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四至卷五 太宗本纪

宋太宗赵炅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在陈桥兵变中,他与赵普一起拥立赵匡胤为帝,并亲身参与了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太祖去世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继续宋朝的统一事业,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限制节度使权力,确立了宋朝文官政治的局面。不过,由于急功近利,太宗两次伐辽都受挫,也为宋朝后来的“积贫积弱”埋下了隐患。

宋太宗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的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他的出生也颇有神奇之处,据说其母杜太后梦见神人捧着太阳来给她,然后她就怀孕了。太宗出生的当夜,他的家里有红光向上升腾,好像火烧一般,连城中的大街小巷也都能闻到异常的香气。

【继承大统】

太宗从小就显得与众不同,很有威严,跟别的小孩子一起玩耍,别人都很害怕他,也都很听他的话。他长大后,鼻梁高挺,一看就是大人物的面相。太宗生性好学,他的父亲领兵打仗时,每次攻破州县,即使不拿财物,也要搜罗一些古书送给他,并经常鼓励他。太宗也很争气,学问精深,而且多才多艺。

太祖即位后,太宗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太祖出征太原时,太宗是一个得力的帮手,被封为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可见太祖对他的重视。

开宝九年(976)十月,太祖去世,太宗继承大统,成为宋朝的第二任皇帝。太宗即位后,大赦天下,对于常例所不宽恕的行为,也都予以了宽大处理。他的弟弟赵廷美被封为开封尹兼中书令,而他的两个侄子——太祖的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也被封为节度使。十一月,太宗追封已经去世的尹夫人为淑德皇后,并立越国夫人符氏为新皇后。太宗十分重视人才,为了考察各地官员的能力,他还诏令各地转运使考察州、县的官吏是否能干,将这些官吏按能干程度分为三等,规定每年的年底要向朝廷报告。太宗还下令各州大力搜寻懂天文、术数的人,把他们送到朝廷,如果有隐藏不报的按死罪处理。在外交方面,太宗也没有放松。他派遣冯正、张玘出使契丹,将太祖去世的消息告诉给契丹国首领。

这一年被改为太平兴国元年(976),太宗下令太祖的儿子和齐王廷美的儿子都称皇子,女儿都称皇女。契丹国也派使者带着钱物前来吊唁死去的太祖。

【攻灭北汉】

太宗即位后,很想做出一番大的事业。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北汉,想从这个弹丸小国入手,打几次胜仗,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但北汉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因为它有强大的契丹做靠山。太宗也明白,自己之前的周世宗与太祖都曾经亲征太原,攻打北汉,但都没能取得成功。所以,太宗最初也有些犹豫。他询问老将曹彬的意见,曹彬信心很足,他告诉太宗,周世宗的失败是由于正式攻城之前的一次战败动摇了军心,太祖的失败则是由于士兵们水土不服,所以两次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因为北汉有多么厉害。

这样一来,太宗有了信心,于是决定出师北伐,派遣潘美、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等大将,率各路兵马直驱太原。

当时,朝廷与契丹之间有和约,契丹听说大宋要攻打北汉,就派使者质问大宋为什么要这样做。太宗说:“北汉不听从我大宋的命令,所以我们要兴师问罪。如果你们契丹不插手,我们跟你们的和约还有效;如果你们插手进来,那么就战场上见!”

宋太宗赵光义像

宋太宗(939~997)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他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维护统一、发展生产的措施,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太平兴国四年(979),太宗从东京出发,御驾亲征,攻打北汉。契丹得知大宋出兵的消息后,决定出兵支援北汉,派出宰相耶律沙率军与宋军作战。宋军大将郭进率军扼守石岭南。耶律沙到达后,本想等大军赶到再进攻,但他手下的将领贪功,执意要先行进攻。由于战场是在山地,契丹的强悍骑兵完全不能发挥出优势,而且还有一条深涧横在前面,更削弱了契丹军队的战斗力。等到契丹军队晃晃悠悠地渡过河,郭进率宋军迎头猛击,大败契丹军。耶律沙勉强逃得一命。

此战之后,契丹军队的士气大泄,各路军队纷纷撤退。北汉皇帝刘继元看到自己的靠山不行了,惊恐不已,派出一名密使把告急乞师信塞进他的发髻之中,偷偷溜出太原城,让他再次去向契丹求助。结果这名使者在半路上就被郭进抓住了。

宋军趁势追击,五月下旬,太宗本人也赶到太原城下慰劳诸将,并亲自穿上战袍指挥攻城。北汉军队支撑不下去了,开始有人投降。最后,刘继元也只好亲自来到城北投降。于是,宋朝灭掉了北汉,得十州之地,共有三万五千多户。

【伐辽失败】

平定北汉之后,太宗很希望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把契丹也灭了,但是将士们刚刚经历过大战,很需要休息,这一点却被太宗忽略了。太平兴国四年七月,身心俱疲的宋军刚刚从太原归来,就又出发北伐契丹。

进入契丹国境内后,宋军最初的进军还很顺利,契丹东易州(今河北易县)和涿州(今河北涿州)的守官可能是看到大宋灭北汉的威风,心里有点害怕,就不战而降,把两座城池拱手献给了宋军。这一下,太宗的信心更足了。宋军很快便包围了契丹的重镇幽州(今属北京)城。

在此之前,宋军在沙河打败了契丹大将耶律奚底所率的兵马,这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开局。因此,宋军对耶律奚底的军队很看不起,有些骄傲。这时,另一名契丹大将耶律斜轸想出了一个对付宋军的好办法。他命令自己的士兵举着耶律奚底军队的青色军旗,佯装成失利后的溃兵,在路上游走。太宗知道后,以为耶律奚底的军队还没有被完全消灭,就派兵前去追击。结果,宋军被诱进了耶律斜轸设下的埋伏圈,吃了败仗。宋军原本就身心俱疲,这下子士气更加低落了。在后面的战斗中,契丹又派出大军,大败宋军。太宗的第一次伐辽以失败告终。

鎏银鱼龙纹铁斧·北宋

此斧前为龙首,后为鱼尾。鱼龙腹部以下接铸一锥状柄,铸造精工,为稀世珍品。

这次失败让太宗吸取了教训,雍熙三年(986),太宗再次北进伐辽,这一次,宋军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太宗也同样亲自部署和指挥作战。

宋军兵分三路,东路为宋军主力,由曹彬等率领,采取缓慢行军战术,虚张声势,向幽州进发,以牵制契丹军的主力;中、西路军分别由田重进和潘美率领,意图速战速决,解决契丹军的右翼,然后与东路主力会合攻取幽州。北伐开始后,曹彬率领东路军私自冒进,一路奏捷,却破坏了北伐的整体军事部署。最后,曹彬占领涿州后,没能守住城池,反被契丹军队反击,宋军在岐沟关惨败。由于东路军是主力,他们的失败使得太宗的第二次伐辽同样以失败告终。这不仅使北宋元气大伤,也沉重打击了太宗北伐的决心。从此,大宋对于契丹的方针,也从进攻转为防守。

【如愿传子】

虽然太宗的登基是太后遗命,但他的心里还是有所顾虑,怕哥哥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不服。太宗征辽时,德昭也在军中。宋军惨败,太宗一度脱离了大部队,大臣们都找不到他,于是有人提议立德昭为帝。后来,太宗又回来了,听说了这件事。当时德昭正好进宫,为生还的将士们请赏。太宗觉得德昭是在拉拢人心,便不高兴地说:“等你做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德昭听后惶恐万分,回到家后便自杀身亡。两年以后,太祖的另一个儿子德芳也夭折了。从此,太祖的子嗣便不能对太宗的皇位构成威胁。

然而,太宗还有一个眼中钉,就是他的弟弟赵廷美。当时,正好有人上报说赵廷美阴谋造反。太祖的开国重臣赵普在太宗即位后颇受冷落,为了争取太宗对自己的信任,并对付政敌卢多逊,赵普便向太宗上奏,说卢多逊与赵廷美勾结,希望太宗早日归西。太宗相信了赵普的话,将卢多逊罢官,将赵廷美降为涪陵(今重庆涪陵)县公,赶出皇宫。赵廷美悲愤难平,两年后客死异乡。

至道元年(995),太宗将自己的儿子赵元侃立为太子,改名赵恒,赵恒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论 赞

论曰:太宗沉着有谋略,有平定天下的大志。攻取太原,讨伐契丹,其功勋光耀史册。如果不是他的弟弟赵廷美的死,后人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责备他的。 t1kf6eMxlK9jEXXtmVWCzzfAyUKdS+NXGGdcZT7t14A1DgKwnemLATL81Vdfy8s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