的大写是一个假借。

汉字中十个数字的大写,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曾任命郭桓为户部侍郎,郭桓与地方官吏勾结,贪污政府的钱财,其数目达2400万石精粮,数目之大相当于当时全国的秋粮实征数。此案牵涉十二个朝廷大臣及上万地方官吏。朱元璋一怒之下,下令将涉案的朝廷大臣及上万同案犯全部斩首示众。为了杜绝财务上的混乱情况,朱元璋在财务上实行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汉字中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在记账时改成“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以堵塞财务上的漏洞。由此,“贰”始作为“二”的大写。 qOqGJRfsNvD64rLdzt2mZi/ib6Kep/2+7Nz1UxRDj2MHE+LtCG+gNVoIa+JtTX3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