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屈体与相关汉字

儿繁体作兒。甲骨文《前》7.40作 ;金文《者儿觯》作 ,《小臣儿卣》作 ,《儿鼎》作 ;《说文》小篆作 。《说文·儿部》:“儿,仁人也。古文奇字人也。象形。孔子曰:‘在人下,故诘屈。’”许慎说:儿是仁人,能够屈于人下。一说是人字的古文奇字。象形字,像人的形状,写法比较特殊。孔子说:仁人能处人之下,所以形体弯曲。《说文·儿部》:“兒,孺子也。从儿,象小兒头囟未合。”

许慎解说,兒指小孩。象形字,下部写作儿,头部写作臼,表示小孩的脑盖骨还没有长在一起。许慎将“儿”、“兒”分为两个字解释。其实“儿”与“兒”是同一个字,“儿”是简化字,“兒”是繁体字。

“儿”字的本义是“小孩长着个大脑袋”,向左下方或右下方伸展的一笔是手臂,弯曲的一笔是身子和腿,简化字“儿”把“头”省去了。

“儿”在汉字中常居下方,单用读ér,用为部首字读rén。《乐府诗集·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个“儿”指的是男孩子。家里没有男孩子,作为女孩子的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出征。唐元稹《莺莺传》:“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这个“儿”指的是女孩子。莺莺是女孩子,在父母面前自称“儿”。可见,古代“儿”既可称男孩,也可称女孩。现在也是这样,父母称孩子,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说“我的儿”,显得亲切和疼爱。

勹bāo 甲骨文三期《合集》28905作 ,《说文》小篆作 。《说文·勹部》:“勹,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许慎说:勹义就是有所包裹。象形字,像人曲身的形状,中空,表示怀中抱有东西。

包bāo 甲骨文三期《合集》28905作 ,四期《合集》33563作 ;金文《牧敦》作 ,《说文》小篆作 。《说文·包部》:“包,象人裹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许慎说:包像妇女怀孕,“巳”(胎儿)在人的腹中,像胎儿尚未成形的样子。

“勹”字像“人曲身怀抱东西”的形状,“包”字像“妇女怀孕”的形状。“包”字广泛使用之后,“勹”就用为部首字了。

《正字通·勹部》:“勹,包本字。”说“勹”是“包”字的初文,现在写作“包”,本义为包裹。说“勹”是“包”的本字,不妥。甲骨文有“勹”,也有“包”。《说文》把“勹”与“包”列为两个字,“勹”在《勹部》,“包”入《包部》,可知“勹”和“包”是两个字、两个意义,不是一个字。但也有不同的解释,于省吾先生则认为“勹”的甲骨文像人侧面俯伏之形,即“伏”之初文。可备一说。

明代青花笔筒老人拄杖图

老lǎo 甲骨文《铁》76.3作 ,金文《殳季良父壶》作 ,《说文》小篆作 。《说文·老部》:“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许慎说:老就是寿考的考,指年纪大,七十岁的高龄为老,也有指五十岁以上的。会意字,以人、毛、匕表示意义,匕即化,人的头发、胡须变白即为老态。

从甲骨文来看,“老”字像“老人长发扶杖”的形状,是个象形字,不是会意字,本义为老头儿。祖先造这个老态的“老”字,抓住了老人长发弓背、弯腰拄杖的特点。金文也强调了老人的长发,但拄拐杖的手指没了,拐杖也变了形状。篆文保留了长发弓背的特点,但手和杖已分离,并且把拐杖变作“匕”字形了。

“老”字的本义是“老人”,不论男女,如《管子·海王》:“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公羊传·宣公十二年》:“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国语·吴语》:“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唐杜甫《石壕吏》:“老妇出门看。”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古代祭祀或其他重大的典礼常由年纪老、辈分大、地位高、名望重的老人主持,因此后来便把“老”字作为对老人或他人的尊称,如“张老”、“老张”。并由此引申出“晚年”、“退休”,如“告老”。又把“老”当作“死”的讳称。如《红楼梦》第十五回:“以备京里老了人口,在此停灵。”

考kǎo 金文《沈子它簋》作 ,《番生簋》作 ,《井侯簋》作 ,《兮仲钟》作 ;《说文》小篆作 。《说文·老部》:“考,老也。从老省,丂声。”许慎说:考就是年老,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形声字,老省为形符,丂为声符。

《说文》以“老”解释“考”,又以“考”解释“老”,认为“考”、“老”是同一个字。段玉裁注:“凡言寿考者,此字之本义也。”

“考”字的本义也是“老人”。

“考”与“老”都是象形字,“老”字的拐杖本是直形的“T”,而“考”的拐杖则是“J”形。这根拐杖“丂”(kāo),后来脱离了老人,变成了既是“拐杖”的义符,又是兼表音的声符。文献中“死父”称“考”,如《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易·蛊》:“有子考无咎。”《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用为动词,便是“敲击”的意思,如《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庄子·天地》:“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宋苏轼《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而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略考其行事”的“考”,则是“考查”的意思。

耋dié 《说文》小篆作 。《说文·老部》:“耋,年八十曰耋。从老省,至声。”许慎说:耋指年老,八十岁的高龄。形声字,老省为形符,至为声符。

金文右边是一个面朝左的老人,就是一个“老”字,左边是一个“至”字,既表示意义又表示读音,整个字形表示人到了老年。

“耋”字的本义指“年老”,如《诗经·秦风·车邻》:“今者不乐,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句意是今日不及时行乐,明日空悲伤衰老。许慎解说的“年八十曰耋”,可能就是根据汉人毛传的解说。而唐人杜预说的“七十曰耋”,可能是不对的。

寿shòu 繁体作壽。甲骨文《甲》2647作 ;金文《伯侯父盘》作 ,《善夫克鼎》作 ;《说文》小篆作 。《说文·老部》:“寿,久也。从老省, 声。”许慎说:寿义是长久,年纪大。形声字,老省为形符, 是声符。

“寿”字隶变作“壽”,简化作“寿”。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寿”字,西周簋、鼎、盘、壶等青铜器铭文里出现了各种不同形体的“寿”字,这些都是人们希望延年益寿的文字记录。金文“寿”字是上下结构,上部以一个老人的形象表意,下部是“田畴”的“畴”字的初文,是弯曲的田垄形,田垄里有两个牛蹄踩踏出来的蹄印,田垄和蹄印合起来,便成为表示田地的“畴”,并用来作为“寿”字下部表音的声符。

战国时期,流行一种盖和身都为半圆球形,上盖有三圈耳,下身有三圆足的青铜制的食器,叫“敦”。《胱敦》上出现的“寿”字,下方多加了一只手,左下方多加了一个表示酒杯的“口”,表示举杯向老人献酒祝其长寿。可是,这个形声字发展到秦篆时,却把“手”简省掉,把“口”(酒器)移到字的底部去了。

由篆书变为隶书,叫“隶变”。“隶变”是古今文字发展的分水岭,也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古文字变为笔画化的汉隶和汉以后的书体,很多讹变使原先的结构完全变形或失形了。

“寿”字的本义是“年纪大,长寿”,如《广韵·宥韵》:“寿,寿考。”《尚书·洪范》:“九、五福,一曰寿。”孔颖达疏:“寿,年得长也。”《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

由“年纪大”引申为“寿命”,如《字汇·土部》:“寿,年齿皆曰寿。”《庄子·盗跖》说:“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由“年纪大”引申指“老年人”,如《诗经·鲁颂·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毛传:“寿,考也。”郑玄笺:“三寿,三卿也。”即三个老年卿士。《篇海类编·人物类·士部》:“寿,老年也。”

由“老年人”又引申为“祝寿”,如《史记·项羽本纪》:“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又“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孝xiào 金文《颂鼎》作 ,《曾伯陭壶》作 ,《郘钟》作 ;《说文》小篆作 。《说文·老部》:“孝,善侍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说:孝义指孝顺,尽心奉养父母。会意字,以老省、子示意,儿子要按照老子的意愿做事。

金文的“孝”字很形象,上面像长头发,中间像弯腰驼背,下面是个小孩“子”,整个字形是一个小孩子搀扶着一个老人走路的形状,用扶侍老人来表达“善侍父母”的意义。

“孝”的意义很宽,《周书·谥法》:“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而孝的本义却很具体,指“善侍父母”;“善侍父母”的人被称为“孝子”。

华夏民族“孝”的道德观念出现得很早,《左传·文公二年》:“孝,礼之始也。”而“孝”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却是商周以后的事。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说:“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华夏族人把听从老人的劝告和服侍老人的行动叫做“孝”。父母死后,子女穿的“丧服”称为“孝服”,如《北史·崔逞传》:“后丧母,居丧,哀毁骨立。人云:‘崔九作孝,风吹即倒。’”后来把反哺的乌鸦也称为“孝鸟”。我们今天“尊老敬长”的观念便是对这种“孝道”的传承。 2BNf3WhApTeIHxfCRkHS8BBGJUBZE+9LWN66rsl9Hlns7DbhEovd8yB92sQGWC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