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词语中的习俗:有趣的民间传统习俗

一、“元旦”开启新的一年

每年阳历的1月1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旦”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元旦”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白牧《梦梁录》卷一“有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元旦”的古代叫法不同。《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锦》中叫“元正”,晋代庾仲初《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代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但是,我国古人说的元旦,却并不是阳历的1月1日,而是正月初一,又称元日。中国的历史是以农历纪年,现行的公元纪年,是西方历法的体现,是以基督诞生为公元1年。中国是到了“中华民国”以后才逐渐改用公元纪年。

“元旦”一词,源于古埃及。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畔,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泛滥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而得知两次泛滥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就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便是元旦的由来。

趣味链接

其他国家的元旦

阴历的祖先埃及历,把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的那天作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

公元前年,罗马皇帝儒略·恺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

二、为何要“守岁”

除夕之夜“熬年”,又被称为“守岁”,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时候,守岁是为了驱除百鬼,而如今,则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

魏晋时期,就已经有关于守岁的记载了。这个习俗的由来,有一个传说:老天爷每逢除夕就会向人间散发金银财宝,希望天下百姓能够生活富足。除夕之夜,所有的石头、砖瓦都会变成金灿灿的财宝。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不可有急切和贪婪之心,人们必须把捡到的财宝全部放入家中,直到第二天天亮才能开门。

李家庄有对兄弟,哥哥爱财如命,吝啬鬼一个;弟弟诚恳勤劳,心地善良。这一年除夕之夜,兄弟二人坐在屋里等着金银财宝从天而降。哥哥十分心急,心想:“我得想个办法可以不费力气就能多弄些金银回来。”于是他搬了许多石头到自己的门前,等着“黄金时刻”的来临。三更时分,老天爷开始大散金银财宝。弟弟把金银放入箩筐里,背进屋子,关上了房门。而哥哥此时使出浑身力气把他预先堆好的大石头推到屋里,心想:“以后我就是天下最大的财主了!”可是天迟迟不亮,他很着急,最后终于按耐不住了,将家门打开,等他再回到屋里的时候,金银财宝全都变回了大石头。弟弟等到天亮才打开门,一箩筐的财宝闪闪发光。

后来,老天爷得知像哥哥这样的贪财之人越来越多了,大发雷霆,便从此不再向人间散金银财宝了。可是人们总是心存侥幸,年复一年地盼望着这一天再次到来。尽管天上再也没有下过“金银雨”,但这一天家家户户还是团聚在一起,点着蜡烛等待新年的来临,这让全家人都觉得很幸福。这样,守岁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并沿袭至今。

趣味链接

守岁始于何时

守岁源于何时?《秦中岁时记》载:“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疑自唐始。”唐诗中对守岁习俗有不少描写。白居易《客中守岁》云:“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也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的诗句。到了宋朝,守岁之见遍于城乡。苏东坡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描绘了守岁的情景。《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三、“压岁钱”的传说

除夕的晚上,很多孩子都能够得到长辈给的红包,叫“压岁钱”。为什么会有压岁钱呢?这里有一个传说。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里出来,专门摸熟睡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大人们怕“祟”小妖伤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这也叫做“守祟”。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来得子,十分疼爱孩子。年三十晚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这对老夫妻不睡觉,一直逗着孩子玩,他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包了拆,拆了又包。夜渐渐深了,小孩子坚持不住,先睡着了,这对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几枚铜钱放在他的枕边。老夫妻年纪大了,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想来那祟不会来伤害孩子了吧,便睡着了。可他们刚一睡着,一阵阴风吹过,祟就进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头的时候,突然孩子枕边发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小妖就不敢再来侵扰了。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趣味链接

汉代就有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起源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四、“元宵节”的来历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间有许多传说。

一种传说为:天上的天鹅不幸被猎人射伤坠落人间。玉帝欲替天鹅报仇,便在农历正月十五派天兵天将下凡,想把人畜全部烧死。有一个好心的神仙不忍心,冒着生命危险,告诉了百姓。农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烟花爆竹,装出人间已经起火的样子,骗过了玉帝,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另一种传说为:汉武帝时期,宫女元宵因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欲投井自杀。东方朔为成全宫女,散布农历正月十六火神君奉玉帝旨意,要火烧长安的消息。汉武帝问东方朔有没有解决办法,东方朔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看红灯,所以如果皇帝、后妃、文武百官农历正月十五上街观灯火,便可以避灾。于是,宫女元宵终于有机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了。

趣味链接

元宵节佳对

清代文人闵鄂之自幼喜欢作对,常常是出口成章,闭口成对。

有一年元宵节,他随父乘船到毛尚书家做客。毛尚书命家人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又请作陪的幕僚出联属对,以助雅兴。席间,你出一联,我答一联,好不热闹。这时,毛尚书提议以元宵夜为题属对。时逢那夜乌云遮月,一幕僚望着辉煌的灯火说道:

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河山生色

闵鄂之听到鼓声阵阵心中一动,于是上前高声对道:

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满座宾客齐声叫妙。

五、“清明节”始于周代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应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

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二十四节气歌编排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歌谣。清明是农历历法中的第五个节气,古代劳动人民常在这时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天气转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就有在清明时插柳、踏青、荡秋千、拔河、赛龙舟等活动。清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它是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表现。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句便是清明节特殊气氛的生动写照。

直到今天,仍有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

趣味链接

寒食节禁火

寒食是指清明节前两天,在这期间民间要禁火:食物以稠饧、麦糕、乳饼等为主,所以称为“寒食”。寒食原为周朝旧制,究竟是哪一天,历来说法不一。魏晋南北朝时始定为清明前一两天。唐朝沿袭此制,清明前两天禁火,第三天即清明节晚上,由宫内传火,赐予近臣,有所谓“内宫初赐清明火”,能得到皇帝赐火者只是少数达官显贵,他们得火后将传火的柳条插于门前,炫耀于世人。后来,人们争相效仿,形成了插柳的习俗。

六、众说纷纭的“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名午日、重午、地腊、中天等。在端午节这天,人们要吃粽子表示敬祝。

端午节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1.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所写的吃粽子的起源和宗凛《荆楚岁时记》所写的龙舟竞渡的起源,都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2.端午节是龙的节日。这种看法是近代才有的,是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中提出来的,现在学术界大多沿用此说。

3.纪念伍子胥说。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其父、兄遭楚平王杀害后,他投奔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成就霸业,并打进楚国,鞭楚平王尸体三百。后吴王夫差打败越国,骄傲轻敌,伍子胥力劝,太宰伯嚭进谗言,于是夫差赐“属镂”剑令伍子胥自刎,并将伍子胥尸体扔到江中。传说伍子胥含冤死后变成了“波涛之神”,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节就要举行祭祀活动以悼念伍子胥。

4.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风土记》写道:“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

5.端午节起源于恶日。因历史上某些坏人生于五月五日,故有“不举五月子”(意为不把五月生的孩子抚养成人)之说,并导致端午的一些民间风俗都是为了镇妖避邪,这属于封建迷信。

趣味链接

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粽子又称“角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四》解释:“古人以葫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魏晋时期,周处在《风土记》曾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足以说明早在晋时,端午吃粽子就已成习俗了。端午节包粽子祭吊屈原,最早见于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亡,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七、“中秋”祭月

中秋节由来已久。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望着天上的一轮皓月,祭拜观赏,寄托情怀。这种习俗传到民间,成为一个传统的活动。

到了唐代,人们更加重视祭月的风俗,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重要节日之一。

趣味链接

赏月台

中秋节赏月到唐代已十分盛行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都要和杨贵妃到太液池赏月。在他兴意正浓时,明月却沉沉西下,于是玄宗下令在太液池西岸修建一百尺高台,称“赏月台”,供他以后与贵妃赏月用。

八、九月初九“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故此,重九又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古代,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节要赏菊花、饮菊花酒,这风俗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戴带于臂,或把茱萸放在香袋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重阳节除了佩戴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戴的习俗。

趣味链接

重阳糕

重阳糕又名“花糕”“发糕”“菊糕”。吃重阳糕的习俗在宋代已经十分盛行了,一直沿袭至今。

山西重阳糕属面食糕点,以枣泥、银杏、松子、杏仁为馅,可做九层。有的在糕点上做两只小羊,取重阳之意;有的在糕点上插小彩旗,以图吉利。糕,谐音高,寓步步高升之意。家境殷实的人家在这天不仅要吃重阳糕,还要吃寿面,或者全家聚会,以祈祝家人平安、健康。

九、“情人节”的传说

公元3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这一时期,古罗马战事连连,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的人也必须马上解除婚约。无奈之下,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奔赴战场。

修士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行为感到十分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向他请求帮助时,修士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悄悄为他们举行了婚礼。事情传开后,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传到克劳多斯耳朵里,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关入地牢。公元270年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满怀悲伤的人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

为了纪念瓦伦丁,人们把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趣味链接

中国的情人节

我国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七夕,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因为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又称为中国情人节。

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节,是因为民间相信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孩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巧配。

十、西方的“复活节”

复活节是西方的一个重要节日,它的庆祝活动从四旬斋开始,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在欧美各国,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根据西方教会的传统,是春分后第一次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东方教会则规定,如果满月恰好出现在这第一个星期日,则复活节再推迟一周。因此,复活节的日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关于耶稣基督的受难和复活,《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耶稣被犹大出卖,遭到逮捕判以死刑,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说耶稣死时,圣殿中的幔子突然从上到下裂成了两半,凭空落了下来。并发生了地震、石崩等一系列奇异现象。耶稣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的信徒们,无须为我的死而悲伤,三日后我必复活。”罗马人惧怕耶稣的预言会变成现实,在他受刑的第二天把他的坟墓严严实实地看守起来。就在第三天安息日将尽的时候,忽然间地面强烈震动起来。随后,一个身着白衣,相貌闪烁着神圣光泽的天使,从空中降落下来,他对众人说:“耶稣不在墓中,已经复活,他到加利利去了。”

按照基督教教义,耶稣复活后,曾多次在信徒面前显现。在第40天时,众信徒见他升入云端,回到天父那里。这一天,也是基督教的盛大节日之一——耶稣升天节。关于耶稣基督之死,按基督教教义,是为了赎世人的罪。因此,在基督教中,复活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圣诞节一样,复活节的宗教色彩也越来越淡,作为一个民俗节日的特征,则越来越明显。

趣味链接

复活节彩蛋

根据《圣经》记载,复活节彩蛋最早起源于12世纪,当时的基督教会在复活节前的几天时间里禁止公众吃鸡蛋,在这段时间里下的鸡蛋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装扮起来代表耶稣基督的复活。

十一、“母亲节”的起源

古时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并送给他们的母亲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贾薇丝(1864~1948年)发起,她终身未嫁,一直陪伴着自己的母亲。安娜的母亲于1905年去世,她悲痛欲绝,两年后,她和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威望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希望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

1908年5月10日,第一个母亲节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康乃馨被选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从此流传下来。

1914年5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规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在1914年5月9日由威尔逊总统颁布施行。现在,母亲节已经在很多国家流行了。

趣味链接

父亲节的起源

有母亲节,当然也有父亲节,父亲节也起源于美国。1909年,一位名叫多伍德的女士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传播“母亲节”。在此期间,她想起了含辛茹苦将她抚养成人的父亲。多伍德女士深深地感到设立父亲节很有必要。她的呼吁,引起了人们的热烈响应,于是,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被定为“父亲节”。1910年,美国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当时凡是父亲还健在的人都在胸前佩戴一朵红玫瑰花,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而父亲已故去的人,则佩戴一朵白玫瑰花,以表达对父亲的无限怀念和哀思。

十二、“蜜月”的兴起

人们把新婚燕尔的第一个月称为“蜜月”,有的新郎新娘还外出旅游度蜜月。那么“蜜月”是怎样来的呢?

“蜜月”一词产生于公元前500年的英国。当时的英格兰还处于较落后的蛮荒社会。在多顿族中流行“抢婚”,即任何一个多顿青年男子都可以抢一个自己中意的姑娘为妻,不少男子一将妻子抢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携新人外逃,过一段隐居生活后再回来。然而很多夫妻游荡于荒山野岭之间,食宿都无着落,能够活着返回家乡的人很少。

当时的英国野蜂窝随处可见,蜂蜜唾手可得,旅途中的人们纷纷吸食蜂蜜来充饥。这一发现逐渐被流传开来,抢婚外逃进入山野的新婚夫妇,便纷纷以蜂蜜充当食物,得以婚后厮守终生。

到了公元前4世纪左右,多顿人“抢婚”的习俗扰乱了社会秩序,迫使多顿首领不得不作出规定:凡成婚三十天以上者,不得卷入抢婚之列,并发给新婚对牌,以备查验。此后,外逃的新婚夫妇多数都在三十天以后主动重返家乡,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新婚夫妻在外面靠吸食蜂蜜为生的三十天,久而久之就被人们称为“度蜜月”,后来演变成了新婚度假的代称。

趣味链接

交杯酒

据传,喝交杯酒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礼记》载:“新郎、新娘各执一片一剖为二的瓢饮酒。其意是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夫妻间享有平等的地位,婚后相亲相爱,和谐美满。”到了唐代,除了沿用瓢当作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清末,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

今天的婚礼中,“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被“掷纸花”所代替,唯有“交杯酒”之礼仪仍然实行,为婚礼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

十三、“抓周”的风俗

小儿满周岁行“抓周”礼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宋朝吴自牧《梦粱录·育子》载:“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谓此为“小孩之盛礼”。由于这种风俗是在小孩满周岁时进行,俗称“抓周”。

清末民初,北京民间盛行这种小儿“抓周”礼。虽然,小儿周岁并不搭棚办酒席,也不下帖请客,但近亲们都不约而同地循例往贺,聚会一番。“抓周”的仪式一般都在吃“长寿面”之前进行。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前陈设大案,摆放好:印章、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食物、玩具,如果是女孩“抓周”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由大人将小孩抱来,让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推测其志趣、前途和将来从事的职业。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便意味着孩子长大以后,必乘天恩祖德,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谓长大以后必写得一手好文章,终能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盘,则谓将来长大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谓长大后善于料理家务。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当场就斥之为“好吃”“贪玩”,也要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总之,这是长辈对小孩的一种祝愿。

趣味链接

长寿面的祝福

民间有生日吃寿面的习俗,“长寿面”一词来源于西汉年间。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一寸长,就可以活到一百岁。”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听后就大笑了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一百岁,人中一寸长,彭祖活了八百岁,他的人中就八寸长,那他的脸得有多长啊!”

众人闻之也不禁莞尔,看来想长寿,靠人中长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人中在脸上,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过生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十四、“生肖”趣闻

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车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十二生肖了。十二生肖也被称为十二年兽。在中国的历法上有十二只年兽依次轮流当值,所以中国年就有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应用在历法上。

那么,为什么用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呢?

一说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子时(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据说老鼠是深夜里最活跃的动物,所以子时属鼠。

丑时(夜里一点钟到三点钟):据说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属牛。

寅时(夜里三点钟到五点钟):“寅”字解释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动物是老虎,所以寅时属虎。

卯时(早晨五点钟到七点钟):据说此时为“太阴”(即月亮)的时间,传说月亮上有玉兔,所以卯时属兔。

辰时(早晨七点钟到九点钟):传说此时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属龙。

巳时(上午九点钟到十一点钟):据说蛇最爱在此时利用青草作掩护,所以巳时属蛇。

午时(上午十一点钟到下午一点钟):午时阳气到顶,阴气始生,正是骏马驰骋的时候,所以午时属马。

未时(下午一点钟到三点钟):传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强,所以未时属羊。

申时(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天快晚了,猴要呻叫,所以申时属猴。

酉时(下午五点钟到七点钟):此时正当日没月出之际,古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属鸡。

戌时(晚上七点钟到九点钟):是夜的开始,由犬守夜,所以戌时属犬。

亥时(夜间九点钟到十一点钟):据说此时天地最混沌,而猪爱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属猪。

另有一种说法是,十二生肖是古代华夏族的纪年法与少数民族纪年法融合的结果。据史籍记载,居于中原的华夏族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就开始使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天干符号与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地支符号相配而成的“干支纪年法”。而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因长期过着游牧生活,便创造了一种动物纪年的方法。后来,当匈奴单于呼韩邪归附汉朝,定居中原与汉族人一起生活时,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的文化相融合,由此产生了十二生肖。

趣味链接

十二属相为啥没有猫

相传,极乐世界的佛祖,有一次忽然心血来潮,指定十二种动物守卫由地上通往天空的道路,按年份轮流值班,各负其责。这十二种动物中,原来有猫,没有老鼠。

一天,有一位名叫大势至的菩萨受佛祖之命,发出请帖,邀请入选的动物欢聚一堂,听佛祖训话。大势至菩萨将这些动物的排列顺序安排妥当后,便去请佛祖。

猫的武艺高强,为百兽之师,被公推为第一把交椅:在恭候佛祖光临的时候,猫忽然感到肚子难受,便请站在旁边看热闹的老鼠帮它暂时看守一下位置,自己匆匆上厕所去了。就在这关键时刻,佛祖驾到,佛祖刚一点名,便发现猫不在,心中不悦:老鼠趁机挑拨:“猫狂妄自大,亵渎神明,不愿当守卫,已擅自离开。”佛祖听后,非常生气,便让老鼠填补了猫的位置。

待猫从厕所返回,大势已定,无可挽回。猫一怒之下,决意与狡诈的老鼠为敌,终日寻找机会报仇。老鼠十分害怕,白日躲着,只有晚上才敢出来活动。 QKrWT5iyL+ZHH7BnzqG3xq2f5LJ+fUIOwwukaOcig807JX3AHRBeoDUxyRbE/+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