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之中,但这种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指数方式增长的基础之上的,其前提条件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低成本化,其技术范式具有单向线性和不可逆性。但是,无论是可供生产粮食的土地、可供开采的资源,还是地球能够容纳环境污染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生产无限扩大和自然资源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已经无法或者濒临无法支撑高速增长的经济。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不是增长与不增长的选择,也不是高速增长与低速增长的选择,而是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方式的选择。尽管古典经济学家还没有意识到把整个生态系统看成限制经济增长的因素,但他们已经看到了人口和分配是阻碍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并认为经济会在静态自然中终止。 有别于古典经济学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致力于从非物质参数(组织模式、技术、偏好、收入分配等)出发,要求所生产的产品和所使用的资源的数量的物质变量必须调整以适合由非物质参数决定的均衡。今天,我们为了获得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不得不重新审视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从物质参数出发(一个有限的世界、复杂的生态关系和热力学定理),要求组织模式、技术、偏好、收入分配、生活方式等非物质参数与物质系统实现可行的合理均衡。

可持续发展一经提出就备受关注,它突破了工业革命延续下来的以牺牲环境为前提、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传统发展模式,它以当前发展不损害未来发展为前提,强调人与环境、现在与未来的和谐发展,是一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的系统工程。虽然大多数研究都是从技术创新出发来研究经济可持续增长,但是本书认为,产业组织模式创新在某些情况下比技术创新本身在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问题上更加有效,因为即使是技术创新,其最大的好处也来源于技术创新所要求的新型组织而不是技术本身。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经济时代下产业系统中组织与技术的地位日渐趋同,有时组织对经济的作用甚至可能超越了技术,这引起了我们对组织创新的极大关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循环产业来匹配。循环产业集成将循环经济、集成思想和产业组织模式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传统单一发展经济与单一保护环境的弊端,克服了我国产业组织模式不合理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循环产业集成通过在产业过程中引入循环经济理论,通过改进产业组织模式、运行方式、集成规律等来实现对产业系统的改良。循环产业集成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集成理论的创新性结合,是对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的创新性替代。因此,循环产业集成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循环产业集成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书跳出了依靠技术创新改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常规思维范式,将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在未来一二十年还将处于重化工业阶段这一时代背景相结合,立足于我国目前资金不足、技术短期难以转型的现实,重视产业组织模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从组织模式创新视角对产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循环产业集成观点。循环产业集成一方面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了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通过集成实现了对现有企业间关系的重构,克服了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高成本问题。在传统产业组织模式下,无论是经济效率还是生态效率的提高都具有线性累加的特点。本书将致力于探索有限环境资源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求能够促成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率非线性增长以及集成涌现的产业组织新模式。循环产业集成创造性地将循环经济理论和集成理论运用到产业组织模式构建当中,它不仅继承了循环经济在资源节约方面的好处,还秉承了产业集成在整体优化、功能倍增、适应进化等方面的长处。本书在研究产业发展问题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始终坚持系统论的思想和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循环产业集成一改过去依靠改进单个企业生产技术、提升单个企业核心竞争力来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产业系统视为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分析和探讨了循环产业集成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演化,以及它在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和特点,提出了“两种方式、三个阶段和三个层面”的具体实现路径和方法。本书在强调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时,更加强调产业发展的生态效益,并从产业系统的微观基础——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出发,研究产业系统内各成员之间的互利共生、信息共享和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书首次提出了循环产业集成的系统框架。该系统框架具有非线性、多输入和输出、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耦合等特点。它不仅适用于企业内部,更广泛适用于企业之间、产业之间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系统。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提出选题背景、产业集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循环产业集成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分别从产业组织理论、循环经济理论、集成理论和中间性组织理论四个方面对循环产业集成做了理论溯源,为下文的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石。第三章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循环产业集成的科学内涵;二是循环产业集成的必要性。在汲取前人关于循环产业集成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本章给出了循环产业集成的科学内涵,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和深入地探索了循环产业集成的本质含义。本章从世界已进入循环经济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须转变以及维持循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发展循环产业集成的必要性。第四章从静态角度分析了循环产业集成的基本内容,分别从循环经济与产业集成对循环产业集成的基本要求、循环产业集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循环产业集成的特点、循环产业集成的模式、循环产业集成的步骤和循环产业集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构建了循环产业集成的基本框架。第五章从动态的角度对循环产业集成的实现过程展开了分析,将循环产业集成的演进路径归纳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提出循环产业集成将依次经过产业集聚、产业模块化和循环产业集成三个阶段,分别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展开。第六章是在第四章和第五章关于循环产业集成的实现条件、步骤和路径等研究基础上,对已形成的循环产业集成系统进行的研究。本章分别从循环产业集成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框架、主要特点和运行机制入手,勾勒出循环产业集成系统的概貌,并通过列举国外典型循环产业集成案例以及四川省在发展循环产业集成中的有益探索,将循环产业系统更加直观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七章从制度角度出发,分别从政府政策、技术研发、法律支撑、服务管理体系和非正式制度等方面构建了保障循环产业集成的制度安排。

李丽
2015年3月 ALc2WGIscsCCrdedGfFfYpbkuXNDec/aQHq58XmA4c9YFeJgGDx+Y9lHevWePWk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