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国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童超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史学名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作者陈寿,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一生经历蜀汉、曹魏、西晋三朝。280年,西晋平吴,陈寿时任著作郎,职掌修史,遂“鸠合三国史事,著魏、蜀、吴三书”。

《三国志》共65卷,包括《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该书内容主要记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但在年代断限上并不株守封建王朝的起止,而是从东汉末年写起,以董卓之乱作为三国历史时期的开端。该书在修史体例上亦别具匠心:为三国各立一书,使之自成体系,全书则可分可合;虽然不得不以曹魏为正统,蜀、吴两国君主有列传而无本纪,但其列传却以编年为序,撮述各君主在位期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事,与《魏书》本纪写法名异而实同。《三国志》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传记文学价值。该书的突出优点在于:取材谨慎,剪裁得体;文笔简约爽洁;记人叙事,精彩动人;品评人物,画龙点睛,寥寥数笔,已跃然纸上。缺陷与不足是:时有曲笔,为魏晋统治者的不端行为迴护;有纪传而无表志,有的主要人物也没有立传;内容比较简略,《蜀书》尤甚。

在《三国志》成书后的130余年,刘宋文帝命裴松之作注。裴注通过补缺、备异、惩妄、论辩,增补与匡正了大量的三国史事。后世刊行《三国志》时,遂将正文与裴注合为一书。 +4r8MRbEElK5LIDHaoxfwYjEsKEfRlY7lUgHuajbZUYh4tkvwWANEXsLQn+wbz9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