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蹴鞠

果说捶丸、马球只是贵族的健身时尚(从吕原明《岁时杂记》的记载看,“京师少年多以花球棒为击鞠之戏”,汴梁的民间也有马球运动,但宋朝马贵,马球运动肯定难以普及),那么“蹴鞠”毫无疑问便是宋朝的全民运动了。

蹴鞠,即踢足球。宋代蹴鞠的玩法主要有两大类,一叫“白打”,强调的是技巧性与观赏性,不设球门,双方以头、肩、背、膝、脚顶球,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而球不落地,技高一筹者胜出。一叫“筑球”,更强调对抗性,与今日的足球比赛差不多:“左右军筑球,殿前旋立球门,约高三丈许,杂彩结络,留门一尺许。左军球头苏述,长脚幞头,红锦袄,余皆卷脚幞头,亦红锦袄,十余人。右军球头孟宣,并十余人,皆青锦衣。” 对垒的双方身着不同颜色的球衣,各十余人,以将球踢入球门为进攻目标,进球多者得胜。

■ 《宋太祖蹴鞠图》。

我们当然可以不同意宋代蹴鞠是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之说,但无法否认,宋朝人对于蹴鞠的热爱,半点不亚于现代英国人对于足球的热情。不但城市中有蹴鞠比赛的热闹场面,“宝马嘶风车击毂,东市斗鸡西市鞠”;而且农村人也很喜爱蹴鞠,“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甚至有了女子球队,“舞馀燕玉锦缠头,又著红靴踢绣球”。

宋代商业发达,城市中常常可以见到商业性的蹴鞠表演。元宵节前后,东京城的御街有大型的足球比赛供市民观赏,“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如果你在南宋的临安逛街,则很可能会遇见一家叫“黄尖嘴蹴球茶坊”的茶楼,可以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足球比赛;如果走到临安著名的公园蒋苑,也会看到那里有“立标竿射垛,及秋千、梭门、斗鸡、蹴鞠诸戏事,以娱游客” ,就像现在的公园有各种游乐节目吸引游客。

宋朝有自由结社之风,热爱蹴鞠的人都可以组织或参加“打球社”“蹴鞠社”之类的社团。若要说宋代最著名的足球俱乐部,便非“齐云社”莫属了,民间又称之为“圆社”。“齐云社”的工作包括发展会员,传授、切磋踢球技术,订立协会章程,制定蹴鞠规则与礼仪,考核球员技术等级,组织足球比赛与表演等,是民间蹴鞠的自治组织。

每一年,“齐云社”都要组织一届全国性的蹴鞠邀请赛,叫作“山岳正赛”,类似于今日的“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大赛之前,“齐云社”要给各地球队发出通知:“请知诸郡弟子,尽是湖海高朋,今年神首赛齐云,别是一般风韵。来时向前参圣,然后疏上挥名。香金留下仿花人,必定气球取胜。”参赛的球队需要缴纳一定费用,叫作“香金”,最后胜出者可获得奖品,叫作“球彩”。“山岳正赛”也是“齐云社”评定全国各球队技术等级的过程,对通过考核的球队,“齐云社”会发给一面“名旗”,类似于认证证书,“赢者得名旗下山,输者无名旗下山”。

最后我想提醒列位看官,宋人蹴鞠所用的皮球,从形态看已经跟现代足球非常接近,为空心充气的皮球,比较有弹性。宋人所著《皇朝事实类苑》记载:“(以前的)蹴鞠以皮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亦谓为毬焉。今所作牛彘胞,纳气而张之,则喜跳跃。”意思是说,以前蹴鞠用实心球,今人所用的皮鞠,是充气的空心球,以牛或猪的膀胱为球芯,充气后,外面再包以牛皮,弹跳性很好。

能弹跳的球对圆形的要求很高,唐人做的皮鞠,由八片外皮缝合而成,还不够浑圆。宋人则用十二瓣硝制过的软牛皮来缝合,“香皮十二,方形地而圆象天。香胞一套,子母合气归其中”;“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密砌缝成,不露线角”,“碎凑十分圆”。 几何学告诉我们,十二个五边形正好可以构成一个球形体。这样缝制出来的皮鞠便非常圆了。

那么宋人是如何给足球充气的呢?用小型鼓风机,宋人称之“打揎”。“打揎者,添气也。事虽易,而实难,不可太坚,坚则健色(即皮鞠)浮急,蹴之损力;不可太宽,宽则健色虚泛,蹴之不起;须用九分着气,乃为适中。” 宋朝皮鞠还有标准重量,为“十四两”,跟今日足球的重量差不多。如果谁以为那时候的足球是实心的、缺乏弹跳力的,那就低估宋人的智慧了。 uaxaVCORRUJy/0nA5Y/dYZJXl6xbLvsvLVOuNZPya2+Di27kNXQRPPF5VuFxXd+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