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辩证一

42. 古今衡制

钧石之石,五权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为一石,自汉已如此,“饮酒一石不乱”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钧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钧,比颜高之弓,人当五人有余。此皆近岁教养所成,以至击刺驰射皆尽夷夏之术,器仗铠胄极今古之工巧,武备之盛,前世未有其比。

43. 些

楚词《招魂》尾句皆曰“些” 苏个反 ,今夔、峡、湖、湘及南、北江獠人,凡禁呪句尾皆称“些”,此乃楚人旧俗,即梵语“萨嚩诃”也, 萨音桑葛反,嚩无可反,诃从去声。 三字合言之即“些”字也。

44. 阳燧

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算家谓之“格术”。如人摇橹,臬为之碍故也。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与阳燧一也。阳燧面漥,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其无所见处正如窗隙、橹臬,腰鼓碍之,本末相格,遂成摇橹之势,故举手则影愈下,下手则影愈上,此其可见。 阳燧面漥,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此则腰鼓最细处也。 岂特物为然,人亦如是,中间不为物碍者鲜矣。小则利害相易、是非相反,大则以己为物、以物为己,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酉阳杂俎》谓“海翻则塔影倒”,此妄说也。影入窗隙则倒,乃其常理。

45. 正阳之月

先儒以日食正阳之月止谓四月,不然也。正、阳乃两事,正谓四月,阳谓十月,“岁 (月) 〔亦〕阳止”是也。《诗》有“正月繁霜”、“十月之交,朔 (日) 〔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二者,此先王所恶也。盖四月纯阳,不欲为阴所侵;十月纯阴,不欲过而干阳也。

46. 高祖玄孙之服

余为《丧服后传》书成,熙宁中欲重定五服敕而余预讨论。雷、郑之学阙谬固多,其间高祖、玄孙一事尤为无义。《丧服》但有曾祖齐衰(五)〔三〕月、(远曾)〔曾孙〕缌麻三月,而无高祖、玄孙服,先儒皆以谓“服同曾祖、曾孙,故不言可推而知”,或曰“经之所不言则不服”,皆不然也。曾,重也。由祖而上者皆曾祖也,由孙而下者皆曾孙也,虽百世可也,苟有相逮者则必为服丧三月,故虽成王之于后稷亦称曾孙,而祭礼祝文无远近皆曰曾孙。礼所谓“以五为九”者,谓旁亲之杀也。上杀、下杀至于九,旁杀至于四,而皆谓之族,族昆弟父母、族祖父母、族曾祖父母。过此则非其族也,非其族则为之无服。唯正统不以族名,则是无绝道也。

47. 诗赋渎慢舜妃

旧传黄陵二女,尧子舜妃。以二帝道化之盛始于闺房,则二女当具任、姒之德。考其年岁,帝舜陟方之时二妃之齿已百岁矣,后人诗骚所赋皆以女子待之,语多渎慢,皆礼义之罪人也。

48. 謻门

历代宫室中有謻门,盖取张衡《东京赋》“謻门曲榭”也,说者谓冰室门。按字训“謻,别也”,《东京赋》但言别门耳,故以对“曲榭”,非有定处也。

49. 水名漳洛之意

水以漳名、洛名者最多,今略举数处。赵、晋之间有清漳、浊漳,当阳有漳水, (灨) 〔赣〕上有漳水,鄣郡有漳江,漳州有漳浦,亳州有漳水,安州有漳水;洛中有洛水,北地郡有洛水,沙县有洛水。此概举一二耳,其详不能具载。余考其义,乃清浊相蹂者为漳。章者,文也、别也。漳谓两物相合,有文章且可别也。清漳、浊漳合于上党,当阳则沮、漳合流,赣上则漳、 (灨) 〕合流,漳州余未曾目见,鄣郡则西江合流,亳漳则漳、涡合流,云梦则漳、郧合流。此数处皆清浊合流,色理如螮蝀,数十里方混。如璋亦从章。璋,王之左右之臣所执,《诗》云:“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璋,圭之半体也,合之则成圭。王左右之臣,合体一心,趣乎王者也。又诸侯以 (如聘) 〔聘女〕,取其判合也;有事于山川,以其杀宗庙礼之半也。又牙璋以起军旅,先儒谓“有鉏牙之饰于剡侧”,不然也。牙璋,判合之器也,当于合处为牙,如今之合契。牙璋,牡契也,以起军旅,则其牝宜在军中,即虎符之法也。洛与落同义,谓水自上而下有投流处。今淝水、沱水,天下亦多,先儒皆自有解。

50. 巫咸河

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唯中间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后可以聚。又其北有尧梢 音消 水,亦谓之“巫咸河”。大卤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盐,唯巫咸水入则盐不复结,故人谓之“无咸河”,为盐泽之患,筑大堤以防之,甚于备寇盗。原其理,盖巫咸乃浊水,入卤中则淤淀卤脉,盐遂不成,非有他异也。

51. 虎豹为程

《庄子》云“程生马”,尝观文 (字) 〔子〕注:“秦人谓豹曰程。”余至延州,人至今谓虎豹为“程”,盖言虫也。方言如此,抑亦旧俗也。

52. 流沙

《唐六典》述五行,有“禄命”、“驿马”、“湴河”之目。人多不晓湴河之义。余在鄜延,见安南行营诸将阅兵马籍,有称“过范河损失”,问其何谓“范河”,乃越人谓淖沙为“范河”,北人谓之“活沙”。余尝过无定河,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之外皆动,澒澒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处虽甚坚,若遇其一陷,则人马驼车应时皆没,至有数百人平陷无孑遗者。或谓此即流沙也,又谓沙随风流谓之流沙。湴,字书亦作“埿” 蒲滥反 。按古文,埿,深泥也。术书有“湴河”者,盖谓陷运,如今之“空亡”也。

53. 芸草辟蠹

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后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余判昭文馆时曾得数株于潞公家,移植秘阁后,今不复有存者。香草之类大率多异名,所谓兰荪,荪即今菖蒲是也,蕙今零陵香是也,茝今白芷是也。

54. 三献异说

祭礼有腥、燖、熟三献。旧说以谓腥、燖备太古、中古之礼,余以为不然。先王之于死者,以之为无知则不仁,以之为有知则不智。荐可食之熟,所以为仁;不可食之腥、燖,所以为智。又一说,腥、燖以鬼道接之,馈食以人道接之,致疑也。或谓鬼神嗜腥、燖,此虽出于异说,圣人知鬼神之情状,或有此理,未可致诘。

55. 玄璊之色

世以玄为浅黑色,璊为赭玉,皆不然也。玄乃赤黑色,燕羽是也,故谓之玄鸟。熙宁中,京师贵人戚里多衣深紫色,谓之黑紫,与皂相乱,几不可分,乃所谓玄也。璊,赭色也,“毳衣如璊” 音门 。稷之璊色者谓之穈, 穈字音门,以其色命之也,《诗》“有穈有芑”。今秦人音糜,声之讹也 。穈色在朱黄之间,似乎赭,极光莹,掬之,粲泽熠熠如赤珠。此自是一色,似赭非赭。盖所谓璊,色名也,而从玉,以其赭而泽,故以喻之也。犹鴘以色名而从鸟,以鸟色喻之也。

56. 灌钢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57. 佩觿

《诗》:“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觿,解结锥也。芄兰生荚支,出于叶间,垂之正如解结锥。所谓“佩韘”者,疑古人为韘之制,亦当与芄兰之叶相似,但今不复见耳。

58. 茅芧之辨

江南有小栗,谓之“茅栗” 茅音草茅之茅。 以余观之,此正所谓芧也,即《庄子》所谓“狙公赋芧”者 芧音序 。此文相近之误也。

59. 十八学士图真迹

余家有阎博陵画唐秦府十八学士,各有真赞,亦唐人书,多与旧史不同。姚柬字思廉,旧史姚思廉字简之。苏台、陆元朗、薛庄,《唐书》皆以字为名。李玄道、盖文达、于志宁、许敬宗、刘孝孙、蔡允恭,《唐书》皆不书字。房玄龄字乔年,《唐书》乃房乔字玄龄。孔颖达字颖达,《唐书》字仲达。苏典签名旭,《唐书》乃勗。许敬宗、薛庄官皆直记室,《唐书》乃摄记室。盖《唐书》成于后人之手,所传容有讹谬,此乃当时所记也。以旧史考之,魏郑公对太宗云“目如悬铃者佳”,则玄龄果名,非字也。然苏世长,太宗召对玄武门,问云“卿何名长意短”,后乃为学士,似为学士时方更名耳。

60. 中书植紫薇之非

唐贞观中,敕下度支求杜若,省郎以谢朓诗云“芳洲采杜若”,乃责坊州贡之,当时以为嗤笑。至如唐故事,中书省中植紫薇花,何异坊州贡杜若?然历世循之不以为非。至今舍人院紫 (薇) 〔微〕微阁前植紫薇花,用唐故事也。

61. 汉人酿酒

汉人有饮酒一石不乱,余以制酒法较之,每粗米二斛酿成酒六斛六斗。今酒之至醨者,每秫一斛不过成酒一斛五斗,若如汉法则粗有酒气而已,能饮者饮多不乱,宜无足怪。然汉之一斛亦是今之二斗七升,人之腹中亦何容置二斗七升水邪?或谓石乃钧石之石,百二十斤,以今秤计之当三十二斤,亦今之三斗酒也。于定国 (饮) 〔食〕酒数石不乱,疑无此理。

62. 阿胶

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流水,世传济水经过其下。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用搅浊水则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皆取济水性趋下、清而重,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疾。今医方不载此意。

63. 荣

余见人为文章多言“前荣”。荣者,夏屋东西序之外屋翼也,谓之“东荣”、“西荣”,四注屋则谓之“东霤”、“西霤”,未知前荣安在。

64. 宗庙之祭西向

宗庙之祭西向者,室中之祭也。藏主于西壁,以其生者之处奥也,即主祏而求之,所以西向而祭。至三献则尸出于室,坐于户西南面,此堂上之祭也。 户西谓之扆,设扆于此。左户、右牖,户牖之间谓之扆。坐于户西,即当扆而坐也。 上堂设位而亦东向者,设用室中之礼也。

65. 学者为诗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周南》、《召南》,乐名也,“胥鼓〔《南》〕”、“以《雅》以《南》”是也。《关雎》、《鹊巢》,二《南》之诗,而已有乐有舞焉。学者之事,其始也学《周南》、《召南》,末至于舞《大夏》、《大武》。所谓“为《周南》、《召南》”者,不独诵其诗而已。

66. 野马

《庄子》言“野马也,尘埃也”,乃是两物。古人即谓野马为尘埃,如吴融云“动梁间之野马”,又韩偓云“窗里日光飞野马”,皆以尘为野马,恐不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气耳,远望如群羊,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此物也。

67. 蒲芦

蒲芦,说者以为蜾臝,疑不然。蒲芦即蒲苇耳,故曰:“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犹蒲芦也。”人之为政犹地之艺蒲苇,遂之而已,亦行其所无事也。

68. 秦汉以前度量

余考乐律,及受诏改铸浑仪,求秦、汉以前度量斗升,计六斗当今一斗七升九合,秤三斤当今十三两, 一斤当今四两三分两之一,一两当今六铢半 。为升中方,古尺二寸五分十分分之三,今尺一寸八分百分分之四十五强。

69. 太一十神

太一十神,一曰太一,次曰五福太一,三曰天一太一,四曰地一太〔一〕,五曰君基太一,六曰臣基太 (乙) 〔一〕,七曰民基太一,八曰大游太一,九曰九气太一,十曰十神太一。唯太一最尊,更无别名,止谓之“太一”,三年一移。后人以其别无名,遂对大游而谓之“小游太一”,此出于后人误加之。京师东、西太一宫,正殿祠五福,而太一乃在廊庑,甚为失序。熙宁中,初营中太一宫,下太史考定神位,余时领太史,预其议论。今前殿祠五福,而太一别为后殿,各全其尊,深为得 (礼) 〔体〕。然君基、臣基、民基,避唐明帝讳改为“棊”,至今仍袭旧名,未曾改正。

70. 杨溥手教

余嘉祐中客宣州宁国县,县人有方玙者,其高祖方虔为杨行密守将,总兵戍宁国以备两浙,虔后为吴人所擒,其子从训代守宁国,故子孙至今为宁国人。玙有杨溥与方虔、方从训手教数十纸,纸札皆精善,教称“委曲”,书押处称“使”,或称“吴王”。内一纸报方虔云“钱镠此月内已亡殁”,纸尾书“正月二十九日”。按《五代史》,钱镠以后唐长兴 (二) 〔三〕年卒,杨溥天成五年已僭即伪位,岂得长兴 (二) 〔三〕年尚称“吴王”?溥手教所指挥事甚详,翰墨、印记极有次序,悉是当时亲迹。今按,天成四年岁庚寅,长兴 (二) 〔三〕年岁壬辰,计差二年。溥手教余得其四纸,至今家藏。 wqxG8fd2dU0kr6pJ8ldPTkh+KPIG4/J7JPNmLu3eEmREZ4Yfbuj85y4nWkJBxoO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