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词语中的历史:每个词语都是一段历史

一、“瓦解”来源于秦朝的灭亡

“瓦解”一词从字面上看即为瓦片破裂,意喻崩溃解体。此类词语还有一些,如“土崩瓦解”比喻彻底垮台或溃败;“望风瓦解”比喻望风而溃;“瓦解冰消”比喻完全消逝或彻底崩溃。“瓦解”还隐指人心离散、斗志涣散。

战国末期,群雄并起,秦王嬴政叱咤风云,踏平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自称秦始皇。

秦始皇驾崩,他的小儿子胡亥与赵高、李斯狼狈为奸,逼死了长兄扶苏,夺取了帝位,史称秦二世。秦二世缺少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但在残忍暴虐方面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一登上皇位,就大肆诛杀和他意见不同的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很快,秦二世的暴政引起了百姓的反抗。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举起反秦的旗帜,天下群起响应。诸侯背叛,将领倒戈,秦军在前线节节败退。起义军中刘邦、项羽的兵马直逼都城咸阳。在秦王朝风雨交加、摇摇欲坠的时候,朝廷又发生了内讧,丞相赵高诛杀了秦二世,立二世的侄子子婴为王。子婴在举行登位大典之前又诛杀了赵高,子婴只当了四十多天皇帝,刘邦和项羽就打进了咸阳城,子婴被杀死,秦王朝就此灭亡了。

后来,司马迁在记叙这段历史时,用了一个极其形象的比喻,形容秦王朝的迅速崩溃,他说:“这真像是瓦解呀,即使有周公那样的能人,也挽救不了它的毁灭。”此后,人们便用“瓦解”来比喻事物的崩溃、分裂或分解。

趣味链接

苏联的解体

在斯大林之后,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几代领导人都对原有的体制进行过改革尝试,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的弊端。改革的过程中,反复无常,使改革变成了改向,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二、楚汉相争留“鸿沟”

“鸿沟”一词我们经常见到,如:“这件事给夫妻俩的感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两人心里无形中形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再难恢复到以前那样子。”这里的“鸿”是大的意思,类似的还有“鸿儒”“鸿鹄”;“沟”的本义是田间水道,既为沟壑,则隐指难以跨越。说到“鸿沟”,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大沟”,它原是我国古代最早连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的名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只有残存的“鸿沟”和“楚河汉界”遗址。但是,“鸿沟”的名字却一直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惊天动地的事件:

秦朝末年,反秦主力刘邦、项羽兵分两路伐秦。刘邦抢先占领咸阳,迫秦王子婴献传位玉玺。刘邦被封为汉王,秦王朝自此灭亡。

随后,项羽入咸阳,杀子婴,自立为“西楚霸王”。从此,刘邦、项羽两人争夺天下,打了几年的仗,这就是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4年,刘邦一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内,后用计谋,才奋力逆转局势。突围之后,刘邦兵分两路,一路与项羽正面对峙,另一路从后路包抄楚军,这样,逐渐拖垮了楚军,此后形势发生了逆转,楚军渐弱,汉军日强。公元前202年秋,楚军粮尽,处于劣势的项羽无奈之下只好与刘邦讲和,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鸿沟为界”的故事。

因此,后来人们常用“鸿沟”比喻不可超越或难以消除的界线。今天,象棋的棋盘上也以“鸿沟”划分“楚河”“汉界”。另外,两代人之间由于生活环境、思想的不同而造成的鸿沟,常被称为“代沟”。

趣味链接

闲敲棋子得佳对

有一家货铺的老板是个棋迷,在棋艺方面很有研究,其妻子也很喜欢下棋。当年二人就是以棋相交,定下终身的。

一次晚饭过后,老板娘便摆开了楚河汉界,夫妻二人又切磋起棋艺来。下棋时老板下得十分稳健,老板娘却求胜心切,每每走错棋,急得直冒汗,在老板相让之下,才赢了两局,多少挽回点面子。第二天,两人又在一起下棋。老板一想起老板娘昨晚的狼狈样子,便口出一副上联戏谑道:

昨夜敲棋寻子路

老板娘一听丈夫的戏弄,便张口要还击,一想:不对,这上联中有玄机。原来,那“子路”虽是指寻思走棋,但暗含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人之一的子路,一时急得不知如何应对。正要认输,恰好有个客人进来买镜子。老板娘灵机一动,便应道:

今朝对镜见颜回同样,下联中也隐含了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人之一颜回。下联里表示自己照镜子可以见到自己的真实相貌(颜)。老板一听这样巧妙的对句,心中十分高兴,便让人写好,装裱之后,挂在店铺的大门上,作为一个招牌,吸引顾客。

三、“唇齿”相依

“唇齿”是比喻关系接近、利害一致的双方,成语也作“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这一词出自《左传》中“假虞伐虢”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为了扩大自己的疆土,想灭掉虢国。但晋虢两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要想进攻虢国,晋国要先通过虞国,于是晋国就向虞国提出借路让晋军通过的请求。虞国的国君惧怕晋国是一个大国,势力强盛,不敢得罪,准备答应晋国的要求。大臣宫之奇向虞国国君规劝道:“这事千万答应不得!虢国是我们虞国的外围,如果虢国灭亡了,我们虞国就很危险了。民间都知道:‘要是没有嘴唇,牙齿露在外面就会感到寒冷。’我们虞虢两国的关系就像嘴唇和牙齿的关系一样。没有了虢国在外围的战略位置,虞国的灭亡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虞国国君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一意孤行,答应了晋国的请求。宫之奇马上带着族人离开了虞国,并且说:“虞国被灭的时间就快到来了。”

果然,晋国灭了虢国之后,回师经过虞国,把虞国也灭掉了。后来,人们就用“唇齿”来比喻休戚相关、互相依存的关系。

趣味链接

夸张的讽刺

有个笑话描写个别人不知羞耻,极尽夸张,便说他“上唇碰天,下唇挨地”,初读还不太明白,细想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没脸”。妙绝!令人笑破肚皮。

四、“掣肘”不如放手

“掣肘”一词是说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难以展开,掣,就是牵制的意思;肘,就是上臂与前臂相接而凸起的地方。这一词出自《吕氏春秋》。

春秋后期,孔子有个学生叫宓不齐,字子贱,很有才能。鲁国国君派宓不齐去治理一个落后的地方单父县。子贱担心国君听信小人谗言,从而使自己无法按自己的方法治理,于是上任前,他请求国君派两名亲信和他一起赴任。

宓子贱和两名近侍到了单父,当地官吏都来拜见。宓子贱让这两名亲信书写文书,他站在一边观看,当两人正在写字的时候,他突然把他们的右肘拉扯一下。每次都这样,两名亲信写出来的字很难看。宓子贱大发雷霆,两个亲信非常气恼,便主动提出回都。宓子贱也不挽留,还说:“你们的书法功底很差,回去努力自勉吧!”

两名近侍回到都城,向鲁君报告了情况。鲁君略一思考,顿有所悟,深有感触地说:“他这是提醒我呀!他要你写字,又在一旁拉扯你,你的字当然写不好。同样的道理,我叫他去办事,却又总是去扰乱他的治理方案,就会使他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办事了,幸亏我明白了他的意思。”

经鲁君这么一说,两个亲信也恍然大悟了。鲁君立即派一名使者去转告宓子贱,叫他尽管放手行事。后来,宓子贱果然将单父这个地方治理得很好。

以后,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干预、牵制别人做事叫做“掣肘”。

趣味链接

王翦请田

秦国大将王翦率60万大军伐楚,临行前,他请求秦王赏赐了很多良田宅园,后来又谴人请求秦王再赏赐他的子孙很多上好的良田。他身边的人不能理解,问:“您要的东西也太多了吧?”王翦笑着说:“非也。现在我几乎带着秦国所有的将士来攻打楚国,秦王必定怀疑我会反叛他,我为子孙请求这么多的赏赐,这样,秦王就不会见疑于我了。”

王翦是个聪明人,他深知秦王生性多疑,一些奸臣很可能会利用秦王的这种心理,在暗地里对他进行陷害,这样他就很危险了。同时,对于一个领兵作战的将军来说,如果皇帝不相信自己,处处被牵制,那么自己就不能集中全部的力量作战,军队没有战斗力,势必会失败。因此,对王翦来说,无论于公还是于私,消除秦王的掣肘,是十分重要的。

五、孟母“断织”

人们常把中途辍学、半途而废称为“断织”。“织”并不等于“学习”,“断织”的比喻意义又是如何产生的?

据《列女传·邹孟轲母》记载:孟轲小时候上学读书很不努力,常常逃学,有一天他又逃学回家了。当时孟轲的母亲正在织麻线,问孟轲道:“你学得怎么样了?”孟轲漫不经心地回答道:“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孟轲的母亲听了,十分恼火,就拿起刀割断了手中的织物。孟轲很惊讶,问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孟轲的母亲说:“你中途辍学,就像我割断了这织物一样,前功尽弃。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扬名,多向有才能的人求教才能广见博知。”孟轲深受教育,从此再也不逃学了,从早到晚勤学不止,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被尊称为“孟子”。这个故事是说读书不能半途而废,它以“断织”为喻,所以“断织”就成为“辍学”的代称。

趣味链接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

从前孟轲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与母亲相依为命。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轲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孟轲的母亲看到了,皱起眉头,自言自语道:“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轲的母亲就带着孟轲搬到市集,挨着杀猪宰羊的地方住下。到了市集,孟轲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轲的母亲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堂附近。每月夏历初一,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轲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下。孟轲的母亲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六、“解手”是怎么来的

口语中,特别是北方地区,人们习惯把上厕所称为“解手”,这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词语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其中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

“解手”最早是指朋友相逢高兴地“携手”,相当于现代的握手,离别时称“解手”。宋代秦观有诗云:“不堪春解手,更为客舟停。”这是说春天时朋友相逢了,高兴得不能忍受离别,竟为朋友停舟不归。可是到了明代,这个充满友情的词,词义开始发生了变化。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立皇太孙朱允炆为帝,就是历史上的建文帝。此举惹恼了燕王朱棣,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多年,为大明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满以为皇位非他莫属,没想到太祖居然将皇位传给了乳臭未干的朱允炆,朱棣心中很是不服。于是,他暗地招兵买马发展自己的势力,伺机谋反。建文帝看到诸王的势力强大,难以控制,就采取了“削藩”的政策。这样就使朱棣找到借口,他以“清君侧”的名义公开发难,号称“靖难”之师,一路从河北、河南、山东打到了南京。大战四年,军民伤亡无数,造成江北地区人烟稀少、千里无城乡的悲惨局面。

燕王即位以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实行移民垦田政策,决定把山西地区的农民迁移到河北、河南、山东一带来。但故土难离,百姓们用各种方法反抗,怎么办呢?官兵就编造谎言,把百姓们骗到洪洞县大槐树下,然后强迫他们登记,实行强制移民。官兵为防止移民路途中,有人逃跑,就把他们反绑起来,再用绳子一个个穿起来,相互牵连在一起,一人要动,就会牵动别人,谁也逃不脱,就这样押解着百姓向移民区进发。路上有人要大小便,就向官兵哀求:“大人,请把我的手解开,我要大(小)便。”次数多了,只要说声“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大小便了。从此,“解手”就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流传至今。

趣味链接

“出恭”的由来

上厕所还有一个雅称叫“出恭”,这一词始于明朝。

明代国子监为防止学生私自外出,特设一面牌子,出去领牌,回来交牌,方便考核。牌子上书有“出恭入敬”四字。考试时,场内亦设此牌,考生欲离席如厕,需领得此牌方可。到后来就称之为“领出恭牌”。再后来,就直称如厕为“出恭”了。

七、“东西”究竟是什么

“东西”一词,含义极为丰富,用法也灵活,比如它本身可以指方位,与“南北”相对;要买某物品,可以说要买“东西”;骂人的话也作“你这个坏东西”。有一则笑话说有位外国教授,向学生解释汉语“东西”一词时说:“中国人称物为东西,这东西,那东西,都可以称为东西。但人不是东西,我不是,你们不是,他们不是,我们大家都不是东西!”

“东西”是一切物体的统称,它的来源跟中国的五行有关。我国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东方属木,代表一切植物;西方属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方属土。由于水、土、火是自然界常见的,常被古人忽视。木和金则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认为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的物质,因此,人们就用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东”“西”来代表世界上的物体。

据说,宋朝理学家朱熹,有一次在街上碰见他的朋友盛温和提着一只竹篮子。朱熹问他:“你干什么去?”盛温和答:“去买东西。”朱熹又问:“为什么不买南北?”盛温和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金、木之类的竹篮子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水与火,我这竹篮子就不能装了。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

趣味链接

对联讽总统

1914年4月,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激起国民怨愤。前清翰林、湖南巨绅王闿运给袁世凯总统府撰写一联,以吐胸中愤懑: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王闿运用镶嵌的手法,上联嵌入“民国何分南北”,下联嵌入“总统不是东西”,这是对袁世凯的辛辣讽刺和严厉斥责。

八、“倒霉”原是“倒楣”

汉语里,带“霉”的字多含晦气的意思,如“霉头”“霉气”“走霉运”等,口语里常说“倒了八辈子的霉”。“倒霉”一词指做事不顺利或者遇到不好的事。这个词语怎么来的呢?

清代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中有一段讲到“倒霉”之原由,是这么记载的:明朝时候,科举考试很难考中。从乡试开始,考生们就在自己家门前竖一根旗杆,称为“楣”,考中了便挂上一面旗,旗上写着“捷”字,来光耀门楣。如果京试也考中了,就要换成黄色的旗来大大庆贺一番。如果考不上,就要把原来竖起的旗杆放倒,自认“倒楣”。

后来,“倒楣”一词运用得更为广泛,凡人们遇到不顺心的事,都被称作“倒楣”。经过长期的流传,“楣”字被更能代表沮丧心情的“霉”字代替,“倒霉”一词的含义从此固定下来。

趣味链接

说“倒霉”

关于“倒霉”有个笑话:从前,有一户人家过年时请人写了一条幅贴在大门外,原意是:“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但写条幅的人把字句都连着写,忽略了断句,语句之间既没有标点,也没有间隔。初一,拜年的人一见条幅,忙问道:“你家遇到什么倒霉事啦?”主人怏怏不乐地说:“干嘛一进门就说不吉利的话?”来人指着门上的条幅说:“你这儿不是写着吗?‘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九、“马虎”不得

大家都知道,“马虎”是说对工作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马”与“虎”本是两种动物,二者连在一起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草率、不细心,这是为什么呢?

“马虎”一词,据说来自宋代。相传,当时京城有个粗心大意的画家,非常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动物,但又不细心观察,有时仅凭想象信手乱画。有一次,他正在画一只猛虎,可刚画出虎头,就有人请他画马。于是,他就接着虎头画了一匹骏马的身子。那人看了莫名其妙,问他:“这是马啊还是虎啊?”画家答:“马马虎虎!”那人见他画得不伦不类便走了。这位画家却自鸣得意,把这张画挂在墙上自我欣赏。他的大儿子看见了,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回答是虎。他的二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马。

一天,他的大儿子出外打猎,看见一匹马在树林里的草地上溜达,他以为是虎,张弓就射,将马射死了,结果不得不赔偿马主的损失。二儿子去野外玩耍,碰到一只老虎,气势汹汹地向他扑来,他以为是马,不但不躲避,反而上前要去骑,结果被老虎咬死了。

事后,画家伤心不已,追悔莫及,痛心地将这幅画从墙上摘下来,烧掉了,并写诗自嘲:

马虎图,马虎图,似马似虎。

大儿依图射死马,

二儿依图喂了虎。

草堂焚毁马虎图,

奉劝诸君莫学吾。

此后,人们便把办事不认真、粗心大意的人称为“马虎先生”了。

趣味链接

画像失真

明代苏州蒋思贤父子为人画肖像。为了展示画画的才艺,父子二人互相对画,画好后将画像公之于众,但所画的画像皆失真,有人嘲之云:

父画子不像,子画父不真。

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人。

十、“抬杠”这样来

两个人争论不休,各持己见,谁也不肯服输,人们称之为“抬杠”。这“抬杠”不同于斗嘴,斗嘴可能停留在互相戏谑几句后就完事了,如两口子斗嘴,还颇有亲密的意味,而抬杠则是较上劲儿了,用俗语说叫动真格。不过这种嘴上功夫,最终还是要落到一个“理”字上,正如《红楼梦》里的一句话:“三人抬不过一个理字去。”

“抬杠”一词来自民间的习俗。过去,民间春节闹元宵常常会有形形色色的花会,其中有一个奇特的抬杠会,有些地方叫“撞官会”“甩会”“太平颤”等。其道具是众人抬着一个巨大的杠杆,杠杆翘起的一端安着一只椅子,椅子上坐着一个身穿红袍、头戴纱帽的丑官。这丑官没有固定的台词,而是即兴回答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或者互相争辩、拌嘴,常常逗得人们哄堂大笑。后来,人们就把这样类似的对话称之为“抬杠”了。

趣味链接

有意思的“抬杠铺”

古时候有个“抬杠铺”,专门以“抬杠”赌输赢。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着毛驴来到这里,觉得这事很新鲜,就掏出银子下赌注,要和掌柜的赌输赢。抬杠铺掌柜问他:“大仙整天骑着毛驴游荡,究竟是往前走呢,还是往后退?”张果老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朝前走!”掌柜的说:“你总是倒骑毛驴,怎么能说往前走呢?”一时把张果老问得张口结舌,只好认输。

孔子周游列国正好路过此地,恰逢盘缠快花光了,看到以抬杠赌输赢的抬杠铺,心想凭自己的学问,肯定能赚回点银子,便走了进去。掌柜的见孔子来抬杠,就问:“请问孔夫子,常言道:‘父母在家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否您说的?”孔子答:“正是。”掌柜的冷笑道:“那么您高堂健在而四处周游,这岂不违背了您自己的教条吗?”一席话把孔夫子问得哑口无言,把仅有的二两银子输光了。孔子的弟子颜回见老师愁眉不展,一问才知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一手拿着杀猪刀,一手拿着一杆秤,来到抬杠铺张口就说:“掌柜的!我说你这脑袋不过半斤,不信割下来称称!”说着就要动手。掌柜的忙说:“认输!认输!”这样,颜回把老师输掉的银子又挣了回来。

十一、何谓“圈阅”

“圈阅”就是领导人审阅文件后,在自己的姓名处画圈,表示已经看过。

自三国时起,我国就有在文字和契约上签字署名的做法,以表示某人的身份,史书上称为“押”。唐宋时期,改变了过去署全名的做法,臣僚们在进呈公文或传阅书牍时,只书写上自己的字,表示“阅过”之意。

公元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呈文。按照惯例,每次阅过文牍后,王安石都要写上一个“石”字。由于文牍多,他的性子又比较急,且不太注意书写规范,因此,这个“石”字在写了一横一撇以后,干脆把剩余的“口”字画成了圆圈。据史书记载,“他作圈多不圆,往往窝扁,又多带过”,因此,给别人造成了很多麻烦。为了方便,在一次议政会之前,王安石将“阅毕”文牍的符号告诉了大家,即一横一撇后加一个圆圈。事隔不久,他又索性把一横、一撇去掉了,仅将圆圈保留。其他同僚纷纷仿效,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了“阅毕”文件的特殊符号。

时至今日,这种“圈阅”的形式仍然流行,领导在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姓名,然后在上面画个圈,表示已经阅过。

趣味链接

郑板桥断案

有位丧偶的老者,续弦后又得一子。临终时,老者写下遗嘱,关照家人在他死后才许拆封。待老人死后,其家人打开遗嘱,可老者所写文字没有标点符号,因此惹来一场争执。老者前妻所生女儿已出嫁,女儿女婿认为父亲的家产应归他们,照他们的读法是: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产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后妻自然不服,遂带着幼子状告到县太爷郑板桥那儿。郑板桥在对当事人实情做了调查后,对孤儿寡母甚表同情,遂用朱笔将遗嘱圈点了几下,当众诵读,老者的女儿女婿便也无话可说。原来,郑板桥读为: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产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十二、“润笔”是稿费的雅称

稿费是近百年才有的新词,以前对稿费有个雅称叫“润笔”。有趣的是,古时士大夫讲究清高,耻言金钱,非说不可时,称之为“阿堵物”,意思是“那个东西”。

关于“润笔”一词,在《隋书·郑译传》一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朝时有一个叫郑译的人,他是开国功臣,深得隋文帝杨坚的器重,但是后来由于疏于职守及不孝顺母亲,被隋文帝贬了官。过了一些日子,文帝念他往日的功劳,又重新起用他,封他做了刺史。

郑译奉诏归来,隋文帝赐宴招待他。席间,隋文帝对群臣说:“想当年,郑译与我同生死,经历过许多危难,这些事,我是不会忘记的。”说罢,当场宣旨恢复郑译的爵位,并让内史令李德林马上起草诏书。

李德林正要提笔,一边的丞相高颎开玩笑地对郑译说:“哎呀,你看看,这笔都干了,怎么写诏书呀,郑公,你给润润笔吧!”意思是要郑译送点礼物作酬劳。郑译听懂了这话外音,风趣地回答:“我一直在山野之间生活,接到命令就赶紧快马过来,来得匆忙,囊中羞涩呀,叫我拿什么来润笔呢?”大家听了仰面哈哈大笑,连隋文帝也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后来,“润笔”一词一直沿用了下来,成了书画酬金的代名词。故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稿费,也被称作“润笔”。

趣味链接

古人的润笔

古代文人所得的润笔费,即稿费,十分可观。钱泳《履园丛话》载:“白乐天为元微之作墓铭,酬以舆马、绫帛、银鞍玉带之类,不可枚举。”皇甫湜为裴度作《福光寺碑》,字数不过三千,裴度赠给他车马丝绸,皇甫湜嫌少,裴度又酬谢绢九千匹。韩愈为文,必索润笔。刘禹锡《祭韩吏部文》“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这虽是形容之词,有所夸大,但也说明当时稿酬是十分高的。

古代文人们的润笔之最,要算唐朝的李邕了。《旧唐书》讲,“邕尤长碑颂”,“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受纳馈遗,以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

十三、“知音”的由来

“知音”常指知心朋友。杜甫在《哭李常待峰》中诗云:“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那么,为什么把知心的朋友称为“知音”呢?

“知音”源自一个千古传诵的故事。《列子·汤问》中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善于弹琴。他所弹的曲子典雅动听,但一般人都听不懂。有次他回乡坐船从汉水经过,那夜月色很好,俞伯牙便在船头弹琴。有个晚归的樵夫,听见船上传来优雅的琴声,便跑到岸边偷听起来。俞伯牙先弹了一阵志在高山的曲调,樵夫听了,情不自禁地说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好啊,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

俞伯牙又弹了一阵意在流水的曲子,樵夫又说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美啊,宽广浩荡,好像浩浩荡荡奔流的河水一样!)

俞伯牙再也坐不住了,连忙把樵夫请到船上,称樵夫为自己的“知音”,并与樵夫结为好友。这位樵夫名叫钟子期,是个隐士,很懂音乐,尤其善于听琴。

后来,钟子期去世,俞伯牙闻讯悲痛欲绝。他痛泣许久,挥泪操琴,叹道:“今日重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继而割断琴弦,并把琴身砸碎,发誓终生不再弹琴。这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传说。

趣味链接

伯牙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首义公园内,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它始建于北宋,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又重建了琴台纪念碑廊,并刻上琴台简史、碑文以及俞伯牙的画像。

在俞伯牙画像旁还有两副对联,歌颂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友谊。第一副对联是: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另一联是:

绿树成荫,芳草为积,登临贵在得趣时耳;

水仙已去,樵子不来,先生何以移我情乎;

两副对联,不但描绘出了琴台的风景,而且还写出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意趣。

十四、用“桃李”比喻学生的由来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如果老师教育、培养了很多学生,则可称作“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比喻为“桃李”呢?这里有一个历史典故。

据《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提拔了一大批人,后来由于政见不一,他得罪了魏文侯,却没人肯站出来帮他说话。子质只好辞官独自去了北方。

后来,子质遇见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抱怨自己栽培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致使他流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子简听后,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夏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叶子乘凉,秋天长出来的刺还会扎伤人。因此,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你过去培养、提拔的都是一些不值得举荐的人,所以他们也就不会报答你啊。”

又《资治通鉴》中记载:狄仁杰曾荐姚崇等数十人,都为名臣,可称狄仁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于是,后来人们就把培养人才称作“树人”,把受教育后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称作“桃李”;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则称为“桃李满天下”。

趣味链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西汉时候,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赫赫,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中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百姓们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

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使得树下都走出了一条小路。李广将军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7RUobBOBbTWLSHtlV7ycK/fhwj6WJclNRW6RMG3aM6TfksgaYwhjXiOWdFPAnpv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