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韩非子第二卷

扬榷第八

(第八篇 主要纲领)

8.1 天有大命 1 ,人有大命。夫香美脆味 2 ,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曼理皓齿,说情而捐精 3 。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权不欲见 4 ,素无为也 5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6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 7 。四海既藏,道阴见阳 8 。左右既立,开门而当 9 。勿变勿易,与二俱行 10 。行之不已,是谓履理也。

注释

1 大命:指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 2 脆:柔嫩。味:食物。 3 说:通“悦”。 4 见( xià n ):同“现”。 5 素:朴素,指不加修饰、任其自然。 6 要:机要大权,指国家政权。 7 以:用。 8 道:由。 9 当:受,指听取意见。 10 二:指形名。

译文

自然界有它的客观规律,人类也有它的客观规律。芳香甜美柔嫩的食物,醇厚的酒,肥嫩的肉,虽然可口,但如果食用不当,就会吃坏身体。皮肤纹理细腻嫩滑、牙齿洁白可爱的美女,虽然使人性情畅快,但如果沉溺过度,就会丧失精力。所以去掉过度的淫乐、去掉过分的吃喝,身体才不会受到损害。君主治理臣下的权谋不要显露出来,而应该任其自然、无所作为。具体的事务分配给各地,主要的大权集中在中央。圣明的君主掌握住了关键的大权,四面八方的臣民就会来效劳了。君主虚静无为地对待他们,他们自会使出自己的才能。天下已经藏在胸中,就可以从暗处来观察那暴露在自己面前的一切了。辅佐大臣已经确立,君主就广开门路来听取群臣的意见。听取了意见以后,不去改变它,不去更动它,而将听取意见和形名参验的方法一起推行。实行这种办法永不停止,这就可以叫做遵循事理来办事了。

8.2 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上有所长,事乃不方 1 。矜而好能,下之所欺;辩惠好生 2 ,下因其材。上下易用,国故不治。

注释

1 方:法,得法。 2 惠:通“慧”。生:发。

译文

万物都有它适宜的位置,才能都有它施展的地方,各人都处在自己合宜的位置上,所以君臣上下都无所作为。使公鸡掌管夜里的时间来报晓,叫猫捕捉老鼠,如果都像这样来使用臣下的才能,君主就没有什么事了。君主有了特长来加以施展,办事就会不得法。君主如果自高自大而喜欢逞能,就会成为臣下欺骗的对象;君主如果有了口才智慧而好发议论来卖弄自己的小聪明,臣下就会凭借君主的才能。君臣上下颠倒了各自的效用,国家就不能治好。

8.3 用一之道 1 ,以名为首,名正物定 2 ,名倚物徙。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不见其采 3 ,下故素正 4 。因而任之,使自事之;因而予之,彼将自举之;正与处之 5 ,使皆自定之。上以名举之 6 ,不知其名,复修其形 7 。形名参同 8 ,用其所生。二者诚信,下乃贡情。

注释

1 一:指“道”,参见 5.1 注。 2 物:“物”与“名”相对,与“形”的涵义相同,参见 5.1 注。 3 见( xià n ):同“现”。 4 故:乃。素:通“愫”,真情。 5 与:以。 6 名:指言论。 7 修:治。形:指事。 8 形名参同:参见 5.1 注。

译文

运用道的方法,是把确定名称摆在首位。名称端正了,那么它所反映的事物内容也就确定了;名称出了偏差,那么它所反映的事物内容也就游移不定了。所以圣明的君主用虚静的态度来掌握道,使名称根据它所反映的内容自己来给自己命名,使事物按照它所具有的性质自己来确定自己的内容。君主不表现出自己的智能,臣下也就老实纯正了。接着便根据他们表现出来的才能去任用他们,使他们自己去从事各自的工作;接着再根据他们的职务分配给他们事情,他们就会自己去操办这些事情了;端正了名分来安置臣下,使他们都能自己确定自己的职责。君主根据臣下的言论来提拔他们,由于不知道他们的言论是否恰当,就再去考查他们做的事情。君主拿臣下做的事情和他们发表的言论互相对比验证,看是否互相契合,然后利用这种验证所产生的结果作为依据来进行赏罚。赏和罚这两种事如果确实讲信用,那么臣下就会向君主献出真情。

8.4 谨修所事,待命于天,毋失其要,乃为圣人。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民人用之,其身多殃;主上用之,其国危亡。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 1 ,终则有始 2 。虚以静后,未尝用己。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 3 ,万民一从。

注释

1 鞠:通“鞫”,寻根究底。 2 有:通“又”。 3 信:听任。

译文

谨慎地处理好自己所从事的参验形名、信赏必罚等大事,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要失去那关键的国家大权,才能成为圣明的君主。圣明君主的治国原则,是不用智谋和巧诈。如果智谋和巧诈不去掉,就难以使自己的治国方法成为治国的常规。老百姓如果使用智谋和巧诈,那么他们本身就会多灾多难;君主如果使用智谋和巧诈,他的国家就会危险灭亡。君主治国,要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然后回过头来寻求事物的具体规律和治民之道,再用自然的普遍规律来考察检验彻底摸透这具体规律和治民之道,这样终而复始,反复无穷。明君治国,内心虚无而安静退让,从来不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大凡君主的祸患,在于坚决地赞同臣下的一面之词;如果任凭臣下发表言论而不去赞同它,那么民众就会一致服从君主了。

8.5 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 1 ,核理而普至 2 。至于群生,斟酌用之 3 ,万物皆盛 4 ,而不与其宁 5 。道者,下周于事 6 ,因稽而命 7 ,与时生死 8 。参名异事 9 ,通一同情 10 。故曰: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 11 ,衡不同于轻重,绳不同于出入,和不同于燥湿 12 ,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无双,故曰“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容 13 。君臣不同道,下以名祷。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也。

注释

1 德:古代哲学概念,指具体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 2 理:事理,指各种具体事物的内在规律。 3 斟酌:酒筛得少叫斟,筛得多叫酌,这里指生物从道那里吸取得有多有少。 4 盛:通“成”。 5 宁:安宁,静止。 6 周:遍。 7 稽:合,相当。而:其。命:指规律。 8 生死:使动用法,指道使各种事物或生或死。 9 事:“事”与“名”相对,与“形”同义,参见 5.1 注。 10 一:指“道”。 11 阴阳:古代哲学概念,是构成各种事物的基因,它们是正反矛盾而又统一的。 12 和:小笙,一种用来调声律的乐器。 13 容:貌。

译文

道这个东西,广大而又没有形状;德这个东西,合于具体事物的规律而又普遍地存在着。至于各种生物,都或多或少地汲取并利用了道,万物都依靠道形成,可是道并不随着万物的止息而止息。道这个东西,在天下普遍地存在于各种事物之中,因而它和各种事物的具体规律都相当,所以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使各种事物一会儿生一会儿死。用名称来考察,那么各种事物是不同的;但用道来贯通,那么各种事物的实质都是相同的。所以说:道和它所生成的万物不同,德和它所包含的阴阳不同,衡器和它所测量的轻重不同,墨线和它所要矫正的凸出凹进不同,和这种调正声音的乐器与它所要调正的影响声音的干燥潮湿不同,君主和他所控制的群臣不同。所有这六种情况,都是道衍生出来的。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叫做“一”。因此英明的君主崇尚道那种独一无二的样子。君主和臣子的办事原则是不同的,臣下用自己的建议去向君主祈求,君主所做的是掌握好臣下的建议,臣下所做的是贡献出自己的实绩,实绩和建议经过检验相符合了,君臣上下的关系就和谐一致了。

8.6 凡听之道,以其所出 1 ,反以为之入 2 。故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 3 。听言之道,溶若甚醉 4 。唇乎齿乎,吾不为始乎;齿乎唇乎,愈惽惽乎 5 。彼自离之,吾因以知之;是非辐凑 6 ,上不与构 7 。虚静无为,道之情也;叁伍比物 8 ,事之形也。叁之以比物,伍之以合虚。根干不革,则动泄不失矣 9 。动之溶之,无为而改之 10 。喜之,则多事;恶之,则生怨。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上不与共之,民乃宠之;上不与义之 11 ,使独为之。上固闭内扃,从室视庭,咫尺已具,皆之其处 12 。以赏者赏 13 ,以刑者刑;因其所为,各以自成。善恶必及,孰敢不信?规矩既设,三隅乃列。

注释

1 出:发出。所出:指所发表出来的言论。 2 入:与“出”相对,即“进入”,这里用作名词,指返回到臣下用来检验其实绩的标准。以为之入:以(所出)作为其复核标准。 3 分( n ):名分,本分,职分。辩:通“辨”。类:事。 4 溶:化解,引申指闲散歇息。 5 惽惽:糊涂。 6 辐凑:同“辐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叫“辐辏”,比喻向中心归聚。 7 构:结。 8 叁伍:三与五,表示错综复杂,引申为反复比较检验。比:并列,排比。 9 泄:歇。 10 改:是“攻”的误字;“攻”是治理的意思。 11 义:通“议”。 12 之:到。 13 以:使。

译文

大凡听取意见的方法是,根据臣下所发表出来的意见,反过来把它作为检验臣下实绩的标准。所以君主审察臣下的言论来确定他们的职位,明确臣下的职责来区别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听取意见的方法,是若无其事地像喝得酩酊大醉似的。臣下摇唇鼓舌啊、咬文嚼字啊,我不先开口啊;臣下咬文嚼字啊、摇唇鼓舌啊,我更加要糊里糊涂啊。他们自己分析自己的意见,我因而从中了解到他们的底细;正确的意见和错误的意见都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那样集中到君主这里,君主却不要和他们纠缠在一起。虚无安静无所作为,是由道的本质所决定的;把各方面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验证,是由事物的实际情形所决定的。用排比具体事物的方法来验证一切,用会合抽象概念的方法来考核一切。如果国家的法制这个根本十分巩固,那么君主无论是行动还是歇息都不会有什么过失了。君主无论是行动还是歇息,都以无为的原则来治理臣下。君主如果喜欢臣子,他们就会讨好君主而多事;君主如果厌恶臣子,他们就会对君主产生怨恨。所以君主要去掉喜爱,去掉厌恶,使内心虚无以便作为容纳道的处所。君主不和臣下共同使用权力,民众就会爱戴君主;君主不要和臣下商议事情,而要使他们独自去办事。君主要紧紧地关住内室的门,从内室来观察厅堂,咫尺的短距离已经具备,那么一切都呈现在君主的视野中了。使该赏的都得到奖赏,使该罚的都受到惩罚;赏和罚都依据臣下的所作所为,各人得到的赏罚都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善恶一定得到相应的赏罚,哪个还敢不忠诚老实呢?只要法度已经设立,那么其他的方面就都可以安排好了。

8.7 主上不神,下将有因;其事不当,下考其常 1 。若天若地,是谓累解 2 ;若地若天,孰疏孰亲?能象天地,是谓圣人。欲治其内,置而勿亲;欲治其外,官置一人;不使自恣,安得移并?大臣之门,唯恐多人。凡治之极,下不能得。周合刑名,民乃守职;去此更求,是谓大惑。猾民愈众,奸邪满侧。故曰:毋富人而贷焉,毋贵人而逼焉,毋专信一人而失其都国焉;腓大于股,难以趣走 3 。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4 。主不蚤止 5 ,狗益无已 6 。虎成其群,以弑其母 7 。为主而无臣,奚国之有?主施其法,大虎将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宁。法刑狗信 8 ,虎化为人,复反其真 9

注释

1 考:成。 2 累:祸患,指妨碍“道”的主观因素。解:解除。 3 趣:通“趋”。 4 为:有。 5 蚤:通“早”。 6 已:止。 7 母:比喻君主。 8 狗:“苟”之误字。 9 反:通“返”。

译文

君主不能做到神秘莫测,臣下就会有机可乘;君主处事不当,臣下就会将君主的不当行为变成自己行动的常规。君主像上天、像大地那样虚静无为,这就叫做祸患被除去了;像大地、像上天那样虚静无为,还会对谁疏远、对谁亲近呢?能够像天地那样虚静无为,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为圣人了。想要治理好宫廷内的事,那就设置近臣而不要去亲近他们;想要治理好朝廷外的事,那就应当每个官职只设置一个官员;不让臣下擅自为所欲为,哪能再有动用吞并他人职权的事呢?大臣的门下,只怕会聚了很多的人。大凡政治的最高境界,是臣下不能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把形和名合在一起加以对比验证,臣民就会安守本职;丢掉了这种法术而另找办法,这就叫做最大的迷惑。这样,狡猾的百姓就会越来越多,奸邪的臣子就会布满在君主的身旁。所以说:不要使别人过分富裕而弄得自己去向他借贷,不要使别人地位太尊贵而弄得自己受到他的威逼,不要专门信任一个人而弄得自己丧失了都城和国家。小腿比大腿大,就难以疾走快跑。君主如果丢掉了他神秘莫测的道术而可以被测知,篡权杀君的老虎就会跟在他的后面。君主如果还不知道,老虎就会有走狗了。君主如果不及早制止,走狗就会增加个不停。老虎成就了它的团伙,就会来杀掉它的君主。做了君主而没有忠于自己的臣子,还能拥有什么国家呢?君主施行他的法令,大老虎就会害怕;君主施行他的刑罚,大老虎自会服帖。法令、刑罚如果确实执行了,老虎就会变成人,又恢复他做臣子的本色。

8.8 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欲为其地,必适其赐;不适其赐,乱人求益。彼求我予,假仇人斧;假之不可,彼将用之以伐我。黄帝有言曰 1 :“上下一日百战。”下匿其私,用试其上;上操度量,以割其下。故度量之立,主之宝也;党与之具,臣之宝也。臣之所不弑其君者,党与不具也。故上失扶寸 2 ,下得寻常 3 。有国之君,不大其都;有道之臣,不贵其家。有道之君,不贵其臣;贵之富之,备将代之 4 。备危恐殆 5 ,急置太子,祸乃无从起。

注释

1 黄帝: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居姬水,因改姓姬。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传说他曾打败姜姓部落首领炎帝以及九黎族蚩尤,从而被各部落推为部落联盟首领。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在位时代约在公元前 26 世纪。法家说他“内行刀锯(刑罚),外用甲兵”(《商君书·画策》),是一个实行法治的帝王。战国汉初道家中的黄老学派把他与老子说成是本学派的创始人。 2 扶寸:古代长度单位,四指之宽为一扶,一指之宽为一寸。 3 寻常: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二寻为一常。 4 备:当作“彼”。 5 殆:危险。

译文

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一定要铲除臣下的朋党团伙;如果不铲除臣下的朋党团伙,他们将聚集得越来越多。想要管理好自己的田地,一定要使自己的分封赏赐恰如其分;如果不是按照法令适当地赏赐田地,那么乱臣贼子就会要求增加自己的封地。他们来求取,我就给他们,这就等于把斧头借给了仇人;把斧头借给仇人是不可以的,因为他们将会用它来砍我本人。黄帝有过这样的话:“君主和臣下一天内有上百次的冲突。”臣下隐藏起自己的私心,用来试探自己的君主;君主掌握了法度,用来制裁自己的臣子。所以法度的设立,是君主的法宝;朋党的形成,是臣子的法宝。臣下不杀掉他君主的原因,是朋党还没有形成。所以君主在执行法度时稍有失误,臣下就会从中获得数十倍的私利。掌握了国家政权的君主,不能让臣下封地的都城扩大;懂得治国原则的臣子,不让自己的家臣显贵。懂得治国原则的君主,不让自己的臣子显贵;如果使臣下高贵而富裕,他们就将取代君主。要防备危险而害怕出乱子,就得赶快设立太子,这样,灾祸就无从发生了。

8.9 内索出圉 1 ,必身自执其度量。厚者亏之,薄者靡之 2 。亏靡有量,毋使民比周,同欺其上。亏之若月,靡之若热。简令谨诛,必尽其罚。

注释

1 内( ):通“纳”,纳入。索:大绳子,古代常用它来捆绑犯人。出:使……出去。圉( 宇):监狱。内索出圉:即“纳人于绳索,出人于监狱”,指逮捕犯人和释放犯人。 2 靡:侈,多。

译文

将人囚禁或把人放出监狱,君主一定要亲自掌握好那法度。处刑太重的律令就给它减轻,处刑太轻的律令就给它加重。减轻和加重刑罚都有一定的法度,以免臣民狼狈为奸,共同来欺骗他们的君主。减轻律令上的刑罚,要像月亮亏缺那样渐渐削减;加重律令上的刑罚,要像加热物体那样逐渐加温。君主要简省律令,谨慎惩处,但一定要彻底实施他的刑罚。

8.10 毋弛而弓 1 ,一栖两雄 2 。一栖两雄,其斗橳橳 3 。豺狼在牢 4 ,其羊不繁。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持政,子无适从。

注释

1 弓:比喻赏罚大权。 2 栖:鸟窝,比喻职位。雄:雄鸟,比喻占据职位的当权者。 3 :争斗得声嘶力竭的样子。 4 豺狼:比喻凶残的官吏。

译文

不要放松你的弓,否则,一个鸟窝里就会有势均力敌的两只雄鸟。一个鸟窝里有势均力敌的两只雄鸟,它们就会斗得你死我活。豺狼待在羊圈里,那羊圈里的羊就不会增多了。一个家庭有两个主管,做事就没有功效。夫妻共同当家,儿子就不知道去顺从谁了。

8.11 为人君者,数披其木 1 ,毋使木枝扶疏 2 ;木枝扶疏,将塞公闾,私门将实,公庭将虚,主将壅围。数披其木,无使木枝外拒;木枝外拒,将逼主处。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 3 ;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4 。公子既众 5 ,宗室忧唫 6 。止之之道,数披其木,毋使枝茂。木数披,党与乃离。掘其根本 7 ,木乃不神。填其汹渊,毋使水清 8 。探其怀 9 ,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

注释

1 数( shuò 朔):屡次。木:比喻朝廷大臣。 2 枝:比喻朝廷大臣的党羽。 3 本:接近根部的树干,比喻君主的势力。 4 心:比喻君主与太子。 5 公子:君主的儿子,除太子外,凡是正妻生的次子及妾生的儿子都称公子。 6 宗室:指有继位权的嫡长子(又称“世子”)一系的家族。唫:“吟”的古字。 7 根:比喻公子的权势。本:衍文。 8 清:激,奔腾。“汹”和“清”,都用来比喻奸党气焰的嚣张。 9 探:掏,伸进去摸取东西,探测。

译文

做君主的,要经常整修臣僚权贵这棵树木,不要使它的树枝茂密;它的树枝茂密,将堵住君主的宫门,大臣的门下将充实得门庭若市,君主的朝廷上将空虚得无人问津,君主将被壅蔽围困。君主一定要经常整修臣僚权贵这棵树木,不要使它的树枝向外延伸;它的树枝向外延伸,将逼迫君主的住处。君主一定要经常整修臣僚权贵这棵树木,不要使它的树枝大而树干小;树枝大而树干小,树干将承受不了春风;树干承受不了春风,树枝将会损害树心。公子已经人数众多,那么嫡长子一系的家族就会忧虑而哀叹了。制止他们的办法,就是经常整修臣僚权贵这棵树木,不要使它的树枝茂密。这棵树木经常被整修,朋党就会分崩离析。掘掉了树根,树木就没有精神。填塞那汹涌的深潭,不要让潭水泛滥奔腾。要摸清臣下的胸怀,剥夺他们的权威。君主要使用自己的权势,果断得像闪电、像雷击。 7vgAPDaimAA/ZAuy5hzV84w+tMs3GxMaaQTAL0XW5X0qwc/vFsCEiJbs3tRtHTj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