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六十八
尉迟敬德秦叔宝列传

尉迟敬德是唐太宗手下的一员猛将。他在大业末年从军,做官做到朝散大夫。后来归顺刘武周,和宋金刚南侵,攻陷了晋州和浍州,又打败永安王李孝基。武德三年,唐太宗征讨刘武周,尉迟敬德举城投降。太宗任命他为右一府统军。他跟随秦王李世民先后征讨窦建德、刘黑闼,战功赫赫,且多次救秦王于危难之时。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他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广受赏赐恩宠,被封为鄂王,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晚年信方术,闭门不出,死后陪葬昭陵。

【猛将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朔州善阳人。大业末年,他在高阳从军,讨伐追捕群盗,以勇猛闻名,多次升官后做了朝散大夫。刘武周起兵后,让他担任偏将,和宋金刚一起向南进犯,攻克晋、浍两州。接着尉迟敬德率兵深入,到夏县接应吕崇茂,打败永安王李孝基,擒获独孤怀恩、唐俭等人。武德三年,唐太宗在柏壁征讨刘武周,刘武周下令尉迟敬德和宋金刚在介休县抗击唐兵。宋金刚战败逃往突厥,尉迟敬德召集残余部队,据守介休。太宗派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前去劝谕,尉迟敬德于是举城投降。太宗很高兴,在府中设宴款待他,并举荐他做了右一府统军,跟随他到东都攻打王世充。

不久刘武周手下的降将发动反叛,唐军将领们疑心尉迟敬德也会反叛,于是将他关押在军中。行台左仆射屈突通等人都说:“尉迟敬德新近投降,感情上还没有完全归顺,现在既然被猜疑关押,必然心怀不满。他勇猛异常,留下他恐怕会有后患,请马上杀掉他。”太宗不同意,说尉迟敬德若想反叛,早就行动了。于是将他释放,带入卧室,赏赐给他金银珠宝,并对他说:“大丈夫以意气为重,请不要因为小小猜疑而心怀芥蒂。我不会听信谗言陷害忠良,希望你能体察。现在如果你要离开,请拿上这些财物作路费,算是略微表示我们一起共事的情分。”当天,尉迟敬德跟随太宗在榆窠打猎,巧遇王世充率领几万人前来交战。王世充的骁将单雄信率领骑兵直冲向太宗,尉迟敬德大呼一声,策马飞迎上去,将单雄信刺下马去。随后,尉迟敬德保护太宗突围而出,又率领骑兵和王世充交战,几个回合之后,敌军大败。太宗对尉迟敬德说:“众人都说你要反叛,上天诱导我独自为你申辩,福善有征兆,我这么快就得到了回报!”特地赏赐他一箱金银,此后更对他恩宠有加。

尉迟敬德擅长避让马槊,他每次单骑冲进敌阵,很多槊同时刺向他,都不能刺中,他反倒能夺下敌人手中的槊反刺回去。齐王李元吉也擅长使用马槊,听说后不以为然,要和他亲自比试,叫人取下槊刃用竿相刺。尉迟敬德说:“你即使加上槊刃,也伤不了我,所以不用取下槊刃,不过,我会取下我的槊刃,以免伤害你。”李元吉始终没能刺中他。太宗问夺槊和避槊哪个更难,有人回答说夺槊难,于是太宗命令尉迟敬德夺回李元吉的马槊。一会儿工夫,尉迟敬德三次夺下李元吉手中的槊。

李元吉一向骁勇,虽然表面上对此赞叹不已,内心却认为是奇耻大辱。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

【战功卓著】

后来窦建德在板渚扎营,太宗先派李勣、秦叔宝等人设下埋伏,然后和尉迟敬德到窦建德的营垒外大声呼喊着挑战。窦建德十分惊慌,派出几千骑兵,太宗和尉迟敬德边打边退,将窦建德引入埋伏。李勣等人奋力攻打,窦建德大败。王世充的侄子伪代王王琬当时正出使窦建德军中,他骑着隋炀帝曾经骑乘的骢马,铠甲鲜艳,炫耀地站在众人前面。太宗说:“他骑乘的是真正的好马。”尉迟敬德请求前去夺回,于是和高甑生、梁建方三人骑马直冲敌阵,活捉王琬,牵着他的骢马返回,敌军没有人敢阻挡。

尉迟敬德跟随太宗在临洺征讨刘黑闼时,太宗被刘黑闼大军包围,尉迟敬德又率领壮士冲进敌阵,将太宗解救出来。后来他还跟随太宗攻破徐圆朗。因多次立下战功,他被授任为秦王府左二副护军。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

【拥立秦王】

隐太子李建成、巢剌王李元吉要谋害太宗,暗中送信给尉迟敬德,想要招抚他,并赠给他一车金银器物。尉迟敬德推辞不受,回复说:“我出身卑微,到处流窜,无处藏身,秦王对我有再生之恩,我唯有以身报恩。我对殿下无功,不敢接受您的赏赐。如果我私下应允了您,就是见利忘义,对您又有什么用呢?”李建成大怒,从此和他绝交。不久,尉迟敬德将这件事报告给太宗,太宗说:“你的忠心坚如磐石,我都知道。他送来的东西你只管收下,否则恐怕自身难保。况且由此也知道了他们的阴谋诡计,实在是好办法。”后来,李元吉等人果然派壮士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知道他们的诡计,于是将门全部打开,平静地躺着不动,刺客多次来到他的庭前,始终不敢进入。李元吉又在高祖面前诬告他,高祖下诏将他收监审讯,准备杀他,太宗坚决劝谏才得以宽免。

恰逢突厥侵扰乌城,李建成举荐李元吉为将,秘密谋划让太宗一同到昆明池送行,趁机加害于他。尉迟敬德得知他们的诡计,立即和长孙无忌报告太宗说:“大王若不赶紧采取措施,就会被害,国家就危在旦夕啊。”太宗长叹说:“太子、齐王的用心,众人皆知。我虽然被猜忌,祸在眼前,但顾念手足之情,不忍心动手。想等他们先行动,然后以道义讨伐他们。”尉迟敬德说:“您这样做,虽然保全了仁爱之情,却是置国家大事于不顾。依照我的愚见,应该先诛杀他们。大王如果不听,我和长孙无忌就要一同逃命去了,不想坐以待毙。”太宗犹豫不决,尉迟敬德说:“您这样优柔寡断,临难不决,是不智不勇。您即使不听从我的话,也请您自行计议,国家社稷怎么办?您自身性命又怎么保全?而且在外面的八百多名勇士都已经进宫,全副武装,形势已定,大王怎能推辞?”尉迟敬德又和侯君集日夜规劝,终于定下大计。

当时房玄龄、杜如晦都被高祖赶出秦王府,不允许再进去。太宗让长孙无忌秘密召回他们,房玄龄等人担心招致杀身之祸,不敢前来,太宗大怒,对尉迟敬德说:“难道他们背叛我了吗?”于是取下佩刀交给尉迟敬德,让他再去延请,若他们不来就带回他们的首级。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开导房、杜两人,让他们赶紧回秦王府,并建议四人分路而行,于是房玄龄、杜如晦穿着道士的衣服跟着长孙无忌进府,尉迟敬德则走别的路回去。

玄武门之变当日,李建成死后,尉迟敬德带领七十名骑兵随后赶到,李元吉骑马逃向东边,尉迟敬德左右的人将他射落。太宗的坐骑受惊跑进树林,太宗落马起不了身。李元吉马上跑过来夺他手中的弓,想用弓箭扼死他,幸亏尉迟敬德策马及时赶来。李元吉于是徒步向武德殿逃去,被尉迟敬德射杀。东宫和齐王府的将领薛万彻等人率兵屯驻在玄武门。尉迟敬德拿出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给他们看,他们这才散去。这时,高祖在海池泛舟。太宗命令尉迟敬德前去保护高祖。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持长矛,径直来到高祖的住所。高祖大惊,问他来做什么,尉迟敬德回答说:“秦王因为太子、齐王作乱,已经将他们诛杀,担心陛下受到惊扰,所以派我守护您。”高祖这才安心。

当时南衙、北门兵马和二宫左右的人仍然在相互混战,尉迟敬德奏请高祖颁发手敕,下令各路兵马都归秦王统领,内外这才安定。太宗入住东宫,授任尉迟敬德为太子左卫率。议事的人认为应该将李建成身边的人一起治罪抄没,只有尉迟敬德坚决反对,说:“两个元凶已经被杀,如果再追究党羽,国家将不稳定。”于是赦免了他们。太宗论功行赏,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功劳最大,各赐绢一万匹;齐王府的财币器物、被查封的全部宅邸,全部赐给尉迟敬德。

【亢直骄妄】

贞观元年(627),尉迟敬德被任命为右武侯大将军。这时突厥入侵,尉迟敬德又奉命击退了突厥军队。他亢直敢言,依仗自己的功劳,每次看到长孙无忌等人有过失,一定要在朝廷上当面指斥辩论,因此和宰相不和。贞观八年,他经过多次升迁后,担任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一次,他在庆善宫参加宴饮,当时有人坐在他的上首,尉迟敬德生气地说:“你有什么功劳,配坐在我的上首?”任城王李道宗劝解他,尉迟敬德勃然大怒,几乎把李道宗打瞎。太宗不高兴地中止了宴席,对尉迟敬德说:“我读汉史,看到汉高祖的功臣保全性命的很少,心中常常责怪他。我登上皇位后,总想要保全功臣,让他们子孙不断绝。然而他们常常违反国法,我这才知道韩信、彭越被杀,不是汉高祖的罪过。国家大事,赏赐要分明,过分地恩宠是不行的,你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不要做下后悔的事情。”

贞观十一年,太宗授任尉迟敬德为宣州刺史,改封鄂国公。贞观十七年,尉迟敬德上表请求告退,太宗任命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让他初一、十五上朝议政。不久,他和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肖像被画在凌烟阁上。

尉迟敬德晚年迷信神仙方术,他在家中设炉炼丹,服食云母粉,以求长生不老。又挖池筑台,用罗绮装饰,安享晚年,同时和外界断绝往来十六年。显庆三年(658),尉迟敬德去世,终年七十四岁。唐高宗为此废朝三日,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去参加吊唁,同时册赠尉迟敬德为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秦叔宝勇袭卢明月】

秦叔宝名琼,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大业年间,他在隋朝担任来护儿的部将。秦叔宝的母亲去世,来护儿派遣使者前去吊唁,军吏感到奇怪,说:“士兵中死亡或者丧亲的人太多,将军为什么唯独要去秦叔宝家吊唁呢?”来护儿回答说:“这人勇猛彪悍,又有志向,日后必定富贵,怎能和卑贱之人一样对待呢?”

隋朝末年,叛军四起,秦叔宝跟随通守张须陀攻打叛将卢明月。敌军有十多万人,而张须陀统率的不过上万人,力量悬殊,只得远远扎营。两军相持十多天后,张须陀的军队缺少粮食,准备撤退,张须陀说:“敌军看到我们撤兵,必然来追击,如果趁他们营内空虚,派人出击,一定能大胜。”众将都不说话,只有秦叔宝与罗士信请命前去偷袭。于是张须陀下令撤退,暗地派遣二人分别领兵一千人埋伏在芦苇丛中。卢明月果然率兵追击,秦叔宝与罗士信飞奔至卢明月的营寨,翻越营栅而入,左冲右突杀掉几名士兵,营中大乱。两人随即打开营门让士兵进入,纵火焚烧营寨三十多处,火光冲天。卢明月赶回营寨,张须陀又率兵掉头追击。卢明月大败,带领着几百个骑兵逃走,其余的兵众全部被俘虏。从此,秦叔宝以勇气远近闻名。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

《屏风帖》为太宗于贞观十四年所书,原书有十一幅,真、草二体,绢素本,后来逐渐流失,真书已不可复见,草书也已经残缺不全。此书笔力遒劲,气势流畅,章法布局则奇正错落,大小参差,字里行间,有锋颖秀发之气,是不可多得之佳品。

【屡易其主】

后来他又率先在海曲打败孙宣雅。多次立功,被任命为建节尉。他跟随张须陀在荥阳攻打李密,结果战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于是率领残兵归附裴仁基。裴仁基后来投降李密,李密得到秦叔宝很高兴,让他担任帐内骠骑。李密和宇文化及在黎阳童山大战时,被乱箭射中,落马晕倒。左右的人都各自逃命,追兵也即将赶到,只有秦叔宝留下来护卫,使他免于一死。秦叔宝又集合兵士,打退宇文化及。李密战败,秦叔宝投降王世充,被任命为龙骧大将军。但他看不起王世充为人奸诈,趁他出兵抗击官军的时候,来到九曲,和程知节等人向王世充辞行,投降了唐高祖。

【为唐征战】

高祖让他在秦王府任职,太宗早就听说他十分骁勇,因此厚加礼遇。他跟随太宗出征,攻破尉迟敬德,立功最多。高祖派人赐给他金瓶,加以慰劳说:“你不顾妻子儿女,远道而来投奔我,又立下战功。我的肉若能给你食用,也一定会割下来赏赐给你,何况是奴婢玉帛?你要继续努力。”不久,授任秦叔宝为右三统军。后来,秦叔宝又跟随秦王攻破宋金刚,讨伐王世充,大败窦建德,平定刘黑闼,战功赫赫,太宗赏赐给他金银玉帛无数,封为翼国公。

秦叔宝每次跟随太宗出战,敌阵中总是有些精兵骁将炫耀示威,太宗很生气,就下令秦叔宝前去擒拿。秦叔宝应命而出,策马持枪,一定能将其人斩杀在阵前,敌军常常因此大受震慑,因而退兵,太宗因此更加器重他,他自己也以此为傲。

【多疾去世】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秦叔宝跟随太宗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事后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秦叔宝常常生病,他对人说:“我从小在军营长大,前后打过二百多次仗,多次受伤。算起来我流的血总共也有几斛了,怎么能不得病呢?”秦叔宝于贞观十二年(638)去世,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太宗特地下令在他的墓地刻立石人石马,以表彰他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贞观十三年,改封胡国公。贞观十七年,他和长孙无忌等人被画在凌烟阁。

论赞

史臣曰:尉迟敬德夺槊陷阵,鼓舞官兵士气,拒绝贿赂,回报恩德,对秦王竭忠尽力。然而他居功自傲,挥拳打人,实在不是自我保全之道,太宗的告诫,真是功臣们的良药啊。秦叔宝善用马槊,以寡敌众攻克敌人营垒,可谓勇猛。他们都是猛将谋臣,且能把握机会辨别时势。唐朝的兴起,都是依靠他们啊。 w7uH+CJCyG6mwNy7HyxigzAEFucaduLtjuKVLrtojTo+JACzAffvNVQd8KbtN9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