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是隋末唐初的地方割据势力之一。他出身农民,后来目睹百姓的困苦,义愤不平,于是和孙安祖一起成为盗贼。他的家人被隋军杀害后,他投奔高士达的叛军。高士达被打败后,窦建德招集散亡兵士,在河间乐寿县称王。河北的各路叛军纷纷归附他。后来,他又诛杀了宇文化及等人。到武德二年,窦建德已经拥有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和洛阳的王世充、关中的李渊形成鼎立之势。武德四年,唐军进攻王世充,窦建德率军救援,和秦王李世民在虎牢交战。窦建德兵败被俘,押送到长安后,被杀害。
窦建德,是贝州漳南(今山东武城漳南)人。他年少时,守信重诺。他的同乡家里有人去世,但因为贫穷无法安葬,当时窦建德在田间耕种,听说后长叹一声,立刻将耕牛送给那家置办丧事,乡亲们由此对他大加赞赏。起初,他做了里长,犯法后逃跑,碰上大赦得以回乡。他的父亲去世后,前来送葬的有一千多人,所赠送的礼物,他都推辞不受。
隋朝大业七年(611),朝廷招兵讨伐高丽,窦建德被选为二百人长。当时山东大水,百姓颠沛流离,同县有个人叫孙安祖,家中被水淹没,妻子儿女都被饿死。县府因为孙安祖骁勇,征招他入伍。孙安祖以贫穷为由拒绝了,县令大怒,让人鞭打他。孙安祖于是刺杀县令后逃跑,前去投奔窦建德,窦建德收留了他。这一年,山东遭遇大饥荒,窦建德对孙安祖说:“文皇帝时,天下富庶殷盛,派了一百多万兵众讨伐辽东,还是被高丽打败。现在水灾泛滥,百姓穷困,皇上不知道抚恤百姓,却要亲征辽东。何况往年西征,战争的创伤还没平复,百姓劳苦不堪,这样年年兴战,政权岌岌可危。大丈夫应该建功立业,怎能做亡命之徒呢?我知道高鸡泊(今河北故城西南)方圆数百里,芦草繁盛,可以做藏身之用,还可以伺机外出抢劫财物自用。等到聚集一些人后,观望时势采取行动,一定能建立大的功业。”孙安祖赞同他的计谋。窦建德于是招纳逃兵和没有产业的人入伙,聚集了几百人,让孙安祖统率,在泊中做了强盗,孙安祖自称将军。当时来往于漳南的各路强盗,到处烧杀抢掠,唯独不涉足窦建德的乡里。县府因此怀疑窦建德和强盗们勾结,将他的家属全数抓捕,无论男女老少都杀死。窦建德听说他的家人被杀,率领手下二百人逃跑,归附高士达。高士达自称东海公,让窦建德做司兵。后来孙安祖被强盗张金称杀死,他的几千部众也都归于窦建德旗下。从此窦建德兵力逐渐强盛,达到上万人,仍然在高鸡泊中出入。窦建德待人谦和,和兵士们同甘共苦,因此手下都为他拼死效力。
大业十二年,涿郡通守郭绚率兵一万多人前来征讨高士达。高士达知道自己谋略不如窦建德,于是加封他为军司马,将兵马都交给他。窦建德想立下奇功,从而在众人中树立威信,于是请求高士达留守军需财物,自己则挑选七千精兵前去迎敌。他假装和高士达不合而反叛。高士达随即宣称窦建德叛变,派人抓来一个妇人假称是窦建德的妻子,在军中杀死。窦建德派人给郭绚送去投降书,声称愿意做他的先锋,攻破高士达而为他效力。郭绚相信了,和窦建德约定在长河边结盟。郭绚的军队防备逐渐懈怠,窦建德趁机发动袭击,大破郭绚的军队,杀死数千人,缴获一千多匹战马。郭绚带领几十名骑兵逃跑,窦建德派兵追上去将他斩杀,将首级献给高士达。从此窦建德的势力更加强大。
敦煌壁画·隋
隋朝派遣太仆卿杨义臣率兵一万多人讨伐张金称,在清河打败他,所有被俘的人全部杀光,其余散落在荒野间的人又聚集起来,一起投奔窦建德。杨义臣乘胜来到平原,想要进入高鸡泊中,窦建德对高士达说:“所有隋将中,善于用兵的只有杨义臣。他刚刚打败张金称,就远道而来袭击我军,势不可当。请您带兵避开他的锋芒,让他想战不成,白白拖延时间,等到他的将士们都疲乏了,我们再趁机袭击,必然能取胜。若现在和他争锋,恐怕无法抗衡。”高士达不听他的话,让窦建德留守营垒,自己率领精兵迎战杨义臣。小战获胜,他大肆宴请将士,众人尽情痛饮。窦建德听说后说:“东海公还没有破敌,就如此骄傲自大,祸患不远了。隋兵乘胜长驱直入,人心惊慌,我们恐怕也不能保全。”于是让人留守营垒,自己率领精兵占据险要之地。五天后,高士达果然大败,在战争中被杀死,杨义臣乘势追击,要包围窦建德。守军听说高士达兵败,都逃散了。窦建德带领一百多精兵逃到饶阳,看见城中没有守备,于是攻陷城池,安抚士众,士兵们大多愿意跟随他,于是他又得到三千多兵士。
当初,杨义臣斩杀高士达后,以为窦建德不足为虑。窦建德又返回平原,将战死士兵的尸体都掩埋了。他又为高士达发丧,三军都穿着白色孝服。然后,他召集逃亡的士卒,得到几千人,军队重新振作起来,他于是自称将军。当初,其他的叛军抓获隋朝的官员和山东士子后,都全部杀掉,只有窦建德不杀他们,还以礼相待。他擒获饶阳县令宋正本,将他奉若上宾,让宋正本帮他出谋划策。此后,隋郡的长官渐渐献城投降,窦建德军力更加强大,兵力达到十几万人。
大业十三年(617)正月,窦建德在河间自称长乐王,并拜官授爵。七月,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奉命率兵三万前来讨伐他,到达河间城南后,在七里井扎营。窦建德听说薛世雄到了,就挑选精兵几千人埋伏在河间南部的草泽中,让各城的士兵全部佯装逃跑撤退。薛世雄以为窦建德畏惧自己,于是不加防备。窦建德探知后,亲自率领敢死队一千多人偷袭薛世雄。正赶上天降大雾,两军无法分辨,隋军大败,自相践踏,死了一万多人,薛世雄带领几百骑兵逃走,其余的人都被俘获。窦建德接着进攻河间,多次交战没有攻克。后来河间城中粮食已尽,刚好隋炀帝被杀,郡丞王琮率领官员们发丧,窦建德派人前去吊唁,王琮于是派使者请求投降。王琮率领官吏们身穿白衣,两手反绑来到军门,窦建德亲自为他松绑,和他谈论隋朝灭亡的事,王琮埋头恸哭,窦建德也因此哭泣。窦建德手下的将领劝说他将王琮烹煮,以告慰在攻城中死去的军士。窦建德拒绝了,他说:“王琮是义士,一心事主,我正要重用他呢。以往我们在泊中当强盗,恣意杀人,现在要安抚百姓平定天下,怎能残害忠良呢?”于是下令全军:“以前和王琮不和的人,今后如果胆敢谋害他,就诛灭三族。”当天就任命王琮为瀛洲刺史。窦建德开始在乐寿(今河北献县)建都,号称金城宫,此后很多郡县都被他攻下。
武德元年(618)冬至这天,窦建德在金城宫设宴,有五只大鸟停落在乐寿,后面还跟着几万只,一天后才离开,于是改年号为五凤。有个宗城人献给窦建德一枚玄珪,景城丞孔德绍说:“过去夏禹受上天符箓应运而生,上天赐给他玄珪。现在祥瑞和夏禹相同,应该称为夏国。”于是定国号为大夏。
第二年,宇文化及在魏县称帝,窦建德对手下说:“我做了隋朝的百姓几十年,隋朝两代皇帝做过我的君主,现在宇文化及居然杀了隋帝,他大逆不道,是我的仇人,我要讨伐他,你们说怎么样?”手下回答说:“现在天下无主,群雄竞起,大王您在漳浦以平民身份起兵,隋朝的郡县官民都纷纷依附,这是因为大王顺应天命来安定天下。宇文化及和隋朝皇室联姻,父子兄弟广受隋朝的恩惠,却弑君篡位,这样的盗贼不得不杀!”窦建德于是当天就引兵讨伐宇文化及,接连几战都获得胜利。宇文化及退守聊城,窦建德用撞车向城内抛发石头,同时从四面攻城,聊城被攻下。窦建德入城后,先去拜见隋朝萧皇后,自称臣子,又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谋划弑杀隋炀帝的宇文智及等人斩首,砍下首级在辕门外示众。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被关进囚车,送到大陆县杀掉。
隋炀帝像
窦建德每次攻破城池或打败敌军所获得的资财,全部分给将士们,自己分文不取。他生活俭朴,不吃肉,常吃的饭食是蔬菜和粗米饭。他的妻子曹氏不穿绢质衣服,使用的奴婢也才十几人。到此时,他前后获得宫女几千人,都颇有姿色,但他都及时遣散。隋朝文武百官和骁勇之士上万人,他也都遣散,听凭他们决定去留,那些想要前往关中和东都的人,他给他们提供衣粮,并派人将他们护送出境。他还任命裴矩等隋朝官员,让他们参与政事。攻下洺州(今河北赵县)后,窦建德迁都洺州,并追封隋炀帝为闵帝。他和突厥保持友好,隋朝义城公主先前嫁给突厥,现在派人来接萧皇后,窦建德让一千多骑兵护送她进入突厥,又将宇文化及的首级进献给公主。和突厥联合后,窦建德的锐气更加强盛。
九月,窦建德向南进军,攻陷相州,接着又攻克黎阳,左武卫大将军李世勣、同安长公主和李神通一起被俘。滑州刺史王轨被家奴所杀,家奴携带着他的首级前来投奔窦建德,窦建德说:“奴才杀死主人是大逆不道,我怎能收留这种人!”下令立即将家奴斩首,并将王轨的首级送还滑州。官员们很感动,当天就全部投降了。齐、济二州及兖州叛将徐圆朗听到后,也前来投降。窦建德下令释放李世勣、同安长公主等人,让李世勣领兵镇守黎州,将公主和李神通另行安置,吩咐按照客人的礼节招待他们。武德三年正月,李世勣丢下父亲逃走,执法者请求杀了他的父亲,窦建德说:“李世勣本来就是唐的臣子,被我俘虏了还不忘其主逃回去,他是忠臣啊,他的父亲有什么罪呢?”于是没有杀害他的父亲。高祖派人前来讲和,窦建德随即让公主和使者一起回去了。
窦建德生性多疑,常常轻信谗言。此前,大将王伏宝有勇有谋,在同辈中功劳最大,将帅中很多人心怀嫉妒。有人诬陷他谋反,窦建德要杀他,王伏宝说:“我是无罪的,大王为什么却听信谗言,要砍断自己的左膀右臂呢?”自从杀了王伏宝后,窦建德出兵常常失利。
窦建德又派遣高士兴进军围攻幽州,没有攻克,于是撤兵到笼火城,遭到罗艺的军队袭击,高士兴大败。九月,窦建德亲自率兵围攻幽州,罗艺出兵迎战,窦建德大败,一千多士兵被斩杀。罗艺因接连取胜而日渐骄矜,前去袭击窦建德的营垒,窦建德在营中列阵,填平壕沟反击,大败罗艺的军队,并逼近幽州城下,没有攻克,于是退回洺州。纳言宋正本喜好直言劝谏,窦建德听信谗言杀了他。此后他手下的人再也不敢进谏,政令于是越来越昏乱。
三彩珠纹盘·唐
此前,曹州济阴人孟海公拥精兵三万,据守周桥城劫掠黄河以南地区。十一月,窦建德亲自率兵渡过黄河攻打他。当时秦王在洛阳攻打王世充,窦建德的中书舍人刘斌劝告窦建德说:“现在唐、郑和夏已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唐兵全军攻打郑国已经两年,唐强大而郑弱小,郑必然被唐攻破,那么夏就有唇亡齿寒的忧患。大王不如救援郑国,内外夹攻唐。如果唐朝退兵,就能维持三足鼎立之势。如果打败唐军,则可以趁机灭掉郑,然后集合两国的兵力,乘胜向西长驱直进夺取京师,天下太平的基业就建立了。”窦建德高兴地说:“真是好计谋!”恰好王世充派人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于是派遣职方侍郎魏处绘入朝,奏请解除对王世充的包围。
武德四年( 621 )二月,窦建德攻克周桥,俘获孟海公,留下他的将领范愿守卫曹州,派出孟海公的全部兵力前去救援王世充,攻下元州等三州,屯兵于荥阳武牢东侧。王世充的弟弟王世辨派人领兵几千人和窦建德会合,在板渚修建营房,与王世充相呼应。秦王随即派兵抢占武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要地,阻遏窦建德西进。窦建德的军队被困在武牢两个月,不能前进。秦王派将军王君廓率领轻骑兵奇袭他的粮道,擒获大将张青特以及众多兵士。
窦建德的军队屡战失利,军心涣散,将帅以下的人都想返回洺州。凌敬进言说,应该让全军渡过黄河,攻取怀州河阳,再越过太行山,进入上党,然后逼近壶口收复河东,这样全军进入无人之境,可以保全,同时还可以拓展疆土争取兵力,而郑国之围也自然解除。窦建德听从了他的意见,但是王世充的使者暗中贿赂窦建德的将领们,扰乱他的计划。将领们进谏说:“凌敬只是一介书生,哪里懂打仗呢?”窦建德于是对凌敬说:“如今士气正盛,趁机决战,必然取胜。我决定听从众人的意见。”凌敬坚持规谏,窦建德大怒,将他赶出去。窦建德的妻子曹氏也劝说他采纳凌敬的建议,窦建德说:“妇道人家懂什么!郑国命悬一线,等着我援救,我既然答应了,怎能知难而退,让天下人觉得我不守信用?”于是让全军进逼武牢,唐军始终按兵不动以挫败他的锐气。
窦建德在汜水构筑军阵以后,秦王派骑兵前来挑战,窦建德大败。他中枪逃走,在牛口渚被车骑将军白士让等人生擒。此前,军中流传着一首童谣:“豆入牛口,势不得久。”窦建德到达牛口渚时,想起童谣,十分厌恶这个地名,结果真的在这里失败。
窦建德的士兵四散而逃,他的妻子曹氏和左仆射齐善行带领骑兵几百人逃往洺州。余党要拥立窦建德的养子为君主,齐善行说:“夏王平定河朔,兵强马壮,现在却落得如此地步,这是天命如此,不如投降朝廷,免得生灵涂炭。”于是将府库的财物全部分给将士们,大家各自散去。齐善行和曹氏等人率领众官吏献出山东之地,捧着传国玉玺投降唐朝。七月,秦王将窦建德带到京师,在长安市斩首。窦建德终年四十九岁,从起兵到灭亡,前后六年,河北全部平定。
史臣曰:窦建德在乡邻中以仁义服众,占据河朔做强盗,安抚兵士,招贤纳士。斩杀宇文化及,送回李神通,遇事沉着果断,富有雄才大略。到后来他却因谗言杀害宋正本、王伏宝,对凌敬、曹氏的计谋也不听从,以致灭亡,未能善始善终。不过这也是天命如此,非人的谋划所能改变。
裴寂和刘文静都是唐高祖李渊的佐命之臣。裴寂和李渊交情深厚,是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和支持者。他支持李渊称帝。唐朝建国后,担任尚书仆射,备受李渊宠信。后来,他因罪被逐回原籍,又流放到静州而死。刘文静,隋朝末年担任晋阳令,和晋阳宫监裴寂结交。他联络裴寂与李世民,协助李渊出兵反隋,并奉李渊之命出使突厥。李渊在太原起兵,他亦随军南下,俘获隋朝大将屈突通。唐朝建国后,他担任纳言,助修律令,并助李世民击灭薛仁杲,封鲁国公。因嫉妒裴寂受到李渊的宠信,和裴寂交恶,最终被裴寂陷害而死。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西南)人。父亲裴瑜,担任绛州刺史。裴寂小时候是孤儿,由哥哥们养大。他十四岁的时候,担任州府的主簿。裴寂长大后,眉清目秀,器宇轩昂。隋朝开皇(581~600)年间,他担任左亲卫,因为家贫没有自己的产业,常常得步行到京城。一次他路过华岳庙,进到庙里上香求告说:“我穷困到这个地步,冒昧地前来诚心拜谒,神若有灵,请指示我的命运。如果富贵可期,就托我一个好梦吧。”然后拜了两拜离开了。夜里他梦见一个白发老人对他说:“你三十岁之后才能得志,最终将位极人臣。”
大业年间,裴寂在太原任晋阳宫的副监。那时,唐高祖李渊任太原留守,他与裴寂过去有旧交,这时又相处一地,李渊经常邀请裴寂赴宴、饮酒赌博,常常游乐到天明。当时,太宗李世民想趁隋末混乱之际举旗起兵,夺取天下,但又不敢和他父亲直言。他见裴寂很受高祖厚待,于是拿出几百万私房钱,买通龙山令高斌廉,让他和裴寂赌博,每次都故意输给裴寂,裴寂赢了很多钱,经常和太宗一起出游,太宗趁裴寂高兴之际,谈了起兵计划。裴寂当即答应了。接着,裴寂也如法炮制,从晋阳宫中选派宫人私下侍奉高祖,自己则每日陪同李渊饮酒作乐。一次,酒兴正酣时,裴寂对高祖说:“二郎(即李世民)已经秘密组织兵马,准备起兵,正因为我派了晋阳宫的宫人伺候您,他怕有朝一日事情败露才这样做的。现在天下大乱,城门之外,都是盗贼。如果死守小节,早晚会性命不保;若举兵起事,一定会得到天子之位。众人已经意见统一,您意下如何?”李渊听了裴寂的分析,点头称是,采纳了起兵的建议。
等到义兵起事,裴寂从晋阳宫中选派了五百名宫女进献给李渊,还送来米粮五万斛,杂彩五万段,铠甲四十万领,作为军用。建立大将军府后,裴寂被任命为长史,赐封闻喜县公。义军进攻河东,屈突通坚决抵抗,义军攻打不下。高祖想要先平定京师,手下的人却担心屈突通成为后患,因此犹豫不决。裴寂进言说:“如今屈突通据守蒲关,如果不先平他,那么义军前有京城守兵,后有屈突通的军队,腹背受敌,必然兵败。不如先攻取蒲州然后进关。京师没有援兵,不用攻打就可平定。”太宗说:“兵法崇尚诡变,而诡变在于神速。我军应该趁早渡河,以震慑敌军。我们如果迟迟留在这里,他们就会另外想出计谋。而且关中群盗,兵力分散,又没有确定的主子,容易招降,屈突通不过是个据守自固的强盗而已,不足为虑。但如果因此失去了入关的机会,那么情况就难以预料了。”高祖采取折中的办法,留下部分兵力围攻河东,又带兵入关。京师平定后,赐予裴寂大量田宅布帛,晋封为魏国公。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
健壮的骆驼昂首直立,张口嘶鸣,驼背平台上六位手持各种乐器、身着汉服的乐俑盘膝而坐,一位女俑立于中央翩翩起舞。
后来隋恭帝让位,高祖坚决不肯接受,裴寂劝告他也不起作用。裴寂于是前去拜见他,说:“以前夏桀、商纣灭亡的时候,也都有儿子,没听说商汤、周武辅佐他们,您可以因此作为借鉴,不要再迟疑了。我的封邑官职,都是大唐给的,陛下不做皇帝的话,我就辞官而去。”又陈述十多条理由,高祖这才同意接受帝位。裴寂于是命令太常安排礼仪,挑选吉日。高祖登位后,对裴寂说:“这都是你的功劳啊!”于是拜授裴寂为尚书右仆射,赐给他的服饰珍玩不计其数,还每天都赐给他御膳。高祖每天处理朝政,必然和他同坐,也请他一起进入内室,对他言听计从,称呼他为裴监而不直接叫他的名字。当朝的朝廷贵戚,没有人受过同等的礼遇。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
武德二年(619),刘武周手下的将领黄子英、宋金刚频频进犯太原,行军总管姜宝谊、李仲文相继兵败,高祖很担心。裴寂请求亲自出征,高祖于是任命他为晋州道行军总管,让他见机行事。唐军驻扎在介休,宋金刚据城以守。裴寂的军中缺水,敌兵又切断了他的取水之路,情势危急。唐军想要转移到有水的地方,敌兵趁势进攻,唐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裴寂骑马飞奔了一昼夜后到达晋州,晋州以东的城池全部落入敌手。宋金刚随即进逼绛州,裴寂上表请罪,高祖宽慰安抚他,让他镇守河东。裴寂生性怯懦,没有御敌之才,他催赶虞、秦两州的居民,焚烧城内积聚的粮食,更引起老百姓恐慌万状,敌兵未至,人们已乱成一片。夏县有个叫吕崇茂的人,杀了县令,接应宋金刚攻打唐兵,裴寂于是再次失败,被召回朝廷。李渊数落他说:“当初起兵之时,你有辅佐之功,官爵也已显贵之极。这次你去抵御刘武周,所率兵力足以破敌,而你却一败涂地,你不觉得有愧于我吗?”于是,将裴寂交给有关官吏发落,但不久又释放了他。从此,李渊对裴寂的礼遇,反而比以前更好。
高祖每次出巡,都任命裴寂为留守。麟州刺史韦云起诬告裴寂谋反,审讯之后却没有任何证据。高祖对裴寂说:“我之所以能有天下,都是你的功劳,你怎么可能有二心呢?我只是要分清黑白,所以让人证实此事。”于是让贵妃等三人带着珍馔佳肴、宝物玩器来到裴寂的府中,尽情欢饮作乐,通宵达旦。李渊还下诏特赐裴寂可自行铸造钱币,又与裴寂联姻,让第六个儿子赵王李元景娶裴寂的女儿为妃。
武德六年,裴寂升任尚书左仆射,高祖在含章殿赐宴,把酒言欢,裴寂叩头而拜,说:“我当初在太原的时候,已经得到皇上的恩准,等平定天下之后我就回家耕种。现在天下太平无事,请皇上让我告老还乡。”高祖眼泪直流,打湿了衣襟,说:“现在还不行,我们要一起安享晚年。你做三公,我做太上皇,逍遥一世,岂不快哉!”不久加封裴寂为司空,另外每天派遣一名尚书员外郎到裴寂的府第值班。
贞观元年(627),皇上给裴寂增加实封至一千五百户。第二年,太宗在南郊祭祀,让裴寂和长孙无忌一起坐金辂车,裴寂推辞,太宗说:“您辅佐王命有功,长孙无忌也为朕效力,除了你们,还有谁有资格坐金辂车呢?”裴寂于是依命而行,和长孙无忌一同乘车而归。
贞观三年,有个名叫法雅的和尚,当初受到恩宠出入两宫,这时被禁止入宫,于是心怀不满,四处散布妖言怪说,被定罪入狱。兵部尚书杜如晦审问他的案子。法雅声称裴寂知情,裴寂回答说:“我只听法雅说什么时候将疾病肆虐,倒是没有听说过妖言。”法雅坚称他听说过,于是裴寂受到牵连,被削减了一半食邑,并让他返回老家。裴寂请求住在京城,太宗责备他说:“倘若只论功劳,你不至于做到现在的官职,只是因为受到恩宠。武德(618~626)年间,朝政都有纰漏,官员中风气不正,这都是你的责任。但是高祖出于旧情,没有追究你的责任,现在让你回乡祭扫坟墓,还有什么好推辞的呢?”裴寂于是回到蒲州。
有一个自称信行的疯子,寄居在汾阴,他常常说一些妖妄之言。他曾经对裴寂的家童说:“裴公有做天子的命。”这时,信行已经死去,裴寂的家奴奉命把信行的话报告给裴寂,裴寂不敢上报,暗中让恭命杀死了传话的家奴。恭命却放了那个家奴,让他躲起来,裴寂不知情。后来,裴寂派恭命前往封邑收缴赋税,共有一百多万,恭命却私下将钱花掉了。裴寂大怒,要派人捉拿他,恭命很害怕,于是向朝廷密报裴寂谋反。太宗大怒,告诉他的侍臣说:“裴寂有四条死罪:他位列三公却和妖人法雅亲近,这是罪一;事情败露之后,心怀不满怨恨朝廷,这是罪二;疯子说他有当天子的命,他隐瞒不上报,这是罪三;暗地里派人杀人灭口,这是罪四。我有足够的理由杀他,但议事的人大多建议将他流放,我就听从众人的意见吧。”于是将裴寂流放到静州。不久山羌作乱,有人传说裴寂被反贼劫持做了君主,太宗听说此事后说:“国家对裴寂有活命之恩,肯定不会这样。”不久,果然听说裴寂率领家童打败了贼人。太宗顾念裴寂辅佐朝廷有功,重新征召他入朝。恰在此时裴寂去世,终年六十岁。他被追赠为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刘文静,字肇仁,世代居住在京兆的武功。他年轻时,因为父亲为国而死,承袭了父亲的仪同三司职位。他器宇轩昂,才干卓越,性情豪迈又擅长谋略。隋朝末年,他担任晋阳令,碰上裴寂正担任晋阳宫监,因此结为好友。一次,他们两人同宿,裴寂望见城楼上的烽火,仰天长叹说:“我们地位卑贱之极,家中又贫困潦倒,遇上这样的乱世,出路在哪里呢?”刘文静笑着说:“这样的世道,大家都清楚将有什么事发生。我们二人志气相投,卑贱不足为虑。”
等到高祖镇守太原,刘文静察觉到高祖有平定天下的志向,于是就暗中结识他。他又私下观察太宗,然后对裴寂说:“他不是平常之人啊,虽然年轻,却气度宏大和汉高祖一样,神明威武可比魏武帝,这是上天赋予的啊。”裴寂最初不以为然。后来刘文静因为和李密联姻而获罪,隋炀帝下令将他收押在郡中监狱。太宗认为刘文静可以和自己谋划商议大事,到监狱去探视他。刘文静大喜说:“天下大乱,没有商汤、周武王、汉高祖、光武帝的才能,不能平定。”太宗说:“你怎么知道没有这样的人呢?只怕常人辨别不出而已。我现在来看你,不是出于儿女情长担心你。时事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我来和你商议大业,请你仔细谋划一下这件事。”刘文静说:“现在李密长期围困洛邑,皇上流落淮南,大小盗贼总共一万多人,只有贤明的君主才能驾驭。若能响应天意顺乎民情,举旗起兵,平定天下就很容易了。如今太原百姓躲避盗贼,都在城中。我做了多年晋阳令,知道他们中间的豪杰之士不下十万,你父亲率领的士兵又有几万人,你一旦发令,谁敢不听?然后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到半年就可以建立帝业。”太宗笑着说:“你的话正合我意。”于是部署门客,暗中谋划起事,但害怕高祖不答应,很长时间不敢告诉他。刘文静见高祖对裴寂十分厚爱,想要通过裴寂去劝说高祖,于是引荐裴寂和太宗交往,找机会说服了他。
后来,高君雅被突厥打败,高祖被拘禁,太宗又派刘文静和裴寂一起向高祖进言,说:“《易经》上说‘预知事情的微妙之处才是神明啊’,现在已经发生大乱,您被主上猜疑,副将战败,却归罪于您。情势很紧急啊,必须马上计议。晋阳这块地方,兵强马壮,宫监之中,府库丰实,凭借如此优厚的条件起事,一定可以建立大业。希望您举兵西进,图谋大事。怎么能在这里做囚徒呢?”高祖同意了。太宗暗中结交敢死之士,和刘文静等人约定日期起兵,恰巧此时高祖被释放,两人就此作罢。太宗于是让刘文静伪造隋炀帝的敕令,征召太原等地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人入伍,限定年底在涿郡集合,征战辽东。人们大受震动,想作乱的人更多了。刘文静对裴寂说:“您没听说过‘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吗?唐公的名字符合图谶,天下人都知道,拖延时间只会留下祸患。应该劝告唐公及早起兵。”又威胁裴寂说:“你身为宫监,却让宫女侍奉唐公,你死了也就算了,为什么要耽误唐公呢?”裴寂很害怕,于是多次催促高祖起兵。恰巧马邑人刘武周杀死太守王仁恭,自称天子,并引领着突厥兵士,准备侵犯太原。太宗于是以讨伐刘武周为借口,派刘文静等人分别招兵买马;又让刘文静和裴寂伪造符敕,取出宫监库中的物资,以作举兵之用。
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对此心存怀疑,于是谋划在晋祠大会的时候杀害高祖。晋阳乡长刘世龙知道后,告诉了太宗。太宗知道事情紧急,想先将两人除掉,就派刘文静和刘政会到留守那里状告王威二人谋反。当天,高祖和王威、高君雅正坐在一起办事,刘文静等人来到庭中,说有密信,知道有人要谋反。高祖让王威等人把信拿过来看,刘政会不肯给,说:“所告的就是他们,只有唐公能看。”高祖假装吃惊地说:“有这种事?”看完信,对王威等人说:“这人告发了您的事情。”高君雅大骂说:“这是谋反的人想要杀我!”刘文静喝令左右的人将他们拿下,囚禁起来。于是高祖起兵反叛。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
《自叙帖》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126行,共698字。帖前有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字。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高祖开设大将军府,任命刘文静为军司马。刘文静劝说他改换旗帜,表示起义,又劝他联合突厥来增强兵力,高祖都听从了。高祖于是派遣刘文静前去拜见始毕可汗。始毕可汗说:“唐公起事想要做什么?”刘文静说:“皇帝废黜了嫡长子,传位给后主,导致了今天的祸乱。唐公是国家的近亲,不忍心坐观成败,因此起军,要废黜不应当坐皇位的人。希望和可汗的兵马一同进入京师,到时候兵马土地人众归唐公,财帛金宝归突厥。”始毕可汗大喜,于是派遣将领康鞘利率领两千骑兵,跟随刘文静返回,并进献了一千匹马。高祖很高兴,对刘文静说:“若不是你善于辞令,怎会这样呢?”
不久刘文静率领军队,出奇兵大败屈突通,俘获了他的全部兵众。屈突通聚集了几万残兵败将,准备逃回东都,刘文静让人将他抓回,于是平定了新安以西的地方。随后他改任大丞相府司马,进授光禄大夫,被封为鲁国公。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
绛地狩猎纹绢,是在绢底上,用刻制的镂空花纹版,在花纹处涂防染白浆,染后现出狩猎纹样。每个单元图案为一骑士返身张弓射狮,狮子作人立状,张牙舞爪扑向骑士,四周装饰有花草及飞鸟、奔兔等,姿态生动。
高祖称帝后,授任刘文静为纳言。高祖经常请重臣一起吃饭,刘文静上奏说:“陛下统率天下,帝位尊贵,这个国家无人不是您的臣民,而您却自贬身份,和臣子互相称名道姓,这是不妥当的。”高祖却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适逢薛举进犯泾州,高祖下令太宗前去征讨,任命刘文静为元帅府长史。太宗身体不适,将军务委托给刘文静和司马殷开山,告诫他们说:“薛举粮少兵疲,孤军深入,不利于持久作战,必然想速战速决,他来挑战,千万不要和他对决。等我身体好了,再来攻打。”刘文静却听从殷开山的建议,出兵求功,结果大败。他回到京师,获罪被免除官职。后来他又跟随太宗讨伐薛举,平定了薛举,因功得以恢复官爵封邑,并被拜授为民部尚书,兼任陕东道行台左仆射。武德二年,他跟随太宗镇守长春宫。
刘文静自认为才干在裴寂之上,又多次立下战功,却位居裴寂之下,心怀不平。因此在朝堂上议事时,常常故意和他争辩,裴寂认为对的,刘文静必然反驳,因此两人不和。刘文静曾经和他的弟弟刘文起喝酒,酒兴正酣时,大发牢骚,并拔刀击柱说:“一定要杀了裴寂才算!”刘文静的一个爱妾新近失宠,心怀怨恨,将他的话告诉了她的哥哥,她的哥哥于是上告刘文静谋反。高祖让裴寂和萧瑀审问此案。刘文静说:“当初起义的时候,我担任司马,和长史地位威望相差无几;现在裴寂位及仆射,住着高级宅院,我却和其他人一样,东征西讨,家里人没有依托,确实有不满情绪。喝醉的时候有可能说一些怨言。”高祖对群臣说:“这样说来,刘文静显然有谋反之心。”李纲、萧瑀力证他不是谋反,太宗也竭尽全力保全他,认为刘文静只是因为当初起事的时候功勋卓著,现在官职地位和裴寂却相差悬殊,因而发泄不满。但高祖向来疏远猜疑他,加上裴寂又说:“刘文静的才略的确卓越非凡,但他性情粗犷狡诈,心怀不满就恶言忤逆,他的罪证十分明显。现在天下未定,外有强敌,如果赦免他,必然成为后患。”高祖最终听从了他的话,杀了刘文静、刘文起,还抄没了他们的家产。刘文静临刑前,捶胸长叹说:“高飞的鸟射死了,好弓就被弃置一旁,这句话真是不假啊!”他终年五十二岁。
贞观三年(629),太宗追赠恢复他的官爵,让他的儿子刘树义承袭封鲁国公,后来刘树义和他的哥哥刘树艺怨恨父亲当初被诛杀而谋反,获罪被诛杀。
当初皇上诏令,刘文静和裴寂因为参加太原谋划有功,可以赦免死罪两次。武德九年十月,太宗开始评定功臣的实封等级,裴寂增加食邑九百户,其他的人也都论功行赏,而这时候刘文静已死。
史臣曰:裴寂历任隋朝官职,官至宫监,拥有丰足的粮食和兵甲,却首先提出起义的谋略。官职位居唐朝第一,却不懂敬事君主的规范。他仰仗高祖的恩宠,致使刘文静被诛杀,他也招致四条罪状,却幸运地保留了性命。刘文静奋力辅佐谋划兴兵,缔造唐朝有功,但不考虑宠辱机遇,行事轻率浮躁,没来得及受封就招致了祸患,实在可惜!
高士廉和长孙无忌都是唐朝的开国勋臣,功勋卓绝,而且两人是皇族的姻亲。高士廉是长孙无忌和文德皇后的舅父,李世民未起兵前,就很器重他。后来他辅佐世民,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后,他极受宠遇,被授予要职,并参与编撰了《氏族志》一书。他为官爱惜人才,能倾心礼遇蜀地的隐士朱桃椎,后得善终。长孙无忌是文德皇后的哥哥,年轻时和李世民友善,为他出谋划策,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太宗即位后,他因为功劳第一,又是皇后的哥哥,受尽太宗的礼遇。他为人谦恭,屡次请求辞职。后来他又阻止了太宗分封皇亲功臣,并帮助册立晋王为太子。高宗即位后,他因为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受到武则天忌恨,被许敬宗陷害而死。
高俭字士廉,是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氏。他出身于官宦之家,是北齐清河王高岳的孙子,高励的儿子。年轻时,高士廉就很有才识度量,博览群书。隋朝大业年间,他被任命为治礼郎。他的妹妹嫁给了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下儿子长孙无忌和女儿。长孙晟去世后,高士廉把妹妹和外甥接到家,待他们非常好。当时,他就发现李世民异于常人,于是很器重他,并将外甥女嫁给他,就是后来的文德皇后。隋军攻打辽东时,当时的兵部尚书斛斯政逃亡到高丽,高士廉因为和他友善,也受牵连获罪,被贬为朱鸢的主簿。
他侍奉父母很孝顺,岭南瘴气盛行,父母不能一起前往,他留下妻子鲜于氏侍养父母。他又想到妹妹无所依靠,就卖掉大房子,买了小房子给他们住,并留下足够的钱财,然后才前去赴任。适逢天下大乱,交趾太守丘和任命高士廉为司法书佐。高士廉长久留滞南方,毫无母亲的音信,因此心中非常思念母亲。他曾在白天小憩,梦见母亲和自己说话,醒来后泪流满面。第二天,他果然获得了母亲的音讯,人们都说这是他的孝心所感。
当时钦州的宁长真率兵攻打丘和,丘和想要投降,出城去迎接他,高士廉劝阻说:“宁长真虽然兵力强盛,但孤军深入,又远道而来,因此不能坚持很久。我们城中的兵众足以抵抗他们,为什么要向他臣服呢?”丘和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任命高士廉为行军司马,迎击敌人,果然大败敌军。宁长真单骑逃脱,手下的兵众全部投降。萧铣被唐朝平灭后,唐高祖任命高士廉巡按岭南诸州。武德五年,他被擢升为雍州治中,而当时李世民担任雍州牧,对他非常敬重。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时,高士廉与外甥长孙无忌参与密谋,高士廉还亲自率领吏卒,释放监狱里的囚犯,将他们武装起来,赶到芳林门来援助唐太宗。唐太宗被立为太子后,他被拜授为太子右庶子。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
高士廉为人谨慎,太宗铭记其功勋,对他荣宠有加,生前官居高位。而他的子孙也是富贵几代,身处要职,为李氏江山鞠躬尽瘁。
贞观元年(627),高士廉被擢升为侍中。他明辨是非,言谈举止都很得体,因此深得士大夫的敬重。黄门侍郎王珪党附高士廉,太宗知道后,将他外放为安州都督,后来改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地民风蒙昧,迷信鬼神并厌恶生病之人,父母病重时,儿女并不亲自照顾侍奉,只是在木杖头挂上食物,远远地喂食。高士廉善加诱导,改变了这种习气。他又选拔文学之士,让儒生们讲论经史,于是蜀地一带的学校大增,年轻人都变得非常好学。蜀人朱桃椎非常淡泊名利,长年隐居,不肯做官。他生活困顿,穿着破旧不堪。窦轨镇守益州时,听说后召见他,赠送衣服给他,并强迫他做乡正。朱桃椎一言不发,把衣服扔在地上,再次逃入山中。高士廉到任后,以隆重的礼节将他邀来,等他走到面前时,走下台阶跟他说话,以示敬重之义。朱桃椎不回答,径直离开了。高士廉后来又屡屡派人问候他,朱桃椎于是干脆躲藏到林中去了。当时,官员大多都瞧不起隐士,唯独高士廉对朱桃椎礼遇有加,被蜀地人引为美谈。
贞观五年,高士廉被召入朝,任命为吏部尚书。他知人善任,选拔的人才无不才学兼优,非常称职。当时,崤山以东的士大夫都喜欢标榜门第的高贵,即使家道中落,但倚仗旧时的显赫,每逢女儿出嫁的时候,都要索取丰厚的聘礼。唐太宗厌恶这种风气,于是诏令高士廉等人勘正姓氏,并编纂了《氏族志》一书。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
贞观十二年(638),高士廉和长孙无忌等人因为辅佐有功,太宗诏令他们的子孙世代承袭刺史,并封高士廉为申国公。高士廉既已深得宠信,凡是上表的奏折,上奏后便烧掉了初稿,以免他人知道。太宗征伐高丽时,让太子监国,高士廉被拜授为太子太傅,并依旧执掌朝政。贞观二十年,高士廉生病了,唐太宗亲自前往他的府邸探望病情,说起平生的往事,到动情处,彼此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次年,高士廉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二岁。太宗得知他的死讯时,想要亲自前去吊唁,但他刚刚服食过药石,房玄龄认为不适合亲临丧礼,因此苦苦劝谏。太宗不听,执意前往。
走到延喜门时,长孙无忌策马追上太宗,说:“吃药石后亲临丧礼,是医方上所忌讳的。舅父自知病重不起,曾经交代我说:‘陛下恩重如山,我病故后,他或许会亲自前来吊唁。我只是个平庸之人,实在不敢在死后搅扰陛下,以致负罪。’陛下尽管恩待故人,也请体察他的赤诚忠心。”长孙无忌说得非常恳切,唐太宗还是不听。于是,长孙无忌就伏在马前流泪不止,太宗这才回宫。死后,高士廉被追赠为司徒、并州都督,谥号为文献。
长孙无忌,字辅机,是河南洛阳人氏。他的祖先是后魏献文帝的三哥,后来改姓长孙氏。长孙无忌幼时就很好学,博通文史。他聪明颖悟,又善于出谋划策。文德皇后就是他的妹妹。年轻时,他和太宗友善,李渊起兵后,他跟随太宗征战各地,后来被任命为比部郎中。武德九年(626),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密谋,企图除掉唐太宗,长孙无忌请求太宗先发制人。太宗依计而行,即位后,将他擢升为左武侯大将军。贞观元年(627),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因为功劳最高,被封为齐国公。长孙无忌既是开国元勋,又是外戚,因此深得太宗信任,时常让他出入卧室,商讨政事。当时,突厥颉利可汗刚和唐朝结盟,但国内政治昏乱,太宗想要讨伐,但又碍于结盟之义,因此举棋不定。长孙无忌建议朝廷休养生息,静待其变。太宗听从了他的规谏,不久,突厥果然因政治衰败而灭亡了。
有人密奏太宗,说长孙无忌权势过盛,太宗拿出奏表给长孙无忌看,并说:“我和你君臣之间,从来没有互相猜疑过。如果各有心思却不肯明说,君臣之间就不能信任无猜了。”于是太宗召见群臣,申明自己对长孙无忌的信任。但长孙无忌顾虑盈极反亏,于是恳切请求辞职,文德皇后也为他陈请,太宗不得已,只好解除他尚书右仆射的职务。贞观七年十月,太宗又册封他为司空,长孙无忌担心太宗会被人误认为偏宠外戚,因此坚决推辞,并让高士廉代为上奏。太宗说:“我是量能择才,而后授予官职,并非有所偏私。长孙无忌聪明颖悟,富有谋略,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我才授予他要职。”太宗又追想创业的艰难和长孙无忌的辅佐之功,因此写下《威凤赋》,赐给了长孙无忌。
唐太宗仰慕周代的分封制,因此想予以效法,分封皇亲功臣。贞观十一年,太宗诏令,任命荆州都督荆王李元景等亲王和长孙无忌等功臣为世袭刺史,让子孙世代袭承,永无更替。长孙无忌得知后,说:“我们披荆斩棘,为陛下效力,如今国家安定下来,不愿离开陛下,陛下却将我们放任外官,治理州郡,这和迁徙有什么两样呢?”于是和房玄龄一起上奏,陈述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不合乎世情,而且危害国家的治理。太宗看到奏表后,说:“我的本意,是想封赏功臣,想让功臣的子孙后裔来辅佐我的子孙,一直流传到永久。而你却轻视封赏之盟,出言不满,我又怎么能强迫你们,分封土地给你们呢?”于是太宗停止分封。贞观十六年,长孙无忌被拜授为司徒。次年,太宗又将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个开国功臣的画像,画在凌烟阁内。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
山西省太原晋祠公园内,为纪念太原建城2500年而设计的,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勋臣长孙无忌、魏徵、李勣组成的青铜群雕像。
太子李承乾被废后,唐太宗想册立晋王李治,但心中犹豫不决。他来到两仪殿,等到百官都走后,却留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李勣三人。太宗说:“我的三个儿子,如此不成器,我真痛心啊。”于是太宗拔出佩刀,想要自刎。长孙无忌等人大惊失色,赶紧抱住太宗,取下佩刀让晋王拿着。长孙无忌又问太宗想要立谁,太宗说:“晋王。”长孙无忌奏答道:“敬奉诏命,有不同意见的,请让我将之处斩。”太宗趁机对晋王说:“你舅舅答应立你为太子,你应该谢谢他。”于是晋王赶紧下拜,晋王就被立为太子了。太宗又加授无忌为太子太师。不久后,太宗又心生悔意,想立吴王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暗中谏阻,太宗才打消此念。
太宗曾经让长孙无忌等人指出自己的过失,长孙无忌却说,太宗的文德武功,超过了历代的皇帝,实在找不到什么过失。太宗责备长孙无忌妄加吹捧,以取悦皇帝。接着,太宗又公正地一一评价了当朝的要臣,如高士廉、唐俭、杨师道、岑文本等人。太宗对长孙无忌的评价是:应对敏捷,善于回避嫌疑,这一点在历代的古人中,没有人比得上;然而统兵作战,却不是长孙无忌的特长。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病重,招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让两人接受遗令,辅佐太子。太宗对褚遂良说:“长孙无忌对我忠心耿耿,我能够取得天下,他的功劳很大啊。你辅政后,不要让小人进谗言,毁谤长孙无忌。要不然,你就不再是忠臣了。”
高宗即位后,长孙无忌被拜授为太尉,并兼任扬州都督。永徽二年(651),长孙无忌监修国史。高宗曾经对群臣感叹说,自己广开言路,虽然上奏的人很多,但可以采纳的建议很少。长孙无忌对答道,尽管如此,仍然应该广开进谏之路,以免民情不能上达于朝廷。当时,长孙无忌身居舅父的位置,多次进献计谋,高宗无不顺从采纳。
永徽六年,高宗想立武昭仪为皇后,长孙无忌始终不同意,高宗于是暗中派遣使者,赐给长孙无忌很多金银宝器,试图取悦他。武昭仪的母亲杨氏也亲自谒见长孙无忌,多次求情。当时,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多次为武昭仪求情,被长孙无忌厉言拒斥。然而,高宗最终没有听取他的劝谏,将武氏立为皇后。武皇后因为长孙无忌接受了重赏却不帮助自己,因此怀恨在心。显庆四年(659),中书令许敬宗密奏高宗,声称监察御史李巢勾结无忌,企图谋反,高宗下令许敬宗和侍中辛茂审理此案。于是编造出长孙无忌谋反的供词,并请求高宗将他收捕入狱。高宗哭着说:“我决不忍心将舅父治罪,否则,后代的良史都要说我不能善待亲戚。”然而许敬宗却危言耸听,再次向高宗进谗言。于是高宗没有亲自审问长孙无忌谋反的事由,就听信了许敬宗的谗言,剥夺了长孙无忌的官爵,将他流放到黔州。不久,许敬宗和吏部尚书李义府派遣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重新审讯长孙无忌谋反的情况,袁公瑜逼着他自缢而死。上元元年(674),皇帝下诏恢复了长孙无忌的官爵。
史臣曰:高士廉富有才识,声望卓绝,行为操守都毫无瑕疵,能够始终持守群臣之义,使子孙得以承袭爵位。他是社稷之臣,劳苦功高;而受到的封赏,也是很隆厚的。长孙无忌本是大姓豪族,是才智出众的英雄豪杰,又立下太子,安定社稷,功勋是何等卓绝啊。等到皇后被废黜后,他不肯阿附圣旨,而要报答先帝的顾托之命,最终受到许敬宗的谗害。哎!忠信之人获罪,古往今来都是难免的。他无辜被杀,又被灭族,这是君主昏暗、臣下奸恶的后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