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是说对于某些事情,大多数人的感受和想法大致相同。比如两人见面,一方随口问:“你好!”对方回答也是:“你好!”这样的日常打招呼,就是问你身体是不是好。可见,人们最关心的是身体。健康的身体使生命的花苞绽放幸福的花朵,身体有一处出了问题,没了精力,没了力气,工作、生活、功名、利禄都将黯然失色。所以,人们最看重的是身体。

人们最熟悉的,也是自己的身体。所以,先民创造文字,近处模仿身体四肢,远处模仿自然万物,这就是《易·系辞下》所说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造字之初,古人按照从自然到人再到人工物的思维顺序认识事物,之后又深入想象和联想,创造了比喻与类比。自然万物有形、有色、有声,而后有事、有意、有用。所以,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晚期即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中,与人体相关的汉字就很多了。其中,有刻画人的形体特征的,刻画头颈特征的,刻画胸腹特征的,刻画肢体特征的,刻画生死特征的,而且已经是比较规整、比较系统的汉字了。汉字的成熟是华夏民族文明的一个标志。

书里解释字,常说到“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前四种是造字法,可造出新字,后两种是用字法,造不出新字,所以又被称为“四体二用说”。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以下《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对“六书”的解说:指事字的含义是字形、结构看起来认得,但须经过考察才能知道它所体现的字义,“上”、“下”二字就是这样的字。象形字的含义是用画画的方法画出那个物体的形状,笔画的波磔弯曲同自然物的态势相一致,“日”、“月”二字就是这样的字。形声字的含义是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叫法,挑选可相比喻的声符和义符组成文字,“江”、“河”二字就是这样的字。会意字的含义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字素构成文字,来表示这个字的字义或旨趣,“武”、“信”二字就是这样的字。转注字的含义是立一字为头、为根,创制类属字,类属字对根字的形、音、义有所承袭,与根字意义相通,“考”、“老”二字就是这样的字。假借字的含义是没有为某事、某物造字,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个同音字代表它,“令”、“长”二字就是这样的字。

书中引用古汉字,经常提到甲骨文、金文、《说文》籀文、《说文》古文、小篆。这五种字体有什么区别呢?

商王武丁占卜用的龟腹甲原片

甲骨文是商代供占卜使用的文字。“甲”是指龟的腹甲或背甲,以腹甲居多。“骨”是指牛羊鹿猪等兽骨,商代占卜所用的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甲骨文就是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内容为卜卦的文字,所以又被称为“卜辞”或“甲骨卜辞”,是汉语最早的成熟的文字。契就是刀刻。《诗经·大雅·緜》:“爰始爰谋,爰契我龟。”郑笺:“于是契灼其龟而卜之。”根据现有的资料统计,甲骨卜辞所使用的文字,共计4600余字,经过广大学者近百年的考释,目前能认识的有1000余字了。

1933年,董作宾出版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一书,书中把甲骨文分为“五期”,即:

一期:小乙、武丁与以前的盘庚、小辛(二世四王,小乙、武丁是父子关系;盘庚、小辛、小乙是兄弟关系)

二期:祖庚、祖甲(一世二王,兄弟关系)

三期:廪辛、康丁(一世二王,兄弟关系)

四期:武乙、文丁(二世二王,父子关系)

五期:帝乙、帝辛(纣)(二世二王,父子关系)

五期共八世十二王,时间是公元前1300—前1046年,从小辛到帝辛共254年。盘庚当王的时间不清楚,如果加上20年,就有270多年。这五个不同时期是根据十项标准得出的,即: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和书体。

金文是周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由于多铸刻在礼器鼎、簋和乐器钟、镈上面,所以又被称为“钟鼎文”。迄今为止,人们已发现青铜器铭文约14000篇,其中商周金文共约10000篇,春秋战国金文3000余篇。据容庚先生《金文编》(第四版)著录,金文单字数共计3722个,其中已识字2420个,仍有1000余字不认识。许慎可能见到过青铜器铭文。

《说文》籀文是战国时期的文字。据王国维统计,《说文》共收入籀文223字(或说225字)。《说文》所收的籀文,是汉代人所见的战国文字,籀文采自今已失传的周宣王时的史官史籀所作的《史籀篇》。

《说文》古文也是战国时期的文字。据王国维统计,《说文》收入古文约500字(或说510字) 。《说文》所收的古文,是汉代人所见的战国文字,主要采自孔子后人在秦禁诗书时藏匿于墙壁中的用战国文字书写的经籍,后人叫“壁中书”,正如《说文·叙》云:“古文,孔子壁中书也。”或来自民间所献的古文经,如河间王所得而献的《周官》、《毛诗》。

就字体而言,籀文是正体、繁体;古文是俗体、简体。籀文是周代学童的识字课本,所以字体繁而整齐端庄;古文是抄写的字,故多用民间流行的简体、俗体字。如“弃”,籀文、古文有两种字体,籀文作 ,古文作 。“雷”,籀文、古文也有两种字体,籀文作 ,古文作 。与其他战国文字比较,籀文与石鼓文近似,古文与陶、玺、货布文字近似。

小篆是秦统一后的文字。战国时期,六国各有本国的文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大力推行“书同文”,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统一文字,如李斯的泰山刻石就是小篆。《说文》保留下来大量的小篆字体 。但也存在疑问,2002年6月,在湖南省龙山县南部的酉水之滨里耶古城的一个枯井里,出土了36000余枚竹简,是秦国累积十余年的官署档案,称为“里耶秦简”,字体都是秦隶,竟没有一枚竹简上写有正规的小篆。

东汉许慎的《说文》收字9353个,另有重出的异体字1163个。许慎以小篆为字头,把每一个汉字列入540个部首里,用“六书”分析字形和字的本义,注上古音;有的也引用学者解说或文献例证。这耗费了他大半生的精力,字字体现了汉字学的精神。如果没有《说文》,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会有很多我们不认识的字;有了《说文》,就等于有了过河的桥梁,通过《说文》里的古文、籀文、小篆,我们认识了更为古老的文字。所以,本书注重引用《说文》的解释。

本书释字的次序是:第一步列出甲骨文、金文、《说文》小篆字形,有的也列出《说文》古文或者籀文字形;第二步引用《说文》许慎的解释,并加评说;第三步分析字形,分析字的本义、引申义,有的也说明假借义;第四步分析文献里使用本义、引申义的例子,有的对假借义也做出解释;第五步给汉字配图,尽可能使用带有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图画,以增强形象性。同时,作者的认识分散到五个步骤里去。本书编写的目标是:每个汉字的解释都力求准确,尽量做到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对于部分存在意见分歧的汉字,少则举出两三个,多则举出七八个有代表性的看法,分析哪一个看法比较合理,也带有一些学术性。

由于作者的学识浅薄,主观上虽做了一些努力,书中的错误及不妥之处仍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因时间关系,书中部分插图未能联系上相关作者,如有疑虑,请联系暨南大学出版社,届时会以一定形式表示感谢。 n/chUleHedYJoNEXMMDwNZV1xAc8LZi0G1FPOnYkcLXFfs6wOcK24s+X/bU5tqa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