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结构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其表现为:

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继续提高,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人数最多

《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 977万人,比2012年年末增加27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 240万人,比2012年年末增加1 138万人。如图2-2所示,2013年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31.4%;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30.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8.5%。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 894万人,比2012年增加63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 610万人。

图2-2 2003—2013年全国就业人员产业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3)及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在就业总量持续稳定增加的同时,就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从表2-5、图2-2、图2-3及图2-4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的特征。

表2-5 全国就业人员年末人数和构成(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3)

图2-3 2003年全国〖〗就业人员产业构成

图2-4 2013年全国〖〗就业人员产业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3)及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表2-5、图2-3和图2-4可以看到,从2003—2013年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份额下降较快,而且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3年全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6 20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49.1%。2013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4 17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31.4%。如果考虑到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乡镇或城市从事制造业或服务业但统计上依然是农业人口的现实,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人口比重实际要更低一些。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份额的阶段性特征与改革开放的进程惊人地一致。如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改革开放的力度较大,乡镇企业发展也较快,城镇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因而1980—1987年间第一产业劳动就业份额就下降了10.6个百分点;而1989—1991年的治理整顿时期其份额基本上徘徊在60%左右;之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又迅速加大,2003—2013年10年左右的时间,第一产业劳动就业的比重下降了近18个百分点,近三年不断向30%趋近。

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的绝对人数迅猛增加,但就业份额基本稳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的工作重心致力于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化的进程意味着第二产业的劳动就业份额应该是不断上升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第二产业劳动就业总量上升迅速,就业人数从1980年的7 707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3 170万人,整整翻了一番。其劳动就业份额从1980年的18.2%上升到1998年的23.5%,但随后有所下降,到2002年只有21.4%,2013年上升到30.1%。不过,劳动就业份额的短暂下降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制造业在“滑坡”。恰好相反,我们的制造业这些年发展很快,它对GDP、对外贸易和税收的贡献仍然是最大的。国际制造业中心也有往中国转移的趋势,至少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加工中心”。用欣欣向荣来描述我们这几年的制造业发展状况也不过分。那么,我国的第二产业劳动就业份额为什么会有所下降呢?一是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其改革的力度加大了,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举措的推广必然使得部分职工下岗,而这部分下岗的职工又主要流向服务行业就业或失业;二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了,结构升级必然带来技术进步,技术含量的提高,对劳动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在第二产业中,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采掘业和制造业的就业份额在不断下降,而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建筑业的就业份额则出现稳定增加的趋势。预计在未来十多年时间里,第二产业劳动力仍将继续保持绝对增长但就业比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国家加大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优化了就业结构。同2002年相比,2005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了2 270万人,年均增加超过750万人。2006年第二产业19 225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3 445万人,增长21.8%,年均增加861万人。2008年第二产业21 109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27.2%。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就业人数增加最多的行业。传统落后产能的大力淘汰和新兴产业的大量发展必然带来与之相应的就业结构的变化。以淘汰落后产能对我国的就业影响为例,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在全国电力、钢铁、水泥、焦炭、造纸等12个行业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共涉及职工约225万人。其中,156万人(其中包括农民工)在整体关停企业,69万人在部分关停企业。在整体关停企业中,有56万职工(下岗失业人员)需要给予就业援助和生活安置。另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0》,2000—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企业由9 758个增长到27 218个,从业人员由390万人增长到95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11%。而同期我国就业人员年均增长率仅为0.01%,不足高技术产业的十分之一。由此可以推断,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推进,就业结构将逐渐向新兴高附加值产业倾斜。

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推动劳动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数据的对比表明,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农业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将使第一产业劳动力继续向第二、第三产业分流,就业吸纳能力已经有限的第二产业会更加坚定地沿着资本、技术密集型轨道发展,从而极大地制约其消化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唯有就业弹性最高的第三产业仍有广阔的就业吸纳空间。目前高收入经济体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60%以上,从业人员比重超过70%,两项指标值都远在我国之上,这意味着第三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从就业层次看,第三产业作为服务性产业,行业繁多,行业间异质性特征突出,既有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有对综合素质、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等不同层次的青年劳动力提供富有弹性的就业选择。按照国际经验,在三次产业中,通常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也就是就业吸纳能力最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也是如此。据国家统计数据推算,在1980—2009年间,我国总体就业弹性为0.21,三次产业就业弹性依次为-0.006、0.34和0.47;在2000—2009年间,我国总体就业弹性为0.07,三次产业就业弹性依次为-0.34、0.22和0.26。数据显示,在我国尽管就业弹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不论远自改革开放以来,还是近自21世纪,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在三次产业中均最高。由此可以推断,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必将带动我国整体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提升。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战略举措,无疑将大大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此为青年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服务业领域内部就业份额呈现分化趋势。从1978年到2013年,服务业领域中就业比重提高幅度最大的是被包括在一般分类中的其他服务业,上升了26.3个百分点,其次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上升了3.93个百分点,再就是金融保险业,涨了0.3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略有上升,分别提高了0.17和0.09个百分点。这些领域的就业份额上升的原因既与它们自身的迅速发展有关,比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这些年就发展得很快,也与它们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关。服务业领域的其他各个行业的就业比重则不同程度地下降了。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下降了13.7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的有: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和国家机关、政党与社会团体、地质勘探水利等领域,分别下降了4.67、3.66和3.1个百分点。这些领域的就业份额下降的原因十分复杂。比如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都属于新兴服务业,很有发展前途,但它们不是劳动密集型而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受到一定的制约。地质勘探水利管理行业多年发展相对缓慢,尽管它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由于自身发展的束缚不可能吸纳太多新增劳动力就业。而国家机关、政党与社会团体则受到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影响,不断地“释放”劳动就业存量,吸纳新增劳动力数量很少,其就业比重上升幅度很小(见表2-6和图2-5)。

表2-6 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单位: 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3)

图2-5 2012年年末全国各行业就业人数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3)

行业是指从事物质生产或服务于物质生产的部门。行业发展状况对就业与失业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容量。②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就业结构与劳动者素质随之变化。从表2-7可以看出,各年龄组中从事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劳动力比重较大,特别是20~24岁年龄组从事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比重分别达29.4%和19.2%,该年龄段男性劳动力在制造业中占比高达32.9%。其次,各年龄组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比重也较高,尤其是30~55岁年龄段从事建筑业比重在各年龄组中最大,基本维持在10%左右。女性劳动力从事建筑业比重较低,占比只有2.4%。女性劳动力从事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比重较高,16~19岁年龄组中女性劳动力从事制造业占37.9%,30~34岁年龄段中女性劳动力从事批发零售业占比23.8%。

表2-7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行业构成(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3)

受教育程度与行业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见表2-8)。行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吸纳高层次人才就业,反之高层次人才集聚又可以拉动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大专及以下从事建筑业比重较大,其中初中毕业从事建筑业比重占25.7%,大学本科及以上从事建筑业比重较小。大专及以下从事批发零售业比重较大,其中高中组从事批发零售业比重达29.1%。而对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大学教育程度以上随着学历层次提高占比越来越大,未上过大学随着学历层次降低占比越来越小。

表2-8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行业构成(单位:% )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3)

二、城镇就业比重迅速上升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持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转移。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保持快速增长(如图2-6所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34.3%上升到2013年的50.32%。

图2-6 2001—2013年我国城镇和乡村就业人数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3)和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大幅增加

随着国家鼓励非公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政策的实施,非公经济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如表2-9所示,2012年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17 789万人,比2002年增加11 142万人,年均增加1 114.2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10 543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6 275万人,年均增加627.5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表2-9 2001—2012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人数(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3) yE1MVZHb/6FcB4jlXgJTLgw04xDmQcc2xsf7w6+3H6nUwSmtgb7qFvC1C8hBGx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