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产权流转会计相关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除了本学科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客观要求外,必然有一批比较完善的学科作为理论基础。在研究产权流转会计的过程中,就要寻找产权流转会计涉及的理论基础,分析哪些理论能够为产权流转会计服务,能够指导产权流转会计工作。研究产权流转会计的理论基础问题,就是要解决产权会计学科形成的理论支撑点,确定基本方向。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的内容对产权会计理论的形成会产生什么影响?可以产生多大的影响?可以起到什么作用?有哪些理论可以直接引入?有哪些理论可以间接使用?

产权流转会计是会计学领域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产权流转过程中的价值计量与信息披露问题,反映和控制产权流转过程和结果,并以产权流转的良性循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高为前提。通过这个研究,能够为之后进行的矿业权、土地使用权流转及租赁产权流转会计基本框架模式的改进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保证这些研究都能够建立在科学的、正确的、完整的理论基础之上。产权流转会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价值理论、产权理论、契约经济学理论、产权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不确定性会计理论等。

2.1.1 价值理论

会计对产权的核算是以价值形式来进行的,不能够价值化的产权就不能进入会计系统中,即使进入也不能够在会计核算中得到准确的计量与保护。对产权流转过程的价值计量与报告必须以价值理论为基础。价值理论包括劳动价值理论和效用价值理论。

2.1.1.1 劳动价值理论

17世纪的威廉·配第是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说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商品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而劳动又离不开土地,因此认为劳动和土地都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精辟地论述了劳动价值理论。大卫·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在他们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商品价值决定和价值的计量问题上,马克思“以人为本”,首创了劳动二重性学说,指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1.1.2 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理论起源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以人们评价商品效用的大小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N.巴本发展了以效用评价商品价值的思想,其思想精髓为商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商品有效用,没有效用的商品便没有价值。商品的效用在于满足人们肉体和精神上的欲望和需求。效用价值论的早期代表是维塞尔 ,他首创了“边际效用”一词。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思、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斯提出比较完整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2.1.2 产权理论

从产权理论的发展历史上看,主要有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和西方现代产权理论。马克思对产权的论述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的产权理论,但其对产权的研究是现代产权理论的科学基础。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生产关系范畴来研究产权,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财产权和所有权的本质。

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创始人科斯从财产权利结构范畴分析产权,从经济和法律两个视角阐述产权的本质内涵,并提出了为后人推崇的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把交易成本、社会成本、产权及相应的法律形式等纳入资源配置有效性考察之中,阐明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的关系,认为合理的产权安排可使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达到最优。科斯的追随者们,包括威廉姆森、阿尔钦、德姆塞茨、诺斯、张五常等人对科斯的理论见仁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发展完善了产权理论体系。完整的产权理论包括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

2.1.3 契约经济学理论

契约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对交易各方权利、义务进行规制的一种制度装置,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契约经济学是近30年来现代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也是主流经济学最有前途的研究突破方向之一。契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霍尔和约翰·穆尔。对契约的研究是产权研究的核心。 产权的流转必须在市场上进行,因此也必须签订契约来规范各方的行为。产权流转是否公平公正、产权价值是否得到真正体现,必须通过会计程序来反映和监督契约的履行。

产权、契约与会计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契约在整个商品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流转的重要规范形式。在产权流转过程中,如果没有契约保障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则容易引起利益冲突,利益关系的某一方可能采取有利于自己而损害他人的行动。只有签订了契约,才能减少利益冲突,产权流转才能真正体现平等、自由、对价、合意。契约的签订或执行需要获取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例如,在融资租赁决策中,出租人会事先了解承租人的财务状况、支付能力、盈利能力等,承租人也会充分了解出租人的财务信息。会计信息对契约的签订和执行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会计信息是契约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

2.1.4 产权会计理论

产权会计理论是会计界在借鉴产权经济学的新思想与新方法的基础上所取得的一项研究成果。会计与产权的相互影响是与生俱来的。产权的四项基本权能都与会计密切相关,它决定了产权会计的基本内容。产权的交易与流转引起的产权价值运动及其体现的产权经济关系就成了会计应该反映、监督、控制和保护的对象。

产权会计的目标是为企业及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关于产权变动及产权交易活动的会计信息,并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管理,为企业产权及其变动提供会计理论和实务上的支持,最终实现资源的最优组合,提高经济效益。产权会计的对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产权及其运动,具体来说是指企业产权及其运动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方面。产权会计研究包括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产权流转会计属于产权的动态研究,即研究产权变动或产权交易过程中产生的财务会计问题,包括产权转让过程中的会计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问题。

2.1.5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

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中的“宪法”和“准理论”,内容涉及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划分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原则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评价现有会计准则,指导未来会计准则的制定,并在缺乏会计准则的领域内起到基本的规范作用。产权流转价值要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指导下进行计量与报告,就必须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致。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并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家。FASB于1973年构建了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概念框架思路。从1978年到2000年2月,FASB共发布了7项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第2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第3号“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第4号“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目标”、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第6号“财务报表的要素”(替代第3号,并修正第2号)、第7号“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补充、修正第5号中可计量部分)。由于第3号被后来的第6号替代,因此目前FASB存在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是6项。

IASB于2001年发布概念框架“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由目标和基本概念组成。该框架中关于资产、负债的定义为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列报设定了前提,即符合定义的项目不应该从资产负债表中省略,不符合定义的项目不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目前,其他国家也在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如英国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加拿大的“年度报告的概念框架”、澳大利亚的“受管制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韩国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以及日本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讨论资料)”。

我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作为“准则的准则”的性质,已发挥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部分功能,规范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了基本概念规范和指引方向,是调整企业会计行为的基本规范。但由于其缺乏理论深度,还没有完全起到评估和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作用。

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概念框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其他西方国家的概念框架都多少带有美国框架的影子。我们需要借鉴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概念框架理论,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我国的会计环境,构建适合中国经济环境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资本市场不是很完善,需要国家运用行政监督手段干预企业的会计。因此,准则制定机构要取得财政部和证监会等政府机构的公开支持,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着手进行这一框架的研究和建立。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葛家澍教授(2004)提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建设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修改、充实现行基本准则;第二步,等到时机成熟,基本准则可以转化为更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其中的第一步,即修订、完善基本准则,将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内化于基本准则之中,采用基本准则的形式来体现概念框架的实质。然而概念框架是一种具有指导作用的会计理论,只有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会计理论,才能更好地发挥概念框架的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在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后,仍然需要加大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力度,加强概念框架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加深公众对基本准则的理解,出台概念框架理论性权威文件。

2.1.6 不确定性会计理论

不确定性是指经济组织或个人不能事先知道未来交易或经济事项是成功还是失败,或可能知道成功或失败的结果,但成功或失败的概率是多少并不清楚。例如,一个公司投资一个项目,该项目能否成功的结果并不能事先知道,即使知道可能成功,但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利润也不能肯定,这就是不确定性。一个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包括生产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盈亏的不确定性等。不确定性是客观世界的根本属性,任何经济系统都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概念长期以来一直是组织和战略管理理论中的核心部分。马奇和西蒙(March & Simon,1958)将不确定性定义为解释组织行为的关键变量。汤普森(Thompson,1967)认为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应对环境中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

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2011)系统地研究了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的关系,严格区分了风险和不确定性,认为风险是可以度量的,而不确定性不具备可度量的特点。关于不确定性的定义,西格尔和西姆(Siegel & Shim,1995)在其会计术语词典中将不确定性定义为目的不明确。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却否定风险—不确定性的两分法,采用个性化的主观概念来解释风险,认为风险不是什么客观描述,而是以个人的知识水平去主观评价,随着人们知识的不断积累,对风险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对风险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亦有诸多不同的观点。海恩斯(Haynes,1985)是最早提出风险概念的学者,他认为风险是未来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威廉姆斯(Williams,1964)将主观因素引入风险分析,认为“虽然风险是客观的,但不确定性是主观的”。林斌对不确定性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他认为不确定性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即事务的不可定性、不可靠性等。实际工作中,很难区分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本书对此不进行区分。

会计中的不确定性是指会计主体日常经营活动中交易或事项的不确定性。会计是对经济业务的反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主体的经营业务越来越复杂,复杂性增加了会计处理的不确定性。如何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是当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信息不确定性的减少对人们的决策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会计的作用就是为人们提供各种有用的信息,因此会计在不确定性的经济活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会计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会计的影响。约翰逊和金屈莱(1978)认为经济环境总是存在不确定性,而会计又是反映经济环境中的经济业务,只要存在不确定性,就会对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产生影响。现行的会计计量与披露理论主要是对经济环境中确定的或基本确定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现行基于确定性的会计理论将受到冲击,不确定性会计应运而生。

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始于美国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采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使投资者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导致了很严重的金融危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开始着手制定能反映企业经营不确定性的法规和准则。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为我国会计不确定性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理论界对会计不确定性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林斌(2000)将会计中的不确定性分为外生性不确定性和内生性不确定性两种。林斌(2008)又继续研究了不确定性会计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改进企业的信息披露。雷光勇(2001)认为会计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会计客体的不确定性、会计主体的不确定性、会计准则的不确定性和会计计量方法的不确定性,并提出适度控制会计不确定性的方法。

会计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上。会计的核算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现行会计主要针对过去的资金运动,即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确定性会计就能处理。正在进行或未来将要进行的资金运动,由于其最终结果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广泛运用估计和判断的方法,采用不确定性会计对其进行处理。例如,矿业权流转往往存在着储量风险、开采风险等;土地流转存在着较大的法律风险、政治风险和市场风险;租赁业务存在着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这些产权流转主要面向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需采用不确定性会计进行计量和披露。 pBkmuT4OPEOx/XGOsYvpOVViVCO0XEwdOQCcejhyvIA8QuGuZwfnec1qgdbjPx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