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唐书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阎守诚

《新唐书》是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记述唐朝(618~907)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225卷,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书名原为《唐书》,虽然成书三十年后就有人称之为“新书”或“新唐书”,但正式题为《新唐书》是始于清武英殿本。北宋重修唐书,是认为后晋所修唐书(即《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原因是修撰者身处五代乱世,资料缺失,编撰粗疏。《新唐书》于嘉祐五年(1060)修成,历时17年。主持修书的欧阳修、宋祁是享有盛名的文史大师,参与修书的吕夏卿、宋敏求、刘羲叟、梅尧臣都是著名学者。

《新唐书》的优点是“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事增”是和《旧唐书》相比,所载史事丰富,尤其是中晚唐的史事大为充实。“文省”是指文词典雅、简洁。但为了追求事增文省,因而有不少删节失实的地方。

《新唐书》的另一个优点是《表》《志》翔实。新书诸《志》比旧书详细,《食货志》由原来的2卷增至5卷,《地理志》由4卷增至8卷。并且新增写了《兵志》《选举志》和《仪卫志》,在正史中是第一次,为宋史》此后诸史沿袭。旧书无《表》,新书恢复《史记》设《表》的传统,立宰相、方镇、宗室世系和宰相世系4《表》,便于查阅。从总体上看,新、旧唐书各有所长,都是研究唐史的基本史籍。 75g/fg9myVsTrF1+LH+ijC+CBrpezeXo08Eb0hjHlFgbXNABkLTR3bfVIIpj2Xh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