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本书的创新之处有:

(1)将产业组织模式作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过去我们在考察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时,多注重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进行研究,忽略了产业组织模式是除技术之外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科学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在功能和效率上会对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书将产业组织模式作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指出将循环产业集成作为复杂产业系统运行的产业组织模式,能够最有效地对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对产业内各要素进行集成组合,并由此形成产业系统在功能上的涌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并举与激增。

(2)将循环经济与产业集成相结合,提出循环产业集成这种新型产业组织模式。循环经济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而产业集成通过把具有内在联系的集成主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可以产生1+1>2的功效。不仅如此,循环经济与产业集成的结合还可以避免它们单独运行时的不足,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本书探索性地将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运用到产业组织模式构建当中,并将循环经济与产业集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循环产业集成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研究,本书发现循环产业集成不仅继承了循环经济在资源节约方面的好处,还秉承了产业集成的整体优化、功能倍增、适应进化等长处。同时,循环产业集成一方面通过产业集成克服了循环经济高成本的劣势,另一方面通过循环经济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了产业集成可能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因此,循环产业集成是一种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的产业发展模式。

(3)系统地研究了循环产业集成的路径和方法。本书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产业系统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将产业发展从改进单个企业生产技术、提升单个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升到重视产业系统全面进步的层面上,运用热力学知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观点等,分析和探讨了循环产业集成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演化,以及它在各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和特点,提出了“两种方式、三个阶段和三个层面”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两种方式”是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集成方式;“三个阶段”是指循环产业集成的萌芽期——产业集聚、成长期——产业模块化和成熟期——循环产业集成;“三个层面”是指基于循环产业集成的复合性、多重闭环反馈循环特点,循环产业集成将分别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展开。

(4)构建了循环产业集成系统框架。循环产业集成综合了产业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在产业系统内各成员之间形成互利共生、信息共享、可持续的集成化发展局面。循环产业集成系统框架不同于一般的产业集成框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传统产业集成的目的是为了应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本文的产业集成是为了应对资源的有限性。②传统产业集成没有脱离线性系统结构,而在循环产业集成中,大多数集成主体(节点)具有多个输入和输出,它们以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过程耦合为主要手段,将各主体链接在一起构成复杂的系统网络。在这个系统网络中,网络流除了线性流以外,还包括循环流、分支流、汇集流等多种形式。③目前流行的产业集成框架基本上是基于区域环境建构的,能广泛适用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区域经济乃至整个产业系统的循环产业集成研究还不多。

(5)构建了循环产业集成的制度框架。循环产业集成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产业组织形态,是集产业与技术、组织、管理于一体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循环产业集成的制度建设将政府、企业、科技界和广大公众的作用都纳入到考量的范畴,从政策、技术、法律服务管理和非正式制度安排几方面入手,在物质层面、逻辑层面、技术层面、体制层面、价值层面等实行全方位的变革,以推动循环产业集成的实现。

本书的不足之处有:

(1)循环产业集成的实证研究有待加强。由于本书对产业组织模式的研究视角较为新颖,可供参考的资料较少,致使关于循环产业集成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理论探讨上,对它的实证研究特别是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案例研究还不充分。而且,实证研究也离不开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而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产业组织模式实证研究的症结之所在,本书也不例外。因此,对循环产业集成的分析不得不落入使用国外资料的俗套。也正因为如此,循环产业集成是否能适用于我国,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假设和推演上。本书始终认为,对循环产业集成的研究必须立足于现实,而这方面的资料和数据还需要同实践部门合作,这是作者将来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

(2)循环产业集成的研究侧重于中观层面的理论探讨,研究产业内跨企业、跨行业的竞争与合作,而对具体企业或行业内部等微观层面的循环集成研究还不足,而这一部分还有许多问题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例如,组织间信息的有效传递,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的代谢物匹配问题,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组织模块化问题,企业嵌入循环产业集成系统问题等。

(3)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在许多方面具有前瞻性理论探索和跨学科研究的性质。由于作者的知识储备、研究水平还有限,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还不够透彻和严谨,一些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推敲和完善。 pbIlE6+fprJxS/hzdIcFUIeWdSX3gMAqXNp9L/UfPv09HcoS5LuIi21hspHffU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