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实现路径的思考
——履行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使命开创高校辅导员工作新局面

郝颖

摘要: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辅导员应当履行的神圣使命。高校辅导员只有履行立德树人使命,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投入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实践中,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改革创新”的开路者、“社会主义”的践行者。

关键词: 立德树人;高校辅导员;实现路径

201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1 400万教师致慰问信,信中对教师们提出殷殷期望:“希望全国广大教师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可见,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线工作人员,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履行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使命,进而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一、“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

“立德树人”这一理念由来已久,早在《左传》中就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把“立德”放在了“三不朽”的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的“立德”,指的是树立德行德业。同时,早在我国西汉《管子·权修》中就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把“树人”作为一件终身大事来抓,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这里的“树人”,指的是培养人成长成才。

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立德树人”这一理念被赋予了全新而丰富的科学内涵。当前,“立德”指的是树立美德,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统美德(个人美德、家庭美德、处世美德)、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等。“树人”指的是培养人才,即培养既有学科特长又有创新潜质的卓越人才、既能立足现实又能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辅导员履行立德树人使命、开创工作新局面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是建设发展中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新生力量,相信经过一番历练,能够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直接人,是大学生接触最多,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群体,只有其履行好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才能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这对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辅导员履行“立德”使命、开创工作新局面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价值观多样化、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方面,使大学生产生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让高校充满生机,为社会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淡化了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造成大学生道德滑坡与道德迷失,甚至发生了复旦大学投毒案、药家鑫案等一系列高校恶性案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立德”的重要性。“大学生既要成才,又要成人,成人是成才的前提” ,“立德”是成人的关键。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履行“立德”使命,身体力行地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领学生,以达到让大学生自觉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美德为辅之“德”的目的。

(二)辅导员履行“树人”使命、开创工作新局面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并逐步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储备了足够的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改革与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大学生自由与开放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大学生对全面发展的诉求和对国际化创新人才的目标追求空前强烈,因而“树人”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正视“树人”的重要性。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履行“树人”使命,“以生为本”地为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提供服务、创造条件,以达到让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三、辅导员履行立德树人使命、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三个牢固树立”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做出贡献”。这也是高校辅导员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具体实施思路。在高校深入开展“三爱”教育的当下,辅导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身先士卒投入到“三爱”实践中,完成习总书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殷切希望。

(一)“爱学习”,使高校辅导员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

高校辅导员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就必须投入到“爱学习”的实践中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这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 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

终身学习并不仅是指学习时间的延长,还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世界各国都把“学会学习”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方向,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终身学习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而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生存需要、成长需要、发展需要,只有率先垂范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的终身学习理念,才能驾驭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升自己的素质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辅导员学习培养机制,帮助辅导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健全辅导员工作考核机制,把学习作为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辅导员激励机制,调动辅导员学习的主动性。

2. 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就是要以教师的身份对大学生发挥引“导”作用,以朋友的身份为大学生提供帮“辅”服务。然而,不管是“辅”还是“导”,都需要渊博的知识为基础,这些知识都需要依靠高校辅导员终身学习来不断积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高校辅导员还要意识到,当前工作的对象是一群以“90后”为主的青年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他们的知识日新月异、民主自由意识空前高涨,辅导员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新知识和工作的新方法,“辅导”将不能深入人心,工作成效将大打折扣。因此,2014年3月,教育部在制定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就明确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简单来说,就是要求辅导员学习社会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

3. 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地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就是找到持续学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学习、工作和研究联系起来,通过组织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标杆学习、分享学习、研究学习的有机结合来保证持续学习。一是通过辅导员岗前培训与骨干培训、心理咨询师与职业指导师考证培训、思政专家讲学等组织学习方式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技能水平;二是通过辅导员自己查漏补缺的自主学习方式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三是通过辅导员沙龙、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会、工作例会等以讨论、分析、探讨为主的探究学习方式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四是通过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寻找身边的“张丽莉”活动等标杆学习方式营造辅导员的良性竞争氛围;五是通过辅导员工作博客、QQ群、微信朋友圈等分享学习方式提供辅导员情感经验交流平台;六是通过辅导员专项课题立项、开展工作调研等研究学习方式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爱劳动”,使高校辅导员成为“改革创新”的开路者

高校辅导员为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就必须投入到“爱劳动”的实践中成为“改革创新”的开路者,这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1. 解决“为什么动”的问题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要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首要的是认识工作对象,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研究学生,做到“知彼”,使工作事半功倍。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核心。高校辅导员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承担改革创新的重任,这就需要辅导员提高自身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梳理出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摸清楚自己的工作能力水平,做到“知己”,使工作扬长避短。因此,这里的“动”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辅导员要做好工作不能纸上谈兵,要动手实践;二是辅导员在工作中要不断动手改革创新才能行之有效。

2. 解决“怎样动”的问题

因为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要想履行使命使工作见实效、出特色就得对学生言传身教。言传就是要与学生“谈”人生发展、同学生“讲”为人道理、向学生“说”安全纪律;身教就是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并且要求学生做的自己第一个做到。此外,还要“在潜移默化的行动中去感染人、教育人” ,走进寝室进行查访、走进教室开办讲座、走进企业开展实践,把工作做扎实、做深入。开展工作的同时要不断思考,研究学生成长成才现状、寻求学生工作共同愿景、探寻学生工作规律方法,不断改革创新,使工作能够“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

(三)“爱祖国”,使高校辅导员成为“社会主义”的践行者

高校辅导员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就必须投入到“爱祖国”的实践中成为“社会主义”的践行者,这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1. 解决“为什么爱”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高校健康发展的思想保证” ,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针;而“爱祖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也就成为高校辅导员推动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巨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而“爱祖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中国精神的精髓,也就成为高校辅导员激励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推力。

2. 解决“怎样爱”的问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责无旁贷的使命,是辅导员“爱祖国”的行动指南。一方面,辅导员要在工作中更好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让“爱祖国”薪火相传,如开展“我的梦与中国梦”主题教育班会、举办社情国情热点研讨会、组织“我为国家做贡献”公益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辅导员要深刻理解“爱祖国”的内涵,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以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性、自觉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LvqgsxpYfCMN1HM52ExFWFOk+4QH2pNTjobqUK4DmsoP9fj7l/zoJ4LGiHFPf0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