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近百年传统诗词高峰论坛答谢辞(代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诗人、学者:

近百年传统诗词高峰论坛就要闭幕了,我心中涌起万千感慨,既感到高兴,感到兴奋,又有几分忐忑,几分不安。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次论坛,由韩山师范学院与中华诗教学会、持社以及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得到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深圳、成都、重庆、合肥、南昌、长沙、惠州、潮州等地的诗人词客和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可谓少长咸集,群贤毕至。龚鹏程教授因故不能出席,特别寄来了贺信。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蔡世平副院长专程从北京赶来参会。论坛共收到论文32篇,诗词作品近800首。与会专家既是能作学术研究撰写论文的诗人,又是擅长诗词创作才调风流的学者。这使我们这次论坛诗文并俱,特色鲜明。几天来,大家就近百年名家诗词研究、当代诗词生态研究、诗教与大学诗教以及近百年诗词名家之创作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进行了广泛的对话与交流。与会者大都是当今各界的精英、一流的诗人。不同的见地在这里碰撞,火花四溅;不同的才情在这里展现,魅力四射。星光璀璨,风云际会,共同成就了当代诗词学术文化的一场盛宴。我们相信,这次论坛必将有力推进近百年传统诗词的研究,并对当代诗词创作的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

韩山师范学院向称“千年学府,百年师范”,自1903年由韩山书院改制为“惠潮嘉师范学堂”迄今,师范教育已有110周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师范学院。在这所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的百年老校,开展诗教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曾在《最是山花烂漫时——中文系学生优秀文学作品选集》的序言中写过这么一段话:

在中国的版图上,以韩愈之姓为名的山,恐怕只有潮州的韩山;在中国的高校中,以与韩愈关系密切的一座山来命名的,应该只有韩山师范学院了。这座百年学府不仅以韩山命名,而且怀抱于这青翠的山中。这座山,依偎着碧波荡漾的韩江,形如笔架,树木葱茏,朝岚夕晖,风景秀美。独特的形貌、美丽的风景又浸染着深厚的历史人文气息,最能陶冶性情,触发灵思。自晚清以来,就有许多诗人、学者与这座山,与这座学府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100年前,近代诗坛寇杰丘逢甲在这座山中生活过;70多年前,20世纪词学大师、著名词人詹安泰在这里生活过;还健在的国际汉学大师、学艺双修、诗词妙绝的饶宗颐教授青年时期从这里走上杏坛,留下了动人的故事……

100多年来,许多杰出校友为韩山师范学院的诗教创造了优良的人文传统。换言之,正是有百年学府深厚人文传统的滋养,依托韩山韩水优美环境的熏染,韩山师范学院的诗教才拥有了深厚的底蕴和得天独厚的人文条件。由此,我们顺应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结合着潮州地域文化的特色,在近20多年的本科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诗教和书教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色,并在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粤东以及岭南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全国高等学校的版图上,作为广东省属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师范学校,韩山师范学院并不起眼,无论学科专业建设还是办学条件,与“211”“985”高校根本无法相比,但我们的大学诗教却引起诗界和学界的关注与重视,得到了上级机关和社会的肯定与认可,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诗人词家的高度评价。2012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应邀莅临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学,返回上海后,特写了一封信,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在韩江之畔,笔架山下,古城的茶烟缭绕之中,你们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小环境。领导用心,上下和谐,同事相敬相亲,师生精神交流。这不是所有的中文系能做得到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中文系不在老,有文则灵。在课题优先,功利至上,师生隔谟,精神萎谢的当今大学体制与生态里,你们却有其乐融融的文化生活,即诗词写作,有共同的目标即饶学研究,爱学生、爱诗书、爱乡土,一草一木皆有情,充满真正的大学人文之尊严与美的享受。这是我最有感受的事,其实也是我最向往的大学校园了。

然而,我们深知,作为二本高校,我们的办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学科建设亟待加强。韩山师范学院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果不能突破这种地域的局限,就势必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发展。因此,我们一直在积极寻求突破地域局限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途径。那么,送出去,请进来,以加强学术交流,就是我们必须采取的一种策略和姿态。所谓“送出去”,就是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所谓“请进来”,就是邀请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到韩山师范学院来讲学和指导,并积极主办或承办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我和同仁们认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专业和学科建设才能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心和支持,并因此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迈上新的台阶。所以近几年来,我们主办、承办或协办了6次高规格的学术会议。特别是这一次,我们得到了中华诗教学会会长陈永正教授、常务副会长张海鸥教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中心主任龚鹏程教授、安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梦芙先生以及持社社长杨启宇先生、副社长段晓华教授、《爽籁》主编熊盛元先生等知名学者、诗人的大力支持,得以联手打造了这一规模不大但层次颇高的近百年传统诗词高峰论坛。我们中文系的教师们得到了向海内外优秀学者和诗词家进行讨教学习的宝贵机会,诗歌创研中心的同仁们也得以与各位学者、诗人切磋琢磨,眼界大开,受益匪浅;中文系学生有约800人次有机会参与了内容丰厚的学术盛宴,领略了海内外学术名家的风采,接触到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学术文化知识,得到了最好的诗词学术文化的熏陶。可以预期,这一次诗词学术盛会,将会给我们正在开展的诗书教育和中文系的专业学科建设,带来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楚辞》云:“乐莫乐兮新相知。”通过这次论坛,我们不仅与许多老朋友重逢相聚,而且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可惜的是时间太短,过得太快。仅仅三四天时间,我们的快乐体验才刚刚开始,诗人们、学者们、朋友们就要离开潮州,星散四面八方。此时此刻,我心中涌起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感激中有不舍,不舍中有感激。我谨代表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全体师生,向各位诗家学者,表达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我和同仁们也热切希望,从今往后,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能够进一步与中华诗教学会、与持社、与诸位专家学者形成久远而深厚的友谊,能够得到大家的关心与支持。由于水平有限,此次会议的安排和接待肯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此,特敬请各位诗人学者多多包涵。但不管怎样,我们一如既往地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再来潮州,再来韩山!杜甫诗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韩山苍苍,韩水悠悠,我们真诚地盼望在韩江之滨、韩山之中再与各位专家学者各位诗人骚客各位酒友举酒论文,痛饮狂歌。

最后,祝各位专家学者诗人词家六时吉祥,幸福安康!

谢谢!

赵松元
2013年11月10日
NEXziXX/iKtIJ8PFgsN2+a8o/L6W0woyzj2r+ypcJ6v8EK3EQbGOLI00i2aG4Ga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