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托马斯·布朗说:“当你嘲笑别人的缺陷时,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你内心嘲笑着自己。”
苏拉和朋友在一间高雅的西餐厅里小聚。不多时,邻桌的一位女士开始打手机,提到了婆婆、孩子、婚姻,看样子是在跟丈夫通话。那位女士越说情绪越激动,最后竟然开始爆粗口,吵嚷了半刻之后,气急败坏地走了。苏拉望着那女士离开的身影,摇了摇头,低声地跟朋友说:“何必呢?就算真的过不下去了,好聚好散,用不着像仇人似的吧?”
她们继续天南海北地聊着,后来竟谈到了家庭的问题。苏拉和丈夫都上班,孩子一直是婆婆照看,两代人在如何管教的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对婆婆的不少做法,苏拉心里很不满。她像压抑了很久终于找到发泄的机会那样,向朋友诉说婆婆如何溺爱孩子,丈夫在这个问题上立场多不坚定……朋友看着她,没有一句安慰,反倒笑了,说:“瞧,你现在不也发脾气了吗?说丈夫,说婆婆,只是分贝低了点,没刚才美女的火气大。”
苏拉叹了口气说:“唉,遇到这样的事,估计谁心里都觉得憋屈。看来,以后不能随便说别人了,因为自己做的也未必好。”
这样的事,许多女人都曾经历过:看到某些不入眼、不入心的人和事,就觉得对方没有修养,没有内涵,或是默默地鄙夷,或是直截了当地指责。可事实上,没有谁的灵魂那么完美,当我们在别人身上发现瑕疵的时候,也正是自己暴露缺点的时候。没有置身于当事人的立场,感受不到对方的心情,主观地评头论足,其实也是一种苛刻和浅薄。
L在地铁上看到,一位母亲不知何故,对年幼的孩子破口大骂。她当时就想:“这个女人太‘过分’了,大庭广众之下不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再者,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怎么能这么训斥他呢?如果以后我有了孩子,不管碰到什么事,都不会这么发脾气。”
可就在那天,L回到家后,突然发现自己电脑桌上的水晶球不见了。她问过母亲才知道,原来是四岁的小侄子在屋里跑闹,不小心把那水晶球给摔碎了。那个水晶球是她逛了很多家店才买到的,很是喜欢。L心里很明白,小侄子只是无心犯的错,可她还是忍不住大发雷霆,吓得小侄子哭了半天。发过脾气之后,她突然想起公交车上的那一幕,暗自感叹:“原来,我也会像那个女人一样对待孩子,我也会有缺少宽容和耐心的时候……”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说过:“不要由于别人不能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愤怒,因为你自己也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没有谁是完美的,也没有谁是不会犯错的,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看不惯的人表现出来的特质,可能在我们身上也会找到。静下心想想:当你指责爱人痴迷于游戏废寝忘食的时候,你自己是不是也会痴迷于逛淘宝而迟迟不肯休息?
要做个心平气和、善解人意的女人,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抵触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在一旁指责别人的错,鄙夷别人的缺点。当你发现自己对别人表现出的某些特质感到厌恶、忍不住想挑剔的时候,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情况?是否有过比他还要失控的时候?用当时的自己,和此刻看到的对方,做一个对比,也许你就不会那么愤怒了,因为你会发现,每个人都不完美。
电视屏幕上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妻子偶然发现丈夫有外遇,发疯一样地冲到丈夫的办公室,和他大吵大闹,俨然像个泼妇。丈夫原本有些悔意和歉疚,可见此情形,竟然坦白承认了,又反过来数落妻子的不是。
陈楚眉头紧皱,有感而发:“这女人疯了吧?太不理智了。为什么不私下跟他谈谈呢?弄得满城风雨,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太看不惯她这样的人了……”丈夫在旁边撇了撇嘴,说:“如果是你,反应可能比她还要激烈呢!上次因为一点儿误会,你就不依不饶了……”
听丈夫这么一说,陈楚只好以笑作罢。对于电视里的女主角,她的厌恶感逐渐变成了一种同情:在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她不离不弃,陪他一起创业;公司刚起步的时候,她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付出了太多的艰辛。结婚十几年,她悉心地照顾他的父母、抚育他们的孩子,里里外外的事都是她一人在打点,为的是让他能安心发展事业。如今,他飞黄腾达了,却忘记了昔年的旧情,忘却了还有一个为他日夜操劳的人。换作是自己,势必也会感到心寒和愤怒。
如此想来,她对女主角歇斯底里的疯狂举动,又多了一份理解和原谅。尽管对她处理问题的极端方式不敢恭维,可至少能就事论事地去看问题了,不盲目地指责一个人,更不随意产生厌恶的情绪;否则的话,自己也是在朝着极端的方向走了。
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情绪,更无法支配别人的言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看到一些不美好的事物时,多一分平和与理解,多一点同情和原谅。微笑着与生活和解,悦纳不完美的人和事,才能逐渐提升自己的修养,掌控自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