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子未暇良知之致,而汲汲焉顾是之忧,此正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之弊也。
——王阳明
司马迁曾经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过:“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躲避小的责备。的确,人生如棋,唯有把握大局,关注棋盘的走向,不被一两个棋子所牵绊,这样才能赢得整盘棋局的胜利。很多人的成功也是如此,他们往往牢牢掌控着大局,却不去苛求细节。这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如果过分拘泥于细节,就会失去对大局的控制,让“大局”跌入“小局”,得不偿失。
过分拘泥于细节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害处呢?王阳明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吾子未暇良知之致,而汲汲焉顾是之忧,此正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之弊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还没有去致良知,却纠结于一些小事情,这就是把难以理解的东西作为学问的弊端。在王阳明看来,我们平常人也能够像圣人一样明白“致良知”这个大道理,但是我们经常拘泥于一些细节问题,往往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在“致良知”的道路上无法前进,导致最后无法真正地做到“致良知”,这就是圣人和普通人的区别。
王阳明通过这句话批评了那些因小失大的做法,同时,他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用功到精细之处,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并非是刻意的,如果将细节主观地当做自己攻克的目标,这种近乎病态的执著就会变为阻挡其成功的障碍。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大事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大气磅礴。因为他们做事保持着一种随意的状态,眼光一直盯着前方,这样才能无所羁绊地持续前进,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东非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种个头很小的吸血蝙蝠,它们主要吸食野马的血液,可以说是草原野马的天敌。
之所以说吸血蝙蝠是草原野马的天敌,绝不仅仅是指它们吸食野马的血液,而是说它们能够威胁到野马的生命。小小的吸血蝙蝠,有什么本事可以杀死野马呢?原来,吸血蝙蝠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们很难被驱赶,一旦吸附在马腿上,无论野马怎样跳跃,都不会被甩下来。众所周知,野马是一种脾气暴躁的生物,当吸血蝙蝠吸附在它们的身体上时,由于无法容忍这种事情,它们就会暴怒和狂奔,当吸血蝙蝠吸饱了血离开的时候,野马也已经累得奄奄一息了,大多数因为体力耗尽、心力衰竭而死亡。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野马不是因为被蝙蝠吸血而死。其实,小小的吸血蝙蝠所吸取的血液只是野马身体中很少的一部分,真正导致野马死亡的原因是:野马狂躁的性格使得它们失去理智,迷失了“大局观”,全身心拘泥在“有东西在我身上,这让我很不爽”这件事情上,因小失大,以致失去生命。
小小的吸血蝙蝠可以杀死野马,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为了实现更远大的目标,就必须学会从大处着眼而适当地忽略一些小事,这样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关键问题,从而赢得主动权。曾国藩曾说:“每一个能做成大事的人都是能着眼大局的人,所以那些把目光紧盯在小事上的人最终只能得到蝇头小利。”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瑕,性格上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所以难免犯错误。但是缺陷无伤大雅,只要不耽误事情的整体进度,不影响克服难题。
王阳明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我们之所以给他如此响亮的称号,不单纯是因为他的名气大、学问大,更是因为他的气度大、格局大。比如,他在钻研儒、佛、道三家学问的时候,从不会咬文嚼字、断章取义,而是吸取其中的精髓思想与核心要点为心学所用,因此他才能做到既钟情于某一门学问又能包容百家思想,这种态度正是源于他不过分拘泥于细节的思维方式。从更深的层面去探讨王阳明对细节的态度,可以发现:只要人们的内心遵循了天理,那么人和人、物和物之间存在的差异也是可以包容的。由此去品评心学也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门学问能不能发扬光大,不仅在于它本身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更在于它的包容性和调和性。一门不能求同存异、抓大放小的学问,不会被更多的人接受。
人的精力有限,世事却又纷杂,每天沉浸在细节上的话,很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就像哲学所说的那样,事物的矛盾有主次之分,“方向”、“大局”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细节”是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这样就很容易明白了。做事情时,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局”上,因为这决定了我们做事情是否成功;不要拘泥于“细节”,白白浪费精力,做舍本逐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