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周、郑交质(隐公三年)

【原文】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 ,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釜之器 ,潢污、行潦之水 ,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繁》、《采蘋》,《雅》有《行苇》、《泂酌》 ,昭忠信也。”

【注释】

①畀(bì):给予。②成周:地名,现今河南洛阳。③明恕:明察宽厚。④筥(jǔ)、锜(qí)、釜:筥,圆形的竹筐。锜、釜,炊具。⑤潢(huáng)污:不流动的水,代指低洼中的积水。⑥《泂(jiǒng)酌》:诗名,《诗经·雅·大雅·生民之什》中的一篇。

【译文】

郑武公、郑庄公都是周平王的卿士。周平王私下又将政事交予虢公,郑庄公对周平王有些怨念,周平王说:“没有这种事。”所以周国、郑国交换人质。周国王子狐前往郑国做人质,郑国公子忽则在周国为人质。周平王驾崩后,周国人想要把政权交给虢公打理。四月,郑国大夫祭足率领士兵将温地(属于周地范畴)的麦子收割了。秋天,又将周地的嘉谷收割了。周国、郑国由此而相互憎恨。

君子说:“如若不发自内心地讲诚信,即便有人质也没有什么好处。明察宽厚地做事,并且要用礼仪加以约束,即便没有人质,谁又能够离间他们呢?只要有诚信,山涧溪流、水坑里的野草,类似于水草、蕰藻的菜,圆筐炊具类的器具,低洼和路边的水,都可以用来祭祀鬼神,可以进献给王公,更何况君子建构两个国家之间的信用。行事以礼仪,又哪用得上人质呢?《国风》中有《采繁》《采蘋》《大雅》中有《行苇》《泂酌》,都宣扬了忠诚和信用。” U7ZNmk0lFTYalKOAT6bin3KsLdnXpBRn2N7k0+DmP/JtKUaTrPvcOcJwv5zHIQ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