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二至卷三
太宗本纪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明之君。他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为人英明神武,才智非凡,早年跟随高祖起兵反叛,在唐朝建国并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他屡建奇勋,相继平定了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人的叛乱,最终统一了全国。为了褒扬他的奇勋,唐高祖授予他天策上将的特殊徽号。后来,他和太子李建成互相猜忌,并最终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然后即位称帝。他即位后,任用了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徵等贤明之臣,并能从善如流,因此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四面的蛮夷之族也都纷纷归顺或求和。他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少年英才】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开皇十八年(598),他出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的李渊别馆。他出生时,有两条龙在馆外游戏,三天后才离开。高祖前往岐州(今陕西凤翔)赴任时,太宗年仅四岁。有个书生自称善于相面,见到高祖说:“您是贵人,而且会生出贵子。”后来见到太宗,书生说:“这个孩子有龙凤之姿,快二十岁时,一定能够济世安民。”高祖害怕书生泄露天机,想要将他杀死,但书生忽然消失不见了,因此高祖以“济世安民”之义,来给太宗命名。太宗幼时便很聪睿,见识高超,而且处事果断,不拘小节,人们都感到他高深莫测。

大业末年,隋炀帝在雁门(今山西代县)被突厥所围困,太宗应召前往救援,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的军营。即将出发时,太宗建议云定兴:“一定要设置疑兵,虚张声势,让敌人不知虚实,望尘而逃。否则,敌军知道我军兵力不足,就会全力进攻,我军就难以取胜了。”云定兴听从了他的计谋,敌军果然解围而逃。

【父子举兵】

唐高祖镇守太原时,太宗十八岁。当时,高阳有叛军首领,名叫魏刀儿,率众前来攻打太原,高祖率兵迎击,结果深入敌阵,被困其中。太宗率领精骑兵突围而入,张弓射敌,所向披靡,于是从万人中将高祖救出。适逢步兵也赶来了,高祖和太宗又奋力出击,大败敌军。当时,隋朝气数已尽,太宗心怀异志,于是礼贤下士,收养宾客。那些豪侠之士,都乐意为他拼死效力。等高祖举兵后,太宗就率兵攻克了西河,被任命为右领大都督,统率右三军,并被封为燉煌郡公。

大军西进,来到贾胡堡,隋朝将领宋老生率领两万精兵,驻扎在霍邑,对抗唐高祖。适逢久降大雨,军粮已尽,高祖和裴寂商量,准备撤军回到太原,以后再行动。太宗极力劝阻,高祖不听,只是督促他号令军队撤退。太宗于是在军营外大声哭号,哭声传入营帐中。高祖将他招来,问他哭泣的原因,太宗回答说:“我们本来举的是义兵,进军作战就必然胜利,撤退就必然人心离散。人心既已离散,敌军又在后进攻,我们很快就要丧命了,因此悲伤。”高祖醒悟过来,于是打消了撤军的念头。

八月,雨过天晴,高祖率兵进逼霍邑。太宗担心宋老生不肯出战,于是率领几个骑兵,先到霍邑城下,举起鞭子,指挥调度,装出要围攻的样子,以此来激怒宋老生。宋老生果然发怒,打开城门,出兵应战,背靠着城墙摆好阵势。高祖和李建成在城东列好阵势,太宗和柴绍在城南列阵。宋老生指挥军队冲向高祖,李建成落下马来,宋老生乘胜进击,高祖和李建成军纷纷退却。

太宗率军从南原的高坡冲下来,截断宋老生的军队,奋力出击,敌军大败而逃,宋老生也被杀死,于是高祖平定了霍邑。来到河东后,关中的豪杰之士纷纷归附他们。太宗建议高祖率军入关,夺取永丰仓(故址在今陕西潼关)来赈济穷人,并召聚亡命之徒来攻克京师,高祖很赞赏他的建议。于是,太宗率军平定了渭北,而后进军泾阳(今属陕西),等高祖到来后,一起平定了京城。高祖掌管政务后,太宗担任唐国内史,并改封秦国公。不久,他又大败薛举。

picture 《资治通鉴》中有关唐太宗对突厥战略的记载

【平定四方】

武德元年(618),太宗率兵征讨薛仁杲,当时敌人兵力十分强盛,太宗却使用奇计大败薛仁杲的悍将宗罗睺,并趁机率领精锐骑兵,急攻到城下。薛仁杲惊惧不安,一时毫无对策,第二天早晨就投降了。众将都惊服太宗用兵如神。当时,李密刚刚归附唐朝,高祖诏令李密,疾驰到豳州(今陕西彬县东北)去迎接太宗。李密见到太宗器宇不凡,军威严肃,大为惊服,私下里对殷开山说:“这的确是一代英主,要不然,怎么能平定祸乱呢?”武德二年到三年,太宗率兵征讨刘武周的主要战将宋金刚,并屡次获胜,刘武周只好逃亡到了突厥。武德三年,太宗又大败王世充的军队,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救。武德四年,窦建德率领军队,前来救援王世充。太宗又用计谋,大败窦建德的军队,并活捉了窦建德。王世充孤立无援,就只好投降了。高祖听到捷报后,大喜过望,认为自古以来,旧有的官职都难以褒扬太宗的功勋,于是为他另设徽号,以表彰他的奇勋,加封他为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居众位王公大臣之上。此时,天下已经平定下来,太宗于是勤奋钻研经史典籍,并开设文学馆,招揽天下的士人。后来,窦建德的旧将刘黑闼再叛乱,太宗再次率军平定了叛乱,刘黑闼逃往突厥。

武德七年(624)秋天,突厥的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率兵入寇,并侵扰关中一带。有人劝说高祖迁都,高祖就派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巡行山南一带,寻找可以做国都的地方。萧瑀等人虽然认为不妥,但都不敢犯颜直谏,只有太宗请求效法汉代的霍去病,率兵攻打颉利可汗。高祖虽然发怒,但还是派遣太宗率领三十多名骑兵巡察边境。太宗回来后,很坚决地奏请不要迁都,高祖这才作罢。次年,太宗被加封为中书令。

picture 昭陵六骏·飒露紫

飒露紫系唐太宗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时的坐骑。邙山一役,飒露紫身中数箭,太宗身陷敌阵,与大军走失。随骑猛将丘行恭护驾突阵,下马拔箭,保太宗得入大军。为表彰丘行恭与飒露紫的战功,“贞观中,有诏刻石为人马以象行恭拔箭之状,立于昭陵阙前”(《旧唐书》卷五十九)。飒露紫浮雕表现的即是丘行恭为马拔箭的情节,浮雕马前腿挺直,肩项高耸,丘行恭沉着镇定,双手握箭杆,暗运气力,人马动作不大,处理极为含蓄。一人一马,情节突出,构图精练,雕刻手法写实而细腻。

【贞观之治】

武德九年,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勾结,企图谋害太宗。太宗和长孙无忌等人谋划,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于是高祖将太宗立为皇太子,政务也全部交给太宗处理,并在同年八月将帝位禅让给太宗。同年,突厥的颉利可汗入侵唐朝,来到渭水便桥的北岸。颉利可汗派遣将领执失思力进入唐朝以打探虚实,并大张声势。太宗将执失思力囚禁起来,然后亲自率领六名骑兵,来到渭水,与颉利可汗隔岸对话,谴责他违背盟约。不久,大军相继来到。颉利可汗看到官军兵力强盛,又得知执失思力已被拘禁,心中很害怕,于是就向太宗求和。太宗答应了,并杀死白马,与颉利可汗订立盟约,而后班师回朝。

太宗即位后,擢用长孙无忌等人为相,又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辅佐,惩恶扬善,政治十分清明,国家大治。太宗因为国家太平无事,每天都到西宫侍奉太上皇的饮食。公卿上奏说:“现在是夏末秋初,湿气还没有退去,宫中地势低下,湿气很重,请陛下另外营造一所宫室居住。”太宗说:“我有湿气之病,的确不适合居住在低下潮湿之处。但如果听从你们的请求,会耗费大量钱财。昔日汉文帝想要修建露台,因为觉得耗资相当于十户人家的家产,就没有建。我的德行不如汉文帝,而花费却超过了他,这哪是明君之道呢?”于是没有采纳群臣的建议。

太宗曾经问房玄龄和萧瑀:“隋文帝是怎样的君主?”两人回答说:“他能够克己复礼,勤勉于政事,每次在朝堂上处理政务,直到日头偏西才离开。五品以上的官员,他都亲自接见,和他们商讨政事。他也很体恤值班的卫士,为他们送饭。他虽然不是仁明之主,但也是励精图治的君王了。”太宗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人性情苛察而失于明断,性情苛察就必然会多疑,失于明断就必然会考虑不周。他因为从孤儿寡母手中篡夺皇位,因此就不信任群臣,政事都由自己决断,虽然劳心费力,却仍然不能尽善尽美。群臣揣摩到他的心意,也就不敢直言,宰相以下的官员,都只知道顺从圣旨。我认为君主不应该这样。天下这么大,怎么能由一个人来独断呢?我要广选天下的贤才,让他们治理天下,各尽其才,这样才能使天下大治。”他又下诏书说:“凡是诏书敕令有不妥的,你们都应该坚持上奏,不应该逢迎我的心意而予以施行。”

贞观十五年(641)五月,并州(即山西太原)的僧道和老人们上表,说太原当初是成就帝业的根基,希望太宗在泰山封禅之后,能够临幸太原。太宗在武成殿赐宴,从容地对身边的侍臣说:“我少年时在太原,喜欢聚众赌博游戏,如今光阴飞逝,已经三十年了。”当时,宴席中有旧日相识,太宗和他们谈起旧事,作为笑谈。太宗趁机对他们说:“别人的奏章,或许会阿谀奉承,但你们都是我的故人,请告诉我实情,百姓的生计如何,民间还有没有疾苦呢?”故人们都上奏说:“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乐,都是陛下的教化。臣等没听说过民间有疾苦。”

贞观十九年,太宗亲自率领铁骑,和李勣会合,围攻辽东城,并顺着风势发射火箭,很快就烧毁了城中的房屋和城楼,然后指挥将士登城,攻克了该城。六月,官军来到安市城(今辽宁鞍山一带),高丽将领高延寿等人率领十五万士兵,前来援救安市城。李勣率领军队,奋勇作战,太宗也带领军队进逼,高丽大败,伤亡不计其数,高延寿等人都投降了。李勣继续攻打安市城,几个月后仍然没有攻克,最后只好班师回朝。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在含风殿驾崩,终年五十二岁。他留下遗诏,让皇太子李治在灵柩前即位。太宗被安葬在昭陵,庙号为太宗,群臣为他上谥号为文皇帝。

论赞

史臣曰:文皇帝(即太宗)聪明神武,在创功立业的过程中,屡创奇功。他选拔人才毫无偏私,让心怀大志之人得尽其才。尉迟敬德等人,最初都是仇敌,最后却能为他拼死效力;马周等人,最初都和太宗很生疏,最终被委以重任。他能够平定天下,就是因为他深谙用人之道。房玄龄和魏徵等人的才能,并没有超过孔子和孟子,但他们能够安邦济世,正因为明君贤臣,得逢其时啊。

或许有人说:太宗尽管贤明,却不能友爱兄弟,对儿子也失于管教,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说:即使是尧、舜这样的明君,也不能教导丹朱这样的逆子。当时,高祖听信谗言,李建成忌恨太宗的功劳,情势危急,他哪里顾得上会背上残杀兄弟的骂名呢?而太子李承乾生性愚昧,即使贤明的太宗也无法调教。他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选定好的继承人当太子和出兵高丽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在为政的晚年,比不上贞观初年,也不能像魏徵在世时一样从谏如流。但太宗处事英明,不受迷惑,而且能够从善如流,留下千年的美名,自古以来,只有他一人而已啊。 wOEE0PutnRPQHR/rOa6AupcsdR0JS9U4sU4eIJmUwlv3lxHIpCsry7yXRy07Qv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