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虎hǔ 兽名,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分别写 。“虎”的甲骨文为象形字,像头部朝上、尾巴朝下、腿朝左的一只老虎,躯干有花纹。金文,还是像虎的形象。小篆象形意味减弱。中国古代文献对虎是这样描述的,《说文解字·虎部》:“虎,山兽之君。”《论衡·遭虎篇》:“夫虎,山林之兽,不狎之物也。”说明中国古代把虎视为兽中之王。《易经·乾·文言》:“风从虎。”孔颖达疏:“虎是威猛之兽。”《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风俗通义·祀典》:“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

虎,在汉语里又俗称老虎、大虫或山猫。它的外形如猫,锯牙钩爪,胡须坚硬而尖,舌头有手掌一般大。虎舌长有倒刺,颈项比较短。老虎的听觉和嗅觉都非常灵敏。老虎的吼声洪亮,有如雷鸣一般,百兽因之畏惧。它除了具有庞大的体形与有力的肌肉之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及橘红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虎生性凶猛,力气相当大,通常在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百兽之王的美称。我国已经基本能够确定有东北虎、华南虎、东南亚虎和孟加拉虎4个亚种,是全世界拥有老虎亚种最多的国家,但据统计,目前东北虎仅有470只,而华南虎已经不足25只。因此,对虎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在中国,虎的形象随处可见,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字,现代汉字中的“虎”字形体就很像一只虎。据说汉字中的“王”就来自于老虎前额上的斑纹,因虎有王者风范而得字意。

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喜爱,在中国人心目中,老虎就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对虎的崇拜应源自先人对虎的图腾崇拜。例如,虎就是纳西族的图腾之一,其地名就有不少与虎有关,诸如今天的泸沽湖古称“喇踏海”或“喇踏湖”,其意即“虎湖”;“干木山”古称“喇踏寨山”,意即“虎山”等等。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出现过,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汉代人则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是我国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推崇老虎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观念。

虎在十二生肖中列第三位,东汉《论衡·物势》称之为“寅”。按照阴阳五行之说,十二支中的寅和卯属木,“尹寅,木也,其禽虎也”。南朝陶弘景在其道教名著《真诰·翼真检》中说:“有云寅兽白齿者,是虎牙也。……亦云寅客。”

虎是人们最熟悉的珍贵动物之一,它威武勇猛,彪悍强健,令人畏惧和崇敬。因其眼部的上方有一个白色块,所以人们常称之为“吊睛白额猛虎”,再加上其前额的黑纹酷似汉字中的“王”字,使老虎显得更加尊贵孤傲。虎属阳兽,象征着雄性,因此古时又常以“虎”形制品,如“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枕”等物件来镇祟避邪,保佑平安。我国古代还将其用作调兵遣将的凭信,称为“虎符”。

我国古代诗歌中描写“虎”的很多,通篇描写的就有唐朝诗人张籍的《猛虎行》:“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汉语中有很多与“虎”有关的词、成语等,并且有的成语中常常将虎和龙相提并论,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显著地位。成语如:虎背熊腰、虎头虎脑、虎口逃生、虎口拔牙、如虎添翼、虎头蛇尾、与虎谋皮、饿虎扑食、猛虎下山、生龙活虎、如狼似虎、狼吞虎咽、虎视眈眈、龙盘虎踞、藏龙卧虎、调虎离山、骑虎难下、虎落平原、谈虎色变、为虎作伥、放虎归山。与虎相关的谚语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山不容二虎;前怕狼,后怕虎;画虎不成反类犬;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初生牛犊不怕虎。歇后语有:武松打虎——艺高胆大;老虎屁股——摸不得;老虎戴佛珠——假慈悲;老虎兜圈子——一回就够;老虎打瞌睡——机会难得;老虎头上捉虱子——不怕死/好心不得好报;老虎拉车——没人赶(敢);老虎嘴上拔毛——找死/胆大包天;老虎爬树——没学这一招;老虎吃蚂蚁——不够塞牙缝;老虎入羊群——纵横莫当。这些与虎相关的俗语,有褒有贬,但无论是哪种感情色彩的词语,它们都与虎外形高大、性格勇猛凶狠的特点有关。 e7ZcQsacugB4oSknw7a57qFPPNLdnIHMnTTWnhQqatP2S5a1Y92RK9ESJ7tMpaM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