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一、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把握国际经济格局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反映了我党对经济发展规律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体现了我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坚定决心。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协同性增强,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但是应当看到,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发展层次偏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 优化产业结构是新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提升制造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继续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对我国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巨大压力;新兴市场国家也在加快产业升级,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加紧与我国在传统国际市场展开竞争,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抢占战略制高点和发展中国家抢占传统市场的双重压力。从国内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调整。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对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倒逼机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到位,不仅影响短期稳增长促转型目标的实现,还将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2. 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改变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打造新优势,增强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3. 优化产业结构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着力点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创新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努力向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引领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扩大消费市场。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国就业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经济正进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创新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体系而言,是可以从中获益的。但是在创新过程中,如果没有系统的配套工程,就可能产生某些不利影响。①以资本、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新经济增长方式,可能会对就业量的增长产生排挤效应,在一个不断创新的经济体系中,那些被新的发明和管理所排斥的人员,就必须学习新技能、寻找新工作,没有技术知识的更新,就要面临失业的风险。从微观角度看,高技术含量的就业岗位也将增加劳动者寻求就业岗位或者进行职业转换的难度,对周期性和结构性失业者的再就业造成障碍。②经济整体发展将对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和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劳动者素质的改善不能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那么经济系统就将陷入无效运行之中。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一条重要措施,就是对落后产能的淘汰。而落后产能除了高能耗、高污染之外,通常具有高劳动力密度和低生产效率的特点。落后产能的淘汰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对就业产生影响。由于我国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突出,不可避免地带来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据估计,整个“十二五”期间,对过剩产能的调整将影响到1 200万人。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换过程中,产业结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七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振兴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中西部地区赶超为特点的区域性结构变化,都将要求对人力资源的配置进行调整。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注入,适当的人力资源结构将对经济转型产生积极的催化作用,比如信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能源环保方面专业人员队伍的形成将推动绿色产业的繁荣。总之,在这种体制转轨和产业调整过程中,如何减少变革对就业的冲击,并实现人力资源的技能结构和新型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匹配,是我国就业面临的新挑战。③在产业结构方面,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协同性。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我国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这种变化趋势说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其大体方向是一致的。但在变动幅度和频度上却存在很大的非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严重偏高。不论与发达国家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都严重偏高。二是第二产业扩大就业的能力有限。主要是该部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扩大就业的容量有限。三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严重偏低。发展方式转变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从以第一、第二产业的推动,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制造业领域吸收就业的能力逐步降低。尽管第三产业将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产业,因为其就业弹性较高,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各类服务行业,其劳动密集程度更高,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但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服务业的比重较小,到目前为止,服务业的比重还不到50%,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比重,也低于发展中国家逾40%的比重。

(三)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的有机统一

产业转型升级将促进劳动者素质提升。当前,我国产业正经历着由低成本、低技术技能的传统生产和服务向低成本、高智力的创新、研发、高端制造和服务转变。但相对来说,低成本、高素质人才供给仍然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产业升级发展的比较优势。因此,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将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知识和技术密集和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推进生产要素结构高级化,不断提升劳动要素在生产要素中的比重。

为了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与就业结构优化的有机统一,必须采取协同创新的措施。①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扩大就业。现代农业对农技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将增加,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其次是在第二产业的升级调整中扩大就业。从我国现状看,中低技术产业发展较好,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仍有差距。②提升传统产业扩大就业。虽然我国国民经济已建立了比较齐全的产业和行业体系,构成了我国经济与就业的基础,但总体水平较低,工业化仍处于中期阶段。三大产业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技术更新、产业组织形态创新等方式,扩大就业容量,把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相结合,既引进和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又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促进充分就业。③在第三产业的高端服务业发展中扩大就业。我国商业服务、建筑服务等劳务性和技术性的服务发展较快,而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及社会服务等知识型、经验积累型的服务业发展较慢。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把服务业包括现代服务业发展起来,就能够吸收更多的人就业。

二、研究方法

1. 比较分析法

本书在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把中国与发达国家、东亚新型工业国、其他金砖国家进行比较。比较中外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升级、调结构促就业的政策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可以借鉴外国调结构促就业获得的成功经验,汲取其经验教训。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调结构促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实现我国调结构与促就业有机统一的发展路径。

2.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对就业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而不能仅仅依靠价值判断和结论。因此,本书在分析我国现阶段就业的现状和成因时,既根据经济学的就业理论进行了定性分析,又根据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等地方所搜集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法的应用使对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同与偏差的认识更具有说服力。

3. 抽象与具体相统一

在分析问题时首先运用到经济学有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的基本理论。有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的基本理论主要有新古典经济学的增长与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的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理论。这些理论是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变动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有力工具。但这些理论是抽象的,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必须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因此,本书在运用理论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就业效应问题时联系到我国三次产业大量的经济现实,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4.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理论分析遵循的是逻辑的分析方法,对事实的描述遵循的是历史的分析方法。在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时,本书做到了逻辑与历史分析方法的有机统一。在分析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结构变动时,总是要联系到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际,探讨各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和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书共九章,内容可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变动理论概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变迁、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实证分析、三次产业各自内部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我国调结构促就业的匹配政策5个部分。

第一章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协同发展的理论综述。本章分为2节,对国外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变动理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变动进行总结和评述。

第二章介绍了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演进。本章分为4节,首先说明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变化的一般规律,然后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的历史演变,介绍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现状。

第三章对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章分为4节,首先介绍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现状,然后对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测算,最后说明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现非协整性成因。

第四章论述了健全现代农业体系与就业岗位的再造。本章分为3节,首先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内部结构存在问题,然后说明农业内部各行业就业结构不合理情况,最后提出了通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措施。

第五章论述了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效应的扩大。本章分为5节,首先介绍了我国工业化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辩证地分析了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劳动就业的挤出效应和拉动效应,指出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大于挤出效应,最后提出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论述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与就业效应的扩大。本章分为4节,首先介绍了我国第三产业内部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现状,其次对第三产业重点行业的就业弹性和偏差系数进行了测算并得出科学结论,最后提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就业增长点的对策。

第七章论述了我国产业梯度转移与劳动力空间布局的优化。本章分为4节,首先说明了我国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的必然性,然后介绍了我国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空间布局情况,最后考察了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对中西部就业结构的优化作用以及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第八章阐述了调结构促就业的国际经验借鉴。本章分为3节,首先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的现状,然后说明了亚洲新兴工业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最后借鉴了其他金砖国家调结构促就业的有益经验。

第九章阐述了我国调结构促就业配套政策的构建。本章分为2节,首先强调要实施就业优先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然后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优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非正规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说明我国调结构促就业的配套措施。

本书知识结构图

四、研究的学术创新、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一)理论创新

本书在继承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1. 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实现就业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

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趋势看,在全国工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第二产业逐步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但由于技术和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近年来在该产业尤其显著,其劳动力吸纳能力变得有限。第一产业较低的劳动生产率使其恰好呈现出与第二产业相反的特征。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大力发展,增加值比重逐步超过第一产业并持续上升。从横向上看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目前在三次产业比重中均于中间位置。随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政策的实施,第三产业不断吸纳第一、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成为提供就业的主力。从就业结构偏离度看,第一产业长期的正偏离状况显示出该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密集程度高,存在一定的隐性失业。第二、三产业的负偏离状况表明该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存在劳动力迁入的可能越大,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使产业的发展与其吸纳的劳动力能力保持一致。第二产业的负偏离程度大于第三产业,说明其劳动生产率最高,使得在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小,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下降。第三产业的偏离度是三次产业中最小的。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技术含量偏低,产业附加值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重型化倾向严重,这不仅制约了普通劳动力的就业容量,也压制了对知识劳动者的吸纳能力。

2. 发展现代农业体系可以再造就业岗位

从长期来看,第一产业(农业)劳动力的绝对量与相对量都是递减的。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必须建立在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组织社会化水平提高的基础之上。建立新的农业管理经营体系,鼓励建立农民合作社,发展现代农场,完善农林牧渔社会化服务体系都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使没有转移出去的处于潜在失业状态的农民就地就业。

3. 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创造”效应大于“破坏”效应

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会对失业状况的变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本书探讨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即“创造性破坏”效应和资本化效应。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破坏”了使用旧技术的部门和企业,导致劳动者的失业,这被称作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当经济增长速度提高时,技术进步使得创建一个生产单位的报酬也增加,投资者被鼓励依据新技术去创建新的生产单位,赚取新的技术可能带来的利润,与此同时会吸收新的劳动力,这被称为资本化效应。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粗放式经营,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给我国的就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抑制了企业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随着资本深化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创造出了更多的新兴产业部门,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使生产单位吸收了更多新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 现代新型生产性服务业拉动就业的潜力巨大

现代服务业多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是吸收大学生就业的“大海绵”。发达国家的高校毕业生大量通过本国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就业,因此,这也是扩展中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在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属于商业、交通、通讯、教育、商贸餐饮、社会服务和政府团体;金融业和科技行业就业比重较小。从劳动力增长方面看,第三产业内部劳动力增长最快的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而教科文卫劳动力增长一直保持较低的增长率。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现代服务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调整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势在必行。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应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和公用事业等。二是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产业,如咨询业、信息产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三是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仓储业等。目前应抓住当前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机会,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促使生产服务业吸纳更多的就业。第三产业既包括生活服务业,也包括生产服务业,既为居民提供服务消费品,也为三大产业提供服务型生产资料或要素。当前要特别强调第三产业为制造业提供生产要素或生产服务的功能。一是利用中国加入WTO的机会,引进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和资本的契机,推动产品研制开发、信息咨询、生产管理、金融保险、证券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商务和旅游、广告等新兴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此外,商贸的繁荣与发展,也将为众多的中小企业、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契机,这些都将为劳动就业拓展广阔的空间。二是利用很多跨国公司有意向来华投资设厂,把产品制造部分功能移到中国来的机会,为制造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生产服务业。从这几年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来看,生产服务业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的,也许它会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要正确处理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进一步拓展劳动就业机会。

5. 我国产业梯度转移使各区域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我国,产业的梯度转移表现为国际金融危机随着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劳动密集型、资源能耗大的、传统的产业不断转向中西部,生产要素在区域空间上重新优化配置。梯度转移将带来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东部一些省份提出“腾笼换鸟”的区域经济战略,加快产业升级,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带来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造成东部地区总体就业机会减少、技术岗位劳动力供给不足,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加、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比重加大。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更多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未来中西部地区的就业人数将保持快速增长,东部和西部地区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就业结构将面临深刻变化,就业人数将保持平稳增长。未来东部地区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地区,随着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比重逐渐上升,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长较快,中西部地区吸纳就业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6.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发展离不开相应制度环境

只有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才能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质量的提高。只有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才能形成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一个统一开放、依法规范的劳动力市场,是保障劳动力流动,使企业和劳动者实现动态优化组合的基础。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原则,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城市是一个以获取聚集效益为目的的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技的空间地域系统。规模较大的城市可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较完善的知识、信息传递,在人力资本等方面形成溢出效益,因而会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很明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规模、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强的科技进步动力和较大的外部扩散效应。大城市较高的工资收益,对农业剩余劳动力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效益

本书探讨了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促进就业的各种因素,可用于学术讨论、西方经济学教学并为决策部门制定就业政策和制订就业计划提供理论借鉴。 0eZGP6O9LsWwG93Ofghp0IPw2lxsnMV1sxYB2tu/ZQwodvAnDErqRdQozC7/iy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