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词语中的衣饰:点滴之中,品悟文化的沧桑

一、“衣裳”指什么

古时“衣裳”是两个独立的词,上衣为“衣”,下衣为“裳”。《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毛传》:“上曰衣,下曰裳。”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于裙子的“裳”。“裳”字也写作“常”。《说文》:“常,下帬也。”“帬”是裙的古体字。《释名》:“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障”是保护的意思,“蔽”有遮羞的意思。由于古代纺织工具简陋,布的幅面很窄,一件下裳得用几块布横拼起来。这种古老的服饰,直到周代还作为礼服的一部分保留着,在祭祀和朝会时穿着。现在,衣裳泛指衣服。

趣味链接

服装样式的变化

最初,衣服是树叶与兽皮连在一起的“围裙”。后来传说黄帝创造了上衣下裳,即上下连在一起的服饰。

到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服装样式早已形成,如殷商时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深衣式”服装。春秋战国时,这种上衣下裳开始变化,女子的“裳”(裙)比男子的“裳”长了一些,就是说这一时期男女都穿裙子。《诗经》中多处提及有“麻”(衣领)的新式服装,以及“袍”(一种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做被的长式衣服)、“裼”、“裘”等衣服。可见,当时人们的衣着已十分丰富可观了。

二、中国的“旗袍”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的民族服装,同唐装一起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旗袍和满族旗人的衣装有关。旗袍始于清代,清兵入关后,在原来设立的红、蓝、黄、白四正旗基础上,又增添了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以此来区分和统驭所属军民,称为“八旗”。八旗所属臣民的妇女习惯穿长袍,当时只是筒状,是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旗袍”之名由此得来。后来妇女们缀以绣花、领巾、袖口镶花边,右开大襟,两侧开衩,据说这样便于骑马和劳动。只要把下摆撩起,卷系腰间,便行动自如,平时又可把长列的扣绊扣到腿部当裙子,丝毫不减妇女的绰约风姿。

趣味链接

旗袍彰显中国女性之美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中国年轻女性的身材较之西方年轻女性更显纤细、秀丽,线条简洁流畅、风格单纯又雍容华贵的旗袍,其最大优点正在于它能恰如其分地展现中国女性身体的曲线美。

三、“裤子”原本是胡服

裤子,原写成“绔”“袴”。从出土文物及传世文献来看,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的下体已穿着裤子,不过那时的裤子只有两只裤管,其形状和后来的套裤相似,无腰无裆,穿时套在胫上(即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这种裤子又被称为“颈衣”。公开提倡穿裤子的人是赵武灵王。赵国地处中国北方,常要和胡人兵戎相见,赵国人穿深衣,只能坐战车。胡人穿着类似今天有裆的长裤,骑射十分方便。赵武灵王便萌生了想法:咱们也穿裤子。但遭到众人反对,认为满裆的长裤是“胡服”,穿胡人的服装并非小事,双方争执激烈。最后,还是听从了赵武灵王的主张。穿上裤子后的赵国人最终战胜了胡人。但是,真正推广并让人们都接受胡人的满裆裤,是在赵武灵王以后的六七百年。

趣味链接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约前340-前295),名雍,战国中后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军事改革家。他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其服上褶下绔,有貂、蝉为饰的武冠,金钩为饰的具带,足上穿靴,便是骑射。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四、“腰带”的发展演变

中国早期的服装多不用纽扣,只在衣襟处缝上几根小带,用以系结,这种小带的名称“衿”。为了不使衣服散开,人们又在腰部系上一根大带,这种大带就叫腰带,它与今天人们用来系束裤裙的带子名称虽同,但作用并不一样。

古人对腰带十分重视,不论穿着官服、便服,腰间都要束上腰带。天长日久,腰带便成了服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饰物,尤其在礼见时,更是不可缺少。

古代腰带名目繁多,总的来看,可分成两类,一类皮革制成,古称“鞶革”或称“鞶带”;一类以丝帛制成,古称“大带”,或称“丝绦”,也有将这两种腰带统称为大带的。汉、隋时出现了蝴蝶结,唐代有了玉带,大画家周昉的《仕女图》上的仕女常系着一条腰带,在腰间缠绕数圈,并在前面打个结,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女性的束腰之美。

趣味链接

腰带的装饰作用

腰带对整体服饰来说具有强调作用、调节作用、烘托作用、点缀作用和装饰作用,有的将腰带作为上下衣装的巧妙过渡;有的可突出女性腰部的性感;有的与其他衣饰相衬;有的与人的精神、气质相融合,达到刚柔并济、形神兼备。

五、古时候的“裙子”

远古时期,人们在冬天用兽皮取暖、保护身体,夏天则用树叶遮羞。最初,人类先用毛皮围于腹、膝部,后来才遮掩身后。骨针发明后,人类将前后两片连接起来,形成了下裳,也就是后来的裙子。

有了布帛之后,形成了上衣下裳、上黑下黄的习惯,这起源于对天地的崇拜。黄帝元妃嫘祖教民养蚕,制成丝织品,服装原料就丰富起来了。

周朝时,妇女礼服上下相连,且颜色相同,表示感情专一。东汉献帝年间,女子喜爱长裙,上衣甚短。赵飞燕时,还做出了垒出皱纹的“留仙裙”。唐朝时,裙子更长,“行即裙裾扫落梅”。唐宋时,裙色以红、紫、黄、绿、青为多,红如石榴花者尤为流行——“红裙妒杀石榴花”;杨玉环特别喜爱黄裙,此裙有郁金香味——“折腰多舞郁金香”;青裙为年龄较大或田野农妇所穿。元末,裙色一概以淡素色为主。明朝,大抵都雅淡朴素。清朝,穿旗袍,流行连衫裙。

趣味链接

男人穿裙子

苏格兰方格裙起源于一种叫“基尔特”的古老服装。这是一种从腰部到膝盖的短裙,用花呢制作,布面有连续的大方格,而且方格要鲜明地展现出来。在苏格兰人看来,“基尔特”不仅是他们爱穿的民族服装,更是苏格兰民族文化的标志。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后,“基尔特”作为苏格兰的民族服装被保留下来。

六、“中山装”的出现

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服装中的一个大类,其上衣的左右各有两个带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裤,它是在辛亥革命这一社会剧变中诞生的,因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做临时大总统时穿用而流行于世,故称中山装。在民国十八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革命政府大元帅时,于1902年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偶然来到广东人黄隆生开设的洋服店,为了节省开支,又能体现中国特色而让黄隆生设计一款美观、简易又实用的中国服装。黄隆生参考了西欧和日本服装式样,并结合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而设计缝制成后来的“中山装”。

趣味链接

第一套中山装

中国第一套中山装是1905年在日本的知名“红帮裁缝”张方诚为孙中山先生缝制的,这套被赋予了先进思想和文化内涵,反映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中山装,经孙大总统一穿,穿出了国格,穿出了国威,穿出了光彩,成为中国革命的象征而风靡全国,且历久弥新。“红帮裁缝”创制的中山装,为中国服装史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七、“耳环”保平安

耳环又称“耳坠”,是人们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多用金、银、翡翠、珍珠、玛瑙等材料制成或镶嵌而成。

佩戴耳环的由来,考证较为困难。有人说耳环原是护身符,现在在俄罗斯农村仍有给即将赴前线的士兵戴耳环的习俗,为的是让他们躲过枪弹。在北欧,海盗佩戴长长的厚重的耳环是希望能借此躲避惊涛骇浪,并且每次穿越赤道都要换一副新的耳环,这个风俗至今仍在北欧国家的海员中保留着。

关于耳环的由来,我国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有一位俊俏的姑娘,不幸得了眼病,双目失明了。一天,有位名医路过,见美貌的姑娘受着失明之苦,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在征得姑娘的同意后,他拿起闪闪发光的银针在她两侧耳垂正中各刺了一针。说来也怪,这神奇的银针竟治好了姑娘的眼病,使她重见了光明。姑娘非常感激,便请银匠精制一对耳环戴在耳上,以示永不忘记名医之恩。当姑娘戴上银耳环后,更显得妩媚动人。她逢人便称颂这位名医,穿耳戴环能明目的说法相继传开以后,许多富裕人家的姑娘和妇女都纷纷穿耳戴环,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这位名医用的是我国古代医学中的一种“耳针治疗”法,即用小毫针、皮内针刺耳穴治病。现代医学证实:耳垂正中有穴位,刺激它对保护视力和防治麦粒肿、急性结膜炎、老年白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等各种眼病,特别是对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这些医学上的益处,是今天喜欢佩戴耳环的女孩子们所不知道的吧!

趣味链接

根据脸型选耳环

1.圆形脸:宜选戴长方形、“之”字形、叶片、泪珠形等吊坠耳环,以造成一种修长感,要避免佩戴圆形耳环。

2.三角形脸:宜戴上窄下宽的悬吊式耳环,这样可以使上颏显得更丰满一些,圆形耳环也很适合。

3.心形脸:宜选择三角形、圆形等夸张款式的耳环。

4.方形脸:宜佩戴卷曲线条或任何圆形的耳环,以柔化脸形的棱角,佩戴垂挂式耳环也很适合。

八、“项链”与抢婚

项链作为一种饰物深受人们的喜爱。佩戴项链没有性别、年龄的限制,随处可见,它与衣服相互辉映,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最早的项链并不是只用于装饰。远古时期的人将自己猎捕的猛兽牙齿或骨头用皮绳穿起来挂在脖子上,用来显示自己的力量和勇气。

项链作为配饰源于远古的“抢婚”习俗。随着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人类生存逐渐以狩猎和种植为主,男子在经济上逐渐处于支配地位,女子从氏族核心地位退下来,成为男子的附庸。在氏族或部落战争中,男子往往把对方部落的女子当成战利品掳来,作为自己的妻子,为防止她们逃走,男子就用一根链子或绳子捆住她们的脖子和手。后来,便逐渐演变成一些地方的习俗,即在男女正式成婚时,以“抢”的方式把女方接到男方处,同时以金属饰物套在女子脖子上或手上。

如今“抢婚”早已不复存在,为了防止女人逃跑的链子早已变成了用金、银、珠宝制成的装饰品,成为今天的项链(项圈)和手镯(手链)。如今,男子向他的未婚妻赠送项链和手链时,是为了拴住她的心,使之对自己永远忠诚。

趣味链接

佩戴项链方法

项链大致可分为金属项链和珠宝项链两大系列。佩戴项链应和自己的年龄及体型协调,如脖子细长的女士佩戴仿丝链,更显玲珑娇美;马鞭链粗实成熟,适合年龄较大的妇女佩戴。佩戴项链也应和服装相呼应,身着柔软、飘逸的丝绸衣衫裙时,宜佩戴精致、小巧的项链,显得妩媚动人;穿单色或素色的服装时,宜佩戴色彩鲜艳的项链。

九、“戒指”的由来

人们自古以来就有戴戒指的习惯,戒指在古代也叫作指环。最早的指环是在古埃及的坟墓中发现的,上面用象形文字刻着指环主人的姓名与头衔。古希腊人喜欢把指环作为装饰品,而在罗马,指环是社会地位的重要象征。在罗马共和国初期,只有身居高位的人才可佩戴金指环;公元前3世纪逐渐扩大到骑士阶层。罗马帝国时期,除奴隶外人们都可以戴金指环。罗马天主教会授予教皇的指环通常较大,可做文件印章。

在我国,戒指即为指环,汉代时已有记载:宫中后妃御幸,则赐银指环,使其数环以计月,故指环又有计月之称。据《五经要义》记载:“古者后君妾进御于君,所当御者以银环进之,娠则以金环退之。”不仅如此,还规定进者右手戴戒指,已孕而退者戴于左手。可见,戴戒指是古代宫中的特殊礼仪,有人认为戒指本为“戒止”,是后宫男女之事的某种标记。

在古代少数民族地区,戒指的用处与今天的民间习俗较为一致。《晋书·西戎传》指出,大宛(古国名)的风俗,凡娶妇先以金的同心指环为聘。这与今天男女订婚时,男方给女方戴订婚戒指的风俗类似。

到了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云:“相传古者妇人,月经与娠则戴(戒指),否则去之。”他认为戒指原本是“戒止”之意。还有一则民间传说:有个皇帝,把一个平民女子选进了宫,当晚就要她伴驾。这女子不愿为妃,又不敢抗拒,只得暗自流泪。有个宫女献计,给这女子左手指上戴了一只白玉指环。皇帝一看忙问,“戴这何用?”这女子边揩泪边奏道,“这是戒止。因为奴家今日身体不适,用它作为标记。请皇上戒止!”皇帝听说,只好扫兴地走了。后来,为逃避皇帝挑选美女进宫为妃,家家户户在姑娘出嫁时都给戴上戒指。这样,戴戒指的风俗就流传了下来。

趣味链接

戒指戴在不同手指的含义

戒指戴在不同的手指上,能体现与性格有关的心理含义。喜戴在食指者,性格较偏激、倔强。喜戴在右中指者,崇尚中庸的人生观念。喜戴在左中指者,有责任感、重视家庭。喜戴在小手指者,有自卑感。喜戴在无名指者,无野心、随和、不计较得失。

十、西部片与“牛仔裤”的流行

随着20世纪50年代西部牛仔电影的盛行,从工人、学生到商人、好莱坞明星,甚至是皇室成员、第一夫人和总统,都逐渐开始穿这种轻松又随意的牛仔装。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时尚产物能够像牛仔装一样,跨越年龄、性别、阶层、宗教、国籍等差别,受到全世界人们的钟爱,且经久不衰。

牛仔裤,英文名为“Jeans”,文字最早见于1567年,是对来自意大利港口城市热那亚(Genoa)的商船水手所穿的裤子的叫法,即“Genoese”。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Jeans”这个名字才被利维公司正式采用,在这之前,人们把它称为“齐腰工装裤”(Waist High Over all)、“裤子”(Pantaloons)。

1850年,美国西部出现了淘金热。25岁的德国人李威斯·达斯也到旧金山淘金,当他看到那千千万万寻找金矿的人们以后,却改变了主意,开起商店来,专门销售日常用品,包括露营用的帐篷和做马车篷的帆布。有一次,一个淘金人对他说:“我看用你的帆布做短裤挺好。我们现在穿的短裤都是用棉布做的,很快就磨破了。”李威斯·达斯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用帆布试缝了一批短裤出售,果然畅销。接着,李威斯·达斯在旧金山开设了一家服装工厂。他根据工人们劳动的特点,不断改进裤子的式样,从而形成了牛仔裤独特的样式。

趣味链接

牛仔裤的流行

“二战”期间,美国曾把牛仔裤定为美军的制服,大批的牛仔裤随盟军流入欧洲腹地。战后大量积存的牛仔裤在当地销售,由于这种裤子美观、实用、耐穿,价格又便宜,在欧洲广受欢迎。于是欧洲本地的服装制造商纷纷争相仿制美国的原装货,牛仔裤逐渐在欧洲各地普及、流行开来。

十一、“燕尾服”的流行

燕尾服是一种用呢料制成的前襟齐腹、后襟至膝关节的礼服,因后身下端开衩像燕尾而得名。燕尾服起源于英国。18世纪初,英国骑兵骑马时,因衣长不便,于是把衣服下摆向后卷起,并把它系住,露出里面的彩色衬里,没想到这种样式却显得美观大方。这样,许多其他兵种相继仿效。到18世纪中叶时,官吏和平民纷纷穿起这种剪短前摆的服装,并成为一种时尚,燕尾服由此产生了,并且很快在全英国流行开来。到了18世纪末,燕尾服已经在欧美大部分国家风靡起来了。

燕尾服最初是硬翻领,领下是披肩,随着不断的改良,逐渐发展为两种样式。一种为英国式,主要为宽折高翻领,且是对称的三角形,扣上领扣时为对襟形状,一般与白色的短外裤配套穿,如果穿紧身裤,就应以黑皮靴相配。另一种是法国式,主要特点是带有较长的前摆,若与黑天鹅绒短裤相配,会显得特别英俊潇洒。

后来,燕尾服成为高雅的象征。19世纪30年代,燕尾服独占欧洲男士时装市场鳌头,它不再是原来的对襟了,而是单排扣和不剪下摆的样式,也可不必再与靴子配套。在当时,许多典礼或欢庆场合都可见到燕尾服的踪影,尤其黑色燕尾服成为众多欧洲男士的宠儿。从20世纪50年代起,燕尾服才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为西服所代替,燕尾服仅在隆重的场合穿着。后来,随着制式燕尾服的兴起,燕尾服再次流行开来。

趣味链接

奇特的燕尾服

鄂温克人的传统“巴尔卡”是用整块鹿皮剪裁出来,缝制得非常贴身,下摆不对称,腰部束着驼鹿皮带。这种漂亮的紧身衣从后面看很像燕尾服,所以俄罗斯旅游者称其为“通古斯人的燕尾服”。

十二、“西装”进中国

西装最早源于欧洲,是欧洲人穿的传统服装。西装的上衣原是渔民的服饰,由于他们终年在海上谋生,穿敞领少扣的衣服在海上捕鱼更加方便。燕尾服也是西装的一款,原是中世纪欧洲骑兵的装束,为了骑马方便,就在上装的后面开了一条衩。西装的硬领是由古代军人防护咽喉中箭的甲胄演变而来的,衣袖沿上的三颗纽扣,传说与拿破仑有关。西装裤原是西欧水手服的样式,它便于水手将裤腿卷起来干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原始的服饰,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西装。

西服传入中国,大约在清代晚期。据说第一个穿西服的是清末大思想家严复的大公子,他曾当过法国外交官的翻译。光绪以后,出洋留学者越来越多,西服首先在这些人中间盛行。1919年后,西服作为新文化的象征冲击着传统的长袍马褂,渐渐得以流行。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发达城市为中心,在上流社会和学生、教师、公司洋行及各机关的人员中掀起了穿西服的热潮。

趣味链接

第一套国产西装

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诞生于清末,是“红帮裁缝”为民主革命家徐锡麟缝制的。徐锡麟于1903年在日本大阪结识了在日本学习西装工艺的宁波裁缝王睿谟。第二年,徐锡麟回到上海,在王睿谟开设的王荣泰西服店定做西服,王睿谟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用手工缝制出了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虽然在当时,其工艺比不上西方国家的缝制水平,但已充分显示出“红帮裁缝”的高超技艺,令“红帮裁缝”成为中国西装跻身于世界之林的先行者。

十三、“领带”原本是披肩

据记载,公元1660年,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服役的克罗特亚雇佣军普遍使用一种红布披肩。这种披肩是今天领带的雏形,肩幅很宽,有纱织的花边,系戴时在胸前打结。最初人们称它为“克罗瓦达”(crovata),后来又叫它“克尔巴达”(corbata)。

当时法国军官争相仿效。巴黎街头追求时髦的贵族和公子们也纷纷系起这种披肩来。一次,一位大臣上朝时,按潮流在颈上围了一条白“克罗瓦达”,并在前面打了一个漂亮的结。国王路易十四见了这种饰物,大为赏识,于是宣布以领巾作为高贵的标记,下令凡尔赛的上流人士都要这样打扮。领带的前身——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1692年,在比利时的斯腾哥尔克城郊,英军偷袭了法国兵营。慌乱之中,法军军官无暇按照礼节系扎领巾,只是顺手往脖子上一绕。结果,法军击溃了英军。于是,贵族时装中又增加了斯腾哥尔克式领带。

18世纪50年代,这时“浪漫”式领带出现了:这是一种方形白洋纱,它先对角折,然后再折几下在胸前打结。领带的系法十分讲究,被誉为真正的艺术。1795~1799年在法国又兴起了新的领带浪潮,人们系起白色和黑色的领带,甚至在盥洗时也系着,而且领结比以前系得更紧了。

19世纪的领带高高地遮住了脖子。后来出现了“硬胸”式领带,是用大头针别着的,由各种料子制成,如绸缎、天鹅绒等。到19世纪70年代,首次推出了自结花结领带。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年)素有领带的发明时代之称。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领带夹子,30年代出现了编结领带,但最主要的变化是领带的大众化,它已成为各年龄段、各行各业的男士服装不可或缺的部分。

趣味链接

领带图案有含义

1.斜纹代表勇敢。

2.方格代表热情。

3.碎花代表体贴。

4.垂直线代表安逸。

5.横线显得平稳。

6.波纹线代表活泼。

7.圆形代表成熟。

十四、“拉链”的发明

1893年,一个叫贾德森的美国工程师,研制了一个“滑动锁紧装置”,并获得了专利,这是拉链最初的雏形。这个装置的出现,曾对在高筒靴上使用的纽扣造成了影响。但这一发明并没有很快流行开来,主要原因是这种早期的锁紧装置质量不过关,容易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松开,令人难堪。

1913年,瑞典人桑德巴克改进了这种粗糙的锁紧装置,使其变成一种可靠的商品。他采用的方法是把金属锁齿附在一个灵活的轴上。这种拉链的工作原理是:每一个齿都是一个小型的钩,能与相对的另一条带子上的一个小齿下面的孔眼匹配。这种拉链很牢固,只有滑动器滑动时使齿张开才能拉开。

拉链最早用于军装。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军队首次订购了大批的拉链给士兵做服装。但拉链在民间的推广则比较晚,直到1930年才被人们接受,用来代替服装的纽扣。

1926年,一位叫弗朗科的小说家,在一次推广拉链样品的工商界的午餐会上说:“一拉,它就开了!再一拉,它就关了!”“拉链”由此得名。

如今,拉链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日用品,已进入科研、医疗、军事等诸多领域,被人们誉为20世纪科技界的十大发明之一。

趣味链接

拉链的推广

一家公司把拉链用在胶鞋上,使拉链获得迅速的发展。在此之后,拉链进行了新的商业攻势:加拿大商人哈瑞·霍顿出资,让女裁缝埃尔萨·复帕克利在她做的衣服上使用拉链,当时男子在裤子的开裆处仍用纽扣,顽固地不用拉链。恰巧有一天,霍顿看到一张威尔斯亲王的照片,突然有了好主意,在报纸上散布一条绝妙的消息:“亲王选择拉链了!”于是拉链迅速流行起来。 CIy563NAHARHs+QigSF0wfOGkLVyhegaSt2en98vhzG0hM2jY26jJ3ZTDabWw8h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