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夫血肉之身……”——勿以恶小而为之

“夫血肉之身,尚然 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太甲曰:‘天作孽 ,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云:‘永言配命 ,自求多福。’”

“我们这个血肉之躯,尚且还有一定的数;而义理的、道德的生命,哪有不能感动上天的道理?

书经太甲篇说:‘上天降给你的灾害,或者可以避开;而自己若是作了孽,就要受到报应,不能愉快心安地活在世间了。’

诗经上讲:‘很多福报,不用求,自然就会有了。’因此,求祸求福,全在自己。”

主题阅读链接

在了凡看来,因为没有作孽,所以“很多福报,不用求,自然就会有了。”这是有德的结果。所以,多善是“立命”的关键之一。

三国时刘备在白帝城临终托孤时,仍不忘谆谆告诫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一世枭雄,留下的名言不多,唯有这句话流传千古,而且给后人永久的启示:奉劝人们不要因为某个坏习惯不起眼就不重视,这句话看似比较浅显,但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它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从善去恶,以免因小失大。

白居易为官时曾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

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禅师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

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没想到只是如此平常的话,便失望地说:

“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却行不得。”

所以,不要看谁都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道理,但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

商纣王刚登上王位时,请工匠用象牙为他制作筷子,他的叔父箕子十分担忧。因为他认为,一旦使用了稀有昂贵的象牙做筷子,与之相配套的杯盘碗盏就会换成用犀牛角、美玉石打磨出的精美器皿。餐具一旦换成了象牙筷子和玉石盘碗,就千方百计地享用牛、象、豹之类的胎儿等山珍美味了。在尽情享受美味佳肴之时,一定不会再去穿粗布缝制的衣裳,住在低矮潮湿的茅屋下,而必然会换成一套又一套的绫罗绸缎,并且住进高堂广厦之中。

箕子害怕演变下去必定会带来一个悲惨的结局,所以他从纣王一开始制作象牙筷子起,就感到莫名的恐惧。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箕子所料。仅仅只过了5年光景,纣王就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地度日。他的王宫内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兽肉,多得像一片肉林;厨房内添置了专门用来烤肉的铜烙;后园内酿酒后剩下的酒糟堆积如山,而盛放美酒的酒池竟大得可以划船。纣王的腐败行径苦了老百姓,更将一个国家搞得乌七八糟,最终被周武王剿灭。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对小的贪欲不能及时自觉并且有效地修正,终将因为无底的私欲酿成灾难,小则身败名裂,大则招致亡国。我们要时常依照好的准则来检点自身的言行和思想,从善如流,否则等出现不良后果再深深痛悔都已太晚!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臣,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食,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人之善恶不分轻重。一点善是善,只要做了,就能给人以温暖。一点恶是恶,只要做了,也能给人以损害。而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影响。所以,生活中的我们须谨言慎行,从一点一滴之间要求自己,做到为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人生的沟沟坎坎中马失前蹄,断送我们本该美好的前途。 KgKJZsd2MKCzFTtxbVr2nI3a6WbL1SGUO6AU3Z3KR8u8Aejz8t/MaOgeEYCWBe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