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国内学者关于产业结构与

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解决就业问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一、主要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国内学者在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主要包括定性分析、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计量经济学等方法。

1. 定性分析

周树高与丁元应用定性分析法对广东省就业结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黄洪琳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定性地对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进行探讨,分析偏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定量分析

(1)就业弹性。

就业弹性指就业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主要强调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的大小。杨河清通过计算和预测得出结论:从1978—2008年,我国GDP的弹性系数不断下降,2000年后就业弹性系数基本在0.1以下。如果按不同产业分,可以看出第三产业GDP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基本为负。造成我国GDP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有两个原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变动 。张车伟和蔡昉通过分析中国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和特点,认为就业弹性的高低虽然并不直接反映就业形势的好坏,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就业形势 。李晓嘉和刘鹏以就业弹性为工具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增长的影响,认为从三次产业内部来看,第一、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弱,第三产业在劳动力的吸纳过程中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边文霞则根据就业弹性将北京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高经济增长与高就业增长、高经济增长与就业衰退、高经济增长与低就业增长

(2)结构偏离度。

结构偏离度是用来考察各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对称状况的一种量化指标。张平通过对我国1952—2006年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进行计算分析后得出结论:中国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长期小于0且大多数都是-0.5,并有进一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以来都大于0,且大多数情况下大于1;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同第二产业类似。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失业,第二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不足 。何筠 ,吴江和封晓庆 ,王晓军和刘爱芝 在研究江西、四川、山东等省就业结构时,同样应用结构偏离分析方法,发现区域产业结构同样滞后于产业结构。夏杰长 、喻桂花和张春煜 利用结构偏离度作为研究工具,认为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不相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

(3)计量分析方法。

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周英章、蒋振声通过运用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技术,包括VECM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朱轶、熊思敏引入交互效应模型,在利用DEA方法估算我国整体以及第二、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就业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与关联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第二产业技术进步对我国整体就业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产业的技术进步制约了其对整体就业的贡献,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会对我国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李玉风等运用协整理论对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状况进行研究,发现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员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存在协整关系,但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一样 。周建安(2006)针对产业结构多因素变量的特点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第三产业的就业状况联系最为密切,而与整个社会就业状况关联度较小 。蒲艳萍、陈娟(2008)通过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就业正相关,产业结构的变动速度与就业负相关,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破坏效应。

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偏离系数、计量模型,这些经济分析工具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比较劳动生产率能够说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的原因,但不能说明转移的现实情况。就业弹性能够反映不同的产业和行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但不能反映对劳动力的绝对需求量和三次产业就业的构成。偏离系数能够说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非协调性,但不能说明成因和互动关系。计量模型能够运用数理模型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教学定量分析,但一些假定条件和结论不一定与实际相符。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领域

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的成因分析

赵丽芬、王钰娜通过理论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实践经验得出结论,随着产业结构比重的依次演进,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也依次转移,最终达到平衡。而中国目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出现了失衡状态,就业结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出现特有的“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象。他们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影响变动关系指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关键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就业结构 。廖骏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有补偿效应和衰减效应,可以通过工种结构的变动影响就业结构 。何德煦和和姚战琪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就业结构转换效应,认为目前我国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型不适应,一方面在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工业对劳动力的排斥效应迅速增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小,给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一定的压力。 刘社建认为劳动力质量、数量与结构对于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顺利转换与升级将继续扩大就业与就业结构的优化。

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因素分析

邹东涛在分析了“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后指出,就业结构性矛盾根源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尚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和配置失衡的教育培训资源 。孙学工在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时指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市场需求约束是就业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发展技术资金相对密集型产业可以创造性地增加就业增长点 。孙蚌珠认为工业化战略、技术选择和制度因素是影响就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陈桢则结合一般经验与国际经验比较,并对北京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他认为导致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发展战略与经济决策、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及技术进步 。冉光,曹跃群则认为资本投入与劳动供需结构的协调存在稳定的正相关的关系,技术进步与劳动供需结构的协调存在稳定的负相关的关系,偏离比较优势的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弱化了就业促进功能。在劳动力市场上结构性失业表现为存在失业的市场和存在岗位空缺的市场同时并存 。李培林认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加快,使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优势日趋强化。在农业生产领域,大量的人力和畜力耕作被机械耕作取代;在制造业,大量的手工操作过程变成了机器的流水线;即便在管理领域,电脑的广泛使用使很多人脑的工作岗位缩减”。他认为,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推定“技术和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大,失业状况就会越加严重”,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农业劳动力还在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工业不是在大量吸纳劳动力而是开始饱和吐出劳动力,服务业缓慢增长的就业机会,难以容纳同时来自农业和工业外溢的劳动力”。而冯煜则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经济结构调整对失业率的影响。虽然毛炳寰在分析失业的原因时并不认为结构调整是导致失业的根本原因,而将失业归咎于“人力资本投资体制的失败”,但是从他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原有的人力资本投资体制并没有解决劳动力素质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不适应问题,因此其理论的核心仍然属于结构性失业理论的范畴。

3. 三次产业内部就业结构与行业结构的关系

许多学者认为第三产业是未来中国就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向。夏杰长首先总结了服务业在劳动就业结构中贡献的国际经验,其次对服务业在我国劳动就业中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的统计数据测算,1996—2002年期间,GDP就业增长率弹性系数虽然比历史最低点的“八五”时期有所回升,但依然比20世纪80年代低得多。1980—1989年10年间,GDP就业增长率弹性系数为0.323。当然各产业具有不同的就业增长弹性,其中第一产业为0.242,第二产业为0.526,第三产业为0.569。“八五”期间,GDP就业增长率弹性系数降为0.109,各产业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变化很大。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由正变负,降为0.366;第二产业降为0.156,比20世纪80年代下降了0.37;第三产业则提高到0.737,就业弹性系数最大,而且比80年代提高了0.168。1996—2002年的七年间,第一产业依然是负值,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二产业。我国就业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基本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符,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循环转移。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推动劳动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份额下降较快,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的绝对人数迅猛增加,但就业份额基本稳定。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的份额仍然偏低,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李江帆对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和投入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的结构缺陷及优化的政策选择,阐述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战略地位 。魏作磊对第三产业发展是否带动就业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今后中国劳动力将主要转向第三产业,而传统的商贸餐饮业和新兴服务业将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

汤琼峰设立一个涉及有着内生技术进步服务部门的经济模型发现,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初始时期向以服务业为主的后期转型中,失业水平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初期所有工人都在制造业就业,后期一部分固定比例的工人离开现有传统服务业,而在新兴的服务业厂商中寻找工作。在这个转型中,失业水平将超过均衡水平,而制造业的工人也重新配置到了新兴服务业和创新部门中去 。马弘、乔雪、徐嫄运用1998—2007年工业企业的微观就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就业创造与就业消失的规模、特征和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其得出的结论是:①1998年到2007年间,中国的制造业同时经历了大规模的就业创造与就业消失,平均就业净增长为正,并且在2002年以后达到3%~7%的净增长。②在不同行业之间就业创造和就业消失具有显著的差异:消费品行业是创造就业最多的行业,而传统制造业的就业消失最多。③私营企业就业创造率高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企业越年轻,其就业创造率就越高 。牛会娟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说明了农业循环经济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內涵,指出可以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来拓展农业就业空间,扩大农村就业容量

4. 各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

各地学者联系当地实际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朱相宇、乔小勇通过与国际标准模式和日本东京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北京第三产业偏离度较高,就业潜力较小。为此,应发挥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创造新需求,带动服务业新供给;发挥第三产业的引导作用,引导工业新需求;强化服务贸易,推动第二、三产业互动升级和就业扩大;提高就业人员素质,依托首都人才优势,支撑第三产业向高端升级 。刘殿臣、闫彩红 分析了云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正规情况,从3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云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措施。秦琴、李长春借用相似系数公式,以重庆市为例,从时间和空间上分别测算了1995—2011年重庆市三大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结果显示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5. 产业结构调整对不同群体就业影响

徐颖君认为“民工荒”并不是中国劳动力枯竭的信号,而是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巨大偏差造成的问题。劳动力就业难,主要是劳动力技能与产业升级不适应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葛晓巍、叶俊焘考察了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在面临刘易斯拐点时,产业结构和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服务业和制造业等行业,有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从单位产值对农民工的吸纳量来看,与制造业相比,第三产业内的贸易餐饮业对农民工的吸纳力较强 。李彬运用因素分析法比较了不同行业与大学生就业关系,得出的结论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量和就业质量受产业结构转换质量的制约。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可以改善大学生就业结构,健全就业技能培训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途径

6. 我国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就业结构的优化

郭力基于1999—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就业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在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回流背景下,我国各省就业有β收敛特征。固定资产投资对中西部的就业贡献大于东部。中西部的FDI占GDP比重上升较快,对外开放度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有效促进了就业增长。第三产业比重与就业的正相关关系仅在东部表现明显,这说明东部第三产业较发达且能高效拉动就业,而中西部仍主要靠制造业扩大就业。与中西部的政府驱动特征相比,东部更加依赖私人投资拉动就业。

莫荣、周霄运用历史数据、调研访谈和企业个案对成都承接东部产业的情况及优势进行分析,对成都近十年的产业结构、就业数量、职业培训等进行研讨,得出结论是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成都市的就业总量有较大提高,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者素质明显提升

7. 在产业升级中增加就业的措施

针对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如何实现就业结构优化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专家认为,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措施为:①挖掘第一产业的就业潜力,推动有就业需求的城镇化进程;②推动产业升级,保持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③全面提升服务业就业空间;④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区域转移和就业增长。 廖骏就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改善就业结构并更好地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他提出的措施包括:①全面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②不断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③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⑤发展产业关联度大的主导产业;⑥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⑦纠正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⑧发展教育,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马永堂、冯凌认为,伴随绿色经济的发展,现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出现大量的绿色就业机会。发展绿色就业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就业的数量、质量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 6z18xUCVzwayjM7u0KWca5HplCi84TwbzJdVO+nG25xOJ5af38Qqaz2XMCHDpj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