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德行第一

1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 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煗。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①《汝南先贤传》曰:“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有室,荒芜不扫除,曰:‘大丈夫当为国家扫天下。’值汉桓之末,阉竖用事,外戚豪横。及拜太傅,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反为所害。”

②《海内先贤传》曰:“蕃为尚书,以忠正忤贵戚,不得在台,迁豫章太守。”

③谢承《后汉书》曰:“徐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前后为诸公所辟,虽不就,及其死,万里赴吊。常豫炙鸡一只,以绵渍酒中,暴干以裹鸡,径到所赴冢隧外,以水渍绵,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酹酒毕,留谒即去,不见丧主。”

④许叔重曰:“商容,殷之贤人,老子师也。”车上跽曰式。

⑤袁宏《汉纪》曰:“蕃在豫章,为穉独设一榻,去则悬之,见礼如此。”

2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①子居别见。《典略》曰:“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时论者咸云‘颜子复生’。而族出孤鄙,父为牛医。颍川荀季和执宪手曰:‘足下吾师范也。’后见袁奉高曰:‘卿国有颜子,宁知之乎?’奉高曰:‘卿见吾叔度邪?’戴良少所服下,见宪则自降薄,怅然若有所失。母问:‘汝何不乐乎?复从牛医儿所来邪?’良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所谓良之师也。’”

3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 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①《续汉书》曰:“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泰少孤,年二十,行学至成皋屈伯彦精庐。乏食,衣不盖形,而处约味道,不改其乐。李元礼一见称之,曰:‘吾见士多矣,无如林宗者也。’及卒,蔡伯喈为作碑,曰:‘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初,以有道君子征。泰曰:‘吾观乾象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辞以疾。”《汝南先贤传》曰:“袁宏 字奉高,慎阳人。友黄叔度于童齿,荐陈仲举于家巷。辟太尉掾,卒。”

②《泰别传》曰:“薛恭祖问之,泰曰:‘奉高之器,譬诸泛滥 ,虽清易挹也。’”

4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 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①薛莹《后汉书》曰:“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抗志清妙,有文武俊才。迁司隶校尉,为党事自杀。”

②《三秦记》曰:“龙门,一名河津,去长安九百里。水悬绝,龟鱼之属莫能上,上则化为龙矣。”

5 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 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先贤行状》曰:“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也。所拔韦褐刍牧之中,执案刀笔之吏,皆为英彦。举方正,补朗陵侯相,所在流化。钟皓字季明,颍川长社人。父、祖至德著名。皓高风承世,除林虑长,不之官。人位不足,天爵有余。”

《海内先贤传》曰:“颍川先辈为海内所师者,定陵陈穉叔、颍阴荀淑、长社钟皓。少府李膺宗此三君,常言:‘荀君清识难尚,陈、钟至德可师。’”

6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 乃使元方将车, 季方持杖后从 。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 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①陈 寔字仲弓,颍川许昌人。为闻喜令、太丘长,风化宣流。

②《先贤行状》曰:“陈纪字元方,寔长子也。至德绝俗,与寔高名并著,而弟谌又配之。每宰府辟召,羔雁成群,世号三君,百城皆图画。”

③张璠《汉纪》曰:“淑有八子:俭、鲲 、靖、焘、汪、爽、肃、敷。淑居西豪里,县令苑康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遂署其里为高阳里,时人号曰八龙。”

④檀道鸾《续晋阳秋》曰:“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贤人聚。’”

7 客有问陈季方: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①《海内先贤传》曰:“陈谌字季方,寔少子也。才识博达,司空掾公车征,不就。”

8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 与季方子孝先 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①《魏书》曰:“陈群字长文,祖寔尝谓宗人曰:‘此儿必兴吾宗。’及长,有识度。其所善皆父党。”

②《陈氏谱》曰:“谌子忠,字孝先。州辟不就。”

③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

9 荀 巨伯远看友人疾, 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①《荀氏家传》曰:“巨伯,汉桓帝时人也。亦出颍川,未详其始末。”

10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 若朝典。 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①《魏志》曰:“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魏略》曰:“灵帝时,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谓歆为龙头,宁为龙腹,原为龙尾。”

11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①《傅子》曰:“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齐相管仲之后也。”

②《魏略》曰:“宁少恬静,常笑邴原、华子鱼有仕宦意。及歆为司徒,上书让宁。宁闻之,笑曰:‘子鱼本欲作老吏,故荣之耳。’”

12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 歆蜡日, 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①《魏书》曰:“朗字景兴,东海郯人。魏司徒。”

②《礼记》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五经要义》曰:“三代名腊: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总谓之腊。”晋博士张亮议曰:“蜡者,合聚百物索飨之,岁终休老息民也。腊者,祭宗庙五祀。《传》曰:‘腊,接也。祭则新故交接也。’秦汉以来,腊之明日为祝 岁,古之遗语也。”

③王隐《晋书》曰:“张华字茂先,范阳人也。累迁司空,而为赵王伦所害。”

13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①华峤《谱叙》曰:“歆为下邽令,汉室方乱,乃与同志士郑太等六七人避世。自武关出,道遇一丈夫独行,愿得与俱,皆哀许之。歆独曰:‘不可。今在危险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今无故受之,不知其义,若有进退,可中弃乎?’众不忍,卒与俱行。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乃曰:‘已与俱矣,弃之不义。’卒共还,出之而后别。”

14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 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 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闇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①《晋诸公赞》曰:“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祥世家》曰:“祥父融,娶高平薛氏,生祥。继室以庐江朱氏,生览。”《晋阳秋》曰:“后母数谮祥,屡以非理使祥,弟览辄与祥俱。又虐使祥妇,览妻亦趋而共之。母患 ,方盛寒冰冻,母欲生鱼,祥解衣将剖冰求之,会有处冰小解,鱼出。”萧广济《孝子传》曰:“祥后母忽欲黄雀炙,祥念难卒致。须臾,有数十黄雀飞入其幕。母之所须,必自奔走,无不得焉。其诚至如此。”

②萧广济《孝子传》曰:“祥后母庭中有李,始结子,使祥昼视鸟雀 ,夜则趍 鼠。一夜,风雨大至,祥抱泣至晓,母见之恻然。”

③虞预《晋书》曰:“祥以后母故,陵迟不仕。年向六十,刺史吕虔檄为别驾。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寔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累迁太保。”

15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①《魏书》曰:“文王讳昭,字子上,宣帝第二子也。”《魏氏春秋》曰:“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阮瑀子也。宏达不羁,不拘礼俗。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得与言。昶愧叹之,自以不能测也。口不论事,自然高迈。”李康 《家诫》曰:“昔尝 侍坐于先帝,时有三长史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并受诏。上顾谓吾等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或对曰:‘清固为本。’复问吾,吾对曰:‘清慎之道,相须而成,必不得已,慎乃为大。’上曰:‘卿 言得之矣!可举近世能慎者谁乎?’吾乃举故太尉荀 景倩、尚书董仲达、仆射王公仲。上曰:‘此诸人者,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亦各其慎也。然天下之至慎者,其唯阮嗣宗乎!每与之言,言及玄远,而未尝评论时事,臧否人物,可谓至慎乎!’”

16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①康集叙曰:“康字叔夜,谯国铚人。”王隐《晋书》曰:“嵇本姓溪 ,其先避怨徙上虞,移谯国铚县。以出自会稽,取国一支,音同本奚焉。”虞预《晋书》曰:“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氏焉。”《康别传》曰:“康性含垢藏瑕,爱恶不争于怀,喜怒不寄于颜。所知王濬冲在襄城,面数百,未尝见其疾声朱颜。此亦方中之美范,人伦之胜业也。”《文章叙录》曰:“康以魏长乐亭主壻迁郎中,拜中散大夫。”

17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武帝谓刘仲雄曰 :“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①《晋诸公赞》曰:“戎字濬冲,琅邪人,太保祥宗族也。文皇帝辅政,钟会荐之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即俱辟为掾。晋践祚,累迁荆州刺史,以平吴功,封安丰侯。”《晋阳秋》曰:“戎为豫州刺史,遭母忧,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棋奕,而容貌毁悴,杖而后起。时汝南和峤亦名士也,以礼法自持。处大忧,量米而食,然顦顇哀毁不逮戎也。”

②王隐《晋书》曰:“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汉城阳景王后也。亮直清方,见有不善,必评论之,王公大人望风惮之。侨居阳平,太守杜恕致为功曹,沙汰郡吏三百余人。三魏佥曰:‘但闻刘功曹,不闻杜府君。’累迁尚书、司隶校尉。”

③《晋阳秋》曰:“世祖及时谈以此贵戎也。”

18 梁王、赵王, 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 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①朱凤《晋书》曰:“宣帝张夫人生梁孝王彤,字子徽,位至太宰。桓夫人生赵王伦,字子彝,位至相国。”

②《晋诸公赞》曰:“裴楷字叔则,河东闻喜人,司空秀之从弟也。父徽,冀州刺史,有俊识。楷特精《易》义。累迁河南尹、中书令,卒。”

③《名士传》曰:“楷行己取与,任心而动,毁誉虽至,处之晏然,皆此类。”

19 王戎云:“太保居 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①《晋阳秋》曰:“祥少有美德行。”

20 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曰:“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濬冲必不免灭性之讥。”

①《曲礼》曰:“居丧之礼,毁瘠不形,视听不衰,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孝。”《孝经》曰:“毁不灭性,圣人之教也。”

21 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 浑薨,所历九郡 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①《世语》曰:“浑字长原,有才 望。历尚书、凉州刺史。”

②虞预《晋书》曰:“戎由是显名。”

22 刘道真尝为徒, 扶风王骏 以五百疋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为美事。

①《晋百官名》曰:“刘宝字道真,高平人。”徒,罪役作者。

②虞预《晋书》曰:“骏字子臧,宣帝第十三 子,好学至孝。”《晋诸公赞》曰:“骏八岁为散骑常侍,侍魏齐王讲。晋受禅,封扶风王,镇关中,为政最美。薨,赠武王。西土思之,但见其碑赞者,皆拜之而泣。其遗爱如此。”

23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 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①《晋诸公赞》曰:“王澄字平子,有达识,荆州刺史。”《永嘉流人名》曰:“胡毋辅之字彦国,泰山奉高人,湘州刺史。”王隐《晋书》曰:“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其后贵游子弟阮瞻、王澄、谢鲲、胡毋辅之之徒皆祖述于籍,谓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甚者名之为通,次者名之为达也。”

24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着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 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①《郗鉴别传》曰:“鉴字道徽,高平金乡人,汉御史大夫郗虑后也。少有体正,躭思经籍,以儒雅著名。永嘉末,天下大乱,饥馑相望,冠带以下,皆割己之资供鉴。元皇征为领军,迁司空、太尉。”《中兴书》曰:“鉴兄子迈,字思远,有干世才略。累迁少府、中护军。”

②《周氏谱》曰:“翼字子卿,陈郡人。祖奕,上谷太守。父优,车骑咨议。历剡令、青州刺史、少府卿,六十四而卒。”

25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①《文士传》曰:“荣字彦先,吴郡人。其先越王勾践之支庶,封于顾邑,子孙遂氏焉,世为吴著姓。大父雍,吴丞相。父穆,宜都太守。荣少朗俊机警,风颖标彻,历廷尉正。曾在省与同僚共饮,见行炙者有异于常仆,乃割炙以噉之。后赵王伦篡位,其子为中领军,逼用荣为长史。及伦诛,荣亦被执。凡受戮等辈十有余人。或有救荣者,问其故,曰:‘某省中受炙臣也。’荣乃悟而叹曰:‘一餐之惠,恩今不忘,古人岂虚言哉!’”

26 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 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 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

①王隐《晋书》曰:“祖纳字士言,范阳遒人,九世孝廉。纳诸母三兄,最治行操,能清言,历太子中庶子、廷尉卿。避地江南,温峤荐为光禄大夫。”

②《王乂别传》曰:“乂字叔元,琅邪临沂人。时蜀新平,二将作乱,文帝西之长安,乃征为相国司马,迁大尚书、出督幽州诸军事、平北将军。”

③《楚国先贤传》曰:“百里奚字井 伯,楚国人。少仕于虞,为大夫。晋欲假道于虞以伐虢,谏而不听,奚乃去之。”《说苑》曰:“秦穆公使贾人载盐于虞,诸贾人买百里奚以五羊皮。穆公观盐,怪其牛肥,问其故,对曰:‘饮食以时,使之不暴,是以肥也。’公令有司沐浴衣冠之。公孙支让其卿位,号曰五羖大夫。”

27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 王丞相往看之。 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

①《永嘉流人名》曰:“镇字康时,陈留尉氏人也。祖父和,故安令。父震,司空长史。”《中兴书》曰:“镇清约寡欲,所在有异绩。”

②《丞相别传》曰:“王导字茂弘,琅邪人。祖览,以德行称。父裁,侍御史。导少知名,家世贫约,恬畅乐道,未尝以风尘经怀也。”

③《晋阳秋》曰:“胡威字伯虎,淮南人。父质,以忠清显。质为荆州,威自京师往省之。及告归,质赐威绢一匹。威跪曰:‘大人清高,于何得此?’质曰:‘是吾奉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而去。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爨炊。食毕,复随旅进道。质帐下都督阴赍粮要之,因与为伴。每事相助经营之,又进少饭,威疑之,密诱问之,乃知都督也。谢而遣之。后以白质,质杖都督一百,除其吏名。父子清慎如此。及威为徐州,世祖赐见,与论边事及平生。帝叹其父清,因谓威曰:‘卿清孰与父?’对曰:‘臣清不如也。’帝曰:‘何以为胜汝邪?’对曰:‘臣父清畏人知,臣清畏人不知,是以不如远矣。’”

28 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 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言行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

①《晋阳秋》曰:“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七岁丧父母及祖父母 ,持重九年。性清慎平简。”邓粲《晋纪》曰:“永嘉中,攸为石勒所获,召见,立幕下与语,说之,坐而饭焉。攸车所止,与胡人邻毂,胡人失火烧车营,勒吏案问胡,胡诬攸。攸度不可与争,乃曰:‘向为老姥作粥,失火延逸,罪应万死。’勒知,遣之。所诬胡厚德攸,遗其驴马,护送令得逸。”王隐《晋书》曰:“攸以路远,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以叛 ,贼又掠其牛马。攸语妻曰:‘吾弟早亡,唯有遗民。今当步走,儋两儿尽死,不如弃己儿,抱遗民。吾后犹当有儿。’妇从之。”《中兴书》曰:“攸弃儿于草中,儿啼呼追之,至莫复及。攸明日系儿于树而去,遂渡江,至尚书左仆射,卒。弟子绥服攸齐衰三年。”

29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 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 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①《中兴书》曰:“王悦字长豫,丞相导长子也。仕至中书侍郎。”

②《文字志》曰:“王恬字敬豫,导次子也。少卓荦不羁,疾学尚武,不为导所重。至中军将军。多才艺,善隶书,与济阳江虨 以善奕闻。”

③《王氏谱》曰:“导娶彭城曹韶女,名淑。”

30 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至交,不宜说之。”

①《桓彝别传》曰:“彝字茂伦,谯国龙亢人,汉五更桓荣十世孙也。父颖 ,有高名。彝少孤,识鉴明朗,避乱渡江,累迁散骑常侍。”僧法深,不知其俗姓,盖衣冠之胤也。道徽高扇,誉播山东,为中州刘公弟子。值永嘉乱,投迹杨土,居止京邑,内持法纲,外允具瞻,弘道之法师也。以业慈 清净,而不耐风尘,考室剡县东二百里𡵙山中,同游十余人,高栖浩然。支道林宗其风范,与高丽道人书,称其德行。年七十有九,终于山中也。

31 庾公乘马有的卢, 或语令卖去。 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 效之,不亦达乎!”

①《晋阳秋》曰:“庾亮字元规,颍川鄢陵人,明穆皇后长兄也。渊雅有德量,时人方之夏侯太初、陈长文之伦。侍从父琛避地会稽,端拱嶷然,郡人严惮之。觐接之者,数人而已。累迁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伯乐相马经》曰:“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

②《语林》曰:“殷浩劝公卖马。”

③贾谊《新书》曰:“孙叔敖为儿时,出道上,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见其母,泣。问其故,对曰:‘夫见两头蛇者必死,今出见之,故尔。’母曰:‘蛇今安在?’对曰:‘恐后人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夫有阴德,必有阳报,尔无忧也。’后遂兴于楚朝。及长,为楚令尹。”

32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①《阮光禄别传》曰:“裕字思旷,陈留尉氏人。祖略,齐国内史。父顗,汝南太守。裕淹通有理识,累迁侍中。以疾筑室会稽剡山。征金紫光禄大夫,不就。年六十一卒。”

33 谢奕作剡令, 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①《中兴书》曰:“谢奕字无奕,陈郡阳夏人。祖衡,太子少傅。父裒,吏部尚书。奕少有器鉴,辟太尉掾、剡令,累迁豫州刺史。”

34 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①《文字志》曰:“谢安字安石,奕弟也。世有学行。安弘粹通远,温雅融畅。桓彝见其四岁时,称之曰:‘此儿风神秀彻,当继踪王东海。’善行书。累迁太保、录尚书事,赠太傅。”《晋阳秋》曰:“褚裒字季野,河南阳翟人。祖䂮,安东将军。父治 ,武昌太守。裒少有简贵之风,冲默之称。累迁江、兖二州刺史。赠侍中、太傅。”

35 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淫祀!” 外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答曰:“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

①《刘尹别传》曰:“惔字真长,沛国萧人也,汉氏之后。真长有雅裁,虽荜门陋巷,晏如也。历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为政务镇静信诚,风尘不能移也。”

②《包氏论语》曰:“祷,请也。”孔安国曰:“孔子素行合于神明,故曰:‘丘之祷久矣。’”

36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①《谢氏谱》曰:“安娶沛国刘耽女。”按,太尉刘子真,清洁有志操,行己以礼。而二子不才,并黩货致罪,子真坐免官。客曰:“子奚不训导之?”子真曰:“吾之行事,是其耳目所闻见,而不放效,岂严训所变邪?”安石之旨同子真之意也。

37 晋简文为抚军时, 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教曰:“鼠被害,尚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①《续晋阳秋》曰:“帝讳昱,字道万,中宗少子也,仁闻 有智度。穆帝幼冲,以抚军辅政。大司马桓温废海西公而立帝,在位三年而崩。”

38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㡓邪?”范笑而受之。

①《宣别传》曰:“宣字子宣,陈留人,汉莱芜长范丹后也。年十岁,能诵《诗》《书》。儿童时,手伤改容,家人以其年幼,皆异之。征太学博士、散骑常侍,一无所就。年五十四卒。”

②《中兴书》曰:“宣家至贫,罕交人事。豫章太守殷羡见宣茅茨不完,欲为改室,宣固辞。羡爱之,以宣贫,加年饥疾疫,厚饷给之,宣又不受。”《续晋阳秋》曰:“韩伯字康伯,颍川人。好学,善言理。历豫章太守、领军将军。”

39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①《王氏谱》曰:“献之娶高平郗昙女,名道茂,后离婚。”《献之别传》曰:“祖父旷,淮南太守。父羲之,右将军。咸宁中,诏尚余姚公主,迁中书令,卒。”

40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盌,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噉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①《晋安帝纪》曰:“仲堪,陈郡人,太常融孙也。车骑将军谢玄请为长史,孝武说之,俄为黄门侍郎。自杀袁悦之后,上深为晏驾后计,故先出王恭为北蕃。荆州刺史王忱死,乃中诏用仲堪代焉。”

41 初,桓南郡、杨广共说殷荆州,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 觊亦即晓其旨,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内外无预知者,意色萧然,远同鬬生之无愠。时论以此多之。

①《桓玄别传》曰:“玄字敬道,谯国龙亢人,大司马温少子也。幼童中,温甚爱之,临终命以为嗣。年七岁,袭封南郡公,拜太子洗马、义兴太守。不得志,少时去职,归其国。与荆州刺史殷仲堪素旧,情好甚隆。”周祗《隆安记》曰:“广字德度,弘农人,杨震后也。”《晋安帝纪》曰:“觊字伯道,陈郡人。由中书郎出为南蛮校尉。觊亦以率易才悟著称,与从弟仲堪俱知名。”《中兴书》曰:“初,仲堪欲起兵,密邀觊,觊不同。杨广与弟佺期劝杀觊,仲堪不许。”

②《春秋传》曰:“楚令尹子文,鬬氏也。”《论语》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42 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 王绥在都,既忧慽 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

①徐广《晋纪》曰:“王愉字茂和,太原晋阳人,安北将军坦之次子也。以辅国司马出为江州刺史。愉始至镇,而桓玄、杨佺期举兵以应王恭,乘流奄至。愉无防,惶遽奔临川,为玄所得。玄篡位,迁尚书左仆射。”

②《中兴书》曰:“绥字彦猷,愉子也。少有令誉。自王浑 至坦之,六世盛德,绥又知名于时,冠冕莫与为比。位至中书令、荆州刺史。桓玄败后,与父愉谋反,伏诛。”

43 桓南郡 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 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 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 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①玄也。

②《玄别传》曰:“玄克荆州,杀殷道护及仲堪参军罗企生、鲍季礼,皆仲堪所亲仗也。”

③《中兴书》曰:“企生字宗伯,豫章人。殷仲堪初请为府功曹,桓玄来攻,转咨议参军。仲堪多疑少决,企生深忧之,谓其弟遵生曰:‘殷侯仁而无断,事必无成。成败天也,吾当死生以之。’及仲堪走,文武并无送者,唯企生从焉。路经家门,遵生绐之曰:‘作如此分别,何可不执手?’企生回马授手,遵生便牵下之,谓曰:‘家有老母,将欲何行?’企生挥泣 曰:‘今日之事,我必死之。汝等奉养,不失子道,一门之内,有忠与孝,亦复何恨!’遵生抱之愈急。仲堪于路待之,企生遥呼曰:‘今日死生是同,愿少见待!’仲堪见其无脱理,策马而去。俄而玄至,人士悉诣玄,企生独不往,而营理仲堪家。或谓曰:‘玄性猜急,未能取卿诚节,若遂不诣,祸必至矣!’企生正色曰:‘我殷侯吏,见遇以国士,不能共殄丑逆,致此奔败,何面目就桓求生乎!’玄闻,怒而收之。谓曰:‘相遇如此,何以见负?’企生曰:‘使君口血未干,而生此奸计,自伤力劣,不能翦定凶逆,我死恨晚尔!’玄遂斩之,时年三十有七,众咸悼之。”

④王隐《晋书》曰:“绍字延祖,谯国铚人。父康有奇才俊辩。绍十岁而孤,事母孝谨,累迁散骑常侍。惠帝败于荡阴,百官左右皆奔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卫帝。兵交御辇,飞箭雨集,遂以见害也。”

44 王恭从会稽还, 王大看之, 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①周祗《隆安记》曰:“恭字孝伯,太原晋阳人。祖父濛,司徒左长史,风流标望。父蕴,镇军将军,亦得世誉。”《恭别传》曰:“恭清廉贵峻,志存格正。起家著作郎,历丹阳尹、中书令,出为五州都督、前将军、青兖二州刺史。”

②王忱,小字佛大。《晋安帝纪》曰:“忱字元达,北平将军坦之第四子也。甚得名于当世,与族子恭少相善,齐声见称。仕至荆州刺史。”

45 吴郡陈遗 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 袁府君 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①未详。

②《晋安帝纪》曰:“孙恩一名灵秀,琅邪人。叔父泰,事五斗米道,以谋反诛。恩逸逃于海上,聚众十万人,攻没郡县。后为临海太守辛昺斩首送之。”

③山松。别见。

46 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①《续晋阳秋》曰:“孔安国字安国,会稽山阴人,车骑愉第六子也。少而孤贫,能善树节,以儒素见称。历侍中、太常、尚书,迁左仆射、特进,卒。”

47 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 朝夕哭临。及思至 ,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

①道助,坦之小字。附子,隐之小字也。《吴氏谱》曰:“坦之字处靖,濮阳人。仕至西中郎将功曹。父坚,取东苑童侩女,名秦姬。”

②郑缉《孝子传》曰:“隐之字处默,少有孝行,遭母丧,哀毁过礼。时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扬州刺史殷浩之妹,聪明妇人也。隐之每哭,康伯母辄辍事流涕,悲不自胜,终其丧如此。谓康伯曰:‘汝后若居铨衡,当用此辈人。’后康伯为吏部尚书,乃进用之。”《晋安帝纪》曰:“隐之既有至性,加以廉洁,奉禄颁九族,冬月无被。桓玄欲革岭南之弊,以为广州刺史。去州二十里有贪泉,世传饮之者其心无厌。隐之乃至水上酌而饮之,因赋诗曰:‘石门有贪泉,一歃重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为卢循所攻,还京师。历尚书、领军将军。”《晋中兴书》曰:“旧云:往广州,饮贪泉,失廉洁之性。吴隐之为刺史,自酌贪泉饮之,题石门为诗云云。” cmZZksDNL8gcFJbLMYUanCYJZ+mBnTngEkI8kz+zGithXHZAM9Xc26vUH2VAIfc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