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玩具

忆中,我童年的玩具基本上都是自己和小伙伴们动手做的,店铺中几乎没有什么玩具售卖。那时还是刚刚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想不到在一千年前的宋朝,城市中已经出现了专门的玩具市场,有非常丰富的商品玩具,养活了一群专卖儿童玩具的小商贩。据《武林旧事》记述:“若夫儿戏之物,名件甚多,尤不可悉数,如相银杏、猜糖、吹叫儿、打娇惜、千千车、轮盘儿。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皆他处之所无也。”另据《都城纪胜》,杭州“又有专卖小儿戏剧糖果,如打娇惜、虾须糖、宜娘打秋千、稠饧之类”。

■ 南宋李嵩《市担婴戏图》。

所谓“儿戏之物”、“小儿戏剧糖果”,都指玩具。这些玩具名目已多不可考,“吹叫儿”大概是一种可以吹响的哨子,“打娇惜”“千千车”是不同的陀螺,“虾须糖、宜娘打秋千、稠饧”则是既可玩赏又能食用的食品玩具。一些今人还在玩的玩意儿,如小刀枪、骰子、纸牌、钓竿、绢孩儿、弹弓、毽子、风筝、象棋等等,宋代的市场上均已有售。

每年的七月初七,乞巧节,简直便是宋人的玩具购物狂欢节。这一天,东京的大街小巷“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这个“磨喝乐”,乃是宋代最流行的泥娃娃(“磨喝乐”原为梵文“摩喉罗”的讹音,不知何故被宋人借用来命名泥娃娃),其地位相当于今日的芭比娃娃。

同芭比娃娃一样,“磨喝乐”制作精良,身材、手足、面目、毛发栩栩如生,而且也配有漂亮的迷你服装。《醉翁谈录》说:“京师是日(即乞巧节)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之摩喉罗。小大甚不一,价亦不廉。或加饰以男女衣服,有及于华奢者,南人目为巧儿。”《西湖老人繁胜录》也说:“御街扑卖摩侯罗,多着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亦有著背儿戴帽儿者。”尤以吴中名匠袁遇昌制造的“磨喝乐”最为神奇,“其衣襞脑囟,按之蠕动” 想必泥人内部配有机械装置。

宋朝的寻常市民家、富室乃至皇家之中,都有“磨喝乐”的忠实粉丝,“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 。流风所至,宋朝孩子很喜欢模仿“磨喝乐”的造型:“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喉罗之状。此东都(汴梁)流传,至今不改,不知出何文记也。” 大人们夸一个孩子可爱迷人,也会说“生得‘磨喝乐’模样”。“磨喝乐”既然风靡天下,价钱也就不可能太便宜,“价亦不廉”;贵者,“一对直数千(文)”。名匠袁遇昌制作的“磨喝乐”更是昂贵,每对叫价“三数十缗”。

除了“磨喝乐”,商家在乞巧节当然还会隆重推出其他玩具,如以黄蜡铸成的“凫雁、鸳鸯、鸂鶒、龟鱼之类,彩画金缕”,叫作“水上浮”;又有“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叫作“谷板”;有“以瓜雕刻成花样”,叫作“花瓜”;又有“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篮彩缕束之”,叫作“种生”。这些新奇玩意儿,“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

清明时节也有很多新鲜玩具上市。“民间又卖小秋千,以悦儿童,团沙为女儿立于上,亦可举之往来上下,又以木为之而加彩画者甚精” ,这是一种可活动的小秋千。“又造辎軿(带帷幔的车子)以卖,其长尺许,其大称之,以木为之者最精。亦有编竹为之者,其粗者桃花车儿,辕轮帘盖皆具,以木为牛,皆可运行,或为载土车水车,其制不一” ,是一种制造水准很高的玩具车。

元宵节期间,则是灯笼热销的旺季:“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自此以后,每夕皆然”。时人形容“灯品至多”,“精妙绝伦”。有一种“无骨灯”,是“混然玻璃球也”;走马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还有一种名为“大屏”的巨型灯,“灌水转机,百物活动”,是用水力驱动旋转的。在夜市中扑卖的“琉璃炮灯”也很精巧,宋人范成大有一首咏元宵节应节物的诗,写道:“映光鱼隐见”,并自注:“琉璃壶瓶贮水养鱼,以灯映之。”这里说的便是“琉璃炮灯”。另一位南宋诗人叶茵的《琉璃炮灯中鱼》描写得更细致:“头角未峥嵘,潜宫号水晶。游时虽逼窄,乐处在圆明。有火疑烧尾,无波可动情。一朝开混沌,变化趁雷轰。”想来这种“琉璃炮灯”既可盛水养鱼,也可点上蜡烛,烛光鱼影相映,应该很漂亮。

只有一个富足、闲适的社会,才会如此专注于制作儿童乃至成人的玩具。 krgM3G8M1OcLNH/ixtyJMDqvKDzh0opVXhiEAHDUpLPVnpB4UWUSjTYwHayUAF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