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蔬菜主要病害及防治

第一节 马铃薯病害及防治

一、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分布广泛,在全国各马铃薯种植区普遍发生,是马铃薯栽培生产上的常见病害。这种病害除危害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外,还危害豆科及禾本科作物,给农作物的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一)症状特征

此类病害主要危害幼芽、茎基及块茎。在作物出苗前能造成芽腐,造成缺苗断垄;在作物出土后主要危害植株的茎基部,植株下部叶片变黄,茎基部常常形成黄褐色的凹陷坑,其上覆盖有白色的菌丝体,有时茎基部及块茎可产生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黑褐色菌核颗粒,菌核聚生或散生。植株发病轻时症状不明显,发病严重时形成立枯随后整株死亡见图1.1。

图1.1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

(二)致病病原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初生菌丝无色,呈直角或近直角分枝,分枝处多缢缩并具1隔膜,直径约4.98~8.71微米。新分枝菌丝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变粗短而纠结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变为淡褐或深褐色,大小为0.5~5毫米。菌核形成适温范围为23℃~28℃。菌丝生长最低温度为4℃,最高温度为32℃~33℃,最适温度为23℃,温度达到34℃时菌丝停止生长。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形式在病薯上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来源。带病种薯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害的发生与春季的温湿度关系很大,若播种过早或播后土温较低,则病害发生严重。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如可选用渭会、高原系统、胜利1号等抗病品种。采用无病种薯播种,适期播种,在病重区及高海拔冷凉的山区应适当推迟播种期,避免早播。

2. 化学防治

播种前进行药剂浸种,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用35%福·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浸种10分钟,可大大减少病害的发生率。发病初期也可以进行茎叶喷雾,药剂可用33%爱苗乳油3 000倍液、20%苗雨清悬浮剂每亩150~200毫升或23%噻氟菌胺悬浮剂每亩14~20毫升兑水40~60千克喷雾防治。

二、马铃薯青枯病

马铃薯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或褐腐病,该病传播迅速,严重时甚至造成绝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马铃薯青枯病为世界性病害,防治难度较大,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的生产。

(一)症状特征

发病植株较健株稍矮,发病开始4~5天早晚可恢复正常,随后全株萎蔫死亡,但植株仍保持绿色,叶片不凋落,叶脉呈褐色。茎秆感病后出现褐色条纹,横切茎秆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并流出乳白色菌脓。马铃薯块茎感病后,脐部呈现灰褐色水浸状,切开薯块后维管束圈带呈褐色,用力挤压会有白色黏液溢出,维管束不与皮肉分离,病害严重时薯块外皮龟裂,髓部腐烂呈烂泥状,见图1.2。

图1.2 马铃薯青枯病

(二)致病病原

马铃薯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称青枯假单胞菌或茄假单胞菌。细菌在肉汁胨蔗糖琼脂培养基菌落呈现圆形或不整形,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稍隆起,平滑具亮光,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单细胞,单生或双生,极生1~3根鞭毛,大小为0.9~2.0微米×0.5~0.8微米。

(三)发病规律

马铃薯青枯病是典型维管病害。病原细菌在土壤中、病残体或病薯块上越冬,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或雨水传播,从寄主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酸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含水量高、连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严重。

(四)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马铃薯青枯病发病严重的地区,可考虑选用如下品种进行种植,如怀薯6号、阿奎拉、新芋4号、鄂芋783-1、鄂马铃薯3号等。

2. 农业防治

清除病叶、病果,拔出病死植株并带出田外烧毁;多施农家肥、有机肥,减少化肥尿素用量;均匀浇水,防止大水漫灌;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进行4年以上轮作;选用无病种薯。

3. 化学防治

对于清除病株后的病穴,可灌注2%甲醛液或20%石灰水,或撒施生石灰以防细菌扩散蔓延。发病初期可采用喷雾与灌根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喷雾可用40%多·福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2 500~5 000倍液或1:1:240(硫酸铜∶石灰∶水)波尔多液等;灌根可用铜制剂或50%氯溴异氰尿酸1 200倍液等。

三、马铃薯疮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是一种由放线菌类土壤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夏季如遇高温少雨的天气则此病容易发生流行,一般减产量达到5%~10%,发病薯块的外观与品质严重受到影响。

(一)症状特征

发病初在表皮产生褐色小突起,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表皮细胞受害后木栓化,致使表面粗糙,发病后期病斑凸起或凹陷呈疮痂状,见图1.3。

图1.3 马铃薯疮痂病

(二)致病病原

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属放线菌。菌体丝状,有分枝,极细,尖端常呈螺旋状,连续分割生成大量孢子。孢子呈圆筒形,大小为1.2~1.5微米×0.8~1.0微米。

(三)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病菌在块茎表皮木栓化之前从皮孔或伤口侵入后染病,当块茎表面木栓化后,侵入则较困难。病害发生室温为25℃~30℃,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发病重,酸性土壤较少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而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

(四)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对马铃薯疮痂病较为抗病的品种有泰山1号、中薯4号、春薯1号、白丰、五里白、豫马铃薯2号、鲁马铃薯1号、早大白等。

2.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种薯,避免从发病区调种;与禾本科、葫芦科、豆科及百合科蔬菜作物进行4年以上轮作,多施有机肥,注意及时排出田间积水;薯块形成期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

3. 化学防治

药剂浸种:播种前用0.2%甲醛溶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68%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浸种5分钟,或用0.1%对苯酚溶液浸种15分钟进行种薯消毒处理。药剂拌种:可用10%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5~50毫升拌种100千克种薯。喷雾防治:发病后可用50%春雷·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用奥力克细截50毫升+奥力克青枯立克30毫升稀释500倍液喷雾防治。

四、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又称为轮纹病、夏疫病,俗称黄梢病,是一类由真菌侵染所致病害,全国各马铃薯产区均有分布,近年来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

(一)症状特征

马铃薯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部位初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展成黑褐色的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上有同心轮纹。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黑色霉层,见图1.4。

图1.4 马铃薯早疫病

(二)致病病原

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 (Ell. et Mart.)Jones et Grout],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为发达的有隔菌丝体,分生孢子梗束生,每束1~5根,自气孔中伸出,形状为圆筒形或短杆状,颜色暗褐色,具有隔膜1~4个,分生孢子梗直立,其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倒棍棒形,具有纵横隔膜,黄褐色,顶端有细长的喙,喙有时产生分枝。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种薯发芽病菌就开始侵染,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病菌易侵染老叶片,如遇连续阴雨天气,致使田间湿度过高,病害容易发生和流行。土壤贫瘠肥力不足,植株生长衰弱则发病严重。

当叶上有结露或水滴,温度为26℃~28℃时,分生孢子经35~45分钟便开始萌发,从叶面气孔或穿透表皮侵入,2~3天后出现病害症状。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选用早熟耐病的品种,适当提早收获;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病枝深埋或烧毁;实行非茄科作物三年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实行高垄栽培,增施有机肥,尽量选择土壤肥力较好,地势较高且不易积水的田块种植马铃薯,以提高寄主抗病力。

2. 化学防治

发病前可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 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后可用3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2 000倍液,或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粒剂400倍液,或奥力克速净300倍液等喷雾防治。

五、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又名马铃薯瘟、疫病,在中国中部和北部种植区发生较普遍,是一种毁灭性的真菌病害,病害的发生能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给马铃薯种植业带来巨大损失。

(一)症状特征

叶片发病首先是在叶尖、叶缘产生水浸状褐色斑点,湿度大时病斑很快扩展成较大的褐色斑块,病斑上可见白霉。茎秆或叶柄感病产生褐色条斑。块茎感病亦呈现褐色大病斑,稍凹陷,薯肉变褐色腐烂。病害发生严重时,全田一片焦枯,并且散发出腐败的气味,见图1.5。

(二)致病病原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agne.)de Bary],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囊梗有分枝,每隔一段着生孢子囊处具有节,节膨大。孢子囊柠檬形,大小为2~38微米×12~23微米,一端具有小柄,另一端具乳突,易脱落后在水中释放出5~9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呈肾形,具有鞭毛2根,失去鞭毛后变成休止孢子,萌发出芽管,芽管中产生侵入钉侵入寄主。菌丝生长适温为20℃~23℃,孢子囊形成适温为19℃~22℃,游动孢子形成温度为10℃~13℃,温度高于24℃时孢子囊多直接萌发,相对湿度是影响孢子囊的最重要因素。

图1.5 马铃薯晚疫病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薯内越冬、越夏,成为田间初侵染源。带菌的种薯及地下病薯萌芽产生幼苗时,病菌开始侵入,形成发病中心,病株上产生的孢子囊,经气流、雨水传播反复进行再侵染,也可随雨水进入土壤,通过伤口,皮孔和芽眼侵入块茎。马铃薯晚疫病是喜冷凉、喜高湿环境的病害,病害发生适宜温度为10℃~30℃,相对湿度在95%以上最易发生病害。地势低洼易积水,排水困难,土质黏重,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透光性差,管理粗放,植株长势弱则发病重,如遇阴雨连绵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的天气,则病害严重发生。

(四)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对马铃薯晚疫病较抗病的品种有:鄂马铃薯1号、2号,坝薯10号,冀张薯3号,中心24号,1-1085,矮88-1-99,陇薯161-2,郑薯4号,抗疫1号,胜利1号,四斤黄,德友1号,同薯8号,克新4号,新芋4号,乌盟601,文胜2号,青海3号等。

2.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种薯,在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及春化过程都要严格剔除病薯,以尽量减少初侵染源;提倡建立无病留种田进行留种;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早播种,选择土质疏松、不易积水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其抗病性。重田防止连作或临近种植,提倡与禾本科作物或十字花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偏施氮肥,实行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

3.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处理。发病初期可以喷施50%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8%金雷水分散粒剂600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2 000~2 500倍液、68.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3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200~1 5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烯酰·膦酸铝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3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0倍液,或5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生物防治可以选用生物农药0.5%氨基寡糖素水剂150倍液喷雾防治。

六、马铃薯枯萎病

马铃薯枯萎病是马铃薯上常见的病害,我国各马铃薯产区均有发生。近几年随着马铃薯不断扩大种植,马铃薯枯萎病发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一些重茬地块发病更是严重,严重威胁到马铃薯生产安全,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

(一)症状特征

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萎蔫下垂,中午在强光下萎蔫症状明显,早晨和傍晚萎蔫症状暂时恢复。随着病害的发展,植株顶部叶片也表现出萎蔫症状,不久整株枯死,病株茎秆维管束变黑褐色,切开发病块茎维管束呈虚线状褐变。环境湿度大时,发病部位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二)致病病原

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Schlecht.)],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灰褐色;其上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弯曲镰刀形,基部有足细胞,多为3个隔膜,大小为19~45微米×2.5~5微米,具有5个隔膜的大小为30~60微米×3.5~5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卵形或肾脏形,1~2个细胞,大小为5~26微米×2~4.5微米。厚壁孢子球形,表面平滑或具褶皱,顶生或间生,大多单细胞,大小为5~15微米,见图1.6。

图1.6 马铃薯枯萎病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在病残体上、土壤中或在带菌的病薯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田间地势低洼,易积水,造成湿度过大,且低温高于28℃,则病害易发生。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提倡与禾本科作物或绿肥进行4年以上的轮作,选用无病的留种田,增施有机肥,加强肥水管理。

2. 化学防治

浇灌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300倍液,或20%地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七、马铃薯黑胫病

马铃薯黑胫病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危害,是危害马铃薯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危害植株茎基部和块茎,大田发病往往造成缺苗断垄及块茎腐烂,该种病害防治困难,并且发病早,发病快,死亡率高。

(一)症状特征

马铃薯黑胫病主要危害马铃薯茎和薯块。发病植株较矮小,节间缩短,叶片小而卷曲且褪绿,根茎变褐腐烂。横切茎秆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薯块感病产生黑褐色病斑,横切薯块可见维管束呈黑褐色,环境湿度较大时,薯块腐烂并发出臭味,见图1.7。

图1.7 马铃薯黑胫病

(二)致病病原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atroseptica(Van hall)Dye,属欧氏杆菌属,称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茎亚种。细菌菌体单细胞,短杆状,极少双连,具荚膜,鞭毛周生,大小为1.3~1.9微米×0.53~0.6微米,革兰氏染色阴性,能发酵葡萄糖产出气体。菌落乳白色,中央微凸,菌落边缘圆形齐整,半透明反光,质黏稠。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38℃,最适为25℃~27℃,高于45℃即失去活力。

(二)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病薯块中越冬。病菌先通过切薯块扩大传染,引起更多种薯发病,再经维管束或髓部进入植株,引起地上部发病。病菌在大田主要通过灌溉水、雨水或昆虫传播后经伤口侵入马铃薯,病菌可以通过匍匐茎来进行传播危害。贮藏期病菌通过病健薯接触经伤口或皮孔侵入使健薯染病,如果贮藏时不注意通风,导致贮藏室湿度过大、温度太高,则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大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较抗马铃薯疮痂病的品种有抗疫1号、胜利1号、反帝2号、渭会2号、渭会4号和渭薯2号等。另外,克新1号、郑薯2号、丰收白等抗侵入,克新4号、郑薯3号、高原7号较抗扩展。

2. 农业防治

清除病残体以减少初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排水条件好的地块种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薯;适期早播,促使早出苗;发现病株及时将其挖除,特别是留种田应细心挖除,减少菌源;入窖之前应严格挑选,剔除病薯;入窖后加强窖内管理,窖温控制在1℃~4℃,应防止窖内湿度和温度过大。

3. 化学防治

可用0.05%~0.1%春雷霉素浸泡种薯30分钟,或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薯30分钟,或用50%嘧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40%可杀得600~800倍液,或20%喹菌酮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20%龙克菌600倍液喷雾。

八、马铃薯干腐病

马铃薯干腐病是一种在田间和贮藏期间都常发生的块茎病害,其常年发病率可达到10%~30%,但主要引起贮藏期块茎腐烂,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

(一)症状特征

马铃薯干腐病是马铃薯贮藏期的主要病害。病斑起初为黑褐色小点,随后病斑扩大并下陷皱缩,形成同心轮纹,最后块茎腐烂,腐烂部位常形成白色、黄色或粉红色的霉层,腐烂组织僵缩干腐,薯肉变为灰褐色或深褐色,形成空心,见图1.8。

图1.8 马铃薯干腐病

(二)致病病原

病原菌为镰孢菌(Fusarium),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小型分生孢子为单细胞,形状有球形、椭圆形、卵圆形及纺锤形,大型分生孢子变化较大,大小从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镰刀形或纺锤形。产孢细胞常见为单瓶梗型,且孢子梗较短,假头状着生。有些镰刀菌会在老化的培养基表面形成透明凝胶状菌核,菌核呈白色、褐色至紫色,大型分生孢子细胞或菌丝细胞会产生厚壁孢子。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在土壤中、马铃薯块茎上越冬,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一部分病原菌在种薯表面繁殖,成为主要的侵染来源。病菌可通过贮存薯块的容器及工具污染传播,又可以通过被污染的土壤进行传播,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从主要伤口或芽眼侵入。病害发生适温为15℃~20℃,在5℃~30℃温度范围内均可发生危害。环境温度偏低,湿度较高有利于病害发生。通常块茎在收获时表现耐病,贮藏期间感病性提高,早春种植时达到发病高峰。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选用健康的种薯,将种薯带菌感病的几率降到最低;采用整薯种植,避免因切割造成伤口带菌;加强水分管理,生长后期注意排水,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选择在马铃薯表皮韧性大、皮层厚且较为干燥时进行收获,尽量避免人为对薯块造成的伤害;收获后充分晾干再入窖,窖内保持通风干燥,温度保持在1℃~4℃并及时剔除病薯。

2. 化学防治

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液1 000~1 500倍液,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喷雾处理。

九、马铃薯环腐病

马铃薯环腐病又名黄眼圈、转圈烂,是一类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病害在田间即能发病,在贮藏期间还能造成大批烂窖。不仅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而且还影响到马铃薯的品质,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症状特征

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部,故称环腐。经贮藏块茎芽眼变黑干枯或外表爆裂,播种后不出芽或出芽后枯死或形成病株。病株的根、茎部维管束常变褐,病蔓有时溢出白色菌脓,见图1.9。

图1.9 马铃薯环腐病

(二)致病病原

密执安棒杆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变种或称环腐棒杆菌(Clavibacer michiganensis subsp.),菌体短杆状,无鞭毛,大小为0.8~1.2微米×0.4~0.6微米,多数单生,偶尔双生,不形成荚膜及芽孢,好气性。在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薄而透明,有光泽,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缓慢,革兰氏染色为阳性。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病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薯播下后萌发生出病芽,病菌沿维管束上升至茎中部,或沿茎进入新结薯块而致病。病菌致死温度为50℃经10分钟,适合此菌生长温度最高为31℃~33℃,最低为1℃~2℃,最适温度为20℃~23℃,最适酸碱度为pH6.8~pH8.4,切病薯的切刀是传播病害的主要途径。

(四)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对马铃薯环腐病较抗病的品种有:东农303,郑薯4号,宁紫7号,庐山白皮,乌盟601,克新1号,丰定22,铁筒1号,阿奎拉,长薯4号,高原3号,同薯8号,克新5号、6号、7号、10号,克疫,春薯1号、2号,五里白,宁薯1号,固红1号,坝薯10号,虎头,跃进,晋薯5号,北薯1号,双丰收,疫不加,万芋9号,安农5号,白头翁等。

2. 农业防治

建立无病留种田,尽可能采用整薯播种;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和微肥,磷肥采用过磷酸钙,以补偿钙元素,增强植株抗病性;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贮藏种薯,贮藏期间保持通风透气,大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温度保持在1℃~3℃,若发现病薯应连同周围薯块一同除去。播种前将种薯在室内堆放5~6天,并不断进行病薯剔除,另外用50毫克/千克硫酸铜浸泡种薯10分钟有很好的防病效果。

3. 提倡现切现播,种薯切后用草木灰拌种

种薯切割时切刀应先进行酒精或火焰灭菌,如若发现种薯切面维管束组织为褐色或黄色,应将病薯剔除,然后更换切刀,把切刀放入50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10分钟以上。种薯切面粘一层草木灰,既保持切面干燥,防治病菌,又增施了钾肥。条件允许的地方应提倡小整薯播种。

十、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病毒病在我国分布较广,危害也较严重,植株受害后发育畸形,矮小,产量降低,种薯退化。一般使马铃薯减产20%~50%,严重发病地块减产达80%以上。

(一)症状特征

不同种类病毒引起马铃薯病毒病的症状各不相同,常见的症状类型有皱缩花叶病和卷叶病类型。

皱缩花叶病类型主要表现在病株较健株明显矮化,叶片小且皱缩,有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症状,病害严重时叶尖向下弯曲,叶脉、叶柄及茎上有黑褐色坏死斑,发病植株比较脆嫩。最后病害引起叶片严重皱缩,自下而上枯死,顶部叶可见斑驳。发病植株薯块亦可见坏死斑,病薯较健薯要小。

卷叶病典型症状是叶缘向上卷曲,严重时卷曲呈筒状。病害初期症状首先顶部嫩叶上,先是叶片褪绿,随后沿叶脉向上卷曲,发病叶片较健康叶片小且厚,叶色淡色,叶背呈紫红色或红色,叶脉较硬。发病植株矮化,茎横切面有黑点,茎基部和节部更明显,见图1.10。

图1.10 马铃薯皱缩花叶病(左)、马铃薯卷叶病(右)

(二)致病病原

马铃薯皱缩花叶病由PVX和PVY复合侵染所致。马铃薯卷叶病由PLRV侵染所致。马铃薯X病毒粒体线形,长为480~580纳米,病毒稀释限点100 000~1 000 000倍,钝化温度68℃~75℃,体外存活期l年以上,其寄主范围广,系统侵染的植物主要是茄科。马铃薯Y病毒粒体线形,长730纳米,病汁液稀释限点100~1 000倍,钝化温度52℃~62℃,体外存活期1~2天。该病毒寄主范围较广,可侵染茄科多种植物。马铃薯卷叶病毒粒体球状,直径为25纳米,病毒稀释限点10 000倍,钝化温度为70℃,体外存活期为12~24小时,该病毒寄主范围主要是茄科植物,在马铃薯上引起卷叶症状。

(三)发病规律

马铃薯病毒主要在茄科植物上或农田杂草上越冬,以蚜虫为主要传毒介体进行传播危害,带毒病苗也是病毒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病害发生最适温度20℃~25℃,气温高于25℃症状隐蔽。在高温、干旱、光照强的条件下,蚜虫发生严重,也有利于病毒的繁殖,且降低了植株的抗病能力,则发病严重。田间杂草多、附近有发病作物、气温高、缺水缺肥、管理粗放则发病重。土壤肥力不足,板结黏重,排水不畅的田块发生较重。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比较抗病毒病的品种有大西洋、内薯7号、中薯2号等。建立种薯生产基地,生产无毒种薯,留种田应设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并通过各种检测手段淘汰病薯,推广茎尖组织脱毒技术。因时制宜适时播种,采用高畦栽培,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发现病枝及时拔出,勤中耕培土。

2. 物理防治

种薯用35℃处理56天或36℃处理39天可有效防除卷叶病,芽眼切块后变温处理(每天40℃4小时,16℃~20℃20小时,共处理56天)可以有效除去卷叶病毒。

3. 化学防治

病毒病发病严重时应做好蚜虫的防治工作,在留种地及时防治蚜虫对减轻病毒病危害有明显效果,尤其是对卷叶病效果明显。病毒病发生初期也可用20%病毒A,或40%吗啉胍·羟烯腺·烯腺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3.95%利巴韦林·铜·锌水乳剂500倍液、1.5%植病灵II号乳剂1 000倍液、7.5%菌毒·吗啉胍水剂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第二节 辣椒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辣椒白粉病

辣椒白粉病主要在温室栽培中发生,是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发病时全株叶片变黄脱落,对辣椒的产量及品质造成极大影响。

(一)症状特征

此病主要危害辣椒叶片,老熟或幼嫩的叶片均可被害,严重时也为害嫩茎和果实,被害叶片正面呈黄绿色不规则斑块,无清晰边缘,白粉状霉不明显,被害叶片背面呈现不规则黄绿色斑块,病斑周围不清晰,叶片背面密生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斑多时相互融合连片,导致叶片变黄脱落,病害严重时整株仅留顶端的数片嫩叶,见图1.11。

图1.11 辣椒白粉病

(二)致病病原

有性阶段为子囊菌,鞑靼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Lin.)Arn.]无性阶段为半知菌,称辣椒拟粉孢霉[Oidiopsis taurica(Lev.)Salm.]菌丝内外兼生,菌丝上产生的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营养。分生孢子梗散生,由气孔伸出,大小为112~240微米×3.2~6.4微米。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无色透明,单个顶生于孢子梗的顶端,大小为44.8~72微米×9.6~17.6微米。初生的分生孢子为烛焰状,顶端尖,基部溢缩;次生分生孢子多是圆柱形或长椭圆形。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都藏在叶片里面,繁殖阶段伸出叶面产孢。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的适宜温度是15℃~30℃,侵入和发病温度为15℃~18℃,分生孢子萌发一定要有水滴存在。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闭囊壳的形式在病叶、病枝及病果上越冬。越冬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孢子借气流传播。一般以生长中后期发病较多,天气干燥时,露地病害多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与流行,在25℃~28℃和50%~80%的相对湿度以及弱光照环境条件下该病易流行。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以腐熟有机肥为基肥,勿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采用高垄栽培,膜下滴灌,切勿大水漫灌,合理密植,加强管理。

2. 生物防治

选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矿物油稀释300倍喷雾,每隔7天用药1次,连续3次,可有效预防辣椒白粉病的发生。

3. 化学防治

发病前期或初期,可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宁南霉素水剂200倍液、2%阿司米星水剂150倍液、2%多抗霉素水剂200倍液喷雾防治;在发病初期或中期,可选用40%氟硅唑乳油6 000~8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3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辣椒炭疽病

炭疽病是辣椒的一种常见病害,各地普遍发生,通常减产20%~30%,严重地区可能减产50%以上。高温及强光照季节,果实受灼伤后极易引发炭疽病,致使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一)症状特征

辣椒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果实及叶片上,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水浸状褪绿斑,以后形成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圆形斑,病斑上密生小黑点,病叶易脱落。果实受害初期出现水浸状病斑,以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凹陷,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同心轮纹上有小黑点,湿度大时有红色黏稠物,干燥时病斑干缩破裂,见图1.12。

图1.12 辣椒炭疽病

(二)致病病原

辣椒刺盘孢[Colletotrichum capsici(syd.)Butl.]和果腐刺盘孢[Colletotrichum phomoides(Sacc.)Chest.]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呈盘状,形成于寄主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辣椒刺盘孢的分生孢子盘上长有刚毛,刚毛暗褐色,具2~4个横隔膜;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弯月形,大小为20~31微米×3~6微米。果腐刺盘孢的分生孢子盘刚毛较少,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圆筒形,大小为19~29微米×4~6微米。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拟菌核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越冬。第二年越冬菌源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到寄主,主要从寄主伤口侵入,也可以从表皮直接侵入,病斑部位再次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并在田间反复侵染。病害远距离传播主要借助调运未消毒的带菌种子。病菌繁殖适温12℃~33℃,最适温度为27℃,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分生孢子萌发侵染能力最强。因此,天气温度高,田间湿度大,植株密度过大田间郁闭、长势衰弱、氮肥使用过多的地块,炭疽病发生很严重。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一般辣味较强的品种较抗病;提倡轮作,避免连作,发病严重地区应与瓜类和豆类蔬菜轮作2~3年;注意田园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拔出病株,摘除病叶病果,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并进行一次深耕,将表层带菌土壤翻至深层,促使病菌死亡;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合理密植,使辣椒封行后行间不郁蔽,果实不暴露;采用地膜覆盖高畦栽培,以便于浇灌和排水降低畦面湿度,做好排水工程,雨后及时排水。

2. 物理防治

可对辣椒种子进行温汤浸种处理,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进行种子处理,或用凉水预浸1~2小时,然后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

3.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茎叶喷雾防治,药剂可用43%好力克悬浮剂20毫升/亩,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80克/亩(1亩=0.067公顷,下同),或80%必得利可湿性粉剂60~80克/亩、50%炭疽福美300~4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100克/亩,每隔7天喷施一次,共防2~3次。

三、辣椒软腐病

辣椒软腐病主要危害辣椒果实,在我国各个辣椒栽培区均有发生,以夏秋季危害最为严重,该病的发生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给辣椒的生产栽培造成了严重威胁。

(一)症状特征

辣椒软腐病以危害果实为主。病害发生初期在果面上出现水浸状暗绿色斑,以后病斑变褐软腐,内部果肉腐烂,腐烂组织具恶臭味,果皮变白,最后整个果实失水后干缩,挂在枝蔓上,遇外力易脱落,见图1.13。

图1.13 辣椒软腐病

(二)致病病原

胡萝卜欧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l.]该细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为2℃,致死温度为50℃,时间为10分钟,适宜pH5.3~pH9.3,最适为pH7.3。该菌除常常侵染茄科蔬菜以外,还可以侵染十字花科蔬菜,以及葱类、芹菜、胡萝卜、莴苣等蔬菜。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随病残体在土壤内越冬。病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大量繁殖,通过田间灌溉水和雨水进行传播,从植株伤口侵入,发病后又通过昆虫及风雨的再传播,扩大流行。病菌生育温度为2℃~40℃,最适温度为25℃~30℃,如遇连续阴雨天气,造成田间积水,湿度增大,则病害易于流行。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病重田提倡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量;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把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合理密植,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设施蔬菜大棚要注意调节棚内湿度。

2. 化学防治

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嘧啶核苷类抗菌素1 000倍液、50%琥胶肥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101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38%恶霜菌酯水剂800倍液,对茎叶进行喷雾防治。

另外辣椒软腐病易从伤口侵入而发生危害,因此应该及时防治田间蛀果性害虫,可用5%功夫乳油5 000倍液、20%多灭威2 000~2 500倍液或用4.5%高效氯氰菊酯3 000~3 500倍液及时喷雾治虫。

四、辣椒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是辣椒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被菜农称为辣椒的“癌症”,发病严重地块可遭受毁灭性的损失,并且该病防治难度大。近年来,我国各辣椒生产地病害发生日趋严重。

(一)症状特征

辣椒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一般在坐果初期开始发病。植株的细根首先变为褐色,不久褐变组织开始腐烂并消失,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可以发现维管束亦变为褐色,用手按压病部位可见分泌出白色黏液。地上茎叶受害后,首先是植株顶部叶萎蔫下垂,随后植株中下部叶开始凋萎,有时植株一侧或整株叶片同时枯萎,发病初期仅在中午萎蔫,晚上恢复正常,2~3天后全株凋萎死亡,整株保持绿色。病株维管束变褐色,在湿度大时可以挤出白色菌脓,见图1.14。

图1.14 辣椒青枯病

(二)致病病原

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细菌菌体呈短杆状,单胞,单生或双极生,两端钝圆,大小为0.9~2.0微米×0.5~0.8微米,鞭毛1~3根,极生。革兰氏染色反应呈阴性,生长温度范围为10℃~40℃,最适温度范围为20℃~30℃,能在pH6~pH8正常生长发育,最适pH为6.6。

(三)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病原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及昆虫进行传播。当土壤温度为20℃~25℃,天气温度为30℃~35℃时,病害易于发生。当大雨或连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湿气、热气蒸腾量大,更易促成该病流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块,或酸性土壤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连作的重茬地因病菌积累较多发病很重,土壤肥力不足导致植株生长衰弱则发病较重。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实行与非茄科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最好与禾谷类作物或十字花科植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增施钾肥、整地时施用草木灰,改良土壤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与扩展,增强植株的抗病性。清洁田园,及早拔出病株,铲除田间杂草,搞好田间排水工作,保持田间不旱不涝,土壤墒情较好。采用高垄或半高垄栽培方式,配套田间沟系,降低田间湿度。采用营养钵、肥团、温床育苗,培育矮壮苗,以增强作物抗病、耐病能力。

2. 化学防治

田间病害零星发生时,应该及时拔出病株,并用2%甲醛液或20%石灰水灌施病穴,防止病菌向四周扩散。

病害发生初期可用7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细菌速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可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

五、椒疮痂病

椒疮痂病是世界性分布的重要病害,我国的暖湿地区该病发生比较严重。病害发生时造成叶、花及果实大量脱落,发病地块一般减产20%~30%。

(一)症状特征

辣椒疮痂病又称为“细菌性斑点病”,俗称“落叶瘟”,主要危害辣椒叶、茎秆,也危害果实。幼苗子叶受害后产生银白色水浸状小斑,随后变为褐色凹陷斑,危害严重时叶片脱落植株死亡。叶片受害后初为水浸状黄绿色小斑,随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凹陷淡褐色,边缘暗绿色隆起,表皮呈粗糙的疮痂病斑,发病重时叶片边缘、叶尖变黄,干枯脱落。茎秆受害后初期为水渍状不规则条形斑,随着茎秆木栓化而隆起,纵裂。果实受害后初为褐色隆起小黑点,随后扩大为圆形或长圆形稍隆起黑色病斑,湿度大时,菌脓从病斑有溢出,见图1.15。

图1.15 辣椒疮痂病

(二)致病病原

野油菜黄单胞辣椒斑点病致病型[Doidge Dye Xanthomonas Vesicatoria(Doidge)Dowson],属黄单胞杆菌属细菌。细菌菌体呈短杆状,菌体两端钝圆,具有极生单鞭毛,能在有水环境下进行游动,菌体链状排列,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呈阴性,好气性。

(三)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可在种子内、外和病残体上越冬,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年。翌年条件适宜时从伤口侵入,也可以从幼嫩的果实表皮直接侵入。病原菌远距离传播主要借助种子、苗木及果实的远距离调运,而近距离传播主要借助雨水及灌溉水进行传播。保护地大水漫灌会使病害扩大蔓延,人工农事操作接触病菌、溅水也会传播病害。暴风雨天气、长期阴雨、果面叶面长时间结露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选择大方皱辣、线辣等抗病、耐病品种进行栽植;选择无病地、无病单株或无病果实进行留种,选择无病地块或3 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作苗床,减少种子带菌率;与禾本科作物或十字花科作物等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施足有机肥,定植后及时松土追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病、耐病能力;雨季搞好田间排水工作,防止田间积水,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把病叶、病果、病株清除至田外深埋或烧毁,降低病原菌基数。

2. 物理防治

可以采用温汤浸种的方法杀灭种子内或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前用55℃热水浸泡种子10分钟后,转入冷水中冷却,最后催芽播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

3. 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首先用清水清洗种子10分钟,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或用1:10的农用链霉素液浸种30分钟,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晾干后再进行播种。喷雾防治:发病初期或暴风雨过后及时喷施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用药2~3次,防治效果较好。

六、辣椒褐斑病

辣椒褐斑病在我国南方的辣椒生产区常有发生。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北方辣椒生产区该病发生日趋严重,威胁着辣椒生产安全。

(一)症状特征

辣椒褐斑病主要危害辣椒叶片,有时也危害茎秆。受害叶片上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颜色为褐色,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中央为浅灰色。发病严重时病叶变黄脱落,茎秆受害病斑类似叶片。湿度大时,发病部位有灰色霉状物,见图1.16。

图1.16 辣椒褐斑病

(二)致病病原

辣椒灰星尾孢霉(Cercospora capsici Heald. et Wolf.)分生孢子座无或由少数褐色细胞组成;分生孢子梗暗橄榄色,束生,2~20根,具有隔膜3~8个,分生孢子梗直立或微弯,或有屈曲1~3处,少数具分支;分生孢子无色,鞭形或细棍棒形,直或微弯,基端较平,顶端近乎钝圆或稍尖,隔膜初时不明显,多为4~9个,大小为67~120微米×2.4~3.3微米。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或病叶上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借助风雨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寄主。高温、高湿条件发病严重,辣椒生长季节遇长期阴雨天气病害易于流行。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发病严重地区与非茄科作物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合理施肥,切勿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合理排灌,田间避免积水,避免大水漫灌。清洁田园,发现病叶及发病严重的植株应及时清除,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将其深埋或烧毁。

2. 物理防治

温汤浸种:用55℃热水浸种10分钟,然后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再进行播种。

3. 化学防治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分钟,然后捞出用水冲洗干净后再催芽,直播时可用药剂拌种,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用50%多菌灵与50%福美双按1:1或25%甲霜灵与70%代森锰锌按9:1混合,按每平方米8~10克与15千克细土混合撒入沟内,可有效消灭土壤中的病菌。病害发生前或初期可选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500倍液,或用50%多霉灵1 000倍液喷雾防治。

七、辣椒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是严重影响辣椒产量与品质的一类重要病害,病毒病传播速度快,辣椒叶、果实都能遭受侵染危害,病害发生严重时甚至造成绝产。发病植株一般表现为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4种症状,有时几种症状在同一植株上出现,病害引起辣椒落叶、落花、落果,辣椒的产量遭受到严重影响。

(一)症状特征

辣椒病毒病常见的症状类型有四种: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其中以花叶型最为常见,症状表现为出现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病害轻时叶片平整,病害重时叶片上出现泡状斑、皱缩,叶面凹凸不平。黄化型主要在心叶、嫩叶上常见,有时整株或局部叶片变黄,并且出现落叶现象。坏死型是部分组织变褐坏死,出现条斑、顶枯、坏死斑驳及环斑等症状,并导致大量落叶、落花、落果。畸形常见症状表现为叶片呈线条状,植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不结果或少结果,见图1.17。

图1.17 辣椒病毒病

(二)致病病原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苜蓿花叶病毒(Alfaifa mosaic virus,AMV),由上述一种或多种病毒复合侵染所致病害。但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是引起辣椒病毒病的主要病原。

(三)发病规律

病毒寄生在多年生杂草、蔬菜或蔬菜种株上越冬,翌年通过介体昆虫取食、整枝打叉等农事活动传染。高温干旱的天气适合蚜虫繁殖和传毒,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田间管理粗放,杂草丛生则发病重。阳光强烈,病毒病发生也比较严重。大棚内蚜虫少于露地,并且光照比露地弱,因此病毒病在大棚内发生轻。但中后期如果撤除棚膜以后,病毒病则迅速发展。此外,春季露地辣椒定植晚,与茄科作物连作,地势低洼及辣椒缺水、缺肥,植株生长不良时,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四)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早熟型辣椒病毒病发生较晚熟型品种轻,辣椒比甜椒抗病。如津椒3号、甜杂1号2号、农大40、中椒2号3号等品种较抗病毒病。

2. 农业防治

在辣椒定植后开花结果初期,采取每隔4行种植1行玉米的间作方式,可以利用玉米引诱蚜虫,并使辣椒免受阳光的暴晒。适期早播,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勿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性。清洁田园,减少菌源,将前茬作物带出田间,集中处理,挖坑深埋或将其烧毁。

3. 物理防治

干种子采用70℃干热处理3天(72小时)的方法,病毒基本失活,这种处理方法同时还解决了种子带有其他菌问题。若将干热处理法与磷酸三钠种子消毒法相结合,则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4. 化学防治

辣椒种子首先用清水浸泡3~4小时,然后用10%磷酸钠中浸20~30分钟,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或用0.1%高锰酸钾浸泡30分钟,再用水冲洗干净,可有效种子上的病毒。

发病初期喷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或5%病毒菌克水剂700倍液,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八、菟丝子危害辣椒

菟丝子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具有成片聚集的生活习性,多寄生于豆科、菊科、蓼科植物上,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于寄主植株上,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伸入宿主韧皮部,吸取植株养分,造成植株养分亏缺,营养失调,严重时会造成寄主植株死亡,另外菟丝子还可以传播病毒类病害。

(一)症状特征

菟丝子种子萌发时幼芽无色丝状,附着在土表,另一端形成丝状体,在空中旋转延伸,遇到植物就进行缠绕,在与寄主接触处形成吸根并侵入寄主组织,随后部分细胞组织分化出导管和筛管并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接,吸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建立寄生关系。此时菟丝子与地下部分脱离,而上部茎继续伸长并不断分枝,再向四周不断扩大蔓延,严重时将整株寄主布满菟丝子,使受害植株生长不良,也有寄主因营养不良加上菟丝子缠绕引起全株死亡,见图1.18。

图1.18 菟丝子危害状

(二)致病病原

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一年生全寄生草本植物,茎秆呈黄色丝线状,叶退化成鳞片;花簇生,外有膜质苞片,花萼杯状,5裂,花冠白色,长为花弯2倍,顶端5裂,裂片常向外反曲;雄蕊5,花丝短,与花冠裂片互生;鳞片5,近长圆形;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2;蒴果近球形,成熟时被花冠全部包围;种子淡褐色,花果期为7~10月。

(三)发生规律

菟丝子以成熟种子脱落在土壤中休眠越冬,在我国南方如在广西南宁,也有以藤茎在被害寄主上越冬,第二年春季环境中温湿度适宜时,越冬藤茎即可继续生长攀缠为害。经越冬后的种子,第二年春末夏初环境温湿度适宜时,种子在土壤中萌发,长出淡黄色细丝状的幼苗,随后不断生长,藤茎上端部分作旋转状向四周伸出,当接触到寄主植株时,便紧缚其上,不久在其与寄主的接触处形成吸盘,并伸入寄主体内吸取水分和养料。此期茎基部逐渐腐烂或干枯,藤茎上部分与土壤脱离,靠吸盘从寄主体内获得水分、养料,不断分枝生长,开花结果,不断繁殖蔓延为害。

菟丝子在夏秋季是生长高峰期,开花结果期在11月份,菟丝子的繁殖可以依靠种子萌发繁殖,也可以依靠藤茎繁殖。菟丝子种子主要靠鸟类进行传播,人畜活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另一种传播方式是借寄主树冠之间的接触由藤茎缠绕蔓延到邻近的寄主上,或人为将藤茎扯断后有意无意抛落在寄主的树冠上。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人工铲除受害的植株,将其防在固定位置晒干并烧毁,减少传染源。菟丝子种子在距土表5厘米以下不易萌发,因此结合中耕除草对土壤进行深翻,将菟丝子种子深埋地下,减少发生量。

2. 化学防治

可用6%的草甘磷水剂200~250倍液,或敌草腈0.25千克/亩,或鲁保1号1.5~2.5千克/亩,或3%的五氯酚钠,或3%二硝基酚喷雾防治,最好喷2次,隔10天喷1次。

也可以选用地乐胺、仲丁灵、毒草胺等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对菟丝子防治效果也较好。

第三节 番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又称为轮纹病,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均有发生,其最主要特征是不论发生在果实、叶片或主茎上的病斑,都有明显的轮纹。果实病斑常在果蒂附近,茎部病斑常在分杈处,叶部病斑发生在叶肉上。

(一)症状特征

番茄早疫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也危害番茄果实、幼苗及茎秆。番茄叶片发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向上发展,受害部位初期出现水暗绿色渍状病斑,随后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病斑中部呈同心轮纹,边缘有浅绿色或黄色的晕环,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严重时叶片焦枯死亡。幼苗染病后在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稍凹陷轮纹斑。茎部染病后病斑多出现在分枝处及叶柄基部,呈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陷病斑,病斑具同心轮纹,病斑处有时发生开裂,严重时枝条断裂。青果染病症状起初多出现在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色凹陷病斑,后期病部较硬,湿度大时密生黑色霉层,果实开裂。叶柄、果柄染病后,产生褐色凹陷长椭圆形的病斑,见图1.19。

图1.19 番茄早疫病

(二)致病病原

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Ellis et Marti)Jones et Grout],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发达有隔,分生孢子梗束生,每束1~5根,自气孔伸出,梗为暗褐色,呈圆筒形或短杆状,具隔膜1~4个,大小为30.6~104微米×4.3~9.19微米,分生孢子梗直立或较直,其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为淡黄色,呈卵形或倒棒形,孢子大小为85.6~146.5微米×11.7~22微米,纵隔1~9个,横隔7~13个,顶端长有较长的喙;喙无色,多数具1~3个横隔,大小6.3~74微米×3~7.4微米,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1℃~45℃,最适温度范围为26℃~28℃。

(三)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或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翌年带菌种子萌发时侵入发病,病原可从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形成初次侵染,3~5天后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昆虫和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而形成多次再侵染。番茄早疫病最适发病条件为:温度为20℃~25℃,湿度在80%以上,田间发病前5天均温为21℃,相对湿度大于70%的时间超过2天即可发病。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种植抗病、耐病品种,如中杂4号、茄抗5号、早丰、密植红、茄抗1号等;加强田园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并带出天外烧毁或深埋;提倡与非茄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实行高垄栽培,实行配方施肥,施足基肥,适时追肥,以提高番茄植株的抗病能力;注意从无病地块和无病植株上留种,避免从发病区调种。温室栽培要控制好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透光管理。

2. 物理防治

首先用50℃温水浸种30分钟,转入冷水浸泡4小时后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10分钟,捞出洗净,催芽播种。也可以用70℃的温度,干热处理72小时,可以有效消灭种子上的病菌。

3. 化学防治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防针,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用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双·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乙·扑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高科600倍液、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等;交替使用不同药剂隔7~10天喷1次,喷3~4次。

番茄早疫病发生较普遍时,可以进行喷药治疗,可用霜贝尔50毫升,兑水15千克,3~5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或用霜贝尔30~50毫升+金贝40毫升,兑水15千克,3~5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或用霜贝尔30~50毫升+细截30~50毫升,兑水15千克,3~5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

二、番茄白粉病

番茄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植物病害,最早被发现于意大利,之后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番茄栽培面积扩大,为白粉病病原菌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番茄白粉病的发生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一)症状特征

以番茄叶片发病最常见,茎秆次之,果实较少发病。叶片受害后叶柄、叶面及茎秆部位出现褪绿小斑,病斑扩大后呈不规则病斑,病斑上有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叶背则呈现灰绿色斑块,较少发现白粉状物。发病初期粉层稀疏,随后粉层逐渐稠密,病斑不断扩大,最后整叶布满白粉,叶片变黄大量脱落。

(二)致病病原

有性阶段为鞑靼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阶段为辣椒拟粉孢(Oidiopsis taurica),属于半知菌门真菌。分生孢子无色棍棒状,单个顶生于孢子梗顶端,由气孔伸出,大小为40~80微米×12~21微米。闭囊壳近球形,埋生于菌丝中,直径为140~250微米,附属丝丝状不规则分枝,与菌丝交织。闭囊壳内含子囊10~40个,子囊近卵形,大小为80~100微米×35~40微米,其中多含子囊孢子2个,见图1.20。

图1.20 番茄白粉病

(三)发病规律

在北方,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冬,也可以随冬作番茄上越冬,而南方气温较高,无明显越冬现象。越冬后的闭囊壳散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以后在发病部位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气流进行再侵染。病害近年来有逐渐加重危害的趋势,温室大棚一般在3~6月,10~11月发病较多,露地多发生于6~7月或9~10月。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果实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增强植株生长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可在水中加入0.3%钾肥、1%的尿素或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保护地栽培应加强大棚内温湿度的调控。

2. 生物防治

番茄白粉病发生前或初期,用速净50毫升+大蒜油15用兑水15千克进行均匀喷雾,3~5天1次,连打2~3次。

3. 化学防治

番茄白粉病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发病初期选用病初期选喷2%农抗120的150倍液、2%阿司米星水剂200倍液、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50%硫黄悬浮剂250~300倍液、40%福星乳油4 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3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在保护地可用粉尘法或烟雾法进行防治,具体技术措施为:10%多百粉尘剂15千克/公顷/次,或45%百菌清烟剂3.75千克/公顷/次,暗火点燃熏蒸一夜,1~2次。

三、番茄茎基腐病

近年来,随着温室大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番茄茎基腐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轻者减产,重者绝收,给设施农业的发展造成很大障碍,应加强对番茄茎基腐病防治。

(一)症状特征

番茄茎基腐病是蔬菜大棚内比较常见,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类病害。番茄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是病害危害主要部位,一般危害大苗或定植后的番茄。发病部位开始呈暗褐色,随后病斑绕茎基部或根茎扩展蔓延,绕其一周,导致皮层变褐腐烂,地上部叶片萎蔫下垂,颜色逐渐变黄,后期整株枯死,发病部位表面常覆盖有大小不等的黑褐色菌核,见图1.21。

图1.21 番茄茎基腐病

(二)致病病原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无色,菌丝老熟后呈黄褐色,分枝基部缢缩。菌核近球形,直径为0.1~0.5毫米,初为无色,后为黑褐色。该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病菌腐生性强。病菌发育适温为24℃,最高温度为40℃~42℃,最低温度为13℃~15℃。该病菌寄主广泛,能侵染50科200余种植物。

(三)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腐生性强,可以在土中生存2~3年,大水漫灌且遇到地温过高最易发病。管理不当,植株长势衰弱易使植物发病;大雨过后未能及时排水或施药,导致发病严重;大水漫灌后,根系透气性降低,导致病害发生严重。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苗床土壤应该用新土,或土壤用甲醛∶高锰酸钾=2:1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育苗时先用55℃水浸种10~15分钟,然后用0.1%高锰酸钾浸种消毒后播种。定植时要淘汰病苗或生长衰弱的苗,幼苗定植时覆土不宜过深,培土不宜过高。遇雨天应及时排除地上积水。

病害发生较重的地块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定植时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清除大棚内的残枝落叶连同病株一并销毁。切勿大水漫灌,若地温过高应将茎基部土壤翻开晾晒。

2. 化学防治

8~9月份深耕土壤并高温闷棚,浇水结合灭菌同时进行,浇水时每亩施速效氮肥20~30千克或撒施多菌灵、百菌清等广谱性杀菌剂,再盖上地膜,可消灭土壤中的大部分病原菌。

定植后植株一旦表现出病症,如叶片萎蔫、生长缓慢、茎基部表面发黑时,可在茎基部施用拌种双药土;在发病初期喷洒40%拌种双粉剂悬浮液800倍液,或在病部涂抹五氯硝基苯粉剂2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

四、番茄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生产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病害,该病在番茄上危害较重,各菜区均有发生。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生蔓延,现在成为番茄栽培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一般减产20%~30%。低温、连续阴雨天气的气候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病害严重发生时造成茎叶枯死和大量的烂花、烂果,直接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一)症状特征

番茄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以侵害叶片和茎等部位。果实受害一般先从残留的花瓣、花托等处开始,出现湿润状,灰褐色不定型的病斑,逐渐发展成湿腐,从萼片部向四周发展,可使1/3以上的果实腐烂,病部长出一层鼠灰色茸毛状的霉层,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一般幼果发病较多,但即将转熟的大果也可受害,且常见整穗果实都发病受害。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不定型的湿润状、灰褐色病斑,可造成叶片湿腐凋萎。茎部染病发生长椭圆形或不定型的长条状、灰褐色病斑,潮湿时亦长出灰色霉层,严重的可引致病斑以上的茎、叶枯死,见图1.22。

图1.22 番茄灰霉病

(二)致病病原

番茄灰霉病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葡萄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灰至灰褐色,细长有分隔,具分枝,成丛从寄主表皮伸出,大小为280~550微米×12~24微米。分生孢子淡色,单细胞、近球形或椭球形,大小为9~15微米×6.5~10微米,菌核为黑褐色、不规则形。

(三)发病规律

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翌年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流水、农事操作进行传播,由寄主开败的花器、伤口、坏死组织侵入,也可由表皮直接侵染引起发病。病害再侵染频繁,危害不断增大。病害喜高湿环境,一般在春节前后气温低,放不出风,湿度又高,非常有利于灰霉病菌的侵入和再侵染、流行。早春低温阴雨、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易出现发病高峰,特别是浇水后遇低温更易加重病害流行。花期是侵染高峰期,番茄灰霉病菌多从开败的花瓣中侵入,引起发病,继而再侵入果蒂,引起果实腐烂。尤其是在第一二穗果膨大期浇水后,出现烂果高峰期。

该菌为弱寄生菌,在光照不足,空气湿度在90%以上时,4℃~31℃的温度范围均可发病,但发育适温为20℃~23℃,最高为32℃,最低为4℃。病害对湿度要求较高,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环境条件维持时间越长,发病越严重。光照不足、温度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番茄由于管理不当引起生长衰弱,易诱导致该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集中高温堆沤或深埋,严禁乱扔病果,避免传病。保护地加强通风管理,下午适当延长通风时间,降低湿度,夜晚适当提高棚内温度,避免或减少叶面结露。大棚内采用地膜覆盖,避免大水漫灌,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温,浇水宜在晴天上午,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

2. 物理防治

番茄种子用臭氧水浸泡40~60分钟,杀灭种子上的病菌,在温室大棚幼苗移栽之前,可用大剂量臭氧气体对空棚进行灭菌处理。

3. 生物防治

在番茄灰霉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使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300倍液兑水进行均匀喷雾,7天1次,连喷3次。

4. 化学防治

番茄苗期发病初期,可喷施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续3次。成株发病初期可叶面喷施40%嘧霉胺1200倍液、或30%嘧霉·福美双700~800倍液、或2.1%丁子香芹酚107~150毫升/亩、50%异菌脲1 000倍液,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7天,有效控制病害的扩展与蔓延。

五、番茄炭疽病

番茄炭疽病是番茄栽培生产上一种常见病害,病原菌在果实着色前便开始侵入,潜伏其中,于果实开始着色时显现病害症状。番茄炭疽病在生长中后期和采收后的贮藏期及贮运销售期间亦可引起果实腐烂,造成重大的损失。

(一)症状特征

番茄炭疽病主要危害近成熟的果实,果面任何部位都可以受侵染,一般以中腰部分受侵染危害较常见。发病初期果面上出现水渍状褪色的小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不定型的病斑,直径约为1~1.5厘米,病斑颜色为黑褐色,中间部分略凹陷,有同心轮纹并产生黑色小粒点,后期还长出粉红色黏稠状小点,病斑四周有一圈橙黄色的晕环,病斑常呈星状开裂。病害严重发生时病果在田间就可以腐烂脱落。很多果实在采收后贮藏、运输或销售期间陆续发病,造成重大损失,见图1.23。

图1.23 番茄炭疽病

(二)致病病原

病原菌为番茄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ycopersici Ell.et Ev),属半知菌亚真菌;有性世代是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enem.)Spauld.et Schrenk],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发病部位常见黑色小粒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常丛生,初埋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而外露,直径为90~150微米,孢子盘上有很多灰褐色刚毛,刚毛多弯曲,直径为65~112微米×5微米。病部的粉红色黏稠状小点是病菌的粘分生孢子团,着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为无色单胞,呈圆筒形,大小为16~22微米×4微米,内有油球1~2个。

(三)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助气流、雨水、昆虫活动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从果实的皮孔或伤口处侵入。初侵染发病后长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通过传播后可以造成多次再侵染。病菌的菌丝体还可以在种子内越冬,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植株直接发病。番茄炭疽病有潜伏浸染的现象,病菌从幼果侵入,但暂时呈慢扩展或不扩展的潜伏状态,待果实接近成熟,糖分增大,水分增多,外界温度上升到适宜时,病害症状开始大量出现。幼果期温度在24℃左右,若天气多雨、露重、环境湿度大则病菌侵入越容易;在果实成熟期,温度上升至28℃~30℃,遇上多雨、湿度大的天气则有利于病害的发展流行。土质黏重,或地势低排水不畅、管理粗放,种植过密导致田间通风透光性不良,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四)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使用无病的种子,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进行种子消毒;病害严重的地块提倡与非茄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杈、绑蔓,及时铲除杂草以利于田间通风降湿;及时摘除病果,病残体并带出田外高温腐沤,减少病害的病原基数;应深翻晒土,采用高畦深沟栽培;大棚栽培应加强温湿度管理,及时放风排湿,控制浇水,切勿大水漫灌,适当增施磷肥、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隔10天喷雾防治1次,连续3次,为防止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应轮换使用上述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六、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是毁灭性病害,是番茄栽培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如果防治不及时,会使西红柿造成严重减产。番茄晚疫病主要在温室大棚内发生,一般露地发生较温室要轻。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发病严重时造成茎部腐烂、植株萎蔫和果实变褐色,严重地影响到番茄的产量。

(一)症状特征

叶片受害后叶尖或叶缘处开始显症,病害初期叶面出现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叶背出现水渍状斑块,叶片中部受侵染开始发病时,病斑为不规则形,环境湿度大时在叶背病、健交界处长出1圈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斑不断向叶片四周扩展,发病严重时叶面也会出现白色霉层,许多病斑相连可使整个叶片霉烂干枯死亡。

茎秆染受害初期出现褐色水渍状稍凹陷斑点,病斑呈条形或不规则形,并由侵染点沿着茎秆上下蔓延,发病严重时病斑环茎一周,湿度大时病斑产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茎秆腐烂易折断,被害部位以上植株枯萎,最后焦枯变黄并逐渐死亡。

青果期果实最易受害,其果柄、萼片和果实均可受到危害。发病初期为油渍状浅褐色斑,发病部位多从近果柄处开始,逐渐蔓延,引起萼片发病,并向果实四周扩展呈云纹状不规则病斑,病斑边缘没有明显界限,发病果实的病部表面粗糙,果肉质地坚硬,扩展后病斑呈暗棕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边缘长出稀疏白色霉层,逐渐加重,整个病部均可产生浓密白色霉层。病原菌不断向果实内部蔓延,受害果肉褐化,腐败果肉质地较硬,见图1.24。

图1.24 番茄晚疫病

(二)致病病原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菌丝呈丝状,初无色透明,后变褐色,寄生于寄主组织内。分生孢子梗束生,3~5根一束,有时一束多达10根,线状不分枝,从气孔或病部表皮伸出,大小为112~456微米×3~4微米。分生孢子为无色透明,梨形。成熟孢子有隔膜2~3个,大小为17~33微米×6.5~11微米,萌发时两端细胞产生芽管,芽管的顶端产生附着胞,呈球形或椭圆形,深褐色,壁厚,直径为8~12微米,紧贴在寄主体上产生侵入丝,入侵寄主组织。菌丝发育温度范围为1℃~30℃,最适温度范围为20℃~23℃;孢子囊形成温度范围为7℃~25℃,最适温度范围为18℃~22℃,需要相对湿度在85%以上。潜育期18℃~22℃为3~5天。

(三)发病规律

该病主要以菌丝体在块茎中越冬,因此带菌种薯是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病薯播种后,随着薯块发芽,越冬的菌丝也开始萌动并向幼芽蔓延,形成病苗。幼苗早期受害时,病芽往往未出土就变黑死亡。幼苗受害较迟时,病菌多沿着皮层纵向发展,形成条纹状病斑,但幼苗仍能正常生长。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遇高湿条件则快速侵入叶片,使叶片发病形成典型的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叶片上产生的孢子囊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茎上的孢子囊借雨水或灌溉水进入土中,接触块茎后萌发和侵入,成为来年初次侵染源。一般在地面下5厘米以内的发病重,超过5厘米深度的发病轻。病菌为害叶片多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而块茎则多通过伤口、皮孔、芽眼侵入。

温度在25℃时,病害潜育期仅为3~4天,环境温度太高不利于病害的流行。病害对相对湿度的要求较高,相对湿度在75%以上病害才开始发生;植株长势茂密,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导致田间湿度过大时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土壤肥力不足导致植株衰弱,或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以及番茄处于生长的中后期,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四)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发病严重的地区使用抗病品种,如百利、L-402、中蔬4号、中蔬5号、中杂4号、圆红、渝红2号、强丰、佳粉15号、佳粉17号等品种。

2. 农业防治

及时清理田园病残体减少病原菌初侵染源,发病初期应摘除病叶、病果并及时进行销毁。应合理轮作,可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4年轮作。采用膜下滴灌的栽培方式,以增加低温并降低大棚湿度,阻止土壤中病原菌的传播。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加强通风透光。培育无病壮苗,采用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壤作为育苗土,提倡采用营养钵、营养袋、穴盘等培育无病壮苗。

3. 生态防控

番茄晚疫病属于低温高湿病害,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大棚内温湿度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当昼夜温度为10℃~25℃、湿度为75%~90%,有利于番茄晚疫病发生时,此时需要提高大棚温度,降低大棚湿度来防止病害发生。一般于晴天上午温度上升到28℃~30℃时开始放风,保持温度在22℃~25℃,以利于降湿。当温度降到20℃时应及时关闭通风口,以保证夜温在15℃以上,减少结露量和缩短结露时间。

4. 化学防治

茎秆、叶柄发病后可采用涂抹的方法进行防治,药剂可选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5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50倍液。

番茄晚疫病主要靠化学喷雾防治,应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可选用药剂有用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50~65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可分散粒剂600~75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10%氰霜唑悬浮剂1 100~1 5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选其中几种药剂交替喷雾防治,以免病害抗药性的产生。

第四节 白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白菜黑斑病

白菜黑斑病又称黑霉病,是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一般多雨年份发病重。在我国北方生产区每年9~10月份易发生病害,近年来该病害的危害呈上升趋势,成为白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一)症状特征

该病以危害叶片和叶柄为主,还能危害花梗及种荚等部位。叶片受害初期产生小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黑褐色斑,病斑具有同心轮纹,病斑周围有时有黄色晕环。病斑直径一般为2~7毫米。有时病斑中间破裂或穿孔。环境湿度过大时,发病部位产生霉状物,叶片发病多从外叶开始,发病叶片局部或整个叶片发黄,呈焦枯状。病害严重发生时,多个病斑融合扩大至整叶,随后叶片枯死。茎和叶柄上病斑呈纵条形,上生黑色霉状物。花梗和种荚上病状与霜霉病相似,但长出黑霉后可与霜霉病区别,见图1.25。

图1.25 白菜黑斑病(李明远图)

(二)致病病原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Berk.)Sacc.]为主,另外还有萝卜链格孢也能侵染致病。芸薹链格孢分生孢子梗淡褐色,不分枝,单生,或2~7根束生,基部细胞膨大,具有隔膜1~5个。分生孢子单生,倒棍棒状,具纵横隔膜。萝卜链格孢菌的菌丝为发达的有隔菌丝,近无色,直径为2~8微米;分生孢子梗多单生,少数束生。在培养基上,分生孢子着生在菌丝的分枝上,多2~3个串生并可形成大量厚垣孢子。在叶片上一般单生;分生孢子短倒棍棒状,暗褐色,多具短喙;喙至孢身宽度变化明显,具纵横隔膜,分隔处明显有缢缩,大小为27.5~76.25微米×12.5~30微米,萌发时长出芽管;厚垣孢子近球形暗黑褐色,表面光滑,直径是菌丝的2~4倍。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土壤中、采种株上以及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借风、雨及昆虫的活动传播,可以从寄主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上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病害不断扩大为害。

病害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无明显的越冬期,病菌可在田间辗转蔓延。黑斑病发生轻重及早迟与气候关系最密切。由芸薹链格孢所致的黑斑病属低温病害,发病适温为17℃~20℃。田间发病的相对湿度一般为72%~85%。由于该病主要由芸薹链格孢所致,故多雨高湿及气温偏低常发病早而重。北方一般春季4~5月,秋季9~10月发病重;南方如广东多发生在气温较低的12月至次年2月。之外,品种间和寄主不同发育阶段存在抗性差异,但未见免疫品种。北方地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土壤、冬贮菜以及种子表面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潜育期为3~5天。春夏季病菌辗转危害油菜、萝卜、小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秋季传播到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危害。

(四)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大白菜可选用早熟7号、中白2号、北京新3号等品种;小白菜可选用矮抗4号、矮抗5号、小叶青等品种。

2. 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与非十字花科植物隔年轮作,深耕晒田,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菌源;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播种不宜过早,发病地区最好适当晚播;施肥前重后轻,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根系发育良好,提高植株抗病力;浇水前期小水勤浇,中后期稳水、足水灌溉;雨后及时清沟排渍,中耕松土,提高土壤温度,抑制病菌生长,但到外叶封行不能动锄时停止松土。

3. 物理防治

进行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并不断加热水,保持水温不变,并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25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4.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药剂拌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64%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的0.2%~0.3%。喷雾防治: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每10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药剂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若霜霉病与黑斑病同时发生,可喷58%甲霜灵锰锌(10%甲霜灵+48%代森锰锌)500倍液,8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二、白菜菌核病

在我国北方,菌核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大白菜、甘蓝采种株。在我国南方,此病的寄主范围很广,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采种株外,在油菜、大白菜、甘蓝的生长后期发病往往较重,常造成菜株大片腐烂死亡,损失严重。

(一)症状特征

白菜菌核病主要危害茎,茎部受害为重,其次是叶及荚。叶片发病先从基部老叶及叶柄处发病,以后蔓延到茎部和根部;也有根部先发病,然后发展到茎部的。茎上病斑稍凹陷,初为浅褐色,后变成白色,最后病部组织腐烂,破裂呈乱麻状,茎中空,生有黑色鼠粪状的菌核。在高湿条件下,病部表面及根部也生有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已抽薹开花的植株迅速萎蔫死亡。种荚受害产生白色病斑,后在荚内产生黑色小粒菌核,病荚不能结实结实不良。大白菜、甘蓝及油菜等的成株受害,多在地表的茎、叶柄或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淡褐色凹陷病斑,叶片的病斑不凹陷,引起叶球或茎基部腐烂,病部密生白色绵毛状菌丝和散生黑色鼠粪状菌核,腐烂处无臭味。幼苗被害时,也是在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水浸状病斑,很快腐烂或猝倒,见图1.26。

图1.26 白菜菌核病(李明远图)

(二)致病病原

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Sacc),病菌能产生鼠粪状的菌核,菌核表面黑褐色,内部白色。菌核萌发产生杯状结构的子囊盘,菌核萌发可产生1~10个子囊盘。子囊盘初为淡色,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至黑褐色。子囊盘表面着生有无数的子囊,子囊呈无色棍棒状,子囊内着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为无色单胞,呈卵圆形,排成一行。菌核不耐干燥,相对湿度在85%以上才能生长,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0℃~30℃,最适温度为20℃。菌萌发前需要吸收水分,菌核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20℃,以15℃左右为最适萌发温度。菌核在潮湿土壤中存活1年左右,而在干燥土壤中则能存活3年以上,土壤在长期积水情况下菌核经1个月即腐烂死亡。在0℃~35℃子囊孢子均可以萌发,在5℃~10℃菌核最易萌发。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或越夏,也可在采种株上越冬。越冬或越夏后的菌核,遇雨或浇水即萌发,一年中有两个萌发时期,北方地区为4~5月和9~10月,南方地区为2~3月和11~12月。菌核萌发后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受到外力稍受震动即可喷出。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特别是大风可作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也可通过地面流水进行近距离传播。子囊孢子对老叶和花瓣的侵染力强,在侵染这些组织后,在病部产生的病菌具有更高的活力,可以侵染健叶和茎部。田间发病后,病部外表形成白色的菌丝体,通过植株间的接触进行再侵染,特别是植株中、下部衰老病叶上的菌丝体,是后期病害的主要来源。发病后期,在病部上形成菌核越冬或越夏。菌核病是一种喜低温高湿病害,当气温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有利于病菌的发育和侵入危害。在白菜、甘蓝等包心后或白菜、萝卜开花期,遇多雨天气则病害严重,连年栽植十字花科、豆科、茄料等蔬菜的地块容易加蹩发病。凡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大水漫灌,过密栽培或氮肥过量造成枝叶徒长、通风不良的地块均易发病。病株入窖时窖内温度较高,可在窖内继续传染,引起腐烂。

(四)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由于菌核是此病的初侵染源,因此消灭菌核是防治此病的重要措施;实行与水稻或禾本科作物的隔年轮作,可使土中的菌核大量消亡;十字花科蔬菜收获后,进行1次深耕,将菌核埋入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使其不能产生子囊盘或子囊盘不能顶出土面。深耕是旱地减少病原菌最重要方法之一。另外,在子囊形成期进行中耕,可破坏子囊盘的产生或埋入土中,减少子囊孢子传播;应从无瘸健壮株上采种。如种子中混杂有菌核,可用10%食盐水或20%硫酸铵水选种,除去浮在水面的菌核,经处理的种子,必须用清水反复清洗后才能播种,以免影响发芽率;彻底摘除植株下部的黄叶,不仅能防止病菌通过衰老黄叶进行传染,还能改善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对病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摘黄叶可在初花期和终花期各进行1次。将摘除的病叶集中销毁或深埋;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低洼地才用高畦栽培;种株入窖前后,要严防受冻。窖内温度升高,湿度增大时,及时通风降温降湿,并及时倒菜和剔除病株,严防窖内传病。

2. 化学防治

加强田间调查,当病叶株率达5%,病茎株率在1%左右时,就应开始喷药防治,可选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每亩250克混泥粉15千克,均匀撒在行间地面上,防治效果也较好。

三、白菜霜霉病

白菜霜霉病俗称枝干、霜叶和白霉病,是在白菜栽培生产区常见的真菌病害。以北方大白菜受害最重,除危害大白菜外,也可危害萝卜、榨菜、油菜、小白菜、甘蓝、花椰菜等其他十字花科蔬菜。

(一)症状特征

白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受害叶片起初表现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病斑,后扩大呈黄褐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空气潮湿时,在叶背病部产生白色至灰白色霜状霉层。子叶期发病时,叶背出现白色霉层,在高温条件下,病部常出现近圆形枯斑,严重时茎及叶柄上也产生白霉,苗、叶枯死。成株期叶片受害后正面出现淡绿至淡黄色的小斑点,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病斑扩展由于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出白色霉层;进入包心期的白菜在条件适宜时,叶片上病斑增多并连接成片,造成叶片枯黄,病叶由外叶向内叶发展,发病严重时植株不能包心。种株受害时,叶、花梗、花器、种荚上都可长出白霉,花梗、花器肥大畸形,花瓣绿色,种荚淡黄色,瘦瘪,见图1.27。

图1.27 白菜霜霉病(李明远图)

(二)致病病原

寄生霜霉(Peronosprora brassicae Gaumann),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真菌。菌丝无色无隔膜,在寄主植物细胞间生长蔓延,菌丝上特化生出吸器伸入细胞里吸收水分和营养,吸器圆形、梨形或棍棒状。孢囊梗无色,单生或2~4根束生,自气孔伸出,无分隔,主干基部稍膨大,重复的两叉状分枝,顶端2~5次分枝,全长为154.5~515微米,主轴和分枝成锐角,顶端的小梗尖锐且弯曲,端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长圆形至卵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19.8~30.9微米×18~28微米,萌发时多从侧面产生芽管,不形成游动孢子。卵孢子黄褐色单胞,球形,表面光滑,大小为27.9~45.3微米,卵球直径为12.4~27.5微米,胞壁厚,表面皱缩或光滑,抗逆性强,条件适宜时,可直接产生芽管进行侵染。该病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体上存活,具有生理分化现象。孢子囊产生最适温度为8℃~12℃,孢子囊萌发适温为7℃~13℃,最高温度为25℃,最低温度为3℃,侵染适温为16℃,菌丝在植株体内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24℃;在10℃~15℃,相对湿度在70%~75%的条件下卵孢子最易形成。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可以同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通过菌丝体随病株、采种母根或种株在贮窖内越冬,成为第二年初的侵染源。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萌动并侵染附近油菜、萝卜或小白菜,病斑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孢子囊借助风力、雨水及昆虫的活动进行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扩大为害面积。田间幼苗发病也可能是种子带菌所致,发病部位产生的孢子囊从寄主气孔、细胞间隙处侵入,潜育期过后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直到秋末冬初,在病组织中又产生菌丝及卵孢子越冬。我国南方因常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病菌终年不断,越冬现象不明显。

高湿的环境气候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萌发与侵入,因此多雨、阴天、光照不足,多雾或雾大的天气发病严重;白菜真叶期比子叶期抗病,进入包心期后期易于感病;播种过早、平畦播种、密度大则发病重,连作地,底肥不足、包心期缺肥导致植株衰弱,则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1. 选择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抗病品种,病重田块应选用青帮品种进行栽培,而白帮品种比较容易感病。

2. 农业防治

病重田进行合理轮作,避免连作,一般需2~3年的轮作。前茬作物以葱、蒜茬口的为佳,避免前茬作物为十字花科作物。倒茬地要及时拉秧、翻耕、施肥,可施氮、磷、钾复合肥或微生物有机肥。对于不同栽培季节的大白菜,要注意合理选择播种时期,过早播种容易得病。在日常田间管理中,要注意进行中耕除草,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或深埋,以更好地消灭毒源。避免病害的发生、传播和蔓延。同时也要合理的施人肥、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性,以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

3. 物理处理

采用温汤浸种的方法,可有效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或种皮内的病菌,另外可以促进种子早发芽,培育壮苗,从而提高植株抗病性,达到降低发病率的目的。

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要注意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性农药,要符合国家用药标准和剂量,严禁使用禁药,并要注意安全间隔期。药剂上可选用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70%乙膦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克露、克抗灵、克霜氰)800~1 000倍液,每667平方米用1.5亿活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67克对水50升喷雾,每5~7天喷1次。

药剂拌种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或用50℃~55℃温水浸种15分钟并不断搅拌,10~15分钟后取出,进行催芽处理。

四、白菜软腐病

白菜软腐病又称烂疙瘩、腐烂病,是我国白菜栽培生产区常见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可导致作物成片绝收,而且病株入窖后常引起烂窖,造成很大的损失。该病除了危害大白菜以外,还危害萝卜、甘蓝、花椰菜和芜菁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番茄、辣椒、洋葱、胡萝卜、芹菜和莴苣等蔬菜。

(一)症状特征

发病早,莲座期便开始发病,先外叶失水状萎蔫,不久叶基部及心叶腐烂而全株青枯,形成缺苗断垄。田间发病多从结球期开始,先在接触地面的菜帮基部出现半透明状的浸润斑,不久柔嫩组织呈淡灰色至淡褐色腐烂,病部发展至短缩茎,以后外部叶片便萎蔫,短缩茎和根髓腐烂,叶球即倒伏。此病还有叶球上部先发病,然后往下和向内发展,最后全球腐烂。还能产生灰褐色的黏稠物,并散发恶臭。该病一般在莲座期至包心期发生较重,症状表现主要有基腐型、心腐型和外腐型3种类型,见图1.28。

图1.28 白菜软腐病

(二)致病病原

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Janes)Bergey et al.],细菌菌体呈短杆状,大小为0.5~1.0微米×1~3微米,革兰染色呈阴性,单生,双生或短链状,周生多根鞭毛,无芽孢。化能有机营养型,兼性厌气,代谢为呼吸型或发酵型,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营养琼脂上菌落灰白色圆形,隆起。

(三)发病规律

软腐病菌主要在病株和病残组织中越冬。田间病株、带病的采种株、土壤及堆肥附近的病残体都含有大量病菌,是重要的侵染来源。病菌主要通过昆虫、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以伤口侵入为主。由于病菌的寄主范围广,因此能从春到秋在田间各种蔬菜上传染繁殖,不断扩散,最后传到白菜、甘蓝、萝卜等秋菜上危害。

重茬地块、长期种菜的地块病菌基数较大,发病相对较重;高热多雨,天气潮湿闷热,这种气候条件下病害发生严重;浇水过多,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施用未腐熟的粪肥则发病严重。

(四)防治方法

1. 种植抗病品种

品种不同抗病力也不相同,一般叶色浓绿的圆形品种抗病力较强;叶色淡绿的窝心型品种抗病力次之,应根据种地环境条件进行科学选种。

2. 农业防治

实行科学轮作,合理间作,大白菜不可与油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或茄子、番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连作,也不宜在西瓜、甜瓜、黄瓜等瓜类后茬种植。大白菜可以与葱、蒜、韭菜等间作,可减轻大白菜软腐病的发生。如果条件不许可,播种前可以进行土壤消毒,可撒些草木灰、生石灰粉,或者杀菌药物再翻地。

3. 化学防治

苗期及定植后淋药预防(播前用丰灵50~100克拌种子150克,或按种子量 1.0%~1.5%农抗751拌种),苗期及定植成活后喷施丰灵300~500倍液,喷施1~2次。

在植株进入包心期加强田间病害调查,发现病株要拔出,病害发生初期可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氯霉素或链霉素,或新植霉素200单位,或丰灵300~500倍液,或401抗生素500倍液,或77%可杀得悬浮剂800倍液,或50%代森铵8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敌克松700倍液3~4次,隔7~10天喷淋1次,交替施用。

4. 及时做好虫害的防治工作

各种害虫危害大白菜时造成的伤口,为病原细菌的入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应密切注意菜田地老虎、金针虫蝼蛄、地蛆、菜青虫、黄条跳甲、猿叶甲、小菜蛾和蚜虫等害虫的发生情况,选用乐斯本、Bt乳剂、氯氰菊酯、伏虫清、抗蚜威等高效低毒农药及时防治。

五、白菜炭疽病

白菜炭疽病在全国各个白菜产区均有分布,该病除危害白菜外,还危害萝卜、芜菁、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一)症状特征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及菜帮,叶片受害后在叶面上产生近圆形病斑,病斑直中央白色膜质,边缘褐色,有时周围叶组织变黄,多个病斑常常连接成大的病斑,病害一般不造成叶片枯死。病斑后期病部往往破裂或穿孔。病菌为害菜帮时,形成淡褐色梭形凹陷斑,一般主要生于叶背,严重时正面也发生;斑多时可发展到叶脉分枝处,使叶帮失水并引起叶片干枯,甚至植株死亡。在白菜上病斑未见黑点状物,而在油菜菜帮上有时在淡褐色病斑部位,可产生很明显的黑点状物,见图1.29。

图1.29 白菜炭疽病(李明远图)

(二)致病病原

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希金斯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 Sacc),菌丝为发达的有隔菌丝,无色透明。分生孢子盘黑褐色,散生,直径为25~42微米,大部分埋于寄主表皮下,有刚毛。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顶端窄,基部较宽,大小为9~16微米×4~5微米。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两端钝圆,大小13~18微米×3~4.5微米。

(三)发病规律

白菜炭疽病菌主要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是一个重要种传病害。特别在远距离的传播中,种子带菌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在田间的短距离传播主要靠雨水和灌溉水传带,另外人们的农事操作和昆虫的活动也可以传播病菌。一般从伤口侵入,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发病部位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

病菌在13℃~38℃都能生长发育,但最适温度范围为26℃~30℃。湿度是影响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分生孢子萌发与侵入最快,相对湿度在90%以下时发病较轻,在60%时则不发生病害。因此在多雨、阴雨的天气病害发生严重。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重茬地发病也较重,种植密度过大、肥料短缺导致植株长势衰弱,发病严重。

(四)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可以与非十字花科植物蔬菜轮作1~2年。选用无病健康饱满的种子,需从无病地块或无病株上采种。播种前用50℃温水浸泡种子15分钟,再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捞出种子晾干后播种;或者先用70℃干热处理种子2~3天,干热出来之后,再用温汤浸种效果会更好。

2. 生物防治

病害发生初期可喷施2%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隔5~6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3. 化学防治

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拌种。

加强田间调查,发病初期可选择合适药剂进行喷雾杀菌防治。药剂可选: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等。

六、白菜角斑病

白菜角斑病在华北、东北地区普遍发生,是白菜栽培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该病在夏秋露地种植发病严重,一般病株率10%~20%,严重时病株率在60%以上,严重地影响白菜生产。此病除危害白菜外,还可侵染油菜、甘蓝、花椰菜、萝卜、黄瓜、菜豆、番茄、青椒、芹菜等多种蔬菜。

(一)症状特征

白菜角斑病以为害白菜叶片为主,发病初期在叶背上产生凹陷病斑,病斑呈水渍状,以后病斑不断扩大,扩展至叶脉处时由于受到限制而出现不规则的角斑。叶片正面出现黄褐色病斑,病斑油渍状。环境条件湿度较大时,叶背病斑处分泌乳白色菌脓,干燥后病斑覆盖白色菌膜,以后病斑开裂穿孔,见图1.30。

图1.30 白菜角斑病(李明远图)

(二)致病病原

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 Van Hall),细菌菌体为短杆状,有极生鞭毛1~4根,革兰氏染色反应呈阴性。在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隆起,边缘规则,表面光滑。可产生水溶性黄绿色荧光。接触酶阴性,对葡萄糖能氧化产酸而不能发酵,是呼吸型的严格需氧菌,不产生芽孢。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上越冬病菌可以存活一年以上,带菌种子播撒土壤后,发芽后病菌侵染叶片,成为初侵染来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翌年借助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叶片上,构成初侵染。病害发生后,发病部位产生大量病菌,病菌借助雨水、风、昆虫及人的活动传播蔓延,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在条件适宜时,潜育期一般为3~5天。

白菜角斑病发病需要较高湿度,相对湿度在85%以上,发病严重,因此多雨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病害发生的适温为25℃~27℃。种子未经消毒就进行播种,病害将会加重。地势低洼,病地重茬,发病严重,肥料短缺导致植株长势衰弱,抵抗力差则发病严重。管理不善,虫害伤口或因其他原因造成伤口增多则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四)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病重田可与韭菜、葱、大蒜、洋葱等或粮食作物进行轮作,轮作2年以上。种子播种前用50℃温水浸泡种子15分钟,然后移入冷水中进行冷却,最后捞出种子晾干然后播种。选择籽粒饱满、成熟的种子播种,从无病留种田、无病地块、无病株上采种子。清除田间病残体,发病初期可将病叶病株拔除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减少病菌在田间的基数。耕作管理时尽量避免损伤植株,虫害危害时要及时防治,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止水涝。

2. 生物防治

病害初期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或1%中生霉素水剂100~150倍液。

3.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可选用30%可杀得2 000、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14%络氨铜水剂、波尔多液进行喷雾防治。另外,因大白菜对铜元素较为敏感,喷雾时要特别小心,可以先小面积喷施,如果没有要害,则可进行大面积喷雾防治。

七、白菜根肿病

白菜根肿病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难题,该病是一类土传真菌病害,在我国各白菜栽培区普遍发生。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大量化肥、农药的施用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养分失衡,再加上人为因素加速病原菌的携带与传播,白菜根肿病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

(一)症状特征

白菜根肿病会严重影响白菜品质与产量,该病害主要危害白菜的根部,在主、侧根和须根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主根肿瘤大如鸡蛋;侧根肿瘤较多,有时多达20个以上,但肿瘤较小,形如圆筒,须根肿瘤如成串珍珠。发病植株生长迟缓,植株矮小。发病初期病株基部叶片常在中午凋萎下垂,早晚恢复,后期基部叶片变黄枯萎,症状轻的大白菜包不紧。重病时不能包心,甚至整株枯死,见图1.31。

图1.31 白菜根肿病(李明远图)

(二)致病病原

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属鞭毛菌亚门根肿菌属。休眠孢子萌发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1个或数个,双鞭毛,从寄主植物根毛侵入,发育成多核的原生质团,成熟后分割成薄壁的游动配子囊。配子囊可以释放游动配子,游动配子4~8个,比来自休眠孢子囊的游动孢子要小。两个游动配子配合形成合子,合子侵入寄主细胞内发育成原质团,原质团能产生休眠孢子。原质团内的细胞核发生核配,紧接着进行减数分裂,随后原质团分割成单核休眠孢子,休眠孢子壁厚,鱼卵块状,成熟后彼此分开,充满寄主细胞中,寄主组织腐烂后,转变为休眠孢子囊散入土壤中越冬。

(二)发病规律

病菌初侵染源来自土壤和未腐熟的带菌肥料。病菌从白菜苗的细幼根或根毛侵入,并刺激根部细胞加速分裂,造成根部畸形肿大,导致植株输导组织受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叶片萎蔫,重者根部腐烂,植株死亡。

连作根肿病发病最为严重,凡前茬不是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地块白菜根肿病发病都很轻或不发生,而且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土壤酸碱度及含水量也影响着病害的发生,检测常年种植蔬菜的菜地,发现pH值在5~6之间的白菜根肿病发生相当严重,而一些连作、地势低洼、排灌水不畅、土壤含水量高的菜地pH值更低,达4.8,其白菜根肿病更严重。而pH值在6.5~7.5的田块,白菜根肿病较轻发生,表明土壤酸化、含水量高是白菜根肿病发生严重的原因之一。种子处理消毒技术不到位,农事操作不科学,使白菜根肿病病菌不断扩散、传播,也是白菜根肿病近年来发生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之一。

(三)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由于白菜根肿病的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实施科学轮作,菜地应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水旱轮作更好。地势低、排灌水不畅、土壤含水量高的田块,采取宽沟高畦栽培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在白菜生长期应该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并适时适当喷施壮茎灵,使植株生长健壮从而提升抗病害能力。

2. 调节土壤酸碱度

白菜根肿病在土壤酸碱度较低时发生严重,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土壤pH值来控制,一般多采用石灰来调节,但技术要得当,因为浇施高浓度石灰液对提高pH值很有效,但对作物却不安全,会抑制植株正常生长。撒施石灰粉,方法虽简单易行,易操作,但会使大部分石灰残留在土中,土壤易变性板结,最好的方法是用腐熟农家肥作底肥加1%石灰水浇穴,即施腐熟农家肥45吨/公顷,栽种白菜后用1%石灰水浇穴,6叶时再用1%石灰水穴施1次。病情严重田块再根施l%石灰水1次。

3. 化学防治

选用无病菌苗床育苗,在播种白菜种子前,用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8克/平方米,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克/平方米与无菌细土l千克/平方米拌匀后,先将1/3药土撒施苗床面,播种后再把剩下的药土均匀施下,覆盖种子。

当苗圃或大田发现个别菜株发病时,必须及时拔除,并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喷至畦面土潮湿或浇灌菜株,每株施药液300毫升。

第五节 甘蓝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甘蓝灰霉病

甘蓝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发生日趋严重,主要在老菜区冬春温室、大棚中发生。该病除危害甘蓝外,还可危害花椰菜、白菜、芥蓝、萝卜等十字花科的其他蔬菜。

(一)症状特征

甘蓝灰霉病一般在甘蓝包心时开始发病,植株外叶展开果实膨大期发病达到高峰。灰霉病危害甘蓝时,起初是靠近地面的叶片先发病,病害发生初期在叶片上开始出现水渍状斑点,后来病斑扩大呈褐色,并发展到茎基部,最后腐烂,虽然腐烂,但无臭味产生。植株腐烂导致上部叶片萎蔫,或者从外部叶片扩展到内层的叶片上。环境条件干燥时,病斑不长灰霉,湿度大时,病斑产生霉层,见图1.32。

图1.32 甘蓝灰霉病

(二)致病病原

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孢子梗褐色,数根,丛生,孢子梗为811.8~1 772.1微米×11.8~19.8微米,孢子梗顶端具1~2次分枝,其顶端密生小柄,小柄上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近无色,单细胞,圆形至椭圆形,大小为5.5~16微米×5.0~9.25微米。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借助分生孢子随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靠气流、雨水、昆虫活动及人们农事操作进行传播,分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形成发病中心,以后病斑部位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助风、雨进行多次再侵染。

病害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是16℃~22℃,适宜发病的湿度为93%以上,温度太高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植株叶片上结露,导致叶片上有水滴或水膜,则发病严重。重茬地块及低洼地块,大水浇灌、排水不畅,通风透光性差导致湿度大的地块发病严重。

(四)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选择无病地块进行育苗,加强管理培育出无病壮苗;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与水稻或水生蔬菜2~3年的轮作,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采用高畦栽培方式,加上地膜覆盖进行栽培,推行膜下滴水灌溉技术,降低田间湿度,可以减轻病害;加强保护地的放风工作,降低湿度,避免结露,创造不适合灰霉病发生的环境;减少田间病原菌基数,清除田间病叶及病残体并带出田外烧毁或集中深埋。

2. 化学防治

保护地可用烟雾剂进行熏烟杀菌,可用的烟雾剂有3.3%噻菌灵(特克多)、10%速克灵烟剂。熏烟要求傍晚进行,每亩用药250克,密闭棚室进行熏烟,隔7天熏烟1次,连熏4次。

发病初期,可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雾1次,连续4~5次。

二、甘蓝黑腐病

甘蓝黑腐病是一类细菌性病害,是甘蓝类蔬菜主要的病害之一。病害发生初期可引起叶斑和黑脉,影响到植株的光合作用,病害发生后期可导致植株枯萎直至死亡,严重影响到蔬菜的产量与品质。

(一)症状特征

甘蓝黑腐病主要危害甘蓝叶片,病菌主要由叶片上的水孔侵染。病害起初多从叶缘开始形成病斑,或从伤口侵入叶片形成不定型病斑,病斑发展为黄褐色,病斑周围有浅黄色晕圈。病部叶脉变黑,病菌沿叶脉发展。病菌可从叶柄发展到短缩茎,然后沿茎秆向上或向下扩展,引起菜株萎蔫,外部叶片呈现枯黄,严重发病时整株叶片萎蔫枯死。剖开球茎,可见维管束变黑干腐,但不产生难闻气味,见图1.33。

图1.33 甘蓝黑腐病

(二)致病病原

甘蓝黑腐病是由于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npestris (Pammel)]侵入甘蓝而发病。细菌菌体呈杆状,无芽孢,有荚膜,极生鞭毛1根,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三)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可在种子上、病残体及种株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播种带病的种子后,常常造成田间不能够正常出苗,出苗后的幼苗也因病菌的侵染而大量死亡。病残体上的细菌常常可以在土壤中存活1年以上,当病残体腐烂后病菌随之消亡。病害的短距离传播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活动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而长距离传播主要通过调运带菌的种子。病菌主要从植株伤口及叶缘的水孔侵入,先在薄壁细胞内,后进入导管向上、向下蔓延,造成系统侵染。种株被侵染后,病菌由果柄的导管侵入,再进入果荚及种脐,致使种子内部带菌。病原细菌也可以附着在种子表面,造成种子外部带菌。此外,带菌的粪肥也是病害传播的来源之一。

高温多雨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田间害虫较多,导致菜株伤口增多,也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而导致发病。播种过早、浇水过勤过多、病地重茬则发病严重。施用未腐熟的粪肥导致田间病菌增多则加重病害的发生。

(四)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病重地实行与非十字花科蔬菜3年以上的轮作;选用无病的种子,播种前实行种子消毒处理,现将种子用冷水浸泡10分钟,然后用50℃温水浸泡10分钟,捞出然后用冷水浸泡,再晾干播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适当蹲苗,施用腐熟的粪肥作为底肥。合理浇灌,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适当深耕,清洁田园,把病叶、病株及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农事操作要注意避免对植株造成过多的伤口。做好害虫如小菜蛾、黄条跳甲、菜青虫及种蝇的防治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虫伤口,从降低病害发生率。

2. 生物防治

病害发生前或病害发生初期,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新植霉素4 000倍液、1%中生霉素水剂100倍液进行防治。

3. 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可选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也可用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分钟,然后捞出洗净晾干后播种。喷雾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4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三、甘蓝黑胫病

甘蓝黑胫病是一类由真菌侵染所致病害,在苗期及成株期均可以发生病害,发病严重时可以引起死株,对甘蓝栽培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症状特征

叶及幼茎受害后,产生圆形至椭圆形的病斑,病斑初呈褐色,后转变为灰白色,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颗粒状物。发病严重的苗很快死亡。发病较轻的苗移栽后病斑沿茎基部上下扩展,病斑呈长条状,紫黑色,严重时皮层腐烂发黑,木质部外露,后期病部产生许多黑色颗粒状物。成株期发病后植株叶片枯萎变黄,老叶及成熟叶片上出现灰褐色病斑,病斑呈不规则形,其上散生许多黑色颗粒状物。病害发生严重时植株枯死,自土中拔出病株可见根部须根大部分或全部腐烂,茎基和根的皮层完全腐烂,并露出黑色的木质部,发病稍轻则有稍凹陷的灰褐色病斑,其上散生黑色颗粒状物。贮藏期间,叶球可发生干腐状,纵切病茎或根可见维管束变黑色,见图1.34。

图1.34 甘蓝黑胫病

(二)致病病原

病原菌为黑胫茎点霉[Phoma lingam (TodeexSchw.)Desm]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呈圆形,其大小为134~138微米×160~467微米。分生孢子透明短圆柱形,单细胞,呈垂直状有时也呈弯曲状,其末端有油滴,油滴大小为1.20~2.30微米×2.56~5.40微米。

(三)发病规律

病病原菌主要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也可以在十字花科蔬菜种株或田间野生寄主植物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翌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依靠风、雨水、昆虫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设施大棚内还可以借助灌溉水、棚膜滴水飞溅进行传播,主要从植株上的伤口侵入,也可以借助自然孔口气孔、皮孔侵入。播种带菌种子,病菌可直接侵染幼苗子叶及幼茎。病害发生后,发病部位产生新的大量分生孢子可对周围健康植株造成多次再侵染。甘蓝黑胫病喜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温度在24℃~25℃时,病害的潜育期仅5~6天。育苗期灌水过多造成湿度太大,病害发生严重。另外田间管理粗放,苗期通风透光不良,播种密度过大,地面过湿,病害易于发生与流行。重茬地、排水不良地,以及前干后涝地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四)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发病严重的地块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采用地膜栽培,施用腐熟的有机肥,精耕细作,尽量减少伤根。避免大水漫灌,大雨过后及时排除积水。保护地加强控制棚内湿度,湿度大时及时放风排湿。定植时严格剔除病苗,及时发现并拔除病苗。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翻土壤。

2. 物理防治

温汤浸种:可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后再用冷水浸泡。

3. 化学防治

无病土育苗:用旧床育苗时要进行土壤消毒,可每平方米用敌克松原粉5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克,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克,与10~15千克干细土拌成药土,播种时垫底和盖土。

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种子重量0.2%的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喷雾防治:发病初期,可用60%多福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或0%代森铵水剂1 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四、甘蓝黄叶病

甘蓝黄叶病又称“甘蓝黄蔫病”“萎黄病”,随着甘蓝栽培面积的扩大,甘蓝黄叶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主要危害甘蓝、芥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我国甘蓝栽培种植区均有发生。

(一)症状特征

甘蓝苗期即可发生病害,病株定苗或移植后生长速度缓慢,半边叶片褪绿变黄,致使半株或整株叶片萎蔫,似缺水状。发病株须根较少,主根维管束变褐色,莲座后到包心初期叶片开始黄化,进入包心中期,老叶叶脉间褪色变黄,而叶脉四周多保持深绿色,后叶缘失水皱缩且向内卷曲,致植株呈萎缩状态或枯死,见图1.35。

图1.35 甘蓝黄叶病

(二)致病病原

病原菌为芥属黄萎镰孢霉(Usarium Cxysporum sp. Conglutinan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及子座起初为白色,以后逐渐变成褐色至粉红色;能产生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数量较少,呈圆筒形或镰刀形,孢子两端尖,基部具小突起,多数有2~3个隔膜,大小为25~33微米×3.5~5.5微米;小型分生孢子数量较多,单细胞,呈卵形或椭圆形,大小为6~15微米×2.5~4微米;厚壁孢子顶生或间生,不产生分生孢子座、粘分生孢子团及菌核。

(三)发病规律

甘蓝黄叶病属于土传病害,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生存,遇有干旱的年份,土壤温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致分布在耕作层的根系造成灼伤,次生根延伸缓慢,不仅影响幼苗水分吸收,还会使根逐渐木栓化而引致发病。

(四)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发病严重的地块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适期播种,播种不要过早,尽量躲过高温干旱季节。加强田间管理,防止苗期土壤干旱,若苗期干旱地温过高,则应勤浇水以降低温度,确保根系生长发育正常。

2. 化学防治

结合防虫,喷淋或浇灌4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黄悬浮剂 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每株浇灌100毫升。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五、甘蓝猝倒病

甘蓝猝倒病是一类由真菌侵染所致病害,甘蓝种子发芽出土之前感病后造成烂种,出土后感病常常造成菜苗倒伏,受害严重地块成片死苗。

(一)症状特征

幼苗出土后子叶展开至2片真叶为最容易发病阶段,发病初期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绕茎一周扩展迅速,逐渐软腐缢缩,表皮将脱落,幼苗折倒但保持青绿色,见图1.36。

图1.36 甘蓝猝倒病

(二)致病病原

病原菌有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异丝腐霉(Pythium diclinum);宽雄腐霉(Pythium dissotocum);畸雌腐霉(Pythium irregulare);刺腐霉(Pythium spinosum),均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在CMA培养基上,瓜果腐霉菌落呈放射状,气生菌丝发达,棉絮状。孢子囊顶生或间生,为膨大菌丝或瓣状菌丝、不规则菌丝组成;出管长短不一,粗约4.2微米;泡囊球形,内含6~25个或更多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侧生双鞭毛;休止孢子球形。藏卵器呈球形平滑,多顶生,偶有间生,柄垂直。雄器呈袋状、宽棍棒状或屋顶状、玉米粒状或瓢状,间生或顶生,同丝生或异丝生,每一藏卵器有1~2个雄器,授精管明显。卵孢子呈球形壁光滑,壁厚,不满器。在PDA培养基上,异丝腐霉菌落呈外密内疏圈状,在PCA培养基上呈近似放射状;孢子囊顶生或间生,菌丝状,具膨大或稍膨大的侧枝;藏卵器顶生或间生,呈球形,偶见2~4个串生,每个藏卵器具雄器1~2个,具柄,异丝生;卵孢子单个存在,不满器。在PDA培养基上,宽雄腐霉菌丝疏密呈圈状,在PCA培养基上呈放射状,无气生菌丝。孢子囊丝状或略膨大呈分枝状,泄管长,顶端形成泡囊。藏卵器球形至亚球形,顶生或间生,顶生时顶端常具1段处延菌丝,每个藏卵器具雄器1~4个,多同丝生,偶见异丝生,形状为镰刀状至长卵形,有短柄,常见2雄器着生在藏卵器柄的同一部位;卵孢子球形至亚球形壁光滑,不满器至近满器。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病菌的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如卵孢子可以在土壤中存活3~5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芽管,从根茎基部侵入幼苗而导致发病。病原菌主要借助流水、雨水进行传播,也可借助带菌的堆肥,种子或农具进行传播。苗床内高湿低温的条件有利于发病,最适病菌生长发育的土壤温度为15℃~16℃,超过30℃时病菌受到抑制,土温在10℃左右最适发病。苗床灌水后积水窝或棚顶滴水处常常为病害最初发生处。一般在苗期阴雨天多,且光照不足、播种密度过大、分苗间苗不及时、苗床保温差、土壤湿度过大,则有利于猝倒病的发生。

(四)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培育壮苗,改冷床育为营养盘育苗、营养钵育苗。育苗土要严格选择,精心备好苗床,苗床应设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播前苗床灌足底水,播种后或刚分苗的苗床温度应控制在20℃~30℃;地温保持在16℃以上。苗房(床)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冷风吹入,注意通风换气。实行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防止苗房床湿度过大。阴天要适时适量放风排湿,严防幼苗徒长染病。及时拔出发病植株,并把邻近病土清除干净,尽快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

2. 化学防治

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10克,或25%甲霜灵6克和50%百菌清6克,与细干土20~30千克充分掺匀后取1/3撒在畦面,余下的2/3播后覆土。保持床面湿润,以免产生药害。或用甲醛30毫升兑水稀释至60~100倍液喷洒,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床土表面盖严,闭封4天后,除去覆盖物,耙松放风2周以上进行播种。

播种前进行温汤浸种,用55℃温水浸泡10~15分钟并经催芽后播种,也可进行药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0.4%的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宝宁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病害发生初期要进行喷雾防治,可用40%百可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卡苯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百菌唑800~1 0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一次,喷洒2~3次。应注意喷洒幼苗嫩茎和发病中心附近病土。严重病区可用上述药剂兑水50~60倍液,拌适量细土或细沙在苗床内均匀撒施。

第六节 黄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黄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是一类真菌性病害,俗称“跑马干”“干叶子”,是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害扩展速度较快,危害较严重。黄瓜霜霉病在我国各个黄瓜生产栽培区均有发生,不管在露地栽培或是保护地栽培亦发生普遍,对黄瓜的生产栽培构成很大威胁。

(一)症状特征

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叶片受害初期在叶片背面产生水浸状小斑点,叶表面产生褪绿黄色斑,病斑边缘不明显,病斑不断扩大时受到叶脉的限制而形成多角形病斑,病斑颜色亦变为黄褐色,环境条件湿度较大时病斑上产生灰紫色的霉状物(孢囊梗和孢子囊)。有时叶片上几个病斑融合成更大的黄褐色枯死斑,最终叶片干枯并卷缩。一般病株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干枯,造成严重减产,见图1.37。

图1.37 黄瓜霜霉病(赵晓春 唐建军图)

(二)致病病原

病原菌为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Curt.)Rostov]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囊梗无色,单生,或2~4根束生,自气孔伸出,主干基部略膨大,其上部呈3~5次锐角分枝,分枝末端着生1个孢子囊。孢子囊单孢淡褐色,柠檬形或卵形,其顶端具有乳状突起。在有水滴、水膜的条件下孢子囊可萌发产生出游动孢子1~8个,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动半小时左右后形成休眠孢子,休眠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再产生出芽管,从气孔或细胞间隙侵入寄主,并且在细胞间生长蔓延,菌丝上特化形成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吸取营养。孢子囊产生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5℃~20℃,萌发适宜温度范围为15℃~22℃。

(三)发病规律

不同品种的黄瓜对霜霉病的抗病性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情况下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抗性要强,品质较差比品质好的品种抗性要强。生产上一些抗霜霉病的品种往往对枯萎病较易感病,推广后枯萎病容易发生危害。幼苗期子叶较抗病,成株期顶部嫩叶比下部叶片抗病。由于钙素的积累,基部老叶片抗病性较强,而成熟的中下部叶片较感病。因此,植株上部嫩叶和底部老叶一般发病较轻,中下层叶片发病较重。

15℃~19℃为病菌孢子囊形成的最适温度,病菌孢子囊萌发温度范围为5℃~30℃,最适孢子囊萌发温度为21℃~24℃。在10℃~28℃的温度范围病菌均可侵入,最适侵入温度范围为16℃~22℃。在20℃时,病害潜育期为4~5天,而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潜育期为8~10天。温度高于30℃或低于15℃均不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适宜病害流行的温度为20℃~24℃。

大气相对湿度在50%~60%时,病菌孢子囊不能产生;大气的相对的湿度在83%以上时,经4小时后就可以产生孢子囊。大气相对湿度愈高产生孢子囊愈快、数量愈多。在叶面上有水滴存在的条件下,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及侵入则能顺利进行,因此在多雨、多雾、多露的情况下病害极易流行,高湿和降雨的条件成为导致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当日平均气温在16℃时,病害开始发生,日平均气温在18℃~24℃,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病害迅速扩展。

田间植株过密,杂草丛生,排水困难造成田间湿度过大,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施肥不当或土壤板结引起土壤通气状况不良,导致植株生长衰弱,抗病性下降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温室大棚如果浇水过多,并且通风换气不及时,导致保护地湿度过高,叶面结露水时间延长,则有利于病菌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囊的萌发侵入,极易导致病害流行。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如津春二三号、长春密刺、津优30号等,这些品种能较好适应大棚生长且抗病性较强,能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合理施肥,施足有机肥和磷钾肥,做到植株生长后期不缺肥。搞好田园卫生,铲除温室大棚内的杂草,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收获后,彻底清除园内病残体及杂草,减少病原基数。

2. 生态防治

根据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病害发生时的生态指标,对温室内的温湿度进行合理调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原菌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具体技术措施如下:日出后闭棚升温,棚内温度达到25℃~30℃,超过32℃开始放风排湿,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时,温度保持在28℃~30℃,以满足黄瓜光合作用的需要。下午棚温维持在25℃时,关闭风口停止放风。日落以后注意保温,防止棚温下降过快和湿度急剧增高,子夜以前温度保持在15℃~20℃,湿度低于85%,由温度单因子控制病害发生。如果湿度超过85%,应把温度降至13℃~15℃,由温度控制病害发生。半夜至日出前,棚内湿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升高,当湿度超过90%以后,温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0℃~15℃。

合理浇水,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湿度。浇水具体技术措施为:阴天和晴天选择晴天浇水;上午和下午选择上午浇水;暗水和明水选择暗水,水浇完后闭棚升温,在棚内温度达到30℃时要及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如果大棚内霜霉病发生严重,应选择晴天上午进行高温闷棚。此方法不适宜长势衰弱的黄瓜。在闷棚的前一天,对温室大棚进行浇水,第二天中午棚内温度高达44℃~45℃时,高温闷棚2小时,而后慢慢通风,棚温降低到25℃~30℃。经过7~10天再进行高温闷棚。

黄瓜植株单糖比例下降,可以诱发霜霉病害的发生,为预防病害的发生,提高植株的抵抗力,应提前施用氮糖液(白糖∶尿素∶水=2:1:200),间隔4~5天喷一次。或施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药量50千克/亩,可以增强植株抵抗力。在冬季如遇连续阴雨天气,也可用医用维生素B6,或B6加酞胺等量混合800倍液,可以提高植株的耐低温能力,增强植株抗病性。

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可以采用喷粉、烟熏和喷雾的防治措施,常用粉剂可选用5%百菌粉剂,烟雾剂可使用20%百菌清速克灵复合型烟雾剂进行熏治,化学喷雾防治可选用10%乙膦铝锰锌250倍液、72%杜邦克露600倍液、72%普力克600倍液喷雾或50%烯酰吗啉(安克)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二、黄瓜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又称“白毛病”,是黄瓜栽培中比较常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一般在北方温室大棚内病害易发生,其次是春播露地黄瓜也常见此病害,而秋黄瓜发病较相对较轻。近年来白粉病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给病害的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受害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给黄瓜生产造成了损失。一般年份减产为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可达20%~40%。

(一)症状特征

黄瓜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危害叶柄和茎秆,果实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病害。病害发生初期,在叶片正面、背面产生近圆形的病斑,病斑白色粉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白粉状病斑不断扩大,甚至会布满叶面,病斑边缘不明显,好像撒了层白粉。白粉状物下面,叶片褪绿枯黄,变脆。病害严重发生时整个叶片枯死,叶面布满白粉,整叶变成灰白色。叶柄和嫩茎受害之后,其症状与叶片上的症状表现相似,但是病斑相对较小,粉状物也少,见图1.38。

图1.38 黄瓜白粉病(赵晓春 唐建军图)

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真菌,称为单丝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 (Schlecht)Poll],分生孢子梗呈无色圆柱形,不产生分枝。分生孢子无色,单细胞,呈椭圆形,大小为30.2~39.5微米×7.38~22.12微米。闭囊壳球形,呈褐色,直径约为67.5~122.4微米,无孔口,闭囊壳表面有附属丝。闭囊壳内有一个子囊,子囊无色倒梨形,大小为65.5~118.2微米×49.6~73.8微米。每个子囊内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单胞,呈椭圆形,大小为20.9~29.1微米× 11.8~19.2微米。

病害发生最适温度范围为16℃~25℃,病菌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30℃,在温度低于1℃或温度高于30℃条件下,病菌孢子很快失去活力。白粉病对湿度要求不高,大气相对湿度达25%以上时,分生孢子就能萌发,在湿度较大时病害发生越严重,病害的发生最适宜湿度为75%。但是,病菌孢子遇水珠后会吸水并破裂。若管理粗放或因浇水不当导致植株衰弱,或氮肥施用过多导致植株茂密,或因栽植密度过大导致通风透光性差,都会加重病害发生。调查研究发现,当温度达16℃~24℃,空气湿度较低的环境条件下病害更大面积地发生。在一般情况下温室黄瓜在3~4月病害最易发生流行。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菜地通风透光性不良,形成高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则病害易于发生与流行。

在我国北方黄瓜栽培地区,病原菌以闭囊壳的形式在病残体上,或在花卉园月季花上或在保护地瓜类作物上越冬。在我国南方栽培地区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越夏。翌年条件适宜时,病原菌借助气流、雨水、昆虫活动及农事操作传播到寄主叶片上,一般5天后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病斑上形成大量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在浙江地区,保护地黄瓜白粉病主要在4月上中旬和6月下旬发生危害,在长江流域9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也能发生危害。保护地因栽培黄瓜栽培密度过高,或氮肥施用过多导致枝繁叶茂,造成通风透光不良则易于病害发生。田块土壤板结、排水不畅则发病较重。

(四)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加强管理,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黄瓜生长后期注意追肥。清除病叶病茎及地上的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菌基数。温室大棚黄瓜要加强通风排湿工作,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害的发生。

2. 化学防治

温室大棚黄瓜播种及种植前进行硫黄熏蒸消毒,每100立方米空间用硫黄粉250克、锯末500克,或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几处点燃,密封熏蒸1夜,杀死温室大棚的病原菌。

病害发病前,可喷施27%高脂膜100倍液,可起到保护叶片的作用。病害发生后要进行喷雾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25%的三唑酮(粉锈宁、百里通)可湿性粉剂2 000倍波,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硫黄胶悬剂300倍液,或2%阿司米星水剂200倍液,或20%抗霉菌素2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也可用5%百菌清粉剂或升华硫黄粉喷粉防治。另外用0.l%~0.2%的小苏打溶液喷雾防效也比较好,不仅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蔓延,而且还能促进光合作用,并且价廉、安全、无污染。

防治白粉病的关键是减少田间病原,加强病害调查,做到早预防。各种化学药剂要交替使用,长期使用一种药剂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效降低。另外,粉锈宁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很好,但是不适合在黄瓜上喷雾防治,因为粉锈宁会严重抑制黄瓜的生长,使用后1个月之内黄瓜生长特别缓慢,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

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保护地黄瓜栽培生产上的一类重要病害,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及华东地区普遍发生,在东北、内蒙古等保护地黄瓜和华北春大棚发病最为严重,植株受害后病叶率有时可达70%左右,严重地影响到黄瓜的产量及品质。

(一)症状特征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以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其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主要侵染黄瓜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其次是侵染黄瓜茎秆。子叶受害后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随后病斑微带黄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受害后,叶片上起初出现水浸状鲜绿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变淡褐色,病斑扩展时受叶脉限制而呈现多角形。环境湿度大时,叶片背面产生菌脓,菌脓水珠状,乳白色,干后具白痕。环境条件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组织脱落形成穿孔,潮湿时产生乳白色菌脓,蒸发后形成一层白色粉末状的菌膜。叶柄、卷须和茎受害后,病斑呈水浸状,沿着茎沟呈短条状纵向扩展,环境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菌脓,病害发生严重时病斑纵向开裂,病组织呈水浸状腐烂,逐渐变褐并且干枯,表层残留白痕。果实发病后初出现水浸状小斑点,病斑扩展后呈不规则形,有时几个病斑连成大片,发病部位产生大量污白色菌脓。随着病害的进一步发展,病斑向表皮下扩展,并沿维管束逐渐变色,并深达种子,从而使种子感染病菌。幼果感病后腐烂并脱落,成熟黄瓜感病后腐烂并且发臭。黄瓜瓜条受害后常招致软腐病菌的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

有时黄瓜角斑病易与霜霉病在诊断时容易混淆,因而选错药物导致病害防治效果不佳。一般霜霉病叶片病斑背面产生黑色或紫色霉层,病斑后期不穿孔,瓜条一般不受害;角斑病叶背病斑溢出菌脓,叶片易穿孔,瓜条受害发出臭味,见图1.39。

图1.39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赵晓春 唐建军图)

(二)致病病原

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属薄壁菌门假单胞菌属细菌。细菌菌体短杆状,菌体相互连接呈链状排列,端生1~5根鞭毛,大小为0.7~0.9微米×1.4~2微米,无芽孢,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呈阴性。在金氏B平板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近圆或略呈不规则形,菌落呈扁平,中央凸起,具同心轮纹,不透明,菌落边缘一圈薄且透明,菌落直径为5~7毫米,其外围有放射状细毛状物,具黄绿色荧光。好气性细菌,不耐酸性环境。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4℃~39℃,生长最适温度为24℃~28℃,致死温度为48℃~50℃,时间为10分钟。

(三)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可随病残体落入土中、或附着在种子表面及潜伏于种子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率一般为2%~3%,细菌最易从叶片或瓜条的伤口侵入,亦可从气孔、水孔侵入,进入胚乳组织或胚根的外皮层,使得种子内部带菌。病害首先从近地面的叶片及瓜条开始发生,然后逐渐扩大蔓延。此外,采种时病瓜接触污染的种子可致种子表面带菌。病原细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可存活3~4个月,在种子内可存活1年。

带菌种子出苗后子叶发病,病原细菌在细胞间扩展蔓延,保护地黄瓜病部溢出的菌脓,借结露及叶缘吐水滴落或棚顶大量水珠下落而被溅起进行传播,并且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露地黄瓜蹲苗结束后,随雨季到来和田间浇水开始发病,病菌靠气流或雨水逐渐扩展,一直延续到结瓜盛期。之后随气温下降,病情缓和。除病菌数量以外,温度和湿度是角斑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温暖、多雨或潮湿条件发病较重。发病温度为10℃~30℃,适温为18℃~26℃,适宜的相对湿度在75%以上,棚室低温高湿利于发病。病斑大小与湿度有关,夜间饱和湿度持续时间大于6小时,叶片病斑大;湿度低于85%,或饱和湿度持续时间不足3小时,病斑小;昼夜温差大,叶面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在田间浇水次日,叶背出现大量水浸状病斑或菌脓。有时,只要有少量菌源即可引起该病发生和流行。露地黄瓜在低温多雨年份,病害普遍流行。黄河以北地区露地黄瓜,每年7月中下旬为角斑病发生高峰期,棚室黄瓜4~5月为发病盛期。保护地浇水后放风不及时,露地地势低洼积水,栽培密度过大,管理不严,多年连茬,偏施氮肥,磷肥不足等均可诱发角斑病。

(四)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发病严重的地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择无病瓜进行留种,用无病土进行育苗。并采取严格隔离措施,防止病原菌感染种子。

应选择未种过瓜类蔬菜作物的土壤进行育苗,育苗土壤应施足有机肥,有机肥应充分腐熟。旧苗床一般有病原菌存在,应做好消毒工作,具体技术措施如下:播种前耙松土壤,每平方米用 40%甲醛30毫升加水稀释100倍后浇到苗床上,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4~5天,然后揭去塑料薄膜,等15天后再进行播种。夏天高温季节进行闷棚处理也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原细菌,大棚中的土壤灌足水后覆盖聚乙烯膜,然后暴晒4~6周,这样能大大减少田间病原基数。

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拔除病株和附近的植株,及时摘除病株的下部老叶、黄叶、病叶等并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避免在湿度大、露水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整枝打杈、果实采摘等农事活动,以防止病原菌随操作人员或操作工具进行传播。

采用地膜覆盖的栽培方式进行黄瓜栽培,采用滴灌的模式进行灌溉,注意大棚放风减湿,并及时排除菜园里的积水,可降低室内湿度,控制昼夜温差,有效地减少病原的菌繁衍和蔓延。选用干燥通风,排水良好的地块栽种黄瓜能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前茬未种过瓜类、茄果类蔬菜的地块进行黄瓜栽培也能有效避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2. 生态防控

通过控制白天和晚上棚内的温差来控制病害的发生,上午闭棚,温度提升到28℃~34℃,但不超过35℃;中午开始放风,温度降低到20℃~25℃,湿度降低到 60%~70%,叶片上没有水滴;晚上闭棚,温度降低到11℃~12℃,若夜间温度达13℃以上,即可整晚放风。浇水需在晴天早上进行,浇后立即闭棚,使棚温提高到35℃~40℃,维持1~2小时,然后放风降湿直到夜间。在大棚休闲期晾棚26周,使土壤干透并持续20天,可以有效降低病原菌的数量。

3. 化学防治

发病前期或初期喷施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使用3~4次,可以明显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重病田根据病情,必要时还要增加喷药次数。病害发生初期也可喷施 41%乙蒜素乳油,每667平方米有效剂量为 28.7~32.7克,每隔 7~10天施药1次,共施 3 次。乙蒜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刺激作用,喷施后作物生长健壮,为防止病菌对乙蒜素产生抗药性,建议与保护性杀菌剂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交替使用。除此以外,发病初期可选用 3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0%琥珀酸铜·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 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 2~3次,并尽可能均匀喷到叶片的正、背面。还可选用20%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7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频繁使用铜制剂很容易造成植株抗药性的产生,因此在田间施药时铜制剂最好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既提高药剂使用效果,又可以降低抗药性风险。

四、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该病是土传真菌性传染,是一类维管束内寄生的系统性病害。黄瓜枯萎病发生普通,病害多在开花结果后陆续发生,常常造成大片黄瓜枯萎死亡,给黄瓜栽培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一)症状特征

横切茎秆可见维管束为黄褐色至深褐色,土壤潮湿时,病部水浸状腐烂,在病部长出白色、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幼苗发病后两片子叶萎蔫下垂,出现不均匀黄化色斑,并且扭曲畸形,幼苗的根和根颈处变褐腐烂,植株停止生长,最终萎蔫枯死。开花结瓜期发病后,最初几天内病株下部叶片变黄退绿,随着中午温度升高失水萎蔫、傍晚气温下降又逐渐恢复正常,病害症状不断往上部叶片发展,如此反复几天后,植株最终枯死。病株茎蔓受害后,茎基部纵向开裂,病部产生粉红色胶状物质和分生孢子层(病害较轻的植株,下部叶片的叶脉退绿,出现网状黄色斑痕)。有的植株出现半边枯萎、半边正常的现象,这是由于植株的部分维管束受到病害破坏的缘故,见图1.40。

图1.40 黄瓜枯萎病(黄仲生图)

(二)致病病原

病原为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schl.)f. sp. cucumerinum Owe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可产生三种类型的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呈无色单胞、卵圆形或香蕉形;大型分生孢子呈无色多胞、镰刀形或纺锤形;厚垣孢子呈淡黄褐色光滑、近球形。

(三)发病规律

枯萎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厚壁孢子和菌核在病残体、土壤和未腐熟的带菌肥料中越冬,成为翌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抗逆性很强,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病原菌主要借助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地下害虫及线虫的活动取食进行传播。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往往对根造成伤口,致使病原菌易于侵入,因此地下害虫多的土壤,发病较重。

黄瓜枯萎病的发生与流行程度,与当年的初侵染菌量及如下因素密切相关:由于病菌在土壤中能长期存活,因此黄瓜连作的年限越长病害发生亦越重,老菜区比新菜区发病重。土质黏重通气性不良,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冷湿、耕作粗放导致黄瓜根系发育受阻,则枯萎病发生严重。施肥不合理,如施肥不足、土壤缺乏有机肥及过多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的基肥则发病严重。酸性土壤不利于黄瓜生长,而利于病害发生,pH4.5~pH 6的土壤发病较重,pH3.5以下、pH9以上的土壤不发病。黄瓜枯萎病与土壤温度有关,土壤温度在8℃~34℃间均能发病,24℃~28℃的土温最适合病害的发生。

(四)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黄瓜枯萎病发病严重的地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是防治枯萎病的重要措施,苗床地2~3年改换1次。加强栽培管理,搞好田间卫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销毁。发病植株拔除后其根际周围的土壤用石灰消毒。灌水时切忌大水漫灌,应采取小水勤灌,施用腐熟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根系发育从而提高植株抗病力。每次采瓜后浇水追肥,以防植株早衰。

2. 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温汤浸种,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1小时,捞出洗净后催芽播种。也可以采用营养钵育苗,可减少病菌侵染。

3. 嫁接防病

由于黄瓜枯萎病对其他瓜类作物不构成侵染,或虽侵染但发病很轻。因此可采用嫁接的方式防治病害,如将接穗嫁接在黑子南瓜砧木上,用抗病品种的接穗进行嫁接。定植嫁接苗时,埋土时嫁接口应高于地面,以防止病菌从嫁接口侵入而发病。

4.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400~500毫克/千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800毫克/千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浇灌植株根围,每株用药液200~250毫升。重病地或苗床土播种前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等以1:100的比例配成药土,每亩施1.25千克。

五、黄瓜疫病

黄瓜疫病是一类土传病害,该病在全国各黄瓜产区均有发生,是黄瓜栽培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黄瓜成熟时节,如遇黄瓜疫病突然大面积发生与流行,会造成植株成片枯死,对黄瓜生产影响很大。该病除危害黄瓜以外,还危害冬瓜、西瓜、南瓜和葫芦等葫芦科作物,其中冬瓜及西瓜最易受害。在我国黄瓜栽培区,北方秋黄瓜和南方春黄瓜最易遭受病害侵染。

(一)症状特征

黄瓜疫病主要在成株期发生,可危害叶、叶柄、茎以及瓜条。茎秆受害后茎蔓基部和茎节位处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的病斑,随后病部茎蔓缢缩,叶片失水凋萎但仍保持绿色,表现为青枯状。叶片受害后在叶缘或叶片中部出现水浸状暗绿色、无光泽的圆形斑块,病斑边缘不清晰。环境湿度大时叶片快速腐烂;环境湿度较低时,病斑颜色变为青灰或黄白色,病斑经过阳光照射会干枯并产生裂缝。叶柄受害后其症状和茎蔓受害症状相似,叶柄受害易导致叶片凋萎、青枯。瓜条受害后发病部位缢缩并凹陷,果实生长受阻并失去光泽,果肉组织变软,常形成畸形瓜条,遇外力易脱落。发病瓜条在空气湿度较高时,病斑部位可见到稀疏霉层(孢囊梗和孢子囊),但茎基、茎节、叶片和叶柄的发病部位,很难见到霉层。病害一般危害地上部位而植株根系表现正常。冬瓜、西瓜、南瓜、葫芦等葫芦科作物受侵染后的症状与黄瓜上的相似,但冬瓜和西瓜上霉层易见且较厚,见图1.41。

图1.41 黄瓜疫病(黄仲生图)

(二)致病病原

病原物为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病原菌菌落较稀疏、呈灰白色;菌丝分枝较多,无隔膜,很多菌丝聚集成束或成葡萄球状。孢囊梗无色透明,和菌丝体无明显区别,孢囊梗顶端着生孢子囊;孢子囊呈圆形或椭球形,无色,顶端有乳状突起,较扁平。卵孢子表面光滑呈球形,淡黄色。病原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7℃,最适温度范围为23℃~32℃。病原菌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不产生孢子囊,将病原菌菌丝体移至清水中水培1~2天,即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大小变化不定,一般病瓜上产生的孢子囊较大。孢子囊萌发时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呈肾形,双鞭毛,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动片刻后鞭毛消失,变成圆形休止孢,休止孢萌发时产生芽管侵入寄主;芽管也可由孢子囊直接萌发而形成。孢子囊有层出现象。有性生殖为同宗配合。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夏季,卵孢子萌发形成芽管,穿透表皮侵入寄主,引起发病。在高湿或连续阴雨条件下,发病部位产生孢子囊,其萌发产生的游动孢子,借助水,尤其是雨水或灌溉水在田内或田块间传播扩散,不断进行再侵染。本病再侵染频繁。在25℃并有水滴存在的条件下,病菌完成侵染过程仅需20~25小时。

黄瓜疫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措施和品种抗病性等因素有关,其中以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影响最大。

1. 气候条件

适宜病害发生的温度范围为15℃~37℃,最适温度为23℃~32℃。雨季迟早、长短及雨量大小是决定疫病发生时间和轻重的主要因素。长江中下游地区,病害发生的迟早和轻重与梅雨季节的迟早、历期的长短与雨量多少关系十分密切。疫病发生高峰通常在雨季之后,广州地区发病盛期为4~5月,沪宁地区为5~6月,京津地区为7~8月。

2.栽培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黄瓜疫病主要发生在露地种植的黄瓜上,在大棚和温室栽培的黄瓜上很少发生。露地种植黄瓜的田块,若地势低洼、雨后积水或过水田块发病则重;相反地势高、排水通畅的田块发病则轻。平畦种植的黄瓜根际周围易积水,利于病菌孢子囊形成、扩散和游动孢子的活动,发病重。

3.品种抗病性

广州的早二青、南通的扬行、上海的沪58号和扬州的乳黄瓜等黄瓜地方品种均系高感品种,一旦疫病流行,死株率一般在50%以上。长春密刺、农大12号、刺青3号等也为感病品种,死株率一般在20%以上。田间表现抗病或较耐病的品种有津研5号、津研7号、津杂1号、津杂2号、津杂3号、津杂4号、88-1和88-2等,其死株率一般不超过15%,其中又以津杂1号、津杂3号、津研7号和88-1等品种抗性较强,一般死株率在5%左右。

(四)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在疫病流行区应选用津杂3号和津研5号等津杂系统和津研系统抗病品种,尽可能地淘汰高感的地方品种。嫁接在云南黑籽南瓜上的黄瓜,抗病性强,也可选用。

2.农业防治

推广高畦种植 这种沟渠配套的栽培方式,便于小水灌溉和及时排除雨后积水,不利于病菌的传播蔓延,从而减轻病害。清洁田园卫生,将田间病残体彻底深埋或烧毁。

3.化学防治

低洼田块出现病株时或下雨之前应及时喷药保护。近年来,防治疫病效果比较好的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50~1 500倍液,防效为80%~90%,其500~1 000倍液有治疗效果,疗效为50%~60%;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防效在70%左右;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与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效相仿;9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有一定防效;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稍优于乙膦铝。一般用药3~4次,用药间隔时间为7~10天。

六、黄瓜黑星病

黄瓜黑星病是一类真菌性病害,在世界各地严重威胁黄瓜生产。随着我国保护地生产的发展,近年来黄瓜黑星病的发生有不断加重的趋势。

(一)症状特征

黄瓜黑星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以发生危害,主要危害生长点、嫩茎、叶片或幼瓜条。幼苗期发病后,一般真叶较子叶容易发病。子叶感病后叶面首先出现近圆形黄白色病斑,随着病情发展引致全叶干枯。叶片感病后起初出现污绿色近圆形的病斑,病斑穿孔后,孔的边缘具有黄晕,且边缘不整齐略皱缩。叶柄和茎蔓发病后病部中间出现凹陷形成疮痂状,病斑表面生灰黑色的霉状物。嫩茎感病后,病部首先出现梭形的病斑,病斑水渍状,呈暗绿色,后变暗色,病斑凹陷并开裂,环境湿度较大时,病斑部位产生大量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卷须发病后则变褐并且腐烂。生长点感病后,一般情况下经两天就会烂掉而形成秃桩。瓜条染病后,病部常常产生流胶现象,胶粒以后又变为琥珀色,病斑部位逐渐扩大为暗绿色凹陷病斑,病斑表面产生大量黑色霉状物,导致病部呈疮痂状,病部停止生长,形成畸形瓜,见图1.42。

图1.42 黄瓜黑星病(李明远图)

(二)致病病原

瓜疮痂枝孢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 et Arthur),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黑色菌科枝孢属真菌。菌丝灰白色至灰绿色,菌丝发达具有分隔。分生孢子梗由菌丝分化而成,淡褐色至褐色,单生或丛生,孢子梗顶部、中部稍有分枝或单枝,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圆柱形,近梭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橄榄绿色,表面光滑或有微刺,单生或串生,单胞、双胞,少数3胞。

病原菌在pH2.5~pH11.0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发育和产孢,最适pH范围为6.0。病菌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单色光处理有利于孢子产生。病原菌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2.5℃~35℃,最适温度范围为20℃~22℃。52℃处理45分钟即可处死病原菌孢子及菌丝。分子孢子在12.5℃~32.5℃之间均能萌发,最适温度20℃;孢子发芽在碱性条件下受到抑制,以pH5.5~pH7.0对孢子发芽最好,最适pH6.0。孢子萌发对湿度反应敏感,随着湿度增加,萌发率逐渐提高。相对湿度在90%以上孢子萌发率较高,相对湿度81%以下孢子萌发率则较低,相对湿度在66%以下孢子则不会萌发。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随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于种子内越冬,也可以黏附在棚室墙壁缝隙或支架上越冬,成为翌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来源。播种带菌种子后,病菌可直接侵染幼苗。土壤中病残体上病菌在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然后侵染定植的瓜苗。田间植株发病后在适宜条件下病部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进行传播。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很快萌发,从伤口、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一般为4~7天,生长季节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病原菌在相对湿度在93%以上才能产生分生孢子,并且在有水膜(滴)存在的情况下,分生孢子的萌发更快更好。

病原菌不喜光照,在春天温度低且湿度大、透光不好的温室大棚内病害发生早而严重。黄瓜连作年限越长病害发生较重。黄瓜植株前期长势与发病有密切关系,一般前期长势弱易发病且发病重。黄瓜品种间抗病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北方一般以中农13、中农11抗病性强。棚内最低温度在10℃以上,下午18:00时到次日10:00时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0%,且棚顶及植株叶面结露时,该病容易发生发生和流行。温室黄瓜一般在2月中下旬就开始发病,到5月份以后气温高时病害依然发生。

(四)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发病严重的地区选用抗病品种,如青杂1号、青杂2号,白头霜,吉杂1、吉杂2号、中农11、中农13、津研7号等。

2. 农业防治

采取与非瓜类作物轮作的方式加强栽培管理。做到从无病棚、无病株上留种。加强田间管理,栽培时应注意种植密度,升高棚室温度,采取地膜覆盖及滴灌等节水技术,及时放风,以降低棚内湿度,缩短叶片表面结露时间,可以控制黑星病的发生。

3. 生物防治

病害发生前可用速净30毫升兑水15千克,每隔7天左右喷施1次。病害发生初期可喷施速净50毫升加大蒜油15~20毫升,兑水15千克,每隔5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可以很好地控制病害的扩展与蔓延。

4. 化学防治

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0~30分钟后,用水冲洗干净再进行催芽,或用冰醋酸100倍液浸种3分钟。直播时可用种子重量0.3%~0.4%的50%多菌灵或50%克菌丹进行拌种,均可取得良好的杀菌效果。熏蒸消毒:温室、塑料棚黄瓜在定植前10天,每55立方米空间用硫黄粉0.13千克,锯末0.25千克混合后分放数处,点燃后密闭大棚,熏蒸1夜。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瓜,并立即喷药防治。用粉尘法或烟雾法于发病初期开始用喷粉器喷撒10%多百粉尘剂,每公顷用药1.5千克;或施用45%百菌清烟剂,每公顷用药1~1.35千克,连续3~4次。棚室或露地发病初期可喷洒下列杀菌剂:50%多菌灵加70%代森锰锌、50%扑海因、65%甲霉灵、6%乐比耕、40%福星、70%霉奇洁、50%施保功等,隔7~10天1次,连续3~4次。也可用10%多百粉尘剂,每公顷用药1.5千克,或疫霉净、百菌清、黑星净等烟剂进行熏烟防治。另外,杜邦福星防治黄瓜黑星病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药剂,喷施1~2次就可控制病情的发展。为了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几种药剂交替使用,防治效果更好,病害也不易产生抗药性。

第七节 芹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芹菜斑枯病

芹菜斑枯病俗称火龙,又名晚疫病和叶枯病。该病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是芹菜上发生最严重又普遍的一类病害,已经成为制约芹菜高效、优质生产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

(一)症状特征

芹菜斑枯病主要是植株的地上部分受到危害。叶片受害后一般从下部老叶开始表现症状,然后逐渐向新叶发展,病斑最初为淡黄色、油渍状小斑点,病斑边缘明显,以后形成不规则斑,颜色由浅黄色逐渐变为灰白色,病斑中心坏死,边缘为黑褐色,病斑外常有一圈黄色晕环,中央散生小黑点。叶柄和茎受害后,病斑起初为水渍状小点,逐渐发展为长圆形、凹陷淡褐色的病斑,中央生有黑色小点。病害发生严重时,造成叶枯茎秆腐烂。叶片上的病斑按小斑形有规律的继续发展,即为芹菜小斑型晚疫病。叶片上的病斑按大斑形有规律的继续发展,即为芹菜大斑型晚疫病。大斑型病斑比较大,直径一般超过5毫米,最大可达10毫米。通常老叶先发病,然后渐渐向新叶发展。识别要点为病斑上有许多黑色小点。

(二)致病病原

芹菜大斑型斑枯病由芹菜小壳针孢菌[Septoria apii(Briosi et Cav.)Chest],侵染所致,芹菜小斑型枯病由芹菜大壳针孢(Septoriaapii- graveolentis Dor)侵染所致,均属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球形,直径为65~95微米。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呈丝状,直或稍弯曲,具0~4个横隔膜(通常3个),大小为13.4~34.2微米×34.1~2.5微米,小斑型斑枯病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扁球形,直径为73~74微米。分生孢子无色透明,丝状,微弯曲,顶端较钝,具有0~7个横隔膜(大多数为3个),大小为17~61微米×1.5~3.0微米。病菌在低温下发育良好,小斑型病菌最适温度为20℃~25℃,超过25℃生长渐缓,大斑型病菌最适温度为22℃~27℃,超过27℃则生长较慢。两种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9℃~28℃。孢子萌发时隔膜增多,并可断裂成若干段,每段均能产出芽管,孢子上又可生出孢子,大斑型病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8℃~49℃,30分钟,见图1.43。

图1.43 芹菜斑枯病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子的表皮内或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病害初侵染来源,播种带菌种子后,幼苗期即可发病,发病后的病苗病部上产生分生孢子,成为病原中心株,其上产生的孢子又可进行再侵染。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上的越冬病菌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主要借气流、灌溉水、雨水溅射进行传播,也可借助农具、牲畜、人员农事操作活动进行传播。病原菌侵入途径主要是从植株的气孔侵入,也可以从表皮直接穿透侵入。

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9℃~28℃,致死温度为48℃,30分钟,发病适温为20℃~25℃;潮湿多雨与田间湿度是芹菜斑枯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露地芹菜在多雨的情况下,病害一般发生重;保护地芹菜,因通风不良或放风不及时,湿度大,结露时间长,发病较重;如果阴天多,或夜间有雾或有露的情况下,一般发病重;重茬地、低洼地发病重;浇水多、排水不良、田间积水、种植过密,或肥料缺、长势差、植株抗病力弱,发病也重。

(四)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用48℃温水浸种30分钟,不断搅拌,捞出后立即投入冷水中降温,消毒比较彻底;实行2年以上轮作,尽量降低田间病原基数;加强肥水管理,切忌大水漫灌,合理密植,及早清除病株,提前分次收获,适时通风,调节温湿度;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增强植株抗病力;白天控温15℃~20℃,高于20℃要及时放风;夜间控制在10℃~15℃,不能低于10℃,缩小日夜温差,减少结露。

2. 生物防治

发病前期或发病初期,喷施2%抗菌霉素水剂或1%阿司米星水剂100~150倍液进行防治。

3. 化学防治

加强田间病情调查,发病初期施用45%百菌清烟剂熏蒸,每667平方米用量200~250克;或喷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用量1千克;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另外在发病始期,还可以采用喷雾防治,常用药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二、芹菜菌核病

随着保护地芹菜连年种植,残留在土壤中的病原菌(菌核)越来越多,芹菜菌核病发生越来越严重,严重时成片绝收。病害除危害芹菜外,还为害黄瓜、番茄、生菜及豆角等蔬菜。

(一)症状特征

芹菜菌核病起初通常为害叶片,受害叶片形成暗绿色的病斑,环境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发展,病害向下蔓延,引起叶柄及茎发病,最初病斑为褐色水渍状,后形成软腐或全株溃烂,表面生浓密的白霉,最后形成鼠粪状菌核,见图1.44。

图1.44 芹菜菌核病

(二)致病病原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De Bary],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或混杂的种子中越冬,为次年初侵染源。第二年,当条件适合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盘上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主要借风、雨等进行传播。芹菜发病后,病菌在田间通过茎叶直接接触进行再侵染。该病在低温潮湿环境条件下易流行,菌核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20℃,最适温度为15℃,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无菌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前用10%盐水选种,淘汰菌核,再用清水清洗种子几次,晾干后再进行播种;适当深翻土壤,将病菌埋在15厘米以下;生长期进行覆膜栽培,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并将其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合理施肥,施足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 化学防治

加强田间病情监测,发病初期可采用化学药剂喷雾防治,药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速克灵2 000倍液等。

三、芹菜软腐病

芹菜软腐病是一类细菌性病害,该病又称“烂疙瘩”或“腐败病”,主要在保护地发生危害,全国各个芹菜栽培生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芹菜茎秆及叶柄基部,严重发病时造成芹菜大面积腐烂,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芹菜软腐病菌寄主很广,除危害芹菜以外,该病菌还可危害马铃薯、番茄、辣椒、大葱、洋葱、胡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

(一)症状特征

芹菜软腐病主要发生在芹菜叶柄及茎秆上,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先出现水浸状,形成淡褐色纺锤形或不规则的凹陷斑,病斑湿腐状,变黑发臭,干燥后呈黑褐色,薄壁细胞组织解体,最后只剩下维管束组织。

(二)致病病原

病害由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pv)侵染所致。细菌菌体呈短杆状,鞭毛周生式,2~8根,菌体两端钝圆,没有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反应呈阴性。病菌在5℃~39℃均可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见图1.45。

图1.45 芹菜软腐病(李明远图)

(三)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气候条件适宜时病菌通过昆虫、雨水和灌溉及各种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较易从芹菜的伤口处侵入。该病菌的寄主范围广泛,所以一年四季均可在各种蔬菜上侵染和繁殖,对各季栽培的芹菜均可造成危害。芹菜软腐病的发生与流行,与土壤、植株的伤口及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有伤口时病菌易于侵入,高温多雨时植株上的伤口更不易愈合,发病加重,容易蔓延。芹菜软腐病在4℃~36℃内均能发生,最适温度为27℃~30℃。发病后病害部位腐烂变质,具有恶臭味。

(四)防治方法

有芹菜软腐病发生的病田应该避免连作,应与豆科和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搞好田园卫生,认真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或深埋。深翻土壤,将土壤翻出暴晒,可以杀死病原细菌及促进病残体的分解。在中耕、除草及松土时尽量避免弄伤植株,特别是注意尽量避免伤根;与此同时,为减少植株伤口,应及时防治害虫,减少虫伤。避免大水漫灌,特别是久旱大水浸灌,容易使植株叶柄组织吸水胀裂。发病期间应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或暂停浇水,防治病害蔓延。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适时追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增强其抗病能力。

病害发生初期可以进行喷雾防治,可以选用的药剂如下: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3 000~4 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95%CT杀菌剂水剂500倍液,或30%绿得保胶悬剂400倍液,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细菌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1 200倍液,或60%琥铜·乙铝·锌可湿粉剂500倍液,或53.8%可杀得干悬浮剂1 000倍液等药剂。每7~10天1次,连续2~3次,重点喷植株基部及邻近地面。 CR5bBqBo7EANzCSIyaQM0IrLHxDNl/30mdWE/Lr6s6kTsJQsd8qvf+bjeKAwldd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