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家长“攻心计”

在我所在的高三家长QQ群里面,有两位“特殊”的家长。我之所以说他们是“特殊”的家长,是因为他们都不是高三孩子的家长。其中一位家长的孩子在念高二,另一位则更早,他的孩子才刚上高一。

我心里暗暗赞叹这两位家长,觉得他们才是真正的不想让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人。尤其是孩子读高一的那位家长。在QQ群里闲聊的时候,他说自家孩子中考时的成绩还算不错,而他也不打算让孩子一进高中就把高考的“紧箍咒”戴在头上。他想让孩子在保证正常学习,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

不过,如果给孩子摘下了“紧箍咒”,也就意味着家长该紧张了。家长越早了解与孩子高考相关的知识与信息,就能更从容不迫地应对高考。

这位家长购买了两本活页本,然后按照月份平均分成了12个月。他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随时了解每个月学校会安排学生做什么,学生处在第几轮的复习中,学生什么时候该进行一模、二模、三模的考试,孩子高考前该做什么,家长应该怎么配合等。

在这个活页里,不仅有各个家长提供的许多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还有许多孩子在高三时容易出现的许多问题的应对方法,比如早恋、“高原期反应”等,家长们往往会针对孩子们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各自有益的意见,即使有些问题他们暂时没有办法解决,大家一起在群里集思广益,也能给自己获得许多的启发。

另外,许多高三孩子的家长会在QQ群里推荐自己认为不错的学习参考资料,或者孩子的任课老师推荐的学习资料,这位家长也会将其详细地记录下来。一模以后,群里“哀鸿一片”,这位家长也在高三家长们的血泪哭诉中获得了不少一手资料。经过整理后,他发现了一些孩子在读高一的时候,孩子们容易忽略掉的一些基础知识,但在高考中却经常考查。他提前让自己的孩子早早留意,以避免到高三时再用宝贵的时间来专门弥补。

这位家长不仅提前加了高三孩子的家长QQ群,他还进入了新浪、搜狐等高三孩子的家长的博客圈,认真读高三家长在里面发的帖子,把自己不了解的,或者感觉有用的资料都给拷贝了下来,汇集在一个文档里。

当他的孩子准备上高二时,他已在高三的孩子家长QQ群里听各位家长汇报孩子高考的情况,他便汲取他们的经验与教训。而“送走”这批高三孩子的家长后,他又进入了新一届的高三孩子的家长QQ群里。而这一次,他甚至已经可以为其他的高三孩子的家长提供一些咨询了。

他把自己这两次提前加入QQ群都当成是对自己孩子读高三时的演练,而每一年在收集学习资料方面,他都有自己的侧重点。第一年,他在注重掌握整个高三的复习进度和流程、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了解孩子的兴趣,与孩子一起讨论未来的职业规划等方面。而具体到孩子的学科方面,他也向孩子提出要求,比如英语的语感培养很重要,开始让孩子听读一些美文,学习、背诵《新概念英语》。家里同时订阅了《读者(原创版)》《杂文选刊》《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另外还有适合高中生阅读的英文报纸,让孩子在闲暇时阅读。如此,一方面训练了孩子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为孩子积累作文素材提供了好的途径。按照他的说法,看杂志和报纸,阅读和背诵英语美文,这些东西孩子如果从高三时才开始,恐怕已经晚了。

第二年,他的侧重点就更具体了。他仔细研究了《招生指南》,根据孩子的兴趣,锁定了几所大学作为孩子的目标,并总结在填报志愿时需要避免的错误心态。

可想而知,待他的孩子上高三时,他已经是经历了两次“高考”的孩子家长了,一切对他来说都轻车熟路了。而当他真正作为高三家长时,他的侧重点已经不是盲目地帮孩子找学习资料,面对着招生资料一片茫然,他的侧重点已经到了帮助孩子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不仅称职做好孩子的“秘书”工作,同时还兼任孩子的心理指导。

后来当他的孩子以全班第一名、全年级第5名的成绩被一所“985”学校录取,他作为学生家长代表讲话时,这位家长的第一句话是:“如果台下有高三学生的家长,你们如果现在才把自己当成是高三学生的家长,那么你已经晚了。如果你是高二学生的家长,那么你还有机会。请高一学生的家长,从这一刻起就开始努力吧。高考,家长想赢,就要赢在起跑线上。这就是我作为一个高三学生的家长告诉大家的秘诀。” xrFK/yySZsv3ij+DOdxTMKqZBb/jdG5k6AYpCrXGrXO2BIyfrRa0WkmvJr16iwZ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