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本章总结

遵循由制度建设到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的脉络,本部分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研究两大方面的文献。从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内涵入手,阐述了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目标模式、制度框架和路径选择,国内学者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与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关系研究的新进展。在养老保险的收入分配方面,从养老保险代际代内、制度转轨、私有化、民主选择行为等角度对其收入分配效应及新进展进行了回顾;同时总结了国内学者对现收现付制、制度变迁以及我国特有的“统账结合”制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研究。并对覆盖城乡居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养老保险收入分配效应存在的问题和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做了探讨和分析。下面,我们就从制度建设与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的视角,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对未来要继续关注领域带来的启发进行总结。

(一) 关于制度建设的讨论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对于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标模式、制度设计和路径选择,学者们已进行了较为详细和全面的探讨,无疑会对我们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养老政策制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良好的借鉴,但这些探讨还似乎存在着遗漏和遗憾,多是从宏观架构方面进行的,缺乏对制度运行微观方面的研究。诚然,已有研究也为我们后来的研究者奠定了基础和开辟了新的空间。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几近定型的情况下,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1)当前研究可操作性不强。从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看,整体上形成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大格局,具体操作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进一步完善现有制度、整合并轨才是关键,而现有的研究仍旧多是宏观探讨,缺乏操作性。

(2)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能力研究不足。随着覆盖城乡制度的建立,国家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个经办人员服务对象为6 000人,而笔者调查发现,每个经办人员服务的对象高出规定两倍甚至更多。工作经费不足、机构建设滞后、经办能力弱化已成为制度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无法满足社会保险建设的需求,现有的文献中则很少对此论述。

(3)对财政支持研究不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中体现了政府财政的支持功能,从政策支持转向财政补贴,体现了国家的责任。然而,在现有研究中对财政支持的方式、力度和范围则无深入的探讨,仅仅作为一项政策建议提出,缺乏细致的操作路径,这也是研究中的不足。

(二) 关于制度收入分配效应的讨论

纵观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国外对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比较深入与全面,从强制性养老保险到私人养老金计划,从宏观经济运行条件、社会结构到民主行为选择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等。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统账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目前国内研究则相对集中在对强制性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仿真与经验研究,缺少对其他支柱的关注。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定型,且呈城乡分割状态。“统账结合”制主要适用于城镇职工,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统账结合”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如何,是否存在着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类似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能否为缩小收入差距发挥作用,对两者进行比对研究或许更加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其次,我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对第二支柱及第三支柱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也面临着较大压力,必须要拓展筹资途径,优化资金来源,充分实现资本市场机制功能。研究职业年金制度,建立个人养老金计划,发挥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的再分配功能无疑是减轻第一支柱压力的有效途径。

最后,个人账户问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自改革以来,个人账户一直空账运行,做实个人账户是学术探讨和政策研究呼吁的重点。但如何做实个人账户、8%的个人账户规模是否能够体现再分配效应,以及实行“大统筹、小账户”提高福利水平与采用“小统筹、大账户”改善收入再分配哪个更适应现实则是一个在“未富先老”的国度需要关注的课题。 Sbx6Y24dqlcwPanI9O+oyf7YnCMJbyrRV/JLrFhOZP5xeV6KgEZ7z2J+vKUtJ3p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