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家小传

雨果全名维克多·雨果,1802年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从中学时代起,雨果就开始了文学创作,由于家庭的影响,雨果最初的作品大多是歌颂国王和宗教的,他的诗集《颂歌集》还曾获得法国国王路易十八的年金赏赐。

雨果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823年,随着法国自由主义日趋高涨,雨果的政治态度发生改变,他与浪漫派文艺青年缪塞、大仲马等人组成了“第二文社”,逐渐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的文坛领袖。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在这篇著名的浪漫派文艺宣言中,雨果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例如,反对古典主义公式化的写作,提倡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的对照原则,等等。这篇文章成为研究浪漫主义文学乃至法国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封建复辟王朝。雨果热情赞扬革命,在政治上进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同年,他根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部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这部剧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1831年,雨果发表了他的重要作品《巴黎圣母院》。作品集中体现了浪漫主义小说的特点。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因反抗封建独裁而被迫流亡国外,到拿破仑三世的统治被推翻之后才正式回到巴黎。在流亡期间,雨果仍然笔耕不辍。1861年,雨果发表了另一部重要的作品《悲惨世界》。这部作品从构思到出版历时三十余年,是最能反映雨果文学手法和思想观念的作品。小说描述了下层人民的深重苦难,字里行间体现了雨果悲天悯人的思想。

1874年,雨果最后一部重要的作品《九三年》问世。这部作品以法兰西共和国军队镇压旺岱地区反革命叛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各种势力之间的斗争。1885年5月22日,雨果在巴黎逝世,法国人民为他举行国葬,并把他的遗体安葬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雨果的爱情也极富浪漫色彩。雨果在30岁时同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坠入爱河。雨果当时已经有了妻子,而朱丽叶·德鲁埃每天都要给雨果写一封情书,直到她77岁去世,共写了将近两万封的书信。这些信大部分被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

纵观雨果的一生,贯穿他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他反对暴力,倡导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雨果几乎经历了法国19世纪的所有重大事变,诞生在法国风云变幻、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雨果的理论文章和创作实践无不向古典主义发起斗争,充满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精神。

王缙苓

2015年7月 8+dkCviQkwHvSYFWA4j+EMgxnK48lxF2S+yx5akuosp4n807ZY5xMVkQkFzPPpx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